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 “所以安华殿一切供应如旧,只是为防嫌隙,不许嫔妃宫人们再出入的旨意,你做得很对,不过却只顾其一不管其二,实在有些懈怠。”"

  皇帝:" “还是皇额娘明察秋毫。那依皇额娘之见,应当如何?”"

  皇帝眸色平和,然而细看进去,里头却埋着深深的冰雪。

  太后只道:

  太后:" “皇帝乃一国之君,许多事一旦做了便是代表了大清的立场,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故而也束手束脚。说穿了这也只是后宫之事,哀家的顾虑比皇帝小。如今,皇贵妃身陷囹圄,皇帝若信得过哀家这个老婆子,便让哀家先查查。”"

  果然如此。皇帝在心里冷笑。特意在万寿节前办一场这样的宴席,把所有人都请来,无非是想借此夺权。虽然自己曾说过如懿还年轻,许多事情还需要太后指点调教,但到底不如自己掌权来得痛快。反正如懿现在涉嫌与僧侣私通,许多事再经由她便有些名不正言不顺了。太后名义上是体谅她,实际是要在如懿还没成为皇后之前就将其打落尘埃。这样即便日后为后,也是个傀儡皇后,把持大权的依旧是她。好算计,真是好算计!

  而作为她体贴孝顺的儿子,又怎么可能不同意?这本就是一场博弈。若如懿能在这场斗争中成功洗白自己,证明自己的能力,那他就可以顺理成章的把她推上皇后的位子,放任她与太后争权,削弱太后,坐收渔翁之利。若是如懿失败,那么太后紧握宫权不放,他也不用过于苦恼。因为如懿必不会善罢甘休,定要斗个头破血流。

  而她们越斗,自己收拢集中权利也就更容易。

  皇帝装着沉思了片刻,缓缓道:

  皇帝:" “那就有劳皇额娘了。”"

  为何不愿意?只有两败俱伤,渔翁才能得到最大的利益,不是么?

  上座的波涛汹涌并没有波及到下座的嫔妃,嬿婉与玫嫔坐在一块,玫嫔只专心于碟子里的食物。顾及着纯贵妃在场,太后并没有准许她带永瑢前来,纯贵妃看着形单影只的玫嫔眼神黯淡了一下,继而又闪过一丝恨意。玫嫔想她应当是想起了造成这一切的始作俑者海兰。好久没听到她的消息了,也不知道死了没有。不过海兰生命力可顽强得很,跟野草一样,怕也是不会这么轻易完蛋的。

  左边的是舒妃,她看了一眼纯贵妃,低声道:

  意欢(舒妃):" “真是可惜,本来还想看看妹妹的永瑢。”"

  白蕊姬(玫嫔):" “小孩子无非也就是两只眼睛一张嘴,并无什么特别之处。舒妃姐姐若羡慕,早日怀上一个才是正经。”"

  玫嫔嘴上这么说,口气里的炫耀却是分明。意欢笑了笑:

  意欢(舒妃):" “若要说孩子,我自觉我的心已经够虔诚了,可佛祖还是没有听到我的期待。”"

  魏嬿婉(令嫔):" “姐姐还在喝安胎药?”"

  意欢(舒妃):" “皇上看我有意,赐药也勤。只是不知道是不是过了那股劲,我喝药忽然没就之前那么频繁了,有一搭没一搭的,聊胜于无罢了。哎,也不过是嘴上说说,到底还是坚持不下来。”"

  ——————————————

  作者:" 会员更新第五章。好了,这个小伙伴的也还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