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以为新式海军之事已经是今儿个最大的刺激了,谁曾想,更大的刺激还在后头。

  如果他们的耳朵没有出问题的话,皇上刚刚说的是要在外城办个西学学院,自己还要做那劳什子学院的山长?

  而皇上犹觉不够,居然说,“以后西学学院里的学生,只要通过考核便可以去京郊的科学院办差,朕要在秋闱加试,专门为科学院选一批官员。”

  原本还在看戏的文臣这下是真的激动了,您办西学就算了,居然还要给西学专门开科举?科举入仕是文人的毕生追求,而文人只学儒学,这突然冒出来的西学不是动了他们的利益,在挖他们的根吗?!

  如今再要死谏已经有些滑稽,合着太医不是为别人准备的,而是为他们准备的啊!

  胤禛说完后,朝堂下首有一瞬间的寂静,满臣在惊讶过后只剩平静,还有一丝看好戏的嘲讽,汉臣却像天塌了一般,肉眼可见的萎靡和颓丧。

  他没有再开口,给众人留足了反应的时间。

  在哪都不缺勇士,都察院那一堆人里就冲出来一位御史,面红耳赤、痛心疾首看向胤禛,“皇上,西学如何能与儒学相比?不过是一些上不了台面的奇技淫巧,您这样置天下读书人于何地啊?”

  有了一个人站出来,就有更多人也站了出来,纷纷请求胤禛收回成命,就连张廷玉都在委婉劝谏,在民间发展西学不利于统治。

  胤禛不动声色看着这些人,说起圣贤之道时一个个的如数家珍,仿佛要开一门西学就是玷污了他们的文人风骨。

  那么在他们清军入关时,那孔圣人的后裔为何第一时间就降了?在颁布剃发易服令后,也是那圣人后裔率先响应。

  胤禛坐在上首,只觉有些无趣,下边的人越说越激动,有几个意见不合的甚至要动起手来。

  “皇上,这大清究竟是皇上的大清,还是洋人的大清?”

  这一声仿若惊雷,让整个大殿安静了下来,众人面面相觑,热血上头的脑子也恢复平静,不知道是哪个胆大的口无遮拦,这种话竟也敢说出口?

  胤禛冷笑一声,他也想问,若干年后这大清究竟是不是洋人的大清!

  “众位爱卿可见过根据洋人图纸造出来的新式大船?”

  一句没头没脑的话让人更加疑惑,不知道胤禛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这时胤禔站了出来,“回皇上,臣有一言。”

  胤禛颔首,示意他继续,胤禔放下手,身姿笔挺,即使年迈,依旧能看得出曾经战功赫赫的风采,“臣与理亲王、九贝勒带回来的战船图纸,对于洋人来说,不过是他们能用来交易的东西。

  臣在海上曾亲眼见过洋人的战船,说句肺腑之言,若这样的海上巨兽向我大清打来,按照大清目前的海防实力,没有任何还手余地。”

  众人讶然,哪里就有这么严重了?直亲王莫不是老眼昏花,没了年轻时的果敢吧?

  “不过是一艘船罢了,洋人若敢上岸,定叫他们有来无回。”一文臣信誓旦旦,对大清的铁骑充满了信心,他们可是打败了准噶尔的人!

  胤禔瞥了他一眼,满眼写着蠢货,“他们的船已经这么先进了,更何况是其他的东西,这位老大人莫不是脑子不清醒?”

  人家有船又不是只有船,谁会造出那样厉害的大船,手上却拿着古老的青铜器当做武器?

  “不是还有海上的贸易往来吗?以后多花些银子跟洋人买就是了。”人群中有人嘀咕。

  胤禔更是不屑,“跟人买?是这位大人出银子?”他看向刚刚说话的人,那人垂头往同僚身后躲,胤禔又看向方才那一堆吵的不开交的人,“还是这几位大人出?”

  没有一个人敢和他对视,脸皮厚一些的不动声色,脸皮薄的率先偏了头。

  “慢人一步就步步慢,每次都和人买,洋人能卖的那些东西都是他们不稀罕的,你们要朕花一大堆银子去买别人手里最低端的东西?若有一天洋人不卖了,又当如何?这种浅显的道理还要朕来教你们吗?”

  胤禛怒气上涌,看不起西学,又怎么会被洋人打到自己家门口来?人家靠的就是他们看不上的奇技淫巧!

  “早年间大清的红衣大炮都是南怀仁大人帮忙制造的。”胤祥的声音不大,却让本就安静的大殿更加静了下来。

  几十年前洋人的一个传教士都会做这大炮,那几十年后的今天呢?再几十年后的未来呢?

  “天天把圣人之言挂在嘴边,圣人有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怎么不见你们日日反省?你们到底是为了大清的未来而反驳,还是为了自身的利益而阻止,朕不想将话说的太难听。”

  眼见皇上发怒,方才还振振有词的大臣们纷纷跪地不起,“微臣不敢!”

  胤禛不理会他们,“科学院秋闱一事交由庄亲王负责,朕只要求一点,不限制出身,只看重人品和本事。”

  原本还在摸鱼,并不知道胤禛把他叫来上朝做什么的胤禄先是一愣,然后才反应过来,“臣弟遵旨。”

  胤禄除了精通乐律书画以外,他还精通数学,曾参与修编《数理精蕴》,是管理西学学院、选拔人才再好不过的人选,且他交友广阔,文采斐然,在文人中颇有美名,胤禛看重的便是他的这份名声。

  科学院一事已定,胤禛复又去看还跪着的那些人,语气和缓了一些,“科举依旧会是正经的入仕途径,朕不会为了西学废弃儒学,而科学院也只会专注学术和创造,官场依旧是文人的官场,众位爱卿可放心了?”

  听完这话许多人才松了口气,只要官场是他们文人的就好,可他们没有想过,一步退就是步步退,现在不挤占官场,不代表以后不会。

  工部、户部这些需要相关专业人才的衙门总会被有真本事的人代替,毕竟圣贤书不会教你算数和画图。

  或许他们想过,可是谁又能违逆天子的意图?不如趁着现在还有机会,早些培养族中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