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国的情况和宣常乐所说的大致相同, 但也有不同,不同的是,她的父亲是位好儿子, 也是一位好父亲好爱人, 但却不是一位好世子,为人慵懒,偏听偏信, 又护短,当了几十年的世子, 毫无政绩可言, 风评口碑极差。

  在她父亲眼里百姓疾苦都是小问题, 没有时间休息玩乐才是大问题, 身为康国国王独子更是让他有恃无恐, 处理政务、参加议政完全看心情。

  符尧年纪轻轻就当上了大良左, 这让世子的亲信属官即嫉妒又心生恨意,经常在世子耳边诽谤她, 本就偏听偏信的世子,根本不问不查就讨厌上了符尧, 处处与她作对, 两人的恩怨也在一天天的积累中变成了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局势。

  世子更是扬言只要他登上王位, 那天就是符尧的死期,而符尧也不甘于受死,没有谁不想活着, 她在谋臣云处安的建议下开始秘密谋划准备。

  在康国有一首童谣, 大致意思就是谁都可以惹就是别惹世子的人,有一次世子的手下犯事不小心打死了人,他不仅不处罚, 还想杀人灭口销毁证据,把知道的人都杀了,可惜天不随人愿,被人撞见还抖了出来。

  老康王知道后差点被气晕,身体也从那时候开始一天不如一天,就算他有再管之心,已无再管之力,而且膝下又只有这一子,绞尽脑汁还是得保他周全,他也知道自己的儿子和大良左符尧不合。

  但符尧太会演戏了,在老康王面前不仅从未说世子坏话,还偶尔夸两句,老康王一天天老去,心智早已比不得年轻的时候,已有些分不清真假,他无论如何都想不到,就在他死的当天晚上符尧就造了反。

  世子也不是完全没做准备,两人在文昌城内和王宫中展开了激烈的厮杀,一直从天黑打到第二天天亮才结束,不得民心的世子败了,败的很彻底,为了将王族延续下去,他不得不让心腹属官和侍卫趁着天还没亮把金印等重要东西带出宫去,带去给他远在繁都的孩子。

  他或许是不得民心,但他一直护短保护的下属也用自己的生命回报了他,天可垂怜,天亮前他们冲出了文昌城,然后一路被追杀,把他们的热血洒在了文昌来繁都的路上。

  世子死的时候不仅不悲伤难过,还笑的十分猖狂,他知道符尧不会放过自己的,就像他不会放过她一样,就算王族被屠杀殆尽,连幼儿都逃不过,他也不怕,上天让他的人逃了出去,那说明上天还是眷顾他们宣氏一族的,只要有常乐在,他死而无憾,所以他笑,他诅咒符尧不得好死。

  符尧敢造反,就不会怕被他口头诅咒,两句话而已,最多难听点,她又不会少一块肉。让人想不到的是,她不仅把老康王按王礼进行了安葬,还把所有的王族都按对应的礼节葬到了宣氏王陵。弄完这些后才高高兴兴的自封为康王住进了王宫中。

  登基为王后,符尧才解了封锁消息禁止外露之事,并以雷霆手段迅速清理了朝堂,王族都被灭了,其他的贵族就算有心反抗,也没那个胆子,不到月余文昌就换了个天,除了和世子交战之外,其他的都很顺利。

  暗言的人之所以晚了几天才打探到具体的消息就是因为消息被封锁,文昌不准进出,直到解了禁,康国的百姓才知道文昌已经换了王。

  石忞有点欣赏只比自己大几岁的符尧,如果造反是为了保命,她很赞成,可将王族屠杀殆尽,知道有宣常乐的存在后紧追不放就已经证明了她的野心,安葬王族、结交邻国都是她稳固自己王权的手段。

  若她像宣氏那样忠心于华朝,定会第一时间上奏疏请罪求敕封,可到现在她都还没收到任何奏疏,亦证明了她的不臣之心和野心远比她想的大。

  在符尧任大良左期间农业和渔业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让康国的百姓免于贫困之苦,颇得民心,这也是她解禁后百姓知道了也没有任何反抗的根本原因,他们左右不了谁当王,也就不会太在乎谁当王。

  话说回来,欣赏归欣赏,但有野心又有能力的敌人她是不会看着她坐大的,养虎为患不是她的性格,将危险尽可能的扼杀在摇篮中才是她的信仰。

  “陛下,符尧狼子野心昭然若揭,断不可任其继续发展下去,否则祸害无穷”路关初和郭凡秋已经传阅完毕。

  正在沉思的石忞被拉了回来,“朕知道,时不我待,去传令吧,朕要临时进行听政”,“是,陛下”路关初领命而去,郭凡秋也告辞去做自己的事了。

  石忞四处看了一眼,都没见到清影,才想起这两天都没有见到过清影,让人去把照顾它的宫侍叫了过来询问,才知道这两天下午清影竟然都呆在平秀殿中,如果她没记错,平秀殿应该是步千雪的住处。

  平秀殿内,步千雪和唐禄正在下棋,棋盘上的棋子错落有致,一个不让一个,已经到了紧要关头,而半月和唐禄的随从也在一边玩叶子戏玩的不亦乐乎,清影就慵懒的趴在步千雪的脚边,隔一会享受一下步千雪的投喂和抚摸,开心得很。

  两天前,清影从山上玩耍完回来的时候在路上遇到了步千雪和唐禄一行人,被步千雪的味道吸引,围着她转了几圈,虽然没有主人的味道好闻,但是也让它喜欢,想到主人最近都没时间打理自己,这个人又挺喜欢它的,便跟着她去了平秀殿。

  无论是步千雪还是天下其他人,但凡关心点时事就没有不知道清影的,名字不一定知道,但陛下养的黑狗变成了獬豸可是轰动一时的大新闻,被说书的说了不知道多少遍。

  虽然之前用晚膳的时候偶尔远远的看见过清影,但毕竟隔得有点远,除了大致样貌和黑也就看不出其他了,这会一下子挨她们这么近,步千雪有点受宠若惊一动不敢动,直到清影停止了转动还用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看着自己的时候,她才敢说话。

  清影通人性已经不是什么秘密,她也很想试一试,这一试还真是言如其实,想到它食量一直很大,便把它带到了自己住的平秀宫,喂了它不少糕点。

  这家伙还真是如书上所写一样,典型的杂食动物,除了不能吃的有毒类,什么都吃,不过就清影这鹿一样的身体,麒麟一样的脚,还有头上的尖角配着亮黑亮黑的绒毛,就让人欢喜,尤其是这毛摸着真的很舒服,而且像暖炉一样暖和。

  半月她们看到这么大且长相怪异的动物,就算是神兽,还是让她们心生畏惧,隔得远远的,只有唐禄像个好奇宝宝一样,一直隔得很近,看到步千雪摸毛摸得很开心,也心痒痒想摸,结果手还没放到清影的毛上,就被清影突然起来怒吼一声吓得跌坐在地上。

  在步千雪的安抚下,清影才又乖乖的趴了回去,从此以后,唐禄再也不敢肖想摸清影,也深刻的体会了清影只亲近陛下听陛下话的事实,现在多了一个步千雪,真的是让她羡慕嫉妒恨。

  饲养清影的宫侍看它饭点都没出现,被吓得不轻,因为只要到饭点清影就一定会出现,它好吃的习惯就像只亲近陛下一样人尽皆知,生怕它出了事,找了其他宫侍帮忙寻找,才知道它去了平秀殿,一颗心才放了下来。

  这清影通人性是通人性,但不听话也是出了名的,真的是除了陛下,谁的面子也不给,就算他饲养了这么久也没用,所以无论他怎么说,清影都不肯跟他回去,他也没办法啊!只得在饭点来平秀殿投喂。

  清影也不是一天到晚都呆在平秀宫,只有饭点和下午的时候才会来,晚上还是回的静心宫睡,只不过来的比较晚,气得又比较早,刚好和石忞完美错过,所以才让她有了两天没见到的错觉。

  她现在要忙的事情太多,也没时间管它,既然它喜欢在平秀殿呆那就呆着吧,只要清影没犯错,她从来都不限制它自由的。

  听到宫侍汇报内阁大臣等人都已到正殿等候后,她才去了正殿,接受大臣们行礼后,捡重点说了一下宣常乐的身世和康国大致情况,信却是不会拿给他们看的。

  陛下亲自去见过那个救下的孩子,两天前还召见了她,这都不是什么秘密,大臣们早已猜到女孩身份不简单,但没想到会是康国的世孙,现在已经是康国王族唯一的血脉。

  “陛下,康国乃高祖一手扶持,如今被奸臣颠覆,我朝身为宗主国理应为其主持公道”颜一诺第一个站出来发言道。

  “陛下,按理确实应当如此,可康国远在千里之外,地形如何?水土如何?我等皆不知,倘若贸然出兵,劳民伤财不说,恐会一无所获,臣认为出兵应慎重慎重再慎重”兵部尚书邢安难得主动发言道。

  作为邢博恩母亲的邢安,性格和邢博恩的性格截然不同,邢安虽然是兵部尚书,但极少发表自己的主见,大多人云亦云,自保意识很强,好在涉及到兵事,她也会发言,本职工作也做得可圈可点。

  自保是人的本性,尤其是像邢安这样见过朝廷太多贬斥杀罚的人,变成这样谨慎小心一点也不奇怪,她不会因此而发难,若发难,肯定是她出了差错,而非她不敢言。

  “陛下,臣复议邢大人所言,高祖当年也只是派千余人前往相助,且康王亦有相当实力,如今康国王室只剩一孤女,势单力薄,那符尧即能颠覆肯定有其过人之处,复国绝非易事,还请陛下三思” 远征的风险太高,谷运筹实在是不想再看见将士们埋骨他乡。

  “陛下,原康国世子所为绝非明君,老康王也只算得上守成之君,宣常乐如今才十二三岁,心性未定,若陛下助其复国后如其父亲一般治国,我朝定失康国民心,臣请陛下缓之后议”齐铭打过仗,深知战争的残酷和不易,也担心陛下扶持出一个昏君。

  布拉克现在的国王就是他们暗箱操作扶持上去的,虽然算不上明君,但也是守成有余,加上一心仰慕华朝,什么都想像华朝看齐,这几年倒是做了不少改革,深得民心,连带着布拉克百姓对华朝也比以前多了一丝仰慕,少了几丝敌意。

  这样的道理同样适用于其他藩属国,宣氏失了康国,就说明他们失去了民心,若陛下强行扶持复国,被扶持上王位的是个明君还好,若是个昏君,那就真的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她实在是不想看见这样的事情发生。

  今天来听政都是朝廷大员,不是军密大臣、内阁大臣,就是各部尚书和其他衙门负责人,大家都积极踊跃发言,反对出兵的有,建议出兵的有,建议拖延几年的也有,反对的最积极的还有元直木,说了一大堆,总结四个字就是打仗烧钱。

  石忞有些头疼,所有的人都说了,就是没有一个人能说到她的心中所想,难道她的想法就这么独出心裁吗?不,说到底还是这些大臣的立场和她的立场不一样,也和宣常乐的立场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