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武则天从位于长安城中的杨家别苑入宫时,妲己和敖丙就隐在一侧,注视着她。

  诚然,若是将武则天送回并州老家,自武氏本宅中入宫或许会比在长安天子脚下操控别人的记忆、伪造身份要来得容易。但一来武氏族人一向对她们母女十分苛刻,纵使术法神通能够篡改旁人的记忆,但也不能保证未来没有个万一。而二来,应国公嫡次女的身份,在武则天的父亲已经过世的情况下,可未必比得上弘农杨氏出身来得尊贵。

  即使武则天不姓杨,但能够从杨家别苑入宫,却也可以表明弘农杨氏的态度,并将之作为未来可以长期维持的利益交换的良好开端。

  再者便是,武则天所伪造的应国公遗腹女的身份,其实并不需要骗过此时尚与她浓情蜜意的皇帝。相反,他们正需要皇帝也一起参与到这次的身份伪造之中,方才能够彻底抹消可能有的后患。

  只是,长安到底是一朝都城、天子脚下。顾虑着那位人族圣人的存在,即便知道他与帝君交好,妲己也没有胆大妄为到在此处用法术动太多手脚。

  不过,其实伪造这样一个身份倒本也不需要超脱凡俗的力量插手太多。实际上若非武则天与李治在感业寺中闹得那一出,若是他们有更多的时间、更久的耐心,许多事情以一个帝王的身份并非难以做到。

  当然,妲己既然应允了武则天“光明正大、名正言顺”这样的要求,即使有所顾虑,她仍会做到最好,好到让她的插手不至于失去意义。

  妲己先是潜移默化地将一个模糊的印象灌输到了感业寺中所有人的脑子里。

  在他们记忆中,那位似乎与新帝有什么微妙关系的武才人自出家以后,便忧思过重,身子以极快的速度衰败了下去。而那日与前来为先帝祈福的新帝一会后,大喜大悲之下更是病入膏肓,不过短短数月便香消玉殒。

  于是消息顺利地传入了宫中大内。新帝得知,悲痛欲绝,而朝中多少风闻过此事、甚至被新帝试探过态度的大臣们却松了一口气。是以当皇帝几日后振作起来,突然提出要纳那位武才人的幼妹为妃时,大臣们多方打听之下,到底没有再执意劝皇帝放弃。

  毕竟以皇帝这样的态度,大抵只是爱这一款颜色。虽说异辈通婚多少有些违背伦常,但自魏晋南北朝以来,这样的事却并不算少,不管怎么说也总是比儿子娶了庶母面上看着好看些。

  至于那位自幼养在深闺,仅从左邻右舍的口耳中听闻过存在的应国公遗腹女——这自然也是妲己的手笔。对于那些大臣、妃嫔来说,虽是让没落的武氏又平白得了一次便宜,但一个自小体弱多病、足不出户的女子总好过那个不安分的、将新皇迷得七晕八素的武才人。

  于是李治遗憾但也窃喜地同大臣们各退一步,收回本想要册封武氏幼女为德妃的圣旨,大笔一挥,在重新撰写的圣旨上落下了二品昭仪的封号。

  他知道,这与他和媚娘来说,已经是最好的结果。若非媚娘诚心为他们二人祈福,得神明信手相助,恐怕至今他们仍要分隔宫墙内外,无有相伴之期。

  毕竟,即便他是皇帝,但后宫诸事却瞒不过出身太原王氏的皇后。一旦他将媚娘接入宫中,以王皇后的脾气绝对能将此事闹得人尽皆知,而前朝以他那位元舅长孙无忌为首的关陇贵族集团也绝对不会支持他,而是站在王皇后那边。

  如今,他们不记得媚娘是父皇的才人——不,现在该习惯改口叫媚娘为碧君了。“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碧君对自己的一片真心感天动地,他又如何能够辜负他们之间的情意?所以大臣们在劝诫了自己一次、两次后,到底还多少顾及着帝王的颜面,不曾拦着他将碧君以昭仪的身份接入宫中。

  可他们不会知道,自己从来都不曾想过让碧君仅仅做一个德妃。

  四妃之中,唯有贵妃的封号方才配得上碧君,而未来……

  皇宫之中,李治到底是如何想的,此时正在送别女儿的杨老夫人并不得而知。她握着武则天的手,第二次将自己的女儿送上了入宫的马车。

  二品昭仪之位无论再如何尊贵,甚至引发了前朝、后宫的一片议论,都不过是皇帝的妾室罢了。所以自然也同当年太宗皇帝要武则天入宫一样,没有人间夫妻该有的三书六礼、三媒六聘。

  但她当年拦不住女儿,如今自然也拦不住。只是与那时不同,如今的杨老夫人心中藏着这样大的一个秘密,即便心下难以割舍,却也不再日夜啼哭,而是三言两语打消了自家大女儿隐约察觉的不对之处,对弘农杨氏颇为诡异的态度也平静而妥帖地进行了应对。

  当初她空耗了时光,以至于女儿在宫中孤立无援,十二年不得晋升,甚至还要在皇帝死后出家,落发为尼。而今女儿的起步已经比那时好上许多,皇帝甘愿冒天下之大不韪接女儿进宫,而二品昭仪的位置,也足够她去说动弘农杨氏,在女儿身上进行政治投资。如此,她又怎么能让女儿一个人去争宠,去拼搏?

  杨老夫人抿紧嘴唇,纵使眼眶微红,但努力挺直的脊背仍显出一种坚韧。

  作为隋朝宰相杨达之女,出身前朝宗室,自幼熟读文史典籍,能够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直到四十四岁还坚持独身、不曾婚嫁,杨老夫人自然不会是寻常女子。

  对于武则天的选择,她并没有指责她与两代皇帝纠缠不清,而是在确认了女儿的决心后以最快的速度收拾好了自己的心情,坚定地站在了女儿的身后。

  而武则天面对这样的母亲,亦不由得生出了复杂感伤的情绪。

  在太宗后宫,她只是一个小小的才人,母亲想要入宫探望根本就是不可能实现的事。而弘农杨氏看到自己并不得太宗皇帝宠爱,自然也不会为了这点小事将人情用在她们母女身上。

  当初他们希望自己入宫,不过是顺手而为、漫不经心地一点政治投资罢了,又哪里会在自己身上投入心血?毕竟说到底,她都姓武而不姓杨。

  武则天可以想象,自己在后宫之中默默无闻的那段时光,寄人篱下的母亲会过得如何艰难。

  但是,在经历了这样的十余年后,当母亲听到自己今番这个胆大妄为的计划,她却还是始终没有提及半分自身需要承担的风险,而只是沉默着选择了帮助自己,保守秘密,连姐姐都没有从母亲口中得到半点不该知道的消息。

  武则天不是没有考虑过让那位子夫人连同母亲的记忆一起修改,但是亲眼看到母亲的态度后,她最终决定用言语来说服她。

  修改的记忆即便再完善,仍有可能被人察觉出异样。但若是母亲咬死她当年确实给父亲生下了四个女儿,谁还能比生身母亲更清楚事实的真相吗?

  至于母亲会不会出卖于她……面对突兀出现在家中、本应身处皇家寺庙为先帝出家的女儿,既然母亲的第一反应是将她藏起来,替她改换身份寻个自由的去处,而不是将她送回冰冷孤寂的感业寺中,那她便可以相信自己最亲的亲人。

  “母亲。”武则天站在宫中派来的马车前,反握住了母亲的双手。“我会过得很好的。”

  当年她面对母亲的担忧,反问她“见天子焉知非福”。而今,她已不会将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她会过得很好的,凭借她自己的筹谋与努力,一定会。

  待到那时,她也同样会将荣光和幸福一并带给母亲。

  杨老夫人看着自家女儿坚定的眼神,抽出右手拍了拍两人交握的地方,然后松开了双手。

  “碧君,在宫中……多保重自己。”

  她历经隋唐两朝,曾经在不同的人眼中看到过太多这样的神采。那些人最终带来的,是朝代变换、山河更迭。

  而当她在女儿眼中也看到同样的眼神时,她所能做的便也只有放开双手,让女儿自己去翱翔。

  “龙瞳凤颈,极贵验也”。

  或许有些事,从一开始就注定了。

  宫中来的侍者已经替武则天撩开了马车的门帘,武则天最后一次拜别母亲,然后踏上了马车,再也不曾回头。

  “我们也该走了。”

  妲己摸了摸缠在自己手腕上的小龙,一样选择了转身,离开这座即将风起云涌的长安城。

  “我们就这么离开吗?”

  敖丙自妲己的手腕上探出头来,扭头看那一辆尤显孤零零的马车和那个站在杨府别苑门口苍老却仍显坚韧的身影。

  “帮她只是顺手为之,最后结果如何,并不能强求。”她给了武则天三根足以救急的狐毛,至于别的,便要靠她自己努力了。

  “你要记得,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想明白轻重缓急。”

  “我们此行,首要任务还是帮助云瑛妹妹……是这个意思吗?”

  “……你能懂得就好。”

  妲己沉默了片刻,又摸了摸将脑袋重新缩进她的袖口的小龙,然后才轻声道。

  ——如果再给她一次机会,当初她还会不会选择离开子受去为他谋一线生机,而不是守在摘星台上,与他共赴烈焰呢?

  时至今日,她竟然也想不清。

  [1]“龙瞳凤颈,极贵验也”一句相传是袁天罡在武则天小的时候给她相面所说的评语。当然,这种套路大家都懂。但是鉴于《西游记》里有袁天罡的叔父袁守诚妙算无私曲的剧情,就当它是真的吧x

  [2]前几章忘记说明了,关于武则天的名字,“则天”二字应该是出自则天大圣皇帝、则天顺圣皇后这两个谥号;“媚娘”则是唐太宗纳她入宫后给她起的名字,有人分析大概和小芳这样的称呼差不多;武瞾这个名字大家应该都知道,是她称帝后给自己新造的字,取“日月当空”之意为自己命名。所以哪怕她是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对于她原本真正的名字,史书上还是没有留下任何记载。但是为了统一方便,第三视角的时候还是都用武则天这个名字作为称呼。

  本文中她既然假称是自己的幼妹,当然前期还会再有一个新的名字,选“碧君”一是作者君起名废来着,日常用诗词选字。二来,未尝不能是则天大大刻意跟李治玩得情趣。满腔情意作吾名,给男人一个专属于他的称呼x毕竟前期李治的支持还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