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玄幻奇幻>穿越西游之我在西游记中的生活>第4章 第八卷 斗诗斗出姻缘树

我坐在木仙庵门旁,只见皎皎明月,清风徐来,玲珑光彩,美不胜收。

唐僧留神观看,纵目皆是林海,树影婆娑,清辉喜人,更有清水石上流,清香花中来,他自以为是人间仙境,情乐开怀,十分得意,脱口而出念出一句诗来:“禅心似月迥无尘。”十八公笑而接联道:“诗心如天清更新。”孤直公道:“好句漫裁抟锦绣。”凌空子道:“佳文不点唾奇珍。”拂云叟道:“六朝一洗繁华尽,四始重删雅颂分。”

他几个人吟诗作对,我冷眼旁观,一个个都以为自己是个中高手,拈须抚面,摇头晃脑。十八公道:“出家人当全始全终,圣僧既起了首句,怎能没有结尾?还请续联,望卒成之。”唐僧谦逊道:“几位都是诗中仙翁,弟子愚钝,是万万赶不上的,还是烦请十八公结句吧。”十八公喟叹道:“你既开头,当要结果,怎可半途而废,圣僧高才,请结尾!”

唐僧无法,只得开口吟诵:“半枕松风茶未熟,吟怀潇洒满腔春!”

眼见故事情节一步步朝着后方发展,在“吟怀潇洒满腔春”话语一出,我已然坐不住了,这些个自命不凡的树妖,言谈嬉笑间,要把唐僧拖入早已设好的红尘俗套中。

我忽然开口道:“几位仙翁好诗兴,今有明月当头,风光正好,何必拘泥于山林树木,枝叶栖鸟之类。我家长老,乃是得道高僧,比不得各位耆宿精英,我看各位老先生不如以月为题,作上一首,以资雅兴。”

他们四人谈性正浓,忽听我插话,本来不悦,但是我一出题,四个人不禁相互瞧了瞧,心里想:“这小伙子倒是好气魄,竟敢出言挑衅,居然敢挑战我们四人。”

他四人笑笑,一派不以为忤的样子,道:“唐长老尚且不敢挟重自居,你这小伙子难不成敢代他出诗?”

看着他们一派好整以暇,胜券在握的样子,我不禁暗自冷笑,初唐之时,虽然诗风盛行,但毕竟还没有到大圆满时期,我脑中有数十上百首大唐盛世时期的诗歌词赋,乃是唐诗集大成,他们邯郸学步,哪里知道这其中奥妙,我点头道:“几位都是诗文大家,小子虽略有涉略,也许比不上几位的清俊之风,但后生之牛不畏虎,长江后浪推前浪,我愿代替长老勉力一试。”

说完,便有人奉上笔墨纸砚,我拿起宣纸,手持狼豪,文不加点,奋笔疾书: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他们三个人,甚至还没有开始构思,看见我洋洋洒洒,飞龙走凤,转瞬之间,便将诗词写下,一个个不禁面露骇异之色。

彼时的李白,还没有出生,所以他的诗词,在唐初之时无人知晓,我窃取他的诗文,据为己有,他们处在这个时代,当然不可能有所察觉。

当云汉二字写完,他们四个人连同唐僧,都围过来观看,一时之间,陷入寂静时刻,我放下狼毫之笔,轻轻的揉了下酸痛的手指,十八公惊奇的看着我,说道:“我等尚在构思,不曾想公子大才,居然在呼吸之间,作出一首旷古绝今的诗词,我等甘拜下风,佩服,佩服!”

我傲娇的一笑,道:“各位诗翁还请各自构思一下,然后将大作写下,咱们也好比较一二。”

这四个树妖各自沉吟不语,细细思量,然而有此佳作在先,他们就是穷尽毕生学问,不可能超越李白的这首诗。

我这首诗乃是李白的《月下独酌》,是唐代诗歌中精品中的巅峰之作,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表现出一种独而不独,有不独而独,再由独而不独的复杂心理,表面上看诗人自得其乐,背地里却有无限孤独,孤独到只能邀天上的明月来作伴,这还不算,甚至想到了以后的岁月,也休想找到共饮之人,所以只能与月光身影永远结游,并且相约在那渺远的上天仙境再见。

他们三个人,将宣纸上的诗句传来传去,一个个面露痴迷,钦佩之色,十八公道:“如此文章绝句,实乃我平生罕见,当浮一大白也!”口中叫唤着鬼仆,命他去取清酒来,十八公吟诵道:“山空百丈龙蛇影,泉泌千年琥珀香。”只见鬼仆捧着一个红漆单盘,盘内有六个酒具,其中酒水呈琥珀色,清香可人。

唐僧和我不禁有些疑惧,他们四个人各端起一杯,一饮而尽,我们只好拿起喝了一口,果然好酒,比起寻常百姓家酿的不知道胜过多少,我大声赞道:“好酒,如此美酒,怎能无诗?笔墨纸砚伺候!”清酒甫一入口,我眼珠子一转,心想:“风头既然已出,索信就出个彻底。”

三两步走到桌椅之前,将宣纸铺开,将狼毫之笔沾满墨,假装沉吟片刻,既而又龙飞凤舞,笔走龙蛇,刷刷刷,又写了下来: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这种千古名篇,可谓是笔落惊天地,诗成泣鬼神,他们四个人,一个个神色大变,方才一个个自诩为诗家大仙,清高自傲的模样,此刻已经一扫而空,连看向我的眼神,都变成了崇拜。

四老秒变小迷弟,不消说李太白之诗居功至伟,那十八公,凌空子,孤直公并拂叟客连呼妙哉,凌空子道:“这位小公子之诗才,在下不敢说后无来者,但是绝对是前无古人,如此旷古未有之才,快快有请杏仙品鉴一二。”

言未了,早有鬼仆驾风而去,不多时,只见两个妙龄少女,手提一盏红纱灯,后面一个女子,身材曼妙,体态婀娜,袅袅娜娜走过来,于灯光下站定。我转头望去,只见一个绝色少女,翡翠作妆,胭脂涂唇,蛾眉秀扫,星目闪闪,穿着锦衣绣裙,姿态翩然,仿如嫦娥降世,妲姬重生。

她一径走到唐僧跟前,袅袅娜娜拜了一拜,道:“小女子杏娥拜见圣僧长老,久闻圣僧大名,今日一见,果真名不虚传!”

唐僧怯怯的看着她,不敢伸手去扶,杏仙含羞带笑,站起来看着唐僧道:“方才听闻圣僧大作,乃前人之未有,小女子不知有幸能否一睹?”

那四个老翁都笑起来,说道:“圣僧虽然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令人万分钦慕,然而更难能可贵的是圣僧座下小童,诗情豪迈,旷古绝今,接连两篇大作,当真是神来之笔,我辈自叹弗如。”

那杏仙一脸的不可置信,唐僧乃是金蝉子转世,十世修行的好人,此事三界众所周知,所以她先入为主,主观臆断的认为是唐僧的佳作震动四老,如今突然被告之是一个年仅十六七岁的少年,于顷刻之间,接连写下两篇出类拔萃,惊世骇俗的佳作。她缓缓转身,一双星目惊疑不定,不可置信的看着我。

等到看见我还是一个少年派的模样,面色微露失落,继而目光一转,笑吟吟地看向唐僧,只见唐僧丰姿卓绝,俊眉俏目,一幅成熟男子气概,不禁满面春风对着众人道:“妾身不才,不当献丑,但如今众位雅士相聚,聆听佳句,是不可虚也,小女子勉强做诗一首,请君雅鉴。”遂而朗吟道:“上盖留名汉武王,周时孔子立坛场。董仙爱我成林积,孙楚曾怜寒食香。雨润红姿娇且嫩,烟蒸翠色显还藏。自知过熟微酸意,落处连连伴麦场。”

四个老翁听闻,人人称赞,都说:“清雅脱尘,句内包含春意,尤其是雨润红姿娇且嫩,当真是春意无限,惹人遐思!”

唐僧不敢回答,那女子见唐僧羞答答的样子,渐有爱慕之心,挨挨轧轧,渐渐坐近他身旁,软语低声道:“佳客远来,正是良宵,你我不耍待要如何?”

十八道:“杏仙既有仰高之意,圣僧岂无俯就之心,若不见怜,就是不知情趣也!”孤直公道:“圣僧乃是有道有名之士,绝不会苟且行事,污人名誉,毁人道德,此事必不长远,如果杏仙真对圣僧有意思,可让拂云叟和十八公作媒,我与凌空子保亲,岂不美哉!”

唐僧听了,不禁脸色剧变,跳起来叫道:“你们果然是一类邪物,居然用美人计来害我,是什么道理?”

那鬼仆暴躁如雷,嚷道:“你这秃驴好不识抬举,我姐姐哪里不好?你看看她人才俊雅,花儿一般的人物,琴棋书画无一不精,女工针指,更是远近闻名,你怎敢婉拒?孤直公说的话你不听,那就由我来为你主婚。”唐僧大惊失色,任他们怎么说,就是不答应。鬼仆发起怒来,凶相毕露,企图威逼,我不禁呵呵冷笑起来,将手中的诛仙剑一晃,顿时拿在手中,将唐僧挡在身后,说道:“我家长老是个香馍馍,妖怪没有不垂涎三尺的,但是如何用强,先问问我手上这把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