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仙侠武侠>灵山【完结】>第444章

  大天尊双手合什、四寸玉簪横在指间时,梅振衣灵台中如同看见了另一个人,胸前横端九环锡杖双手合什的小和尚法舟,大天尊的第二击竟是——九环锡杖!

  “巧合”的是,这一大神通手段居然也是梅振衣曾亲身见证过的。当年众金仙、菩萨在洛阳云端上对峙时,法舟现身施法,将众人笼罩在一片难以形容的移转空间内(注:详见本书236回),若不是众仙家大神通相互克制,当时的梅振衣根本无法立足。

  倘若梅振衣瞬间不能应对,斩仙台就会从展开的灵台世界中消失,无路可寻。然而佛法慈悲,这一击并无斩落伤人之意,只是要将梅振衣逼出斩仙台回到南天门下。假如真是这样,这场斗法就结束了,梅振衣虽落败但毫发无伤。

  就在大天尊收回命运之匙、变换九环锡杖双手合什的同时,所有灵台变化被封死的梅振衣,动作却毫无一丝凝滞,也顺势双手合什,四寸金簪横夹于中指与无名指之间,面对面,与大天尊的动作一摸一样,立足斩仙台中央一动未动。

  修为不论,梅振衣此人悟性超绝,且善用天下各派道法机缘,所见皆有所证,这一点已化入他的行止之中。

  他曾借鉴过丹霞派的绝壁丹霞术,观杨天感的寒星阵也特意向徐妖王请教玄机,甚至成名绝技神宵天雷术,也是从龙虎山紫府神雷符变化而来。能做到这些,不仅需要悟性超绝,还要有一以贯之、所见皆有所证的心界,否则他也创不出天下独一无二的神农百草鞭,这不仅仅在于修为高低。

  洛阳云端上那一场对峙,梅振衣不可能不参悟玄通,成仙后多有所获。尽管那时的他对抗不了法舟这般大神通,但此刻也知道应该如何去应对,连一丝多余的手段都没施展。灵台世界看似无路可寻,那就收摄灵台无所化转,一片空明融入对方的心法中,孤零零仍站在原地。

  大天尊这一击考验的不仅是神通法力,更重要的是悟性与见知,梅振衣化解的从容不迫,且巧妙的不能再巧妙,就像一位老师提问时,胸有成竹对答如流的学生。

  ……

  南天门下众仙家神念中一片惊叹与惋惜。

  惊叹的是梅振衣能化解的如此从容巧妙。与刚才第一击不同,当年洛阳云端上那一场对峙很多仙家都参与了,当然能“认”出大天尊施展的手段。就连提溜转虽看不明白斩仙台中在干什么,神识中也能感应到那是法舟的手段,因为这小鬼在玉门关外曾被法舟拦路。

  惋惜的也是梅振衣没有退出斩仙台。尽管已声明“斩落也无话可说”,但大天尊这一击还是给了他认输退出的机会。以大天尊的手段,这样的机会很难再有,梅振衣接下来如何能应对?

  ……

  连续的两击,不是寻常仙家手段,而是梅振衣所知天国与佛国修为最高者曾施展的大神通妙用,玉簪在灵台中先后变化为命运之匙与九环锡杖。

  这些都是梅振衣亲身见证并在修行中曾参悟的,大天尊既留情也未留情,他是真的向梅振衣出手了,能不能招架全凭缘法。那么第三击应该也是类似的手段,又会是什么呢?

  一念及此,对面的大天尊突然动了,在原地一旋身,动作优雅而逍遥,带着无可比拟的超然气度。一直从容而立的梅振衣脸色突然变了,大天尊的第三击让他始料未及。

  第342回、灵台玄皇不可见,毁印真人邀诸天

  大天尊原地旋身踏出的步法,梅振衣熟悉的不能再熟悉,就是他本人自创的神宵天雷踏罡步。当神宵天雷术能收发由心之后,本不必在施展时踏出这套步法,习练神宵天雷踏罡步另有用处,但弟子的平日演练时,这套步法仍是规规矩矩的起手势。

  大天尊要施展神宵天雷吗?梅振衣虽然接住了第二击身形未动,但收摄灵台无所化转,此刻已孤零零无所遁形,断然是避不开的。

  大天尊踏步的同时,手中玉簪朝天一引,发出的不仅是神宵天雷,梅振衣于灵台中如同看见了自己,大天尊的第三击竟是——三宝合击!

  若无灵台化转见知,比如徐妖王,在南天门下观战,只能看见斩仙台中央两人挥动发簪相隔九丈在那里比划,至于斗法的玄机只能猜测,但是大部分前辈高人能“看”清楚。

  灵台中所见,一条张牙舞爪的百长金龙咆哮而来,金鳞闪烁电光四射,口吐龙珠似含无边幽冥,盘旋着带动空间奇异的扭曲,霹雳震吼有天刑之威。九丈之距,怎能奔腾百丈金龙?这是常人无法理解的玄妙。

  此乃梅振衣本人最擅长的、也是威力最大的一击,他自己能接住吗?也许能也许不能,但没有人比他更熟悉这一击,就在不久前,他化解了独孤伸发出的三宝合击。

  为了化解这还施己身的一击,梅振衣参悟了好几年,闭关修复天国圣物封印之眼时,终于想到了最佳的应对之策,后来斗法时借助封印之眼的妙用斩开了自己的本尊法身。

  但此时的斩仙台上,梅振衣手中只有雷神剑而非封印之眼,他能够施展同样的手段吗?走入斩仙台之前当然不能,但此时呢?不要忘了,大天尊手中也无正一三宝!

  所见皆有所证,天天尊的前两击分别变化出命运之匙与九环锡杖,给他做了最好的展示与点化。若是别的天国圣物,譬如命运之匙,梅振衣肯定变化不出来,就算了解修行中有这一层次第境界,他的修为也未到地步,无法与大天尊相提并论。

  但是封印之眼不同,梅振衣曾在灵台世界中亲手修复这件神器,相当于诸般玄妙于灵台中领悟后化转重现,不仅仅是使用过它。

  从缘法的玄妙之处而论,也算是青帝救了此时的梅振衣,假如当初青帝扔给梅振衣的就是完好无损的封印之眼,梅振衣也达不到炼器之道极致境界,更不能在灵台中“凭空”化出它的妙用。

  从缘法的另一层玄妙而论,大天尊的前两击也在点化他,倘若梅振衣不能勘悟其中的玄妙,此时也使不出当初应对独孤伸的手段,那么下场只有一个——被当场斩落。

  梅振衣当机立断,雷神剑于灵台中变化为封印之眼,绕到身侧一斩,却不是斩向金龙而是斩向自己。他被一斩而开,一前一后被斩成了两个一摸一样的而梅振衣。

  前方那个“梅振衣”,也是按九一之数斩出,挥剑斩落的同时,将那九一之身也给“封印”了。就是这么封印一剑,瞬间切断了对方的神识锁定,虽近在咫尺却像身处另一个空间。

  前方的“梅振衣”瞬间灰飞湮灭,却没有一丝多余的法力波动,大天尊出手,三宝合击的威力收发由心,并不一味追求强大无比。

  在旁观者看来,梅振衣这么做也是毫无意义的断尾求生,自削法力却于大天尊无损,虽然勉强接下这一击,却很难再面对继续的斗法。然而就在同一时间,梅振衣动了,前方的“梅振衣”被斩灭,他从后方凭空消失,瞬间又出现在刚才的位置,灵台中所现,他手中挥出了一支长鞭。

  这支长鞭为雷神剑所化,似拜神鞭又不是拜神鞭,如凌厉金蛇、如霹雳电光,施展的招式却朴实无华,人间卖艺者打猴鞭中的绝活——昏厥鞭。

  “斩仙台上斗法,我既留情也不留情,其中玄妙届时方知。但你一定要击中我,真正凭你自己的手段。”这是当初在东游谷中,大天尊私下里对梅振衣说的话。

  斗法前梅振衣曾说礼让三击只守不攻,大天尊三击一过,他立刻还击。三宝合击的玄妙没人比他更清楚,倘若被神识锁定则无从闪避,但对手若趁法术未收之时还击,一样可以在神识中反切灵台,这一鞭能抽中大天尊的形神所在。

  这样的一鞭,可以致人昏厥而毫发无伤,但也能杀人,就看如何运用劲力了。若对仙家施展,法力随鞭势而入,可以冲击灵台神识,具体有什么后果,要看各人的修为差别了。

  梅振衣这一鞭分明抽中了大天尊的形神所在,却似切入了一片无尽虚空,蓄势而发却丝毫未能着力,差一点把梅振衣自己给震伤了。

  大天尊躲开了吗?不可能啊!只要他是有形有神之身,在当时的情况下就不可能避开这一击,除非他真的消失了。

  观战的众金仙、菩萨灵台所见,梅振衣变化金鞭抽中的了大天尊,而大天尊的身形随之离散消失不见,就似被一鞭抽灭——这怎么可能!

  但大天尊是真的不见了,或者说是“不可见”了。在这斩仙台中,众金仙、菩萨的灵台观照下,激烈的斗法时,不可能施展任何一种潜行法术。那么他被梅振衣斩落了吗?且不说这可不可能,事实上也是没有,因为大天尊灵台造化的天庭世界还是好好的。

  南天门下众仙家一时目瞪口呆,只有提溜转不禁想欢呼,却被钟离权扣住了动弹不得。此时神念中听见了大天尊的声音:“我的信物玉皇簪,就赐给梅振衣做个见证吧。”

  大天尊的声音不是来自任何一个地方,就似每一位仙家在灵台中自言自语所发出,这是众仙家听见大天尊所说的最后一句话。再看斩仙台中央的梅振衣,手持雷神剑站在那里神情有几分落寞,大天尊的玉簪不知何时已插在他的发髻中。

  有一件事只有梅振衣清楚,当大天尊消失,玉皇簪莫名插入自己发髻中时,他斩开本尊法身损失九一之数的法力也恢复了,就似刚才那一番斗法从未发生过。

  此时众仙家也反应过来,大天尊不是被斩落了,而是修为突破金仙大罗之境,成就三生万物、不在亦无处不在的成就。至于此成就的玄妙如何,谁也说不清,只能用“玄之又玄”这四个字来形容。——那么这一场斗法的结果该怎么算呢?

  “梅振衣连化大天尊三击,反手一斩而中,此番斗法,梅振衣胜。……依前约,梅真人可与众金仙商定天庭新规,若众仙家一致商立,我瑶池圣境也无异议。……诸位仙友下次蟠桃会再见,我先告辞了。”

  站在斩仙台另一端铺云长阶上的西王母,打破沉默最先开口,她是这场斗法的仲裁,说完这番话转身离开消失不见——回到了瑶池圣境中。

  “恭贺大天尊勘破大罗、恭喜梅真人成就金仙、恭送西王母!”南天门下众仙家一齐行目送,然后都看向梅振衣。

  梅振衣清咳一声,出人意料的开口道:“大天尊当年与众金仙有约,依附天庭造化开辟金仙洞府与仙界福地,为众仙家飞升请修之地,在此立足者应放下外界恩怨,不得私扰此地清静,此乃莫大功德。

  天庭之规不应也不必另商,大天尊法旨我当领受,此地事毕之后,我将离开天庭下界,二百年内不得飞升而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