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讯兵们日夜兼程, 从渡河出的旨意都被迅速送到该送的地方,尤其是去繁都的最为频繁,这几天送了两次, 沿途在驿站换两波人两匹马, 基本上一天就赶到了繁都,把信送到中景,递到木兰雨木将军面前。

  石忞出巡皇家园林山庄时特意留了外禁军军长木兰雨, 就是为了让她负责保卫繁都的安全和主持繁都日常事务,只有遇重大事件才会报两宫太后, 所以但凡有信或者旨意都是送到她面前。

  因为《串告令》的实施, 繁都最近都很热闹, 有些没钱的瞬间成了有钱人, 而原本有钱的一下子就少了三分之二, 告发者们很狡猾, 像是约定好了一样,先是告发商人, 然后才是士族,而且是又官职低的到官职高的。

  现在官职不高的基本上已经被告发得差不多了, 除了少数几个自己告发自己保留了三分之二的财产外, 大部分都难逃只剩三分之一的命运。

  富了的对天福皇帝感恩戴德, 烧香祭祖都要默念一句‘陛下长命百岁’,变穷了的面容愁苦,心里恨不得天福皇帝早死, 《串告令》才能早点废除, 也有一部分后悔自己没按规定好好纳税,也没有好好珍惜当初的六天宽裕,才变成今天这样。

  但能首先想到自己错误的人毕竟是少数, 所以整个繁都有权有钱的对天福皇帝多少都有点恨意,对《串告令》更是恨透了。

  相比繁都执行《串告令》的磕磕碰碰,皇帝坐镇的渡河倒是平顺的让人怀疑,从政令在渡河实施之日开始,偷税瞒税的趁着六天宽裕期,大部分都自觉补交了,小部分没补交的两天就被人全部告发了,地方官忙了几天也就闲了下来。

  整个华朝渡河的现象都是独一份,其他各地方都和繁都一样执行的磕磕碰碰,好在现在地方上有了兵力驻守的九区都督府,又有了像毒蛇一样盯着、督促他们执行的九区督察府,想不干都不行,所以就算磕磕碰碰,也得想方设法去执行。

  作为执法先锋队队长的繁都府府尹也是忙得焦头烂额,最忙的一天同时出动了六队人马,分别由繁都府的官员带队,户部的官员核对财产,督察院的官员督查,核对完一家,归入国库的钱财就会当场点数装箱贴封条,再由专职调来的外禁军押送到国库。

  每次听到下人汇报的查罚情况,都让文家当家主夫十分惶恐不安,写往渡河的信家主也还没回,眼看随时有被告发的危险,他不得不带着孩子进宫求见太后。

  得了太皇太后的指点的文昱知道本家的人为什么来,本来是不想见的,可听宫侍说文之勉也来了,对这个侄女她还是挺喜欢的,便让宫侍传他们进来。

  文之勉是文渊的二女儿,也是石忞这一辈唯一一个比她小的小表妹,比她小一岁多,比文之远小两岁,从小古灵精怪、爱玩,颇得她母后的喜欢,对这个唯一的表妹,她也是比较喜欢的,也就造成了她有点飞扬跋扈的性格。

  在繁都内基本上每人敢惹,有人敢惹就上去拼,拼得赢就罢了,拼不赢就立马抬出‘我姑姑是太后’,本来想狠狠打她一顿的人只得放下狠话离开,石忞知道的时候笑的不行,还挺会借势的,不过看她也就小打小闹,无伤大雅,也就随她去了。

  比起文昱和石忞对文之勉的喜欢,或许是因为文之远从小就进宫当了侍读,陪在双亲身边的时间极少,所以文渊和她的伴侣就把全部的爱都给了文之勉,已经成了溺爱,从不让她离开身边,读书习武也随她喜欢从未勉强,以至于现在二十出头了都还一事无成。

  文家主夫带着自己的女儿跟着宫侍到了殿内,看到坐在上位的太后连忙拉着文之勉行礼道:“恭请太后万福金安”,生怕女儿礼不全,就跑了过去。

  “都是自家人,免了,二勉快到姑姑这里来”文昱看着文之勉招手道,本就按捺不住的文之勉立马就跑了过去甜甜的喊了声“太后姑姑万福金安”,让文昱十分受用。

  二勉是石忞私下给她取的小名,有点恶作剧的味道,反正也没人知道二的意思,本来只是她自己叫的,可被文之远一传播,家里的长辈竟然都这样叫了,让她有点哭笑不得,还好没人知道二的意思,只认为是文之勉排行第二,才叫的这个小名。

  留下文家主夫一直用眼神示意女儿,想让她稳重点,可文之勉背对着他根本就看不见,白白浪费了表情。

  文昱拉着文之勉的手看了一圈,皱了皱眉,“怎么瘦了,可是最近又没好好吃饭?”

  “太后姑姑,我想皇帝表姐也想哥哥,哥哥几年才回来一次,皇帝表姐现在又去了渡河,听说皇家园林山庄建的十分典雅秀美,我也想去,可母亲和爹都不准我去,我伤心难过也就食不下咽啊”文之勉越说越伤心,文昱看了不忍心,连连拍手安慰。

  文之勉卖惨卖到了点子上,文昱实在不忍心,转头看着文家主夫道:“既然二勉想去,就让她去吧,她皇帝表姐会好好照顾她的”。

  “太后说的是,臣夫记下了,臣夫有一事还请太后给拿个主意”文家主夫不敢贸然全部说出来,故而试探似的说道。

  两宫太后不管事不仅在繁都人尽皆知,就是整个天下也是人尽皆知,可不管不代表不能管啊,如今皇帝不在繁都,又有谁能大过两宫太后去。

  早就猜到他是为什么事来的文昱有些不高兴的说道:“你说的事我已猜到一二,但法令执行乃国家大事,尔等身为皇亲国戚,更应该以身作则,此事求我无用,若想减少损失就自己去告发自己,无事就退下吧,二勉晚些再回去”。

  文昱和家里人一般都直接称我,很少用本宫的自称,但在正式场合和见外人却是该怎么样就怎么样,比不得太皇太后随性子,想自称本宫就本宫,老身就老身。

  同样身为皇亲国戚,赵家就能审时度势补交税款,文家却这样拖后腿,文昱真的很不高兴,她不想比什么,但也不喜欢文家给自己的女儿拖后腿,要是今天来的是文渊指不定会苛责几句,可来的主夫,关系没到那一步,她也不好多说。

  “谢太后指点,臣夫告退”文家主夫看出了太后的不高兴,大气不敢喘的退了出去,那还敢给自己辩解,而且事实如此他也无从辩解。

  文家主夫一边往外走一边想:身为皇亲国戚的特权,无论是封赏还是赐爵位他们都享受了,正常纳税都不纳,给了机会补交也不补交,真是活该丢了这三分之一的财富,只希望家主回来不要怪他才是啊!

  文家主夫出去的时候门帘被掀开,一缕风跑了进来把中间香炉冒出的香烟都吹歪了,对着文之勉扑面而来,害的她打了个喷嚏还不忘和太后姨母有说有笑的。

  相比于宫中的喜悦和平,中景就有些空荡了,原本人才济济官员多多的中景,现在是每个衙门都只剩了一点人,事多起来的时候,有时候人都找不到。

  木兰雨上奏《串告令》一事的密信批复回来的很快,她也第一时间召集和此事有关的官员重新做了安排,有了陛下的支持,如今就算是那些什么什么王的敢不遵从,她都敢办。

  虽然文昱给文家主夫支了招,但第一个自己告发自己的却不是文家而是文熙侯谷家,第二家则是紧随其后的武辅侯齐家,第三家才是文家。

  不过有了他们这些军功爵位家和皇亲国戚的带头,其他勋贵和高官士族也就有样学样的开始了自己告发自己的风潮,如此一来,不少人家都保住了三分之二的财产。

  《串告令》上有没有规定谁可告发谁不可告发,只要有人告发,追回所有税款,繁都府府尹和户部、督察院就算完成了任务,木兰雨自然也乐见其成。

  这让原本想挑拨繁都内勋贵、士族们反叛皇帝的石爽很不爽,若按照长史之前所言,不应该是大家同仇敌忾一起反对《串告令》的执行吗?!急忙让人去把长史张良月叫过来。

  繁都忠王府后花园的水上凉亭中,忠王石爽眉头紧皱的眺望着远方,肥胖的身体直接依着栏杆有一搭没一搭的往池子里投喂鱼食,长史张良月赶到时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幅画面。

  张良月上前行礼道:“殿下可是为《串告令》之事而犯愁?”,听见张长史熟悉的声音石爽才停下手中的投食转过身来,“正是,张长史可有良策?”。

  “殿下不必担忧,就算他们都抱住了三分之二的财产,不还是丢了三分之一吗?面上他们不敢说什么,心里想什么谁又知道呢?只要殿下到时许下重诺,何愁不能一呼百应”张良月

  “张长史一番话犹如久旱逢甘霖,让本王顿时茅塞顿开,世子那边都已准备妥当,本王最近心神不宁的,还是早日定下繁都为好,长史以为如何?”石爽

  “殿下所想与臣不谋而合,据臣所知,不日即是赵侯大寿,到时两宫太后定会前往赵府,其余勋贵、士族凡在繁都的亦会出席,正是殿下的好日子”张良月

  “如此甚好,事成后,本王定会让张长史列土封王,与本王共享荣华富贵”石爽笑着小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