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着,她终于迈出步伐。

  长春宫,殿中。皇帝坐在布好酒菜的桌旁正对面的墙上挂着一副画像,正是孝贤皇后富察琅嬅。宫中的画师,笔触自然细腻妥帖,孝贤皇后身在画中,却真实的犹如就在面前。她的眸光平和悠远,那是她身为皇后无数次展现出来的大族仪态。这么多年,这么多年,无一人能与之相较。皇帝就这样静静的等着,等着。

  终于听到一道清越的声音:

  璟瑟(和敬公主):" “儿臣给皇阿玛请安。”"

  皇帝抬眼看去,只觉那模样熟悉又陌生。一别数年,曾经还在膝下承欢的孩子成长为了优雅动人的妇人,她的气质成熟不少,望向他的眼神却隐含泪光,进来就是一个庄重的大礼。

  再次见到曾经最宠爱的女儿,皇帝心里也是百感交集,他站起身去扶:

  皇帝:" “快起来,快起来。时隔两年,朕总算是再见到你了。朕听说了你在科尔沁部的事情,知道你做得很好,为整个部落所爱戴。朕很欣慰,但更心疼你。”"

  到底是真心实意宠过的,何况璟瑟如此能干,比起让太后多一个科尔沁部的女婿,自然是这样的场面更得他心意,皇帝心中喜悦,自然疼爱更甚。

  经过了两年边地的风霜磋磨,璟瑟是真的长大了,对于自己父皇的关切询问,她不会再问“既然这么心疼我,为什么当初还要把我送出去”的蠢话了,她只是摇头道:

  璟瑟(和敬公主):" “女儿身负和亲维持满蒙和谐的责任,自当尽心竭力为皇阿玛分忧。”"

  皇帝:" “好,好,璟瑟。坐吧。”"

  璟瑟依命坐下,目光落在面前孝贤皇后的画像上,眼中流露些许怀念。末了,她说:

  璟瑟(和敬公主):" “儿臣在科尔沁部接到皇阿玛册封新后的消息,便日以继日的赶回京中。儿臣以为自己可以做到衷心祝福的,可是儿臣果然还是想念皇额娘。”"

  她没有抱怨,没有指责,没有说皇帝和如懿的一句坏话,她只是以一个女儿的身份思念着自己故去的额娘。本来皇帝对璟瑟就是愧疚居多,此时更是心疼道:

  皇帝:" “朕知道的,朕也很想念你额娘。所以朕才让你回京之后来长春宫而不是养心殿,就是为了让我们一家人能久违的团聚一番。不委屈了好不好?”"

  璟瑟忍着泪摇头:

  璟瑟(和敬公主):" “儿臣不是反对皇阿玛已经选好的继后,儿臣也知道皇阿玛让舅舅做了册封继后的正使。舅舅他身为人臣,这是他应该做的,儿臣身为人子,听从皇阿玛的安排也是理所当然的。儿臣都知道的,都知道的,儿臣一切都听皇阿玛的。儿臣只是太久没有见到皇阿玛和皇额娘,心中难受……”"

  道理人家都懂,也不用皇帝再劝对方接受如懿,自己的女儿都这样说了,又不是别的什么过分的要求,只是一次无伤大雅的撒娇而已。皇帝哪里能不应:

  皇帝:" “好好好,都说了是一家人团聚,咱们只说咱们的,其他的都不提,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