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封神大劫即将降临,通天要门下弟子“紧闭洞门,静诵黄庭叁两卷”,以此来避开封神榜上录名的命运,却还是拦不住截教门人前仆后继地赶赴商周战场。

  但他的思路是完全错误的吗?若天命当真不可违、不可避,那他们又修什么仙,悟什么道?

  灵山和天庭商议要主动挑起大劫,不过是心知肚明,作为封神一战受益最大的两方,下次大劫降临,必然会应在他们身上。而天庭和灵山既不愿如龙凤、巫妖两族一般在天道的推动下两败俱伤,又不愿像截教一样将好不容易抢到的人手尽数折在大劫之中,便只能效仿几场大劫中胜利者的做法,主动将其他人送予天道应劫。

  当初鸿钧选了罗睺,阐教定了截教,而天庭和灵山要在他们两方之外另寻有足够分量可以应劫的存在,便只能选择三界之中仍还颇具气候的妖族。

  东华横插一手,破坏了他们拿妖族当替死鬼的计划,本意是想阻止天庭和灵山用这样的手段躲避大劫,日后好借天道之手重创两方,给他和妖族制造机会。

  然而,纵使唐僧师徒西行一路上制造的杀戮锐减,大劫难以成型,但当文殊被杨戬送入昆仑结界内后,某种隐秘的变化还是发生了。

  通天为了避免天道发现他的所在,有意削弱了自身与天道之间的感应,故而不如主动入局的东华敏锐。

  或许是现下的修者再如何也不及上古洪荒时期的大能那般动辄翻江倒海、移山灭地。既然最顶尖的那部分存在的数量已经得到了控制,大劫之下,天道的杀机也相应减轻了许多。

  说来此事也并非没有端倪的。纵使在玄门弟子眼中,修行神道落入了下成,但封神一战,天道到底以封神榜留了无数人一线生机,又默许了接引和准提自万仙阵中渡走三千红尘客。

  从龙凤大劫、巫妖大战到封神之战,无论如何,彻底陨落于劫难之中的生灵较之以往,到底少了许多。

  所以,或许天道渐渐的,已经将大劫降临的方式从彻底的毁灭转变为了控制。

  为了验证自己的想法,东华亲出紫府,不惜祭出被他改良简化后的周天星斗大阵困住慈航。一者,自然是为了他门下被欺辱的紫府灵官讨个公道;二者,却也是在试图进一步确认天道的态度。

  果然,当能够将一方空间隐隐割裂于三界的阵法罩下之后,天道蓄势待发,似乎就要降下的大劫又减退了许多。

  如此,不需要他再去试探元始天尊在昆仑山布下的结界的性质,这样的变化,便已经足够印证他心中的猜测了。

  而灵山的就此收手,不再与他对抗也佐证了这一点。

  多宝如今身为如来,哪怕心系截教,也不可能将阳奉阴违做得这般直白。唯一能够合理解释佛门不再有所动作的理由,便只能是接引和准提同他一样,也察觉到了天道如今态度的变化。

  而有普贤来做进一步实验,对他们而言,则是更加不用怀疑自己的判断了。

  ——无论他们这些同时代的人有多么地看不上接引和准提,但西方二圣到底还是正儿八经的天道圣人。普贤那点小心思想要完全瞒过他们,又怎么会这般轻易?不过是……他们也想试上一试,以决定后续该如何行动罢了。

  人族为天道所钟,而神、仙、佛、魔、妖、鬼想必都已经被天道排除在了人族之外。只不过三界到底不能只靠普通生灵支撑,既已有了三界之称,想要进一步塑造天地秩序,也没有必要非要将他们这些超凡脱俗者尽数抹杀。下一次大劫……东华手指轻敲桌面,他想要为妖族另辟一界,却不曾想,原来天道也是这样打算的。

  祂要仙神也好,佛陀也罢,都自人间抽身,让三界真正意义上地分割开来,成为三个小世界。灵山隐天竺,碧云掩灵霄,从此人界仙神不显,妖魔匿迹。

  而若只是这样的要求……于灵山而言,倒也算不上苛刻。也难怪接引和准提在试探出结果后就不再动作,只放任如来毫不走心地敷衍凑足九九八十一难,也算全了西游一事,好尽快借唐僧之手将佛法传至东土,为他们离开后的人间留下传承的种子。

  不过,接引和准提可以放弃自己的谋划,等待天道安排,但东华却不会存有这样的侥幸心理。

  迄今为止,仍只能推断出天道有划分三界的想法,而囊括了天庭、灵山、昆仑乃至各处仙境秘地的天界却未必会有妖族的容身之所。即便是有,妖族的生死仍会全数掌握在天道的手中。

  而妖皇帝俊为妖族所谋求的,却不是这样的生存空间。而是彻底独立于这个洪荒天道掌控下,三界之外的,只属于妖族的天地。

  “如此,取经一事,倒是虎头蛇尾了。”

  通天听完,心知东华所推测之事,基本九成九是对的。

  他思忖片刻,想起一事。

  “此事,应当知会清源一声。”

  他这个侄徒孙既然想要改天换地,以新天条取代旧天条。那么最终要让天道承认新天条的合法性,新天条中的思想就必须契合天道所想。至少,不能与天道计划之事相违背。

  “我已告知菩提,他会找机会将消息递给清源。”东华自然不会忘记自己的盟友。与他不同,杨戬所为之事实际上并不需要与天道对抗。甚至于,他还有希望得到天道的支持。“不过,他或许也已经猜到了几分。”

  杨戬未必能如他们一样感知到大劫的变化,但仅仅是天道想要让三界分离一事,他却极有可能更早地就想到了。

  毕竟无论是颛顼绝地天通,亦或是昊天斩断建木,他都算得上是相关者。

  “黄狮精不过盗宝,那猴子心中有数,必不会下杀手。而玄英洞中那几个犀牛精也已经得了提点,近些时日想来也不敢惹事。”

  通天也只是知会一声,知晓以东华行事之缜密,必不会忘记将此关键信息透露给该知道的人。他转念回到唐僧师徒取经一事上,细细算着他们的前路,发现或许过不了多久,这桩大戏就要落幕了。

  “倒是那天竺国中,太阴星君——”

  通天说到此处,突然噤了声。

  “玉兔公主不过又是一场声色考验罢了。灵山说不动其他妖族,亦拿不出别的劫难,便只好再次以女色相诱唐僧。”

  但若真有妖怪要破了唐僧元阳,那随扈身侧的六丁六甲、四值功曹怕也不会袖手旁观。

  东华平静地顺着通天的话语往下说,并没有因为骤然间提到的“太阴星君”而有什么情绪波动。

  当年太一与羲和联手“算计”于他,以自身陨落换来他和常羲的活着。然而,他失去意识之前却只来得及封闭太阳星。等到他醒来,物是人非,连常羲都没有活下来。

  见过西王母之后,东华自然明白常羲为什么一定要死。

  瑶池以同心盏借命,然而羲和与常羲两个人加在一起的命格,才是完整的太阴星主、天庭妖后。

  只有这样,她才能够无需下凡历劫就坐稳天庭王母、女仙之首的位置。

  不过,自常羲陨落后,太阴星也拒绝了瑶池的进入,所以太阴星君的位置才会始终空悬。

  因为那是瑶池曾经想要,但是最终没有得到的东西,所以她不会允许任何人越过她得到这个身份。

  而等到云华去世之后,太阴星上更是空寂了不少年。直到瑶池在处理西王母的事情时有了新的灵感,引嫦娥奔入月宫,让人误以为太阴星的主人不过是天庭的一介舞女。就像她褫夺了西王母的尊荣,让世人只当她不过是一个蛮荒妖神一般,她也要同样湮灭太阴星君的荣光,让天庭之上只剩下她自己一位尊贵的女神。

  至于云华……

  常羲只是陨落而已。既然鲲鹏有转世重生的机会,常羲自然也会有。只可惜,他迟了不止一次,直到十日齐出,常羲的转世云华和九只金乌接连陨落,他方才恢复了身为帝俊的记忆。

  而云华,既然已经黄泉路上走过一遭,她自然什么都不记得。选择太阴星上的宫阙作为自己的宫室,或许不过是灵魂深处仅剩的那一点亲近之意,才诱使她做出了这样的选择吧。

  ——虽然这只会让瑶池对她的嫉恨愈发得深刻了起来。

  东华既然没有对此表露出半点情绪,通天自然不会把这件事提出来惹他伤心。

  他们盘点了唐僧师徒前往灵山的路上还可能遇上的考验,却也没有想到如来为了凑足九九归真、八十一难之数,最后竟然能让阿傩、伽叶两位尊者亲自出面索要人事,还给出了空白经书来为难唐僧他们。

  好在无论如何,剩下的路途与考验确实算不得艰难。都说行百里者半九十,但最终的那几步,他们也并没有踏错。

  经传东土,五圣成真。

  只是令三界哗然的是,本以为当欣然得道的唐僧以尘缘未了为由,拒绝了旃檀功德佛的尊位;而谁都觉得或许会桀骜不驯地不服灵山种种安排的孙悟空却接受了斗战胜佛的加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