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玄幻奇幻>穿越西游之我在西游记中的生活>第5章 第十三卷 比丘国传说(一)

我们几个再相会的时候,猪八戒奇怪的看着我,问道:“兄弟啊,我们几个都受过蒸笼之苦,怎么会独独少了你呢?你是如何逃离的?”

我看他满脸问号的样子,心里暗暗好笑,回答道:“你们三位师兄都具有大神通,就我是凡人一个,人家根本就没有把我放在心上,我又不像长老,乃是十世修行的好人,人人都想着吃他的唐僧肉,那些个小妖虽然厉害,但是没有一个是我的对手,只是他们群殴我,我打不过,难道还跑不掉吗?”v

猪八戒笑道:“说的也是,黎山老母干儿子,若是被无名小妖捉住,岂不是有损了她老人家的威名!”

我一脸嫌恶地看着他,这张猪嘴,难道就不会说点好听的吗,非要人人都跟他一样,受到妖精虐待才过瘾么?他简直跟那尘世间的愚迷百姓一样,见不得别人过得比他好……

我懒得理他,牵上唐僧的马,施施然准备上路了,猪八戒又忍不住道:“世杰,你咋也不问问我们,这几个妖魔是怎样被降伏的?”

切!我是谁?有必要问吗?

阳光下,只听见絮絮叨叨的猪八戒在那里碎语,一行人,挑担的挑担,拿行李的拿行李,西游之路又继续开始了,下一站,比丘国。

脱离了狮驼城,又经过了数月,此时已经到了冬天,我们冒着严寒,宿雨餐风,正行走间,又看见一座城池。

那城池之下,有一个老兵,倚在那向阳的地方,双手紧束着棉衣,蜷缩着身子,正偎风而睡。

我走上前,轻轻摇了一下他,叫声:“官爷!”

那老兵猛然间惊醒,迷迷糊糊睁开眼,看了我一眼,不以为意,又准备继续睡,这时候孙悟空大叫一声:“嘿!醒来!”他又一次睁开眼,懒洋洋的将目光扫向声音处,妈妈咪呀,立刻脸色大变,只见我身后站着几个形貌古怪,模样丑陋的人,他连忙跪下磕头道:“爷爷啊,饶命!”

悟空道:“休要大惊小怪,我又不是凶神,叫什么爷爷?我们几个是东土大唐去西天取经的僧人,路过此地,不知地名,特来相问!”

老兵听了,心神渐定,打个呵欠,站起来,伸伸懒腰,回答道:“原来是过路客人,请恕小人之罪,此处地界,原名叫做比丘国,现在改做小子城。”

唐僧好奇,忍不住就要问缘故,那老兵却摇摇头,面露难色,不肯再讲,猪八戒忍不住道:“定是那比丘王驾崩了,新继位的是个小个子,所以叫小子国!”

老兵听他胡侃,只是笑笑,并不多做解释,我自然知道原因,却也不得不装作一无所知的样子,牵着马,径直走进城去。

一连进了三层门,来到通衢大市上,这里面一样有酒楼歌馆,彩铺茶房,六街三市,千门万户,来来往往间尽是些做生意的人,熙熙攘攘里都为碎银几两,乍一看,颇有点河清海晏的太平景象。

我们行走在这大街上,从街头走到街尾,虽然颇有繁华气概,但是很奇怪的是,家家户户门口都有一个鹅笼,排列整齐,俱用五色彩缎遮幔,唐僧就忍不住出口问道:“难道这比丘国盛行养鹅,以大鹅为宠物吗?”我忍俊不禁,直接笑出了声。

八戒又信口开河道:“师父,想来今天是黄道吉日,宜结婚会友,都在行礼呢!”

我笑看着他,道:“二师兄,当年你和高小姐结婚之时,家家都这样给你行礼吗?”

孙悟空道:“胡扯哩,哪里有这样的事?这其间必有缘故,我去瞧瞧!”

说完,只见他捻个诀,念声咒语,摇身一变,变成了一只小蜜蜂,飞到鹅笼旁,钻进幔里自去观看。

等到他出来现出原身,对着唐僧道:“师父,那笼子里净是些小娃娃,大的不过七岁,小的不足五岁,不知是什么缘故?”

我长长叹了口气,心里开始忍不住痛骂这万恶的封建社会,帝王为了其一己私欲,居然可以置万千家庭的痛苦于不顾,谁家没有子女,谁家子女又不是父母的心头肉,试想,如果把这昏君的儿女拿来作药引,不知道他会是怎样的感受,真是无情莫过帝王家。

这下唐僧的好奇心更甚了,只是苦于不知该向何人问讯。

好在不久就看到了驿站,众人都喜形于色,这下好了,不反可以投宿,更有斋饭可以吃,猪八戒更是两眼放光,屁颠屁颠跑进去。

衙门里的官差很是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唐僧询问何时能够入朝见驾,照验关文,驿丞道:“今日天色已晚,须等到明日早朝了,今晚几位权且于敝衙门宽住一宿。”

不久,安排停当,驿丞请我们吃过斋饭,又命人打扫了客房安歇,唐僧感激不尽,连声称谢,然后分宾主坐下。

唐僧看着驿丞,开口问道:“贫僧自东土过来,一路上经历国家无数,今日路过贵国,有一事不明,恳请老爷不吝赐教!”驿丞道:“圣僧贵为唐朝御弟,下官岂敢不敬,但有所不知,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不知圣僧所问何事?”

唐僧于是将进城之时见到家家户户门口都放着鹅笼,鹅笼子里又装着小孩一事询问了出来,驿丞一听,面色一变,连连摇头道:“圣僧所问之事,实乃国主之事,下官不敢妄议,请恕下官无理,不能回答。”

唐僧本就是慈悲为怀的高僧,见驿丞如此遮掩,好奇之心愈盛,扯住驿丞,一发要问个明白。

驿丞无奈,只得屏去左右一应在场官员,独在灯光之下,就着我们几个人,悄悄道:“我国原叫比丘国,近来民间盛传,改做小子城,究其原因,乃是当今国主无道之事。”

唐僧道:“何为无道,必见教明白,我才放心!”

驿丞叹息道:“此事说来荒唐,三年之前,我国来了一个道人打扮的老人,带着一个小女子,年方十六,生得是形容俊俏,貌若观音,道人将她进贡给当今皇上,陛下爱其美色,宠幸非常,立为皇后,更是把三宫六院,全无正眼相觑,不分昼夜,贪欢不已,如今弄得精神瘦倦,身体羸弱,饮食少进,命在旦夕。太医院诊断许久,难知病因。这道人因为进贡女子有功,受到我主诰封,称为国丈,国丈称有海外秘方,延年益寿,前往十州三岛,将药采来,现在万事俱备,独差一味药引,这药引子十分厉害:单用着一千一百一十一个小儿的心肝,煎汤服药,服后有千年不老之功。这些鹅笼里的小儿,就是被选中的,养在里面,小儿的父母惧怕王法,不敢啼哭,遂传播谣言,将此城称为小儿城。这岂不是无道行为?圣僧明日入朝,切勿言及此事,免得惹火上身!”

驿丞讲完,逃也似的走了。

这边的唐僧,听见这等荒唐事,不禁又惊又恐又恼又是伤心,我在一旁,见他双腮泪流,心里暗暗点头赞叹,果然是一个慈悲为怀的高僧,唐僧忽然道:“我若是不知此事,那便也罢了,既然知道这昏君如此无道,一味的追求贪欢爱美,弄出病来,如今还搭上这许多小儿性命,岂能坐视不管?”

八戒听了,忍不住劝他道:“师父啊,我们行走在外,自身尚且难保,更何况,自古就有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父教子亡子不得不亡的古语,他伤害的乃是他自己的臣民,与我们毫无关系,你何必看三国演义替古人担忧?”

孙悟空见八戒此番话语,很是不通情理,扭过头也不去理他,我见唐僧有心相救,忍不住插口道:“猴哥,这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乃是狭义者的本分,更何况是上千条小孩性命眼看命在旦夕,我们岂能不伸手相救?”

唐僧冷眼看了一眼八戒,说道:“八戒啊,佛语云: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更何况是一千多条人命,如果能救出来,那可是莫大的功德,你身为佛门中人,怎么没有一点悲悯之心,像这种无道之事,光听说都令我伤悲,更何况要我眼睁睁瞧着不管,那是万万不能!”

沙僧出口道:“师父,依徒儿之见,明日我们上朝,面见国王,便将此事讲出,顺便瞧瞧那国丈和王后究竟是何方人物?如果真是妖怪变化,索性将他拿下,为民除害。”

孙悟空道:“沙师弟此言甚得我心,今睌看我做法,先将这一众鹅笼中的小娃娃摄离此地,叫他明日无物取心。”

唐僧闻言不禁喜道:“若是能令这些小娃娃离开此城,悟空此举,真是天大之德,你若真有此本事,还请贤徒快快施法,若是稍稍迟缓,只怕到时候后悔不及!”

我知道悟空不仅有此神通,更有救人之心,一脸欢笑看着他,他朝唐僧和我点了下头,转身出得门去,自去施法救人了。

大约到了三更时分,悟空才回到驿庭,对我们说:“师父,大事已成,小娃娃们已经全被一一救出去了,待我们他日起身时再送还回来!”

大家这才心安,各自回房就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