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懿(皇后):" “若皇上真一怒之下杀了凌云彻,岂不少一个忠心得力的人,也让真正的始作俑者逍遥法外,嘉妃的冤屈也只会受的不明不白。皇上,您自登基以来,这是第一次南巡,为的是效仿圣祖圣行,体察民情,彰显帝王隆恩。若因为打死一个侍卫而毁了皇上的清誉,罪名谁人承担?”"

  金玉妍(嘉妃):" “那么这个侍卫胆大泼天,觊觎嫔妃,皇上就要忍着吗?法规严明,不因任何人任何事而有所偏帮,传出去不是更能彰显皇上圣心独断,有帝王之相吗?!难不成让凌云彻这么全须全尾的出去?”"

  如懿(皇后):" “自然不是。这事虽然蹊跷,但人赃俱获,皇上要怎么处罚凌侍卫都不为过,也是宽慰嘉妃今日之辱。只是有一件,行宫不比宫中,人多眼杂,皇上圣誉最要紧,依臣妾的意思,死罪当免,活罪难逃为最佳。”"

  如懿自以为自己提出的方案已经是最折中的法子,却不想皇帝一言不发。她有些摸不着底,便小声道:

  如懿(皇后):" “皇上……?”"

  皇帝:" “继续啊,怎么不说了?朕看你们你来我往,都要替朕宣旨了。怎么,想起有朕这个人了?”"

  如懿(皇后):" “臣妾不敢。只是皇上,此事……”"

  皇帝只摆手:

  皇帝:" “你说了这么多,总该让朕来说说。你说死罪可免活罪难逃,言下之意就是留凌云彻一条性命。这法子朕也不陌生,无非就是打发他远离京城,眼不见为净就是。只是朕好奇,那惢心如何做?她是留在京城呢还是跟着在京外?她是凌云彻的夫人,留在京中,闲言碎语不会止。可若真跟着凌云彻在外头吃苦,她对你掏心掏肺,总不能真落得这样境地吧?”"

  如懿(皇后):" “这……”"

  如懿语塞。今日之事本就事发突然,她只来得及保下凌云彻,哪里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想出万全之策。且人赃并获,她就是想开脱,皇上不配合也是难办。而且有着惢心这一层关系在,更加是复杂重重。

  皇帝:" “还是说你只想着凌云彻没想着惢心?”"

  这更加是送命题,如懿万万不敢答。金玉妍倒懂见好就收的道理,此时只是静静的站在那里不吭声。皇帝又道:

  皇帝:" “你的意思,朕要顾及着朕的盛誉而放过凌云彻。可是若朕身边有这样一个手脚不干净的人,你如何能保证没有第二个,第三个?今日是对朕的嫔妃下手,那来日呢?现在轻纵,助长的是谁的气焰?凌云彻救孝贤皇后有功,可朕不是没有赏过他,否则他还是那个冷宫侍卫!朕信任他才把他放到自己身边,甚至为他指婚,升他官职,朕对他已是极好!可他却不管不顾只自己痛快,把惢心的,你的,甚至朕的颜面都往脚底下踩!你让朕如何能息事宁人?!”"

  他把桌子拍的极响,所有人都迫于帝王之威而下跪,把头低的死死。殿里安静极了,只有烛台上的红烛滋滋燃烧的声音,以及殿外未曾断绝的鞭挞声。

  ——————————————

  作者:" 感谢这位小伙伴的会员,加更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