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古代言情>捡来的俏夫郎[穿越]【完结】>第八十八章 除非把我爹过继了

  自从得知红薯量有限,良锦铭就适当减少了每天烤红薯的贩卖量,从每天最多卖五百多个烤红薯,减到三百来个,烤满八桶,就不继续烤。

  因此误打误撞的造成了饥饿营销,使得烤红薯越发出名,有钱人家的下人早早在铺前排起长队,此情景与冷清的偏街格格不入。

  衙门里临时被委派过来的记事大人,难得有闲心,走在街上视察民情,老远便被排起长长队伍的场景吸引,怀着奇心走了过来,靠近了才闻到那一股香甜诱人的香味。

  他抬头瞧了瞧铺子牌匾,略有疑惑,独自低喃,“怎是个杂货铺子?这分明卖的是吃食竟不是食铺。”

  从他身旁经过的常客,听到,好心告知他,“这位......郎君,你是第一次来买烤红薯吧,你过来先排队,晚了就买不到了。”朴质的大哥打量他片刻,把人拉到队伍后。

  “这烤红薯不是店里卖的,而是铺子门口,那有个......小摊子在卖,听说摊主是这铺子东家的儿子,每天固定贩卖八桶烤红薯,来晚了就只能等下一日。”

  记事大人颔首,以示受教,铺子前围满了人,遮住了摊子,以致他一开始没有留意,仔细查看还是能发现前端的客人离铺子有些许距离。

  “看你也是第一次来买,我与你说这烤红薯不光只有气味香甜,口味更是一绝,香甜软糯,让人吃过后,还心心念念,兄弟我就是光顾了好几回。”

  “噢,那我倒要试试。”

  此外,有不少商人盯上了良锦铭这摊子生意,试图与他商量合作。

  酒楼的钱掌柜,良锦铭前东家,趁他正在盖上桶盖,烤下一桶红薯的时间,在他一旁劝说,“锦铭啊,我看你每天都挺忙的,咱们谈笔生意吧。

  咱酒楼东家愿意花银子买你的红薯以及烤红薯的技巧,且保证不与你抢镇上的生意,你也知道咱东家在其他地方也开了店,他想在其他地方贩卖烤红薯,这与你不冲突,给叔个面子,咱们谈谈?”

  良锦铭无奈道:“钱掌柜,我老实地与您说,这桩生意啊,做不了,红薯数量少,再多钱也买不到,不然我也不至于每天只卖三百来个。”

  钱掌柜端详他神色不似有假,试探道:“那可能告知叔红薯是从哪儿购来的?”

  良锦铭摇头拒绝,心想,赚钱的路子哪能告诉你呢。

  队伍前头的人和周围蹭香味的人都听到了他们的对话,不乏有起了小心思的人。

  记事大人目前也已经排到队伍第一个,前头的大哥正巧买完最后两个,歉意地低声与他告别,正等得无聊之际,便观察起周围,自然也把小摊主与钱掌柜得对话听了进去。

  等了差不多两刻钟,付钱时,他小声地用紧与良锦铭俩人听到的声音提醒了一句,便捧着热乎的烤红薯走了。

  良锦铭未来得及道谢,只看到他离去的背影。

  他说:“日常小心有人尾随。”

  良锦铭也明白背地里不少人在盯着他,想分一杯羹。

  记事大人捧着红薯回了衙门,吃完后,迫不及待地写信分享这美味的食物,并诚恳地邀请友人过来一试,把烤红薯夸得脍炙人口,夸张得仅此天上有。

  *

  幸而这些人只是想知道红薯的来源,没有上门盗窃的打算,而他早将红薯都从村里运回镇上,导致近半个月一只尾随他,关注他行踪的人,毫无收获。

  但良锦铭也不能带着银子回村里与许灏瑞结算。

  几日后,良锦铭再次见到那位提醒他的书生郎,只是这次书生身旁还站着一位于他年纪相当的同为书生打扮的青年,气质温和儒雅。

  良锦铭为了感谢他,多送了两个烤红薯给他,却被身旁的青年拒绝。

  记事大人只好推拒,却问了一句,“这红薯可是地里种植出来的?”

  良锦铭想了想点头,“是地里种植的。”

  记事大人满意地颔首,与他告辞,带着身旁的青年进了酒楼雅座。

  “温兄,味道如何?”记事大人剥着红薯皮问。

  “甚好。”

  “那你可得多留意今年的粮税啊。”

  “嗯。”

  这个话题俩人一带而过,转而聊起其他事宜。

  渐渐的村里的人也知晓,镇上卖得火热的烤红薯,是许家外孙做的,村里见着许家人都多了几分热络。

  倒是何家几兄弟知晓此事应与许灏瑞有关系,当初他们被请去帮忙挖红薯,后来许灏瑞也上门送了一些红薯给他们家,而良家小子与许灏瑞是表亲,他们心里有几分知情,却也没想与他人说。

  村尾。

  许灏瑞悠哉地拿着笔墨练字,经过一年勤恳练习,他的字体已经愈发有模有样,放下笔后,他翻找出被谢氏生前收藏起来的书本,拿出其中一本千字文,重新温习起来。

  因为有原主识字的基础,千字文很快就过了一遍。

  他又拿起一本封面写着大学的书,看了起来,林清玖原先还陪着他看千字文,但看到大学时,那晦涩难懂的文字,看得他昏昏欲睡,小脑袋慢慢靠上许灏瑞肩膀,打起瞌睡。

  许灏瑞伸手揽住他纤腰,把书反扣在桌面,慢慢地把人挪到腿上,让他趴在自己肩上睡,手搂着他柔韧的腰肢,又拿起《大学》,看了起来。

  书本上写着学问须以《大学》为先,原主九岁以前已经开始诵读,只是后来又过许多年未碰过书,早将这些学识还给夫子,因此许灏瑞只能靠他那点浅薄的文学基础去猜测句意。

  读了有小半个时辰,读过的原文他都记了下来,就是理解不够通透,读起来让人不够畅快,他把书放下,圈住怀里熟睡的小夫郎,把头抵在他肩上,闭目养神。

  不一会儿,门外响起了敲门声,惊扰了熟睡中的林清玖,他迷迷瞪瞪地睁开眼,下意识抱着许灏瑞的脖子蹭了蹭,片刻后才察觉不对,他怎么跨坐在许灏瑞腿上,并趴在他宽肩上睡着了?

  一双清澈的杏眼睁大溜圆,满眼疑惑,许灏瑞闷笑,亲了下他脸颊,“许久没抱清哥儿了,所以趁你睡着,就把你抱在怀里。”

  门外的敲门声停顿了一会儿,又敲了起来。

  林清玖耳尖微红,推了推他,“外面有人敲门,阿瑞快去。”

  “嗯。”许灏瑞给他整了整衣裳,放开了他,才不紧不慢地出去开门。

  “村长?”

  “哎,小栗子最近咋样?”何村长笑眯眯地开口。

  许灏瑞打开门请人进来,“孩子很好,现在还睡着呢,何叔进来坐。”

  进了堂屋,林清玖已经倒好水,村长喝了口水,继续道:“最近啊,镇上的烤红薯很出名,又是村里人认识的人在卖,不知情的人都在夸良家那小子能干,但叔知道,这红薯可是你种出来的,这生意应当与你也有关系吧?”

  许灏瑞微微点头,“是我种的,我只是指点了一二,何叔来找我就是为了这事?”

  村长笑道:“哈哈哈,是也不是,我想问下,这红薯我是否也能像土豆一般,在村里推行种植?”

  许灏瑞沉默,村长见状,收起了笑容,“可是有什么难处?又或是你有什么条件?”

  “嗯,首先,红薯的储量我所剩不多,没法给您提供种薯;其次,粮税年底要上交,没法像土豆一样先借用。”

  虽然红薯本来也是他在山上发现挖回来的,或许上山找找也能找到些许,但是他不想招惹麻烦,万一有人被利益冲昏头脑,在山上遇险,家属跑来找他闹,那不就自寻麻烦。

  之前他带着何氏几兄弟上山挖过野山药,村长仔细想想也该明白红薯也是他从山上挖回来的,至于村长想怎么做,他不参与。

  村长闻言思索了片刻,再次问道:“没有其他办法了吗?你也知道咱们能种的粮食产量不高,而我问了穆儿,他说红薯产量比咱们种的其它庄稼都高,叔也是为了乡亲们......”

  “灏瑞啊,你法子多,应当还有办法的吧,有什么要求,你尽管提,叔能做到定满足你。”

  许灏瑞想了想,“若是我想与许唐氏一家断亲,村长也能帮忙?”

  何村长一怔,“这......怎地要闹得如此收场,虽然许唐氏人是蛮横了些,但好歹也不曾做出过伤天害理之事,你这么做恐怕不妥,再且,村里还未曾有过断亲一事发生。”

  他为难地皱起眉,认真思索片时,沉吟,“不过,你若是不想她烦扰你,倒是可以过继,但怕许家不乐意,再且,若是过继后,你爹娘就不再是你爹娘了。”

  许灏瑞摇了摇头,“最好是能断亲,不能过继,除非把我爹过继了。”爹娘还得是爹娘。

  村长:“......”你爹都过世多少年了还过继。

  “何叔也不必着急,红薯当粮税上缴后,自会又官家自行推广种植,您先把土豆推行起来吧。”

  只要靠官家推行种植起来,何时才能轮到他们这些穷乡僻囊之地种植。

  何村长叹息,“你说的是,不过断亲这事我再想想办法,你可要仔细思考好了。”

  村长沉闷地走出了许灏瑞家的院子。

  ,见许灏瑞眉心蹙起,林清玖上前环住了他窄腰,抬手抚了抚他微蹙起的眉头,“咱们做好自己的本分就好,让老太太抓不到把柄闹事,阿瑞不必为此伤神忧虑昂。”

  许灏瑞握住他软韧的腰肢,低头以额相抵,性感的薄唇微弯,“嗯,小夫郎说的对。”

  对不安分的许唐氏,他不耐烦应对,只想一劳永逸,此事不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