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耽美小说>夏日午后【完结】>第11章

  池云这几天忙着安抚客户。

  市场交易萎靡,政策为了支持存量资金,降低了各种费用,开盘半数股票飘红,涨幅超10%的有千股,但三分钟后,又集体下跌,直到收盘“A股”词条一度冲上热搜榜前三。

  下午开会,同事们聚在一起吐槽。

  “这是低点了吧?要加仓吗?”

  “我准备开始定投了。”

  同组的人戳戳池云,问她:“这个月业绩怎么样?”

  “一塌糊涂。”池云刷着股市论坛,看上面说什么的都有,“两个交易的歇火了,上午还有个给我打电话要销户的。”

  “招聘的时候怎么就没加上心理承受能力要强这一条呢?”同事长叹了口气,“我这小心脏快承受不了了。”

  那个时候的从业人员一直寄希望于各种政策的发布,从未想过在时隔几个月后,大盘点位会创近三年新低。

  池云开始有意识地把客户往理财上引,但大家做惯了涨跌20%的科创板,冷不丁地接受不了年化只有5%的债基。

  安抚客户期间,她跟韩潇约的美术馆展览日也到了眼前。

  她提前一天晚上和韩晓联系,听到那端孩子的哭声。

  池云怕约会要泡汤,问韩潇:“宝宝明天在家可以吗?”

  “当然可以,我跟我爸妈说好了。明天两个阿姨都在家,我和宝宝都没问题的。”听韩潇说话声音应该正贴着面膜,池云也没多打扰,确定好时间之后便挂断了电话。

  次日,池云起了大早,池云单位门前路上有电子眼,即停即走,她怕韩潇等自己,便站到了路边等她。

  有同事路过,跟池云打招呼:“打卡了吗,怎么站路边?”

  池云解释道:“等客户。”

  池云知道韩潇家境不错,但从未打探过具体情况,直到韩潇的车停在路边,她便立刻默默地在心里将韩潇的客户等级提了两级。

  同事羡慕地看着池云:“你可以呀,什么时候抓到的大客户?”

  池云没多说,和同事告别,拉开车门坐了进去。

  韩潇今日状态很不一样。

  池云前几次和她见面都在韩潇家里,虽然有保姆,但神经还是被孩子牵扯着,会时不时地叮嘱一两句。

  池云从未见过韩潇丈夫,听她介绍是,丈夫平日工作忙,晚上也很少在家里吃,难得一个月有几次全家团聚的时光,也总是匆匆结束。

  韩潇在家里穿着多是睡衣,纵然有昂贵的价格、新颖的款式,但因为无瑕打理的头发和妆容,总是黯然几分。

  池云对美妆了解不多,但审美在线——今日的韩潇,浑身都散发着光芒。

  韩潇看她一眼,笑了:“没见过我这副打扮吧?”

  池云认真道:“咱俩认识两年,那时你就怀孕了,好多化妆品不敢用,后来生下宝宝,更是一心扑在照顾宝宝上,我真的没见过你全妆的样子。”

  韩潇不仅两年没化过妆,也差不多两年没摸过车了,昨天提前练习了一天,此时操作根本看不出生疏。

  她慢慢汇入主车道,这才开口道:“因为他们说孕妇不能化妆,会影响胎儿发育;后来又说喂母乳不能化妆,会对宝宝有影响。如果在少女时期我早就对这番言论嗤之以鼻了,但没想到怀孕之后会将这些话奉为圭臬。”

  池云问道:“宝宝现在断奶了?”

  “没有,是我突然想明白了。”韩潇侧头看了她一眼,“其实还要多谢谢你。”

  “还记得我春天过敏那段时间吗?你给我买了□□的护肤品,还发了好多科普视频和文章给我,每一个科普开头都是——孕妇专用、哺乳期宝妈专用。”她笑了笑,“有一篇上写着现在中国有多少哺乳期妈妈,数量我忘记了,但我突然想明白了,化妆品行业会放弃这么大的市场群体吗?我开始看科普,选适合哺乳期用的,被我婆婆看到说刷手机对眼睛不好,我福至心灵,便下单了叶黄素。”

  池云忍不住要笑。

  韩潇也笑着摇了摇头。

  她们到的早,排队入馆的人还不算多。这次展览的主题是“青春”,展览分为三个展厅,分别是画作、设计和文创。

  画作在第一个厅,里面有密密麻麻的筒子楼,窄小的窗户如同一双双失神的眼睛;有低头奋笔疾书或者扭头看向窗外的学生;也有灿烂的烟花。

  每幅画的风格不同,但奇迹地能让人联想到每一个过往的瞬间。

  第二个展厅是设计,有小的土捏的各种模型,也有乐高叠成的非现实主义,最后是一堆破烂家具隔出来的小房间。

  小房间的门是磨砂玻璃的,墙壁由破布、家具、铁丝网围成,可以从缝隙看到内部,但都是一个角落,因此每个人看到的都不一样。

  池云看到有一个小孩儿拿着玩具贴在磨砂玻璃上,可能是个小汽车,慢慢地划过玻璃,有些刺耳儿。

  她的记忆倏地回到了自己的童年——她的永年好像也总是自己一个人,父母要农忙,她便被留在家里,大门从外面锁上。

  池云最最喜欢的就是趴在大门的缝隙里朝外看,过往的婶婶会跟她逗笑几句,便匆匆离开,她目光追随着来往人的衣角,直到看不见,这才低头把刚刚埋进土里的小玩具再重新刨出来,等着下一个过路人的光临。

  磨砂玻璃里的小孩儿消失了,变成了两个成年人,池云看到长头发背影的女孩子背对着自己,身体轻轻摇晃,乌黑的头发随着在玻璃窗上划过弧度,有音乐声、有小声说话、有哭泣声、有嘈杂的撞击声,但女孩儿的长发依旧划过磨砂玻璃。

  在某一瞬间,池云突想,那应该是两个女孩子。

  是俩个女孩子相爱的故事,不然长发怎么一直拂过玻璃窗。

  韩潇突然轻声说道:“这就是一个女人的一生。”

  池云被拉回了现实,再看过去,女孩儿的长发依旧划过玻璃窗,但和她相拥的变成了一个男人。

  后来女孩儿的长发变成了披肩发,怀里的变成了孩子,她轻轻摇晃身体,头发慢慢长长,她轻声说着话,像是叮嘱孩子快快长大,等怀里再次空荡荡,女孩儿的长发也再次拂过玻璃窗。

  池云的心轻轻地坠了一下。

  她和韩潇逛完文创展厅,已近中午,一人买了两件文创品做纪念。

  池云早就踩好了点,带着韩潇七拐八拐,进了一个小区,正对着居委会的地方,有一个室内的美食街。

  池云做了十足的攻略,甚至还在全景地图上看了路线图,轻车熟路地便带着韩潇去了最尽头的一家串串。

  现在正是中午吃饭的时间,小小的转盘串串已经坐得七七八八了。

  池云找到了两个相邻的座位,用纸巾把桌凳擦干净后,熟练地从桌子下的抽屉里拿出来了两个被塑料袋套着的铁盒。

  池云笑着跟韩潇介绍:“请你吃点有烟火气的。”

  新鲜的串串是现场串制,肉类已经被提前腌制入味,老板会时不时地巡视一圈,看哪里食材少了便添进去。

  小转盘上也被贴心地标注了辣度,供食客参考。

  韩潇回忆道:“我上大学的时候经常吃,那时候就被我妈妈整天训不会照顾自己。后来她在学校旁边租了间房,帮我请了个保姆,负责我的一日三餐,搞的我连同学聚会都很少参加。”

  “但很有效果。”池云真心实意地夸赞,“我从来没见过气色像你这样好的女孩子。”

  “因为我每一步都是按部就班地生活。小时候上幼儿园便确定好了小学要进哪个学校,跟着哪位老师。进入小学后,就是三长一短的兴趣班,三个长班每周两次,钢琴、书法和舞蹈,我妈说女孩子要有内外兼修。奥数最头疼了,每周上课的时候我都已经忘了上周的讲课内容。后来大学我学的艺术,我妈妈还庆幸我有基本功。”韩潇看着串串蒸腾的热气,开始回忆那段生活。

  池云静静地听着。

  “我本来以为,爸爸妈妈花这么多钱培养我,等我毕业后是要先实现人生价值的。但没想到一毕业就带着我参加了一次聚会,便定了我和我丈夫的婚姻,结婚两年我便被孩子困在了妈妈这个角色里。”韩潇说。

  池云心里堵堵的,问道:“你没有想过不一样的人生吗?”

  “你要知道,我人生的前二十五年都处于被培养阶段,我身上有太多被培养出来,又无法丢舍的习惯,比如这个。”韩潇点了点桌面上的车钥匙,又翘了翘手指,“再比如这个。”

  虽然韩潇已年近三十,可十指青葱,纤细柔嫩,一看便是养尊处优之下悉心呵护的结果。

  池云在别人真情流露之时,总是寡言。

  此时她也只是挑了两串自己觉得好吃的放进了韩潇面前的铁盒里。

  串串被腌料入味,又被辣汤浸润地油汁四溢,躺在铁盒里一副任人宰割的样子。

  韩潇吃完一串,才再次开口:“被培养的人生,我过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