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承认自己根本不值得被千宠万宠,还不如把皇上对她的贡品代称理解为愤怒之下的口不择言远远抛开,如往常那般扬起下巴,还是那个傲气依旧的巴林·湄若,还是那番换汤不换药的说辞:

  巴林·湄若(颖贵人):" “巴林部代表整个蒙古,我的身后是整个四十九部,若这样还底气不足,那便是自罪自轻。四十九部的荣华富贵皆系于我一身,你的阿巴亥部不过是捡了准噶尔的便宜,倒还真以为在自己了不得,可以不用依附谁了。别说宫里,蒙古众部落中,阿巴亥部根本排不上名号,你趋炎附势,倒是全然把为部落争取利益的责任忘掉九霄云外中去了。”"

  恪嫔差点被自己的口水呛死。为部落争取利益?亏她还记得自己入宫的目的是这个,却是从入宫开始,不仅宫中不宁,自己的母族也跟着不得清静。她无端生出一种鸡同鸭讲的荒唐之感,明明都是人,怎么说的话还听不懂了:

  拜尔果斯氏(恪嫔):" “是是是,是阿巴亥部不知好歹,不够格成为你巴林部的垫脚石。颖贵人若觉得自己可以凭着巴林二字继续在宫中耀武扬威,重蹈覆辙,那便随你,左右你的荣与辱皆与我无关,阿巴亥部也轮不到你来指手画脚。另择,颖贵人今日一番话,传到皇上那里,一个以下犯上的罪名是跑不了的。我不计较,颖贵人也别无事生非,你好自为之便是,我们走。”"

  说完不再理会颖贵人如何,扶着侍女的手远远的走开。恪嫔抬头看了一下眼前,原是自己不知不觉已经走到了景阳宫附近,她道:

  拜尔果斯氏(恪嫔):" “从今往后,这条道就不再走了,省得惹一身腥。”"

  侍女低头称是,而颖贵人看着远去的恪嫔,内心不是没有触动,无声无息的攥紧了拳头,她咬牙道:

  巴林·湄若(颖贵人):" “别以为我落魄了,我是不会就这么认输的,假以时日,定要让你们这些人好好看看!”"

  颖贵人的自信来得莫名其妙,却是嬿婉刻意为之的结果,她让进忠使了点手段,隐瞒了巴林王给皇上递上的折子里面的真实内容,只让颖贵人觉得她亲爱的父王只是忙于部落事务而无暇顾及与她,不是已经存了要放弃她的心思。一个心死的人犹如泥胎木偶,也就不好玩了,嬿婉想想前世这位娇贵的小公主给自己带来的种种灾难,扬一扬眉,只觉得要多折磨些她才好,这份莫须有的自信,也多保持着些,届时打起脸来才更疼呢。

  而与此同时,伴随着准噶尔内乱的结束,端淑长公主大着肚子住进了慈宁宫,与太后时隔二十年终得团圆,嘉贵妃也跟着在京中大出风头,只因她的母族在这场大战中出力不少,而永珹亦是随着他年岁的增长愈发显得出挑,围场救驾之功已是板上钉钉,无人会怀疑他的忠心,而其少年老成的性格更是深得皇上喜欢。金玉妍身上的光环笼罩了太多,便是谁人都想去恭维奉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