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并不重要,好歹是留下了一条命,有命在别的什么还不能做。

  齐妃知道了是一个小格格,肉眼可见的没有之前的期待了,只是由着奶娘抱过来略看了看,就挥挥手叫抱回去了。

  倒是三阿哥还是一副高兴的样子,没有因为这不是一个男孩而心生不满。拦住那奶娘将小格格抱在怀里看了好久,这才乐呵呵的将孩子送回去。

  齐妃说道:“不过就是一个小格格,又生的病病歪歪的,你平日里还是少见为好,若是以后有什么不测,到时候你受不住。”

  这话说得对也不会对,若是娘俩两人关起门来说,不算是什么大错,毕竟是自己的儿子当然会心疼。但是在大庭广众之下,未免不会叫人觉得薄凉。

  明眼人都看出来了,这小格格没有得到齐妃的喜欢,往后日子什么样子还不知道呢。

  周围的三阿哥侍妾心中的小火苗蠢蠢欲动,之前红袖一直仗着肚子里的孩子压在自己的头上,往后可是没有这样好的事情了。

  按例赏了些东西,齐妃就带着人回去了,只是难免有些失落。

  不过转念一想,倒是劝解好了自己。原本皇上不是说三阿哥因为早早有了孩子就会叫大族们心生芥蒂吗?但如今不过就是一个女孩子,也不会耽误多少事情,又有什么可以说嘴的了?

  不过皇上也说以后不选秀了,到时候三阿哥的福晋可怎么安排呢。

  齐妃在这浮想联翩,杞人忧天,恨不得将三阿哥登基之后每次选秀的考教内容都想好了,茉雅琦那边却是最近抄写起了佛经。

  佛经是茉雅琦一直坚持的一件事情, 无论是之前份位低的时候用来送礼预备着,还是现在给太后抄些大字佛经以表孝心,都成为了自己的习惯。

  最近茉雅琦也是更是加大了抄写的力度,更是一个月就往佛堂里送了五本往生经。

  这一场的举动引起了后宫的注意,但因着皇后和华贵妃多出不来,也没有人这时候跳出来惹人眼,但是总会有人在暗中打听。

  这一日茉雅琦是终于教会了弘晏说玛嬷,便带着弘晏去看望太后了。

  之前并不是不想过去给太后请安,只是之前事情实在是发生的太多,再加上太后和皇上又闹了别扭,不为别的,还是皇上的同胞兄弟老十四。

  自从皇上登基之后就将允禵软禁在景陵守灵,太后就一直想要劝皇上将他放出来。但皇上对允禵支持八爷党一事很是不满,尤其是允禵对自己很是不服气,皇上也不乐意见到这个亲弟弟,一直也没有放出来。

  再加上之前皇上给太后办了生日宴,虽然老十四还在里面关着,但是叫十四福晋进贡请安的时候送上了允禵的亲笔信,太后哪里不会心疼自己的儿子,于是又是旧事重提,与皇上两人闹得很不开心。

  本来茉雅琦不应该在这个时候触霉头的,说不得皇上和太后两边都不是很高兴,但茉雅琦有这样做的理由。

  借着弘晏开口说话的时间去见了太后,将太后喜得不得了,左亲亲右抱抱的,又是叫竹息姑姑找出来几样小孩子玩的玩具,赐给了弘晏。

  弘晏也是有天份的,年岁大些的老人总是会耐心更多一些,不会过多的吵闹,这在太后眼中不就是一个可疼的乖孙孙嘛!

  又是叫人准备糕点,又是哄着弘晏多说两句话,茉雅琦则是坐在一边笑着,偶尔插科打诨,逗太后开心。

  弘晏也是给力,这一下午时间,就叫太后欢喜的连声的喊乖孙孙,茉雅琦都觉得,这就是孩子小,若是大一些都会叫太后给哄上天了。

  等天色不早,茉雅琦抱着弘晏告退之后,太后还叫茉雅琦有空抱着弘晏过来,茉雅琦也是连连答应。

  回到了寝殿,茉雅琦脸上止不住的疲惫,这事情算是布局成功了一半,只等着有人入套了。

  将太后赏赐给弘晏的玩具拿在手中翻看着,又拿着东西去给艾桑姑姑看了看。

  艾桑姑姑带着单面老花镜,仔细看了看,又摸了摸:“是了,这是当年十四爷小时候玩的玩具,你看这里,这是当年皇上送给十四爷的时候,被十四爷嫌弃,摔到地上的时候留下的划痕。”

  茉雅琦轻呼一口气:“真的就是,差一点啊!”

  艾桑姑姑则是将东西放回那个箱子里面。

  “你也别觉得太后利用了你,不过就是几样玩具,皇上若是想起来,或是能感念当年去太后那里一趟,再者当年皇上也不过就是十多岁,也不一定能够记得这东西。”

  茉雅琦则是不认同,皇上多么记仇自己还能不知道?爱之欲其生,恨之欲其死。

  记得当时太后送给了沈眉庄一只簪子,因为就是怀老十四的时候先帝赏的,假孕一事的时候皇上还能记得将沈眉庄头上的那只簪子给拔下来扔在地上,可见这东西皇上到底是注意了多久了。

  茉雅琦叫夏桃将东西都锁起来,锁在仓库最深处,再叫几个工匠在制造几个这样的玩具给弘晏玩,若是太后那边有人发现了,就说那些玩具交给工匠们进行修缮去了。反正茉雅琦是不会叫这些东西出现在皇上面前。

  之后的几日,茉雅琦倒是安安稳稳的待在上下天光之中,偶尔处理一下琐事也不惹人眼。

  可宫里面倒是有一个传闻,说是懿妃最近不知道怎么了,竟是开始烧香拜佛起来了,但不知道求的是什么。

  一天夜里,各宫就听说懿妃娘娘住处半夜灯火通明,好似做了噩梦,但又不像,惹得后宫议论非非。

  又有好事之人说起懿妃最近总是去佛堂供经,别的不供,还偏偏是往生经,更是叫人心中揣测。

  有的人就说,是懿妃做了亏心事,叫冤魂找上门来。也有人言辞凿凿的说,就是原来的庶人余氏,她虽然做了错事,但若是懿妃不揭穿,说不得就不会丢了一条性命,于是就缠着懿妃,不叫她好生过日子。

  流言是越传越大,就连皇上都知道了。

  最开始皇上并不在意,这种事情事事关心的话,说不得就会有妃子效仿,惹的后宫不得安宁。

  但后来这流言是越来越广,皇上心中也开始嘀咕起来,于是抽出时间直接就到了上下天光,准备了解一下事情的缘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