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皇家纺织厂再一次扩大规模,开了分厂,倚仗机器的便利,纺织的速度极快,供应的货量也大的惊人,产出的棉纱布匹不出半年已经占据了京师的大片市场。

  就连京师以外的纺织市场都受到了波及,可这对于原有的纺织商人来说,就等同于在抢他们嘴里的肥肉,这些商人不敢和皇家对上,硬生生忍了一年多,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可皇上居然还要开分厂!今年开一家,明年又开一家,他们还怎么活?

  那些个有门路的,已经找上了海商,两两合作,打算把布运到海外去卖。

  可海运风险大,更多的人只愿意在大清境内做生意,原本这就是他们圈定好的地盘,凭什么要费劲再去海外打拼?

  至于去仿制皇家的机器,那是不敢的,先不说有没有那个本事能搞一台机器出来,又不是不要命了!敢偷皇上的东西!

  如今皇家纺织厂占了他们的份额,忍无可忍无需再忍,煽风点火一番鼓动百姓闹了起来:因为皇家纺织厂,他们用机器代替了人力,我们迟早会被抛弃,再也挣不到这份银子!

  尤其是江南一带纺织业兴盛的地方,纺织工人们忧心忡忡,以后都用机器,那她们怎么办?东家少接一单生意,她们就少织一匹,她们少织一匹,就少赚一份钱,祖祖辈辈都是靠这手艺吃饭的,难道要饿死吗?

  等胤禛收到江南的消息时,已经是半个月以后了,托《民报》的福,知道的还算早。

  “简直荒谬!大清对布匹的需求一直都没少过,区区两家纺织厂就能吞掉整个市场不成?”

  有海运的加持,就算真的在国内卖不出去了,海外那么大片市场难道看不见吗?

  “皇兄息怒,气大伤肝,咱们想个法子就是了,百姓离不开衣食住行,这衣虽也重要,但并不急切,可以徐徐图之。”

  胤祥温声劝解着胤禛,旁边的官员舒了一口气,皇上叫他们过来商议,可刚说两句话就被骂了个狗血淋头,这算哪门子商议?

  “皇上,从事纺织的商贾众多,若他们铁了心要和朝廷过不去,这南来北往的商路怕是会出问题。”

  “恕微臣直言,皇家本就不该与民争利,更何况微臣听说了几桩官司,皆因家中女子在纺织厂做工而起,依微臣愚见,这纺织厂还是尽早废弃的好。”

  随即就有官员附和,“正是如此,女子不在家中奉养公婆,照看孩子,一天到晚抛头露面在外头做工,实在有失体统。”

  胤禛面色沉沉,“朕叫你们来不是为了听这些废话的,知道自己是愚见就应该想清楚了再开口。”

  好在朝上也不全是一些卫道士,“启禀皇上,臣有一言。”户部左侍郎站了出来,“皇家纺织厂会迅速占领京师的纺织市场,靠的就是新式纺机与织机,不若朝廷牵头,将机器卖给商贾,如此一来不仅能加大货量,这些商贾也能安静下来。”

  只要大家用的都是同样的机器,就不存在谁占了谁的利益。

  胤禛只思考了一瞬间就同意了这个提议,原本他也不光是为了赚钱,可如果把机器卖出去,随之而来的问题也会出现,“有了机器之便,人力便廉价许多,原本的纺织女工若被辞退,是朕不愿意看到的。”

  有了机器代替人力,以前两个人三天才能干完的活,现在一个人一天就能干完。

  东家花钱买了新机器,裁减工人是必然的事,不然这新机器反而会成为他们的负担。

  听到胤禛还在担心女工,有几个官员嘴巴动了动,想说点什么却被旁边的人侧身拦了一下,皇上爱用女工就用女工,关你什么事啊!又不赚你的钱!没得嘴笨又惹皇上不高兴,还要连累他们跟着吃排头。

  有人理所当然道:“皇上肯把机器卖给他们这些商贾已是天大的恩德,若想要这机器,便不准裁减工人。”

  不就是一声令下的事,他们还敢违命不成?

  胤禵在一边听的发困,这时偷偷翻了个白眼,说句难听的这天高皇帝远的,人家回了自己的地盘一天裁十个八个的谁又知道?难不成一天天的蹲他厂门口?

  “裁减工人一是为了节省成本,二是若不裁减,以机器的速度,一旬便可以获得以往一个月的产量,有时候货量太多也不是件好事,因为没有销路,货物只能堆积在手里,也是一种亏损。”

  胤祥一个人默默想了许久,这才开口,直指问题核心。

  户部尚书老神在在,“或许可以召集各大皇商收购商贾手里的布匹,还能与各大海商合作。”既然他们怕海运出事,那这口肉就让朝廷来吃。

  胤禛飞速转着脑袋,他对行商一事其实不太精通,“若由皇家一力承担所有销路问题,商贾只需生产不管其他,时间一长便会滋生惰性。”

  让纺织业变成一潭死水也是一种本末倒置。

  “不如用成本价把机器卖给商贾,以此来要求他们不能随意裁减工人,至于多生产出来的布匹,再由皇家纺织厂出面检验,只要品质过关的就能用比市价低一些的价格收购,这样一来,不至于让商人亏钱,也不会让他们获利太多从而不思进取。”

  胤禄冷不丁开口,让人纷纷看向他,只见他态度自信大方,说的办法又十分在理,都开始讨论起来这个方法的可行性。

  没了后顾之忧,商人如果想要获取更大的利益,就只能靠自己向外探索,而朝廷低价收购来的布匹,又能运往海外高价卖出,非但不会亏损,反而还有的赚。

  前提是商人会遵守这个规定才行。

  “可以成立一个商会,独立于皇商之外,还可以联合染坊和绣坊,形成一条完整的商路,只有加入了商会才有资格得到朝廷给的优待,不论是机器还是销路,想要利益就必须遵守商会的规则。”

  到底是天天跟银子打交道的,户部尚书又开口了,胤禛沉吟片刻,“户部回去给朕上一道详细的折子来。”

  至于这商会的规则,自然是要好好斟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