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寺卿是大理寺的长官,官居正三品,贾蓉今年不过二十三岁,就身居高位,这升官的速度是前所未有的,所有人都难以置信贾蓉被皇帝如此看重,一再提拔他。

  当然,拉拢贾蓉的人也不少,首当其冲的便是大皇子梁王。

  贾蓉前世深受权贵迫害,自然不愿意牵扯到夺嫡这样的大事里,对王爷们的拉拢视若无睹。

  再者说,当今陛下正值壮年,少说还能活二十多年,贾蓉昏了头才会站位。

  值得一提的是,贾琏至今已经外任五年,有得力的幕僚协助,矜矜业业的办事,也终于在去年升了知府,年底贾蓉帮他运作了一番,调到京城,在户部任员外郎。

  单看品阶,外地的知府是从四品,员外郎只是从五品,怎么看好像都是员外郎官职低。

  但事实上,你在地方上除非做到一方封疆大吏的位置,否则京官怎么都比地方上的官员权力大。

  地位,也更高。

  更不用提户部的长官是林如海,贾琏怎么也是林如海的内侄。

  这些年,贾琏也颇有长进,林如海通过贾琏的幕僚,也都是知道的。

  对这个侄儿,也有很大的改观,自然乐意帮扶一二。

  年底贾琏回到京城,住进了贾赦从前收拾的新府里,次日去吏部办完了交接,然后去户部上任。

  下衙后,贾琏直接跟着林如海一起出去,同行了一段路,才分开。

  等到休沐日时,贾琏得了空,才回了一趟荣府。

  如今他的官位其实已经不低,在他这个年纪,能做到这个位置的,是极少数。

  更何况,他还没正经考过科举。

  要不是在朝有人,贾琏肯定是要被为难的。

  至于贾政,如今仍是工部的一个员外郎,没有任何长进。

  贾琏外任第二年,王熙凤便有了身孕,隔年诞下贾琏的嫡长子——贾茂。

  大抵是有了诰命,又在地方上得了不少人奉承,贾琏幕僚的夫人没少引到王熙凤,时间一长,王熙凤性子也有不小的变化,起码犯法的事,她是不敢干的。

  一旦被人抓住把柄,她这官夫人就做到头了。

  她想要风风光光的,就要帮贾琏防备各种暗算。

  而贾琏,在地方上经过各种明争暗斗,哪怕有幕僚帮衬,他也没少吃亏。

  好些美丽的姑娘,表面看着柔柔弱弱,实际上狠辣无比,还有可能是敌人派来接近你的卧底。

  于是,贾琏好色的毛病也改了,本来政务就忙不过来,再因为好色来几个拖后腿的卧底,他这日子还过不过了?

  一来二去,夫妻俩的感情倒是在这风风雨雨的扶持之中,变得愈发稳固。

  还有尤氏,她爹前几年病故,留下继母和继母带来的两个女儿。

  孝期过后,尤老娘就带着两个女儿上贾府投靠尤氏。

  贾蓉也不介意家里多三个吃饭的人,加上尤氏这些年也确实知情识趣,也就让尤家母女三人住在了贾府。

  这一年,尤二姐已经十七,尤三姐也到了及笄之年。

  尤老娘忧心两个女儿的婚事,没少跟尤氏诉苦。

  尤氏也没什么人脉,她虽然是贾府的老夫人,但却并非是贾府当家老爷贾蓉的亲母,自然没法吩咐贾蓉帮她解忧。

  于是,尤氏只能跟秦可卿提。

  秦可卿询问起来,才知道尤二姐从前有个指腹为婚的未婚夫,叫张华。

  这张华祖上只是个皇粮庄头,父亲也袭的这个官儿,后来家里犯事,被抄了家,这张华仍不懂事的四处赌博,欠了一屁股债。

  这种人,尤氏哪里肯让如花似玉的女儿嫁过去吃苦?

  秦可卿也看不上这种男儿,等贾蓉回府,便跟他提了一嘴。

  贾蓉让秦可卿自己看着办,这种小事,还不至于他亲自出手。

  得了贾蓉的首肯,秦可卿便拿着府里的帖子联系了顺天府尹家的夫人。

  之后张华就在赌博的时候,被抓了进去。

  赌博在各朝各代都是犯法的,前朝赌博情节严重的抄家流放,本朝严重的直接斩监候。

  也就是说,死刑。

  张华这是屡教不改,也是可以判斩监候的。

  不过秦可卿没想让他死,找人去监狱通知了他解除婚约一事。

  张华吓破了胆,二话不说就联系父亲解除了与尤二姐的婚约,之后就被释放了出来。

  事后,张华也不敢报复,毕竟尤二姐如今住在贾府,贾府那是什么门第?作为京城本地人,张华再清楚不过,自然不敢有任何报复的心思。

  婚约解除之后,尤氏便挑了在贾氏家塾里借读的外姓子弟,今年已经考过了府试,成为了正式的童生,过两年院试开考,运气好就能成为秀才。

  这学生年岁不大,也就比尤二姐大一岁,今年十八岁,还算年轻,天赋不算太高,也不算低。

  配尤二姐,那是绰绰有余的。

  年底尤氏准备了一副嫁妆,将尤二姐嫁了出去,便只剩下了尤三姐。

  尤三姐却不比尤二姐,她老早就瞧中了一个人,也是京中出了名的浪荡子弟,姓柳。

  好好的世家子弟,虽然家里败落了,却总是喜欢去干那下九流的勾当,跑去人家里唱戏,也是这样才勾了尤三姐的心。

  尤氏虽然有些瞧不上这柳湘莲,奈何尤三姐中意,非他不嫁,只能私底下找了回京的王熙凤。

  这柳湘莲从前是跟荣府走得近的,贾琏跟柳湘莲也是相熟,虽然后来贾琏去地方上做官了,跟柳湘莲断了往来,但仍是旧相识。

  一听是尤氏的妹妹,贾琏也乐得卖个面子,私底下联系了柳湘莲。

  如今贾府的名声摆在这里,柳湘莲听了贾琏的话,还当贾琏是在耍他。

  虽然看上他的只是贾府老太太的娘家妹妹,而不是贾家的姑娘,可也仍是贾府的亲戚,如今还住在贾府,那样的门第,能看上他?

  贾琏一再保证,柳湘莲才相信,之后在王熙凤的安排下见了尤三姐一面,便念念不忘。

  柳家门第早就败落,柳湘莲便将家传的鸳鸯剑当做了聘礼。

  这样寒酸,尤三姐仍是不改初衷。

  尤氏也就懒得管她了,毕竟只是继母带来的妹妹,跟她完全没有血缘关系,她自己坚持嫁给这样的人,她管那么多做什么?

  尤老娘其实也不太看得上柳湘莲,奈何女儿死脑筋,也就认了命。

  翻过年,二月尤二姐就嫁给了柳湘莲,尤氏仍是备了一副嫁妆,跟尤二姐差不多。

  尤老娘在两个女儿都嫁出去之后,便搬回了尤家的老宅,没继续住在贾府。

  她一个老太太,住在别人家,之前是因为两个女儿的婚嫁她一个寡妇实在没办法,才赖在贾府不肯离去,如今女儿都安排好了,自然就回了自家住。

  二月十二,黛玉及笄。

  同年朝廷上折子请开选秀。

  皇子、宗亲都有男子到了适婚之龄,还未婚配,选秀也不一定是为了充盈后宫。

  五月初选、六月殿选。

  黛玉也到了参加选秀的年纪,她又是户部尚书唯一的嫡女,自然备受瞩目。

  想娶她的皇子有好几个。

  不过林家早就跟淑慎公主府通了气,挑中了淑慎公主的幼子杨锦鹤。

  淑慎公主是当今陛下的亲姐姐,她的儿子是陛下的亲外甥。

  当年陛下还小的时候,都是淑慎公主护着弟弟,后来陛下捡漏登基,对这位姐姐是无比恩宠。

  姐姐看中的儿媳,陛下当然不会抢。

  更何况,他也不乐意把林如海之女许配给他的儿子们,否则这不是把自己的心腹宠臣往别人那里推吗?他又不是有病。

  毫无疑问,黛玉被指婚给了淑慎公主的幼子杨锦鹤,因淑慎公主的关系,黛玉和杨锦鹤的婚事由内务府操办。

  对于贾蓉来说,日子过得很安稳。

  林如海的身体被他调养的非常好,起码能活到七八十岁。

  现在林如海才五十岁,起码还能在官场上给他当保护伞二十年。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

  林如海五十七岁时,被调任吏部任尚书,兼任太师,文臣以他为首。

  而贾蓉彼时刚三十出头。

  值得一提的是,贾珍不堪忍受贾蓉十年如一日的羞辱,自己绝食饿死,给贾蓉添堵。

  三十岁那年,贾蓉除孝,在老师林如海的运作下,直接成了户部的侍郎。

  等隔年林如海被调去吏部任尚书,贾蓉就直接被提到了户部尚书的位置,官居从一品。

  贾珍把自己饿死,给贾蓉添堵,并没有给贾蓉带来多大的影响,甚至还给了他时间多休息了两年多,以回乡守孝的名义,带着妻儿去了金陵,整顿金陵的族亲。

  然后重振旗鼓,回京升官。

  这一年,林如海的幼子林瑛也十五岁了,前两年就考中了秀才,等林如海被调去吏部任尚书,陛下大手一挥,给他和皇六女纯禧公主赐婚。

  皇帝这一棍子,直接把林如海扫到了太子那边。

  因为纯禧公主是太子的胞妹。

  林瑛作为林如海唯一的儿子,娶了太子的妹妹,这不是天然的太子一派?

  而贾蓉是林如海的弟子,林瑛的师兄,自然也成了太子一系。

  好在,太子之位十分稳固,贾蓉也没什么担忧的。

  昌平三十年,陛下禅位给太子,带着皇后去了行宫养老,林如海也顺势致仕。

  而贾蓉接了林如海的班,成了吏部尚书,权倾朝野。

  贾蓉并不贪权,只一心侍奉君主,时不时的去贾氏家塾看看有没有好苗子。

  等到新帝继位,贾蓉虽不是新帝最信任的人,但却是最值得依靠的人。

  百年之后,贾蓉成了贾家第一个配享太庙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