吉奇小说>古代言情>我相公是纨绔【完结】>第56章 百年世家

  得了第一谁不高兴, 万明霁也高兴。夫夫两个人回到家里,万明霁提笔给家里写信,会试过了, 那他一定会进入殿试,运气好的话还能分到一个不错的官职。

  他想把家里的人接过来了。

  但他现在还是按捺下来, 等殿试过后稳定了再接过来过好日子。

  谢乔玉也在写信, 他给谢远写了一封中规中矩的信,然后给冯苏写了一封很详细的信, 还有自己在京城的一些琐事。然后给薛宣写了一封信,文风非常的夸张, 极为渲染。

  他写完后满意的点点头, 和万明霁的信一起寄过去了。

  谢乔玉:“万明霁,多久以后我们的信才会到宁江县?”

  “大概一个月左右。”万明霁说。

  .

  京城对于万明霁的褒奖终于到了宁江县, 古代的交通就是很不方便。

  许县令带着一众官员来接待, 京城里面来的大人目不斜视, 十分高傲只是对着许县令点点头:“你们这里有一位叫做万明霁的男子, 他现在在哪?皇恩浩荡, 他献出的农具和农家肥得到了陛下的重视。”

  许县令心里咯噔一下, 随即而来的是喜悦,万明霁的户籍在宁江县, 这事也能写进他的政绩之中。

  “回大人, 万明霁去京城参加会试去了?现在应该是会试成绩已经出来了。”许县令带着笑讨好的说。

  “怎么不早说, 早知道就在京城里直接办完事了。”那位大人脸上愁苦,一瞬间又恢复了高傲, 他说道:“叫我黎大人就行了。”

  “那万明霁的家在哪?”

  “黎大人, 这边请。”许县令连忙带着这位李大人一起走。

  谢远跟在许县令和李大人的身后, 但他的样子比前面的两位大人都要如沐春风, 他的脚步轻快,飘飘然像是要登仙了。

  李云,万修白和万修月都在家里,他们正在说话,李云还在愁着万修月和万修白的婚事。

  万明霁走后,她又给万修白和万修月说了几门亲事,结果没成。万修月是直截了当的拒绝,万修白你是问他什么他什么也不说,只是说不嫁不想。

  现在正是三个人聊完了亲事,这时家里奴仆就进来慌张的喊道:“夫人,县令大人带着诸位大人来了,听县令大人说还有一位从京城来的大人!”

  “快快请进来。”李云惊得起身了,连忙走了出去。难道是明霁出了什么事?怎么还惊动了县令和京城的大人,李云心中忐忑,但她又不会表现在表面上。

  “黎大人,这就是万明霁的母亲,李云。”许县令介绍道。

  “见过许大人和诸位大人。”李云带着万修白和万修月连忙行礼。

  谢远在许县令后面给亲家母一个安心的眼神。

  李云得了这个眼神心里安稳下来,只要不是明霁出什么事,她心里就会安心不少。

  “李云接旨。”黎大人说道。

  李云,万修月和万修白连忙跪了下来,心里全是懵逼。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谷郡宁江县人氏,万明霁献出农具和农家肥……赐下黄金,布匹,珠宝,还望以后继续为朝廷中效力。”

  李云接过圣旨还有些茫然,她反应过来站起来脸上立马就带上了笑,这可是皇帝的褒奖,这对于她来说,完全就是不能想象的事情。这是一个县城,这里距离京城太远了,李云紧紧的抓住圣旨,手指抓得用力,又渐渐松弛下来怕把圣旨抓坏了。

  许县令听了圣旨的赏赐,心里也很羡慕,虽然在万明霁的请功折子上也有他的名字,但最主要的还是万明霁。这么年轻就得了皇帝的褒奖,这可是宁江县独一份的荣誉!

  “这件差事我已经办完了,你们不必送了。”黎大人很干脆他不想在宁江县停留,毕竟这座小县城怎么比得上京城的富丽堂皇。

  再加上万明霁现在还没有什么名气,一个小小的乡野之人有什么值得他关注的,黎大人迫不及待的想走。

  黎大人嘴上说着不送,许县令他们是真的不送吗?当然还是要送。

  李云觉得自己就不用去了,毕竟黎大人说了自己不用送。

  她高兴的把圣旨摆在祠堂里供着,拜了拜圣旨。

  “修月,修白,你们也来拜一拜。”

  万修月和万修白也是敬畏皇权的,在大启的子民中谁不敬畏皇权。

  心里更是高兴,他们的大哥得到了皇帝的赏识,皇帝那是多大的官啊。

  自从许县令带着诸位大人一起来到了万家的门口,有好事的人早就把这消息传过去了,以至于好多人在万家的门口探头探脑的打望。

  “你说许大人带着这么多的大人去万家干什么?”有人问道。

  “不会是万家犯错了吧?”

  “走在许大人前面的那位大人好像没有见过,这是哪来的大人?!”

  黎大人走出万家,看热闹的百姓立马四处散开,黎大人走出了万家坐上了马车,许县令看见黎大人坐上了马车又唯唯诺诺的说了一些话。

  “好了,我先回京了。”黎大人有些不耐烦。

  马夫得了令,驾着马车就走了。

  许县令把自己弓下去的腰挺了起来,心里松口气,带着一众大人回县衙。

  “这应当是一个大官,不然看我们许大人吓成什么样子。”

  “这位大官到万家来做什么?”

  百姓们议论纷纷,心里有些猜测。

  回到县衙里的大人们被这京城里的黎大人也吓了一跳,现在等大人物走了,他们的心思又活络起来了。

  许县令坐在主位:“今日诸位就散了吧,谢大人留下。”

  谢远应了一声。

  等县衙的人都走光了,许县令上前一步诚恳的握住谢远的手:“老弟啊,你以后飞黄腾达了,不要忘记老哥哥啊。”

  谢远心中嘚瑟,表面上却是一副诚惶诚恐的样子:“许大人你说什么啊,这我可承受不起,还要大人以后提拔我才好。”

  “老弟,你的眼光太好了,还不知道你的那两个儿婿在会试取得了什么成绩,怕是不低。”许县令叹气:“你家的那两个哥儿嫁得好。”

  “哪里哪里,这都是运气好的缘故。”谢远发扬大启人谦虚的品格,嘴角微翘很快就克制下去了。

  等两个老哥们商业互吹后,谢远走出县衙,春风得意。

  在出了县衙后,没想到还有县衙里的同僚等着他,谢远只好压制一下得意的心情,冲着诸位同僚拱手。

  “谢大人,恭喜恭喜啊。”

  “谢大人,以后可别忘了我。”

  “谢大人,我们一同去吃酒如何?”

  “谢大人,家中有一枚夜明珠,色泽光滑,我看很适合谢大人啊。”

  ……

  被众人吹捧着,谢远飘飘欲仙,但他心里还是知道大事并没有糊涂。家中的三个孩子,谢知成了刑部侍郎,两个儿婿也是有本事的,他现在可不能糊涂,不然就会断送了谢家的滔天富贵之路,百年世家的可能。

  “我还有事,这些事改日再聊。”谢远礼貌的推辞了。

  谢远看见自家的马车坐上马车后,车帘挡住了众人的视线,谢远歪嘴一笑。

  到了谢府后,谢夫人也听说了这件事正在门口等着谢远打算问一问,结果谢老夫人身边的刘嬷嬷也等在门口。

  刘嬷嬷行礼道:“老爷,老夫人让您一回府就先去见老夫人。”

  “那我马上就去见母亲。”谢远转头对谢夫人说:“你先去准备饭菜,我今日留在这边用饭。”

  “是,老爷。”谢夫人自然是争不过谢老夫人,听了谢远要来她房里用饭也是高兴的。

  谢远点点头,跟着刘嬷嬷去见谢老夫人。

  “儿子给母亲请安了。”谢远的官袍还没有换下,恭敬的说。

  谢老夫人:“起身吧,我们不必在乎这些虚礼,今日县衙热闹得很,我也听了几耳朵,你说说是什么事情,和万家又有什么关系?”

  谢远给谢老夫人完整的说了这件事。

  谢老夫人沉思:“这个时候你要约束好谢家的人,有任何人打着谢家的名头招摇的,轻则以族规处理,重则赶出家族。”

  “是,娘,我也正有此意。”谢远正色道。

  “还有我那儿媳的娘家人也要敲打敲打。”谢老夫人揉着眉心:“谢家现在是关键时刻,在京城里的三个孩子也不好受。谢知在京城从县令变成刑部侍郎,估计是朝中的博弈,他那般年轻资历又浅,该是不好过的。我们所能做的就是不给他添乱。”

  “博文和明霁一个参加科举,一个参加武举,要是这一举成功,谢家这百家世家就有了名头,这个时候你可不能犯傻。”谢老夫人说道:“还有谢夫人你也要约束她,对冯苏好一些,要是有可能就把冯苏抬为平夫。”

  谢远心中的得意压制下去,面露冷静:“母亲,我知道了。”

  谢老夫人语重心长:“还有魏家和万家这两门亲家,你也要好好维系下去。”

  谢远信服的点点头:“都听母亲的。”

  “正是在这时刻,万万不可骄纵,你也不可在县衙里耍威风,反而要小心谨慎。”

  谢远一一应下。

  走出谢老夫人的院子后,谢远去了谢夫人的院子,两个人用了饭,谢夫人便按捺不住问道:“万家出了什么事?”

  “万家得到了陛下的褒奖,明霁又和当朝的驸马爷有交情,你以后对冯苏好一些。”谢远顺势提出自己的要求:“还有最近要约束好自己娘家的人,你也不想谢知和微暇的前程受到影响吧。”

  谢夫人对谢远前面的话有些不舒服,恨得牙痒痒,但谢远一提到谢知和谢微暇,她自然知道分寸,在她心里这两个孩子很重要:“我自然不会给他们拖后腿。”

  虽然谢知忤逆他们娶了一个土匪哥儿,但打小宠到大的嫡长子,谢夫人和谢远都明白轻重。

  “这样就好,只要我们这次能成功度过去,以后谢家必然少不了荣华富贵。”谢远不禁憧憬道。

  “你若是在府上无事就多去看看母亲,母亲的眼光和见识非你能比。”谢远提醒道。

  “知道了,老爷。”谢夫人心不甘情不愿的应了一声。

  .

  黎大人的马车走出宁江县的地界后,换了马匹继续快马加鞭。

  这边京城中还在为了会试的成绩激动人心。

  “科举的第一名是钱声,这位可是大才子。”

  “这有什么听说这位会试的第三名,可是放弃了举人的身份重新来参加科举的!”一个人得意洋洋的说。

  “天啊,这太有魄力了,能放弃举人的身份重新来一次,这样的人可不多。”

  “前几年也有人放弃了举人的身份重新考试,结果连一个秀才都没有考上,这还不如一个举人的身份。”一个男子感叹道。

  “考取功名实属不易,放弃功名落得这么一个下场更是让人唏嘘。”

  “说这个,就说说今年的武会元,我听说竟然是文转武。”

  一个醉汉唏嘘一声:“这有什么,大启这几年对武官重视了,文转武的还少吗?”

  “武会元万明霁可是读了好几年的书,突然在院试的时候就报了武举的名,他的亲朋好友一概不知,结果你猜怎么着?”说话的那人神秘一笑。

  这一问就把众人的心思吊起来了。

  崔交本来在和友人吃酒,听见大堂的人谈论武会元就放下酒杯,他也是文转武,对这位同为文转武的会元很感兴趣。

  “快说啊。”有人催促道。

  “这位武会元,在院试取得了案首,乡试是解元,会试是会元。”

  “天啊!”

  众人传来一阵阵惊呼。

  崔交也不禁有些动容,要说院试,乡试出的案首和解元,整个大启也是有几个人的,但是能在京城得到全国唯一一个的会元已然是不一般,这个叫做万明霁的人不简单。

  “这要是得了武状元,怕不是要三元及第了!”有人失语。

  .

  夜幕降临,京城的夜晚繁荣,谢乔玉和万明霁两个人出门去了,他们走到关雎楼就见到很多拿着邀请函的人在等着入场。

  “请出示邀请函。”

  “客人请进。”

  很快就轮到谢乔玉和万明霁了。

  “请出示邀请函。”

  谢乔玉拿出邀请函。

  “客人请进。”门子看完邀请函把邀请函还给谢乔玉。

  谢乔玉和万明霁克制着自己想要东张西望的心情,两个人非常克制的走进通道,万明霁没忍住靠近通道,摸了摸墙壁,发出一阵赞叹。

  谢乔玉:“……”太羞耻了。

  谢乔玉立马拉住万明霁,带着他往前走。

  “我们的包厢在那边。”谢乔玉看着邀请函走过去。

  走进包厢,里面还有水果点心和茶水,谢乔玉也放松了心情,万明霁坐在椅子上开始倒茶。

  谢乔玉掀开帘子看了看会场里面,人来人往,还有侍女端着酒水在里面穿梭,来人的衣服装扮看样子都是大富大贵之人。

  正巧这时在隔壁的包厢也挑开了帘子,谢乔玉看见了一个熟悉的清冷脸庞。

  江郁白和太子来到包厢,太子坐在包厢内没有说话,江郁白便想透透气,也想看看会场来了多少人就掀开了窗户的帘子。

  正在看会场的人时,没想到看见了谢乔玉,这位公子似乎给他捡过帕子。谢乔玉样貌出众,江郁白记忆深刻。

  谢乔玉显然也认出了江郁白。

  看见美人,谢乔玉有些脸红,心里怦怦直跳。

  和万明霁在一起后,他听万明霁说了一些混话,不明白其中的意思,但现在却是有些明白了。

  谢乔玉说:“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