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古代言情>朕要搞基建【完结】>第196章 返程

  那严敬文吓了一跳,连忙追过去道歉。

  “湘玉狠狠扇了他一记耳光,“还想惦记老娘的酒楼,死了这条心吧!”

  从那以后湘玉就与他断了,可架不住严老七天天来这里纠缠,湘玉撵过他几次,他就跪在地上哭着道歉。

  酒楼还要做生意,不能因为他坏了名声,最后只能由他去吧。

  宋玉竹听完冷下脸:“好没脸皮,人家已经拒绝你了,为何一直纠缠不休。”

  严老七急切的解释:“都是误会,那日我娘亲确实说了不好听的话,但并不是我本心,我是真的心悦湘玉。”

  “你既心悦她,为何又欺骗她你母亲重病?”

  严敬文叹了口气:“我娘她这人……性格比较强势,说话又难听,我怕见了面会惹得湘玉不喜,所以不想让她们见面。”

  宋玉竹哦了一声,“你娘亲性格强势,湘玉也是急性子,成了亲以后肯定免不了磕碰,倒时你怎么办?”

  严敬文嗫嗫道:“我娘年纪大了……怎么也该让着些。”

  湘玉气的笑出声:“老娘年纪也不小,凭什么让着你们,幸好被我发现的早,不然嫁到你们家还不知道要受什么窝囊气呢!”

  “不会的,我不会让你受气的。”严敬文想要上前攀扯,赵骁一把推开他。

  “你……你要干什么?”

  赵骁竖起眉毛:“你想要干什么?”

  “我……你……你们,湘玉你这是有了新的相好?!”

  “别胡说八道,赶紧滚出去!”

  严敬文又开始耍无赖,坐在地上涕泪横流:“我不走,今个要不把话说清楚我就在这不走了!”

  湘玉扶着额头,这人真是一块狗皮膏药,贴上撕都撕不下来,早知他是这样的人,自己当初就不该跟他相处。

  宋玉竹实在看不下去了,他大喊一声:“徐茂,把这人拉出去好好教训教训,以后不准再来楼外楼闹事!”

  “遵命!”许茂拉着他的衣领把人拽了出去,外面传来几声惨叫声,不一会便没了声音。

  湘玉吓得脸色惨白。

  “放心,许茂下手有分寸,此人应当不敢再来了。”

  湘玉掩面道:“哎,让你们看笑话了……”

  宋玉竹安慰道:“这又不是你的错,没陷入火坑才是最要紧的。”

  湘玉苦笑,“以后可不敢随意招惹人了。”

  *

  许茂把姓严的狠狠打了一顿,警告他以后再敢纠缠湘玉,就卸了他胳膊腿。

  严老七到底是个酸秀才,被吓得好几日不敢出门,从那以后路过楼外楼都绕着走,不敢再纠缠湘玉。

  宋玉竹和赵骁在徐州待了五日,启程去江城县。临别前湘玉免不了又拉着宋玉竹抽泣,这一别不知哪时才能见面。

  宋玉竹安抚道:“我就在上京,什么时候你想见我,随时可以来。”

  湘玉依依不舍的松开手,送他们出了城。

  从徐州到江城县差不多四五日的路程,过去这条路非常难行,特别是赶上下雨,到处都是坑坑洼洼。马车走一路陷一路,特别考验驾车技术。

  如今朝堂掏钱,把这条路铺设了水泥路,下再大的雨也不耽误行程。

  徐州七月是雨季,上午还是晴空万里,到了下午天气就阴沉起来。几声惊雷过后,豆大的雨点噼里啪啦的砸在车棚上。

  马车并不严实,雨水顺着缝隙流进来,一会的功夫就把两人衣服都沾湿了。

  宋玉竹拧着袖子道:“这雨下的太大了,找个地方避避雨吧。”

  赵骁敲了敲车门,朝外喊道:“许茂,先去避雨。”

  “哎!”许茂把马车赶到附近的一个小村子。

  刚进村就有一户人家,下了车去敲门,不多时一个白了头发的老妪举着伞走出来。

  “你找谁啊?”

  许茂擦了把脸上的雨水道:“老人家,我们途经此地突然遇上大雨,想去你家避避雨。”

  老妪伸头看了看外面的马车道:“那快进来吧。”

  赵骁扶着宋玉竹下了马车,用衣服遮着雨把人送进屋里,三人被淋得浑身都湿透了

  老妪拿了几条干布巾递给他们,“几位小后生打哪来呀?”

  宋玉竹擦着脸道:“大娘,我们从徐州来的,准备去江城县。”

  “哦,快坐下歇息,我给你们熬一锅姜汤,免得着凉。”

  许茂连忙起身:“我来吧。”说着麻利的劈柴烧火煮姜汤。

  老妪笑眯眯的看着他道:“这孩子真壮实,看着身体就好。”

  宋玉竹环视一周道:“大娘一个人住吗?”

  老妪点点头:“早些年遇上打仗的,老头子和儿子都被抓了壮丁,闺女也被人祸害了,只剩下我一个人。”转眼过了这么多年,提起当年的事老妪已经没有多少悲伤,只剩下无奈和落寞。

  宋玉竹看了眼赵骁,应当是当年杨元庆路过这里曾抓丁,这老妪就是受害者。

  “您一个人生活行吗?”看她的年纪没什么劳动能力。

  “村子里每个月给发米粮,说是什么老人金,我也不懂反正饿不死。”

  宋玉竹在心里暗暗感慨,幸好前些年朝廷颁发了养老法令,六十岁以上的老人,每月由国家发一斗米、一斗面,这些食物基本上可以满足一个老人的吃喝。

  许茂把姜汤煮好,老妪弯着腰进屋拿出几块□□糖:“小后生把这个放进去喝,甜滋滋。”

  “哎。”宋玉竹接过冰糖放进碗里,喝了一碗热姜汤,身上的寒气被驱了一半。

  外面雨快停了,几人起身告了别,临走时赵骁悄悄在凳子上放了几张百文的纸币,应当够老人家花一段时间了。

  *

  三日后,终于抵达了江城县,这里是宋玉竹的老家,也是两人相识的地方。

  再次回到这里,看着熟悉的街道,宋玉竹恍然有些做梦的感觉。

  “那条街过去我天天早上去医馆的时候路过,我爹每次都会给我买两个白糖烧饼,上面撒着一层芝麻,咬一口焦香酥脆。”

  赵骁让许茂把车赶过去,果然见一个烧饼摊,摆摊的是个年轻的小伙子。

  宋玉竹下车买了几个烧饼,与他攀谈起来:“我记得这摊主是位上了年纪的老伯。”

  “您说的是我爹,他去年摔了一跤,腿脚不利索在家歇着了。”

  “原来是这样。”

  四个烧饼八文钱,刚出炉的烧饼热腾腾,他和赵骁一人一个,剩下的都给了许茂。

  吃着烧饼马车行驶到了医馆附近,以前的医馆已经另换了招牌,现在变成一家酒楼。

  赵骁道:“进去看看吗?”

  宋玉竹摇摇头:“里面肯定已经大变了模样,进去也是徒增感伤,不如不看。”

  “那咱们去哪?”

  “去宋宅转转吧。”

  二伯一家去上京的时候老宅没有卖,而是留下一些仆人在打理着,祭祖的时候回来也有个落脚的地方。

  马车行驶到宋宅门口,这里几乎没什么变化,只有大门上的朱漆斑驳了,被刻上了时间的痕迹。

  宋玉竹想起自己小时候,每天跟着父亲去医馆学医坐堂的日子,那会才是无忧无虑,从没想过自己有朝一日会坐上皇位。

  “阿骁,你去那株柳树下面帮我挖一样东西。”

  赵骁跳下马车,拔出匕首在柳树下挖了起来,不一会挖出一个铁盒子。他拍了拍盒子上的土拿过来道:“这里装得什么东西?”

  宋玉竹笑的一脸神秘,“打开看看。”

  铁盒锈迹斑斑,废了半天力才撬开。里面装着五十两碎银子,两本医书和一把小刀子。

  “这是我留着保命的东西,当年听说杨元庆要打过来,带着宋全连夜埋的。没想到直接被庆王拉了壮丁,这些东西都没拿。”

  “哎!你们干什么呢?”不远处有人吆喝一声。

  宋玉竹连忙拉着赵骁上了马车,催促许茂赶紧离开这里。他在这里生活了十多年,怕被熟人认出来。

  宋府的仆人走过来,看着树下的坑疑惑的挠了挠头,刚才怎么好像看见三少爷了?

  *

  宋玉竹在这里待了五日又陪赵骁去了晋州,在这见了他的几个朋友。

  九月中旬抵达西州,这里是大启边境,与吐蕃和回讫国相邻。

  前朝杨元庆在这的时候,经常拿回讫人练兵,把回讫国都快打灭国了,这些年休养生息,人渐渐又多了些。

  不过他们生性好战又一直觊觎大启的地盘,可不是个好邻居,等回京后想办法把他这个隐患处理掉。

  十月他们终于踏上返程的火车,许茂也跟着他们回来了,这小子还是第一次坐火车,紧张的靠在椅子上一动不敢动,等火车跑稳了才敢往窗外看。

  回去的途中没碰上意外,临近上京宋玉竹终于跟赵骁坦白。

  “阿骁,有件事一直没跟你说。”

  “何事?”

  “其实,我脑袋里那个倒计时,一直都在。”

  赵骁脸上的笑容满满褪去:“什么意思?”

  “……还有两个月的时间。”

  赵骁握着拳,咬紧牙关道:“怎会如此,怎会如此?我们回杭州去找清一,他一定会有办法的!”

  “没用的,在山上清一就跟我说过,他也没办法阻止这世外之物。”

  “我知道这很难让人接受,但是清一道长能让我健健康康的把这些日子过完,已经非常满足了。”

  “……唯一的遗憾大概就是不能与你白头偕老。”

  赵骁浑身颤抖的哭泣出声,巨大的恐惧让他无所适从,他的爱人,马上就要离开自己了。

  他空有满身能力却没办法阻止,这让他几乎崩溃。

  宋玉竹鼻子一酸,心疼的搂住他的肩膀道:“等回到上京,我会以出海去西方的名义再次启程,倒时你留在上京……”

  “不行!”赵骁一口拒绝,“不管结果是什么,我都必须陪在你身边!”

  宋玉竹伸手摸摸他的脸道:“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