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都市情感>拥抱地心引力>第93章 刻舟

  次日,天气果然放晴,风速有所减缓。在峰顶寒冷的条件下,风吹在脸上仍如被冰碴子刮,可已经比起前一日改进不少。

  池羽和肖梦寒走在前面。两个人穿着分离板AT上山,而摄影组则穿着冰爪在后面跟拍。两个人前面有两台机器,其中掌镜的一人就是新人户外摄影师唐冉亭。

  严格意义是来讲,她是团队里第一个登顶慕峰的。也是她人生中第一次。

  慕士塔格峰,梁牧也来过三次,王南鸥之前在龙山带队,得来了有六七次。摄影师团队里面几乎所有人都有高海拔攀登经验,加起来得把这座山爬了三十多遍。

  可这次不一样。他们正在七千米高山上记录单板自由式运动员的高海拔登山滑雪。分离板合并,固定器扣好那一刻,历史已经被改写。

  慕峰以坡度缓而闻名,顶峰并没有险峻大山的“倾倒”之感。可池羽和肖梦寒执意他们还喊Drop——两个人笑着说。这是我们自由式滑手最起码的仪式感。

  池羽到底是做哥哥的,他退让一步,让肖梦寒先从峰顶Drop In,随后,自己迷信地摸了摸两个固定器中间。

  “池羽Drop In!”随着梁牧也一声令下,他也团身减压,在肖梦寒漂亮的S轨道旁边放直板下滑。

  他扛着摄像机,在以一个很低的角度,拍他滑行时推开的粉雪。慕峰坡度不抖,流雪不是问题,也不会簌簌地成堆顺着山脊滑落。

  相反,他板刃划过的地方,如摩西分海,推开的雪如丝绸似白练,在静止的山峰上流淌。他给古老的山注入了新鲜的生命力。

  那一刻,梁牧也突然想到昨天聊天时唐冉亭说的话。

  他自己确实和在格凸的状态不太一样,也不仅仅是由视角的转变带来的。多了和池羽的这层关系,按说他应该是多了千万只触角。在霞慕尼他看池羽手磨破个皮都要心痛好久,这点倒是一直没变。要说是什么变了,大概是他以为的那种“魔鬼交易”不复存在了。

  几天前,开始正式开始攀登前一晚,池羽和肖梦寒在大本营附近那个自制的简易跳台玩儿到忘我,并肩背着雪板往坡上走。池羽不知道讲了什么笑话,肖梦寒笑得很大声,又被池羽推远。新疆的太阳似乎永不落,好像他俩热烈燃烧着的青春。

  监视器后,唐冉亭看到自己手中C300勾勒出夕阳下他们的剪影,激动到落泪。

  梁牧也停下来关心她,而唐冉亭按下结束录制键,只是说,也哥,没事,我是开心的。能做这一幕的见证人,我太开心了。

  很像十年前的他自己——那是他拍《人生如山》时,钟彦云登顶那一刻他的状态。

  在百米冰瀑顶端,举着摄像机告诉自己不要发抖,控制呼吸,在监视器后激动到流泪。少年不识愁滋味,那时候驱动自己前行的,是纯粹的快乐和成就感。

  不知道从何时开始,他就把这种感觉丢了。他要很努力,交付许多时间和真心,甚至朋友的逝去的生命,才能获得灵感。最近几年,他对纪实摄影和户外探索,都如刻舟求剑一般,自以为经历痛苦才可抵达真实。

  可谁曾想,这完全是本末倒置。在霞慕尼他有所察觉,而在慕峰,这种想法愈加强烈,强到掩饰不住,连唐冉亭都有所察觉。

  睡前许多个晚上,他俩的那顶帐篷里人来了又去,拍摄计划中所有细节都被反复推敲。而池羽像背九九乘法表一样背慕峰的滑降路线图,不背完就不熄灯不拉睡袋。看着他固执的后脑勺,梁牧也竟没感觉到压力。痛苦正逐渐被一种陌生的,轻快到不真实的情绪所取代。

  无论有多少难关,遇到大雪亲手刨帐篷,上山的每一粒米都要自己背,每一口水都要自己用雪来化,追求的底色应该是快乐。他突然彻悟。现在的他,竟然很快乐。

  *

  摄影组一分为二,一队跟着肖梦寒。红牛出资不菲,他们要保证给肖梦寒拍到好看的镜头。另一队,则跟着他后面几十米的池羽。

  一切都很完美。可快滑到C2时,意外还是发生了。梁牧也跟池羽跟得很近,进入拍摄状态的他极为敏感,听得见极为轻微的“啪”一声。

  他第一反应竟然是,池羽的身体某个部位受伤了。最近这几个月,他也没歇着,资格赛比完,就去霞慕尼爬山滑雪,霞慕尼的片段拍完,在国内学野外攀岩。随后,便是慕峰和未名峰两大高山的滑降计划。

  池羽从不抱怨苦或累,可他越安静,梁牧也心里越打鼓。

  他滑过去,不顾摄影机还在转,就问他:“怎么了?”

  池羽之前的速度过快,是摔出去的,翻了一圈以后,在雪地上坐起来,拍拍头盔示意自己没事。

  “怎么了?”他又问了一遍。

  池羽也有些难以置信,低头看着自己的板面。

  梁牧也放下手里相机,左手按住肩背上的对讲机:“BC,BC*,我们二队Gear check。给我五分钟。10点15再过6500,收到回复。” 他在跟大本营和全队别的摄影师示意,这是要检查装备。之前他和谭佳宁定下来的通讯频率是每过500米一报,直到C1,那时候她就可以目视他们了。

  谭佳宁冷静的声音在对讲机另外一边响起来:“BC收到。”

  过了十秒,她按下通讯钮,又问:“怎么了?”

  到底哪里出了问题,根本不需要检验。太明显了。池羽前脚的固定器主绑带断了。

  大部分市面上卖的固定器的设计场景都是零上到零下二十度左右。而七千米高峰上的温度可以冷到零下三十甚至四十度。为图轻便,他当然是没有背多余的固定器。在大本营附近的拉练,自由式的拍摄,到今天,用的是同一块板,同一套固定器。

  重压和极寒之下,万分之一的可能性变成百分之一,又变成了现实。

  “我先帮你用强力胶带绑一下?坚持到C2再说?”梁牧也遇事不慌,确认他没有受伤,心就先放下一半,也开动脑筋在想解决办法。

  池羽说:“这个坡度还可以,后面不太行。绑带会影响到我对板的控制,胶带只是一个方向上面勉强可以坚持,比不上固定器。”

  王南鸥提议:“梦寒那边……”

  池羽猜出他意思:“他自己也要滑降。他也只背了一副上山。”

  王南鸥解释:“如果等他下去大本营了,再找人送上来?”

  池羽想,这不失为一种办法。

  梁牧也问:“那要等多久?当地向导也要等白天,七八个小时吧。”

  王南鸥看了看表:“保守估计,梦寒还有一个小时准能到。第二天一早向导出发,你们明天下午就能拿到了。”

  梁牧也严肃道:“黑天不走冰缝区,老王,我不会……”

  王南鸥打断他:“我知道。等第三天,你俩从C2再继续滑降。你给他拍就行了。”

  倒是很完美的B计划。只是,王南鸥忽略了一件事。他不知道,池羽也不知道,在座只有梁牧也一个人知道。

  而三天后,池羽和酷力的合同纠纷案即将在上海开庭。

  梁牧也按住对讲机,讲清楚意图。随后,池羽穿回分离板,先AT五十米下山,到C2稍事休息。

  一口气滑回大本营的计划肯定是暂时搁浅了。C3海拔七千米,温度零下三十度,空气中含氧量不到百分之十。缺氧带给人的影响在方方面面,十一天的适应性训练不足以让人体完全适应这种苛刻的自然环境。

  之前冲顶时在C3搁置两天,摄影团队的大多数人也已经达到了体力极限。早上起床都困难,更何况他们身上扛了那么重的器材。权衡再三,梁牧也决定就自己留下来,在C2陪池羽再留一晚。

  王南鸥和其他几人把身上的水和食物都留给他俩,仍不放心,再三嘱咐梁牧也下撤时候注意路线,后者则低声对他说:“老王,你抬头看看这是哪里。我丢过一个人,不会再丢了。”

  王南鸥张张嘴,没说出话。

  之前他们在C2搭的帐篷还在,池羽已经在把两个人的装备往里面拖,

  “冬冬,放那儿,”梁牧也下意识地去拦他,“你先休息,东西我来搬。手套先别摘,注意别冻伤。暂时先别闭眼睡觉。”

  海拔四千米以上,池羽都听他的。他放开手,钻进帐篷,正要回温。

  王南鸥看他的表情绷得很紧,劝慰道:“牧也,你也别太有压力。今年是个好年,小羽没问题,你也没问题。我和佳宁在大本营等着你俩下来喝酒。”

  梁牧也抿紧了嘴唇,短促地“嗯”了一声。

  等他钻进了帐篷,池羽从睡袋里钻出来,先说:“你刚刚……”话没说完,他先咳嗽一声。

  梁牧也看他嘴唇还是干,把jetboil挖出来,用帐篷内斗乘了雪,烧开一壶水,递给池羽。

  池羽果然口渴至极,却还是给他留了个底。

  “嗯?”梁牧也这才问。

  池羽喝完水,状态回复一半。“你刚刚叫我冬冬。”还当着王南鸥的面。

  梁牧也失笑,半晌,他才回应:“我也缺氧,行了吧。”

  池羽觉得缺氧状态下的梁牧也有点没来由的可爱,他摘下手套,伸出手,摸了摸他带着冰碴的侧脸。连日的跋涉,他胡茬都长出来了,像五点钟的阴影。很扎手,也很有男人味。

  “这下好了,”池羽还苦中作乐,在开自己的玩笑,“CLUE不会也跟我解约吧。”那是他固定器的赞助商。

  梁牧也没应他这句玩笑话。他伸出手来,盖住他的手。池羽的手指修长有力,指甲盖圆圆的。之前在霞慕尼那一次蜕皮流雪之后,冻住的伤口被掀开,露出一大块肉,愈合后,还是在右手食指处留下了一块伤疤。

  “冬冬,”他又叫了一遍,“我得跟你说件事。”

  池羽抬起头,对上他的眼睛,才意识到他没在笑。

  梁牧也把两周前张艾达那通电话一五一十地说了。

  “实在抱歉,之前我没有告诉你,是我不想影响你登顶和滑降。时间上……也一直是来得及的。我想回到大本营再和你一起先飞上海,我机票都订好了。只是后来出现了天气状况,又出现今天的事。我们可以明天换鞋直接走路下山到大本营,或者,也可以在这里等向导送肖梦寒的固定器上来,然后完成滑降。只是,这样会晚一天,就会耽误你回上海。”

  池羽认真去听了,可却不太能处理他后面的这个道歉。

  见他发愣,梁牧也心有不忍,只能慢慢劝:“池羽,你成功登顶了,也成功滑降了。我们拍了太多素材,可以用的也很多。中间这个意外,我也拍进去了,大家也都会理解……”

  池羽开口,却还是在反复盘问前面的事情。

  “这就要上庭?怎么才提前两周通知?”

  “艾达说,你们的律师也很不满,但开庭日期是法官安排的,也没有办法。律师可以跟法官讲,但是也许会有记者在,张艾达的意思说最好你本人能去,”梁牧也轻声说道,“池羽……这句话我不知道怎么说才好。没有人比我更想看你完成两千五百米滑降到大本营。作为你的搭档,你的导演,我希望看你完成目标。可是作为你信任的人,你的伴侣,我也有责任向你传达你经纪人的意思。”

  池羽紧紧皱着眉头,咬着嘴唇不吱声。看得梁牧也心头难受,只想伸手帮他把忧虑抚平。

  “我为了给酷力拍一个完美的广告,一个完美的double cork 1080的镜头,阿拉斯加的那一段,我拍了24遍……”

  甚至滑得太狠,左脚直接应力性骨折,还是拍完后两天才发现。梁牧也想到,心里更难受了。

  “我知道。”

  他越说知道,池羽就越觉得委屈,跟张艾达不好说的那些话,他憋了太久,一箩筐全向面前人倒出来了:“我今年年初两场比赛之间特意抽出时间去上海给酷力拍平面。那几天我几乎都没睡觉。后来因为太抢时间,训练的时候摔了个狠的,左膝盖半月板是那时候伤的。那个广告……我觉得我状态不好。我都不记得怎么拍的,也不知道后来怎么样了。”

  后来怎么样了,他的脸被贴满首都机场的灯箱。拍摄状态可能确实是不好,所以后期才修得太过。

  梁牧也依然说:“我知道。”

  见他不说话,梁牧也又开口道歉:“实在对不起……”

  池羽叹口气,道:“也不赖你。至少你是告诉我了。之前天气情况不好,今天固定器出问题,也都与你无关。”

  梁牧也这才说:“你要选择一下,想完成完整的两千五百米滑降,还是明天一早先下山,赶回上海。无论你怎么选,我都陪着你。”

  池羽扭过脸,没有看他:“为什么要选。为什么一定要我选。”

  梁牧也不说话,只是低头,隔着一层薄薄的手套内胆,拉住他的手。

  池羽抽回了自己的手。良久,他才说:“Ada姐说,如果官司打不赢,违约金可能最高要陪三百五十万。是我代言费的五倍。”

  梁牧也预判到他的答案,不等他说完这句话,就立刻接道:“我会陪你飞上海。池羽,你要相信张艾达,相信他找的律师是最好的……”

  所有人都先一步撤退下山,这一圈的帐篷只剩下他们那一顶。帐外风雪呼啸,身体翻动都能听见身下的雪咯吱作响。

  池羽在大自然的协奏曲中开口,却说:“我要滑。”

  梁牧也错愕,转头看着他。

  “完整滑降两千五百米,少了一米,都不算完整滑降,”池羽转头和他对视,目光坚定不移,“我不急着飞上海。梁牧也,你亲口说过,钱没了可以再赚。专业的事情就交给专业的人。至于记者——合同都丢了,我也不是很在乎他们怎么写。今天,这趟旅行,我就有个小目标。我想和你一起,把我剩下的一千米滑完。”

  如给乐曲最终章谱写激昂的主题。

  梁牧也一直紧紧握着他的手腕,他又哽咽了。许久过后,他只回应一个字:“好。”

  池羽这才松弛下来,笑着说:“梁导,睡吧。”

  梁牧也仍然在发怔,只是回:“你睡吧。我……我得给艾达姐打电话。”

  他最近越来越不擅长在这个人面前掩藏自己,有几分情绪,就被他看去几分。右肩又开始疼痛,是在云顶脱臼那次之后的旧伤,医生说建议手术缝合肩袖撕裂,他念及之后紧凑的拍摄计划,暂时没同意。这个,他没告诉池羽。

  池羽伸出手拉睡袋拉链,拉到一半,突然放弃。他探出头来,又问:“牧也,你的朋友,当年是在C2附近出的事吗。”

  梁牧也说了那两个字:“陈念,”然后,他回答道:“是的。当时,当时我在上面陪了他很久……得有三十多个小时。我一直看着他。后来天气原因,我不得不下山。这次来,我和佳宁带了几束花,之前你们做适应性训练的时候,我俩去了一趟,放在那个冰缝旁边。现在,应该也冻成冰了吧。”

  池羽突然问他:“你喜欢过他吗?”

  梁牧也笑了笑,在某些方面,池羽还是有些敏感的。

  他把帐篷内层拉开一小片角。漫天银河倾泻出来,顺着小小的裂缝,流进他俩的宇宙里。

  “嗯。很早很早以前。”

  “后来呢?”

  “后来,我在他的婚礼当伴郎,”梁牧也这句话本来是笑着说的,看着池羽的眼神,又忙着安慰他,“哎,都是好早以前的事了。后来我说服自己走出来,往前看了。是我介绍的佳宁给他。再后来,我们当然就成了一辈子的好朋友。他估计一直不知道吧,到今天……都不知道。”

  良久,池羽突然问他:“牧也,你冷不冷?”

  梁牧也这才把内帐顶端开的小口拉上,又翻过身靠近他。他俩的睡袋是速迈赞助的,20年的新款,拉链彼此兼容,可以把两个睡袋拼在一起。他又重新拉上了拉链。

  保温系统闭合,他现在紧紧贴着池羽的肩膀、胸膛和手臂。右肩有些酸痛,可他仍然保持着这个姿势。

  “这样,就不冷了。”

  池羽认真纠正他:“我是说当时,你在这样的天气里陪着他等。那时候……你冷不冷。”

  两个人呼吸交叠在一起,谁都没说话。

  零下三十度的极寒天气实在不适合眼泪。梁牧也曾以为,自慕士塔格C2附近那个无情的夜晚之后,他不会再有泪水。眼泪同回忆都冻成了冰,冰封在过去。可他错了,他身边,正燃起一团火苗。

  沉默良久,火苗开口说:“你睡。我来给Ada姐打电话。”

  作者有话说:

  BGM:没有理想的人不伤心 - 新裤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