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耽美小说>山石【完结番外】>第17章 触不可及

  不知是不是太久没见面的缘故,李方潜在校门口接到沈拙清时,竟在对方动作里读出了一丝尴尬。

  沈拙清这次终于没带太多的书,换了个结实的包,比在N大入学的大袋子轻巧不少。

  李方潜推着一辆二八大杠,坚持要帮他拿一半的行李。接过来放在后座,像四年前那样,领着他介绍教超、食堂、宿舍楼。

  B大的宿舍群按文理工划分,沈拙清虽专业没换,但因为学院设置不同,在B大属于影视艺术学院,和地科院之间隔着一个整整一个校区。

  研究生总人数本就不多,宿舍宽敞得很,一间只住两个人,上床下桌,这条件在当时,已经算是顶配了。

  李方潜把行李搬上4楼,看了看面积算大的床,问道:“这回,总不至于让书占去了半张床了吧?”

  沈拙清笑了笑,没说话,兀自打开包裹开始收拾。

  李方潜站了一会,气氛诡异地让手脚都凉了。

  “你想喝冰水吗?我下去买一点?”李方潜试探性地问。

  这么久没见,本以为会有一个拥抱,或是长聊,但如今,说不出的古怪在心头盘绕。

  “不用啦,谢谢。”沈拙清仔仔细细地擦拭着桌椅,笑道,“李师兄应该很忙吧?不耽误你时间啦。”

  “怎么还叫上师兄了......”李方潜哭笑不得,又实在没想明白自己哪里做的不对,只好走到沈拙清跟前兴师问罪:

  “我哪里让你不高兴了吗?”

  “没有的事。”

  “那刚刚我要接行李,你躲开是为什么?”

  因为我怕碰到你会心跳加速啊。

  沈拙清当然不能这样回答,而是无比真诚地举起了右手:“因为我自己能搬动啊。”

  李方潜笑骂着拍开他的手。啪地一声,手背上火辣辣的,不是疼,是烫。

  看来李方潜也发现不对劲了,敏感的人不只自己一个。望着李方潜离开的背影,沈拙清叹了口气,不知该欣喜还是难过。

  喜的是,至少在那个人心里,自己是个值得小心翼翼关注的存在;悲的是,如今离得这么近,躲也不能躲,要多好的演技才能保持原来的状态。

  隔壁表演系还招人吗?

  ***

  无师自通的沈拙清终究还是出色完成了表演。

  两个人都没课时,李方潜会主动来院楼找沈拙清吃饭;少有的闲暇时间,李方潜也会穿过一个校区和沈拙清一起散步。

  如今已经没有伙食额度可用,却有每月补贴支撑生活。沈拙清在图书馆找了个清闲的工作,领着助学金,闲来无事时就利用职务之便看看书、写写文章,下班等着李方潜过来一起去食堂。

  B大没有舞会也没有电影,更没有奇葩的思教老师克扣活动经费。总体而言,无论是教学资源还是生活设施,配置都是顶级的。

  只是在奋笔抄着戏剧史笔记时,沈拙清常常会甩甩酸疼的手腕,想起遥远的南方。

  那里有一群正围成圆形传着折扇的年轻人,扇子停下时会有人站起来慷慨陈词;此时,或许那位坐在圆圈中央的男子正带着淡淡笑意,或许用平静却坚定地语气让他们热血不凉;

  而下课后,也许真的有耿直的学生立刻长诗一首,投往《丛林》;没换宿舍的某个东北人,可能会打开抽屉,从一封封炙热的信件中挑出精品发往思教处。

  沈拙清抄完最后一个年代表,思绪也随着下课铃声收回。

  走出教室时,李方潜已经等在门外了。或许是之前受够了被单方面减少联系的委屈,开学一个月来,都是李方潜主动来找他。

  沈拙清笑着问:“方潜,今天想吃什么?”

  “每次都是我说,这次你定。”李方潜推着二八大杠,叮铃铃地按着。

  吃什么确实是一个很令人为难的问题,两个人能推就推,实在不知道时就抓阄。

  “那去食记早餐吧。”沈拙清破罐子破摔。

  “又去?”

  已经连续一个星期了,在晚餐时间去早餐店吃稀饭包子,食记老板都认识他们了。

  “你让我定的啊。”沈拙清摊了摊手,很是委屈。

  “行吧。”李方潜只好扶好单车,让沈拙清坐到后座。

  踩上踏板的瞬间,一阵风吹过,李方潜的衬衫迎着风鼓成风帆的形状。

  沈拙清小心翼翼拽着衣角,手指会因为颠簸不小心触碰到腰腹。酥酥麻麻的,传回心脏,让它更猛烈地跳动。

  枝影摇曳,蝉鸣风高。那个人什么都不知道,但这样已经很好。

  -

  食记、图书馆、教室、院楼,都是沈拙清频繁光顾的地方。至于为什么宿舍不在列表范围......大约是为了心脑血管健康。

  毕竟,沈拙清有位十分有个性的舍友。

  开学一周后,刘冬才姗姗来迟。他拎一个包就入住了,说话很直接,穿着大剌剌的破洞牛仔裤和颜色鲜艳的球鞋,脸上一副无框眼镜,形状奇特。

  课业、义务、规章,这些几乎都入不了他的法眼,唯独喜欢和社会人士玩乐队。

  沈拙清经常能看到各种奇装异服的人出入宿舍,架子鼓敲得震天响,不知被下了多少处分和警告。

  落拓不羁的男女青年们,高喊着抵制机器文明,在摇滚和酒精中放纵自由。沈拙清突然想起看过的后现代主义著作。

  它们称之为垮掉的一代。

  李方潜边吃饭边听着沈拙清的介绍,笑道:“这和我在加州的舍友很像啊。”

  又是加州。又是那个给你推荐酒吧的舍友。又是昆汀万岁。

  沈拙清拿筷子戳着碗里的菜,思绪飘回那个酒吧,没有说话。

  “别这么戳。”李方潜拿自己的筷子挡住了,把他碗里的菜往旁边拨了拨。

  ......这真的是安全距离吗?大概在李方潜这里是没有避嫌概念吧。

  “在B大读研跟在N大肯定不一样,毕竟班级的概念没有那么强了。”李方潜见沈拙清一直不说话,以为他是在为舍友烦忧,便建议道:

  “除了舍友,还是得多认识一些人。”

  沈拙清点点头,扩大生活圈子嘛,他懂。

  -

  李方潜决定带沈拙清多认识一些自己的朋友。

  毕竟,沈拙清生活路线固定,交往到的人也有限,而李方潜有研究生会的平台,能让沈拙清从狭小的天地里跳出来。

  约定的地点在食堂顶楼,那里是许多教职工会来聚餐的地方,菜品很多、价格也公正,装修也比普通食堂大气。有许多圆桌,盖着明黄色的桌布和透明转盘,看起来颇有些作派。

  “我舍友,周柯。”李方潜指着来人向沈拙清介绍道。

  周柯从本科开始就一直在B大,因此跟学校老师都熟悉得很,不出意外,就是下一届的校研会和全国学联的主席。人也没什么架子,一进学校就很照顾李方潜,所以关系也更近一些。

  “这就是你那个师弟?”周柯朝沈拙清笑了笑,自然地在主位坐下了。

  象牙塔里,小小的一张桌子,依旧主次分明。

  沈拙清脆生生叫了句“师兄好”,找到最角落的地方坐下。李方潜也挨着他落座,细心地用茶水把两人的碗筷都洗了一遍。

  “欸?没有垃圾桶?”李方潜水洗完才发现,不知谁把旁边的垃圾桶撤走了。

  沈拙清站起来,说了句“我去倒”就接过两碗水往出走。

  “你们关系真好啊。”周柯看着沈拙清的背影说,“我跟我师弟怎么就没这么好呢。”

  李方潜笑了笑,夸沈拙清踏实聪明有想法,还说关系好很正常,毕竟大学三年一直在一起。

  沈拙清回来时,正好听到这一句,心中一动。

  这位李师兄,“在一起”三个字有时真的很容易有歧义。

  沈拙清面色不改,把洗过的碗仔细摆在李方潜面前才坐回去。复又想起桌上还有个人,连忙问道:“周师兄把碗也给我吧?”

  周柯笑着摆摆手,说不用,我比较糙。三人又等了一会,七七八八人齐了,一群男生就开始敞开了聊。

  来晚的几个人都被周柯押着自罚了三杯。沈拙清年纪小,也少不了被灌酒。李方潜挡了好几次,连周柯都看不下去了,沈拙清坚持自己喝才作罢。

  酒桌文化,绵延数千年,在一张圆桌上形成独特的风景。官僚气侵袭着B大,而一桌人甘之如饴。

  沈拙清听着他们从Windows Me聊到悉尼残奥会,自觉插不进嘴,只好默默听着。酒喝得太快,有点上头。

  “还好吗?”李方潜陪着聊了几句,见沈拙清脸红红的。

  沈拙清点点头,突然听到有谁说了句“郑钦译”,立刻来了劲,迷迷糊糊地把老师的代表作和风格夸了个遍。

  周柯只看着他,面上没什么表情,等他说完才慢慢回道:“我们说的是运动员。”

  沈拙清“哦”了一声,自觉无趣,摸了摸鼻子,脸更红了。

  果然,在这里,除了李方潜的世界,哪里都融不进去。

  -

  酒劲上来时,头很沉,沈拙清本能想找到最近的支点。一个温暖的热源靠了过来,沈拙清脑子一糊涂,歪头倒了上去。

  靠在李方潜肩膀的那一瞬间,眼前的混沌突然都被撕开了。衣服上是很好闻的洗衣粉味,锁骨有些硌人,肩膀宽而瘦。

  沈拙清的触觉在这一刻放大,酒几乎是一下子就醒了。但他恋恋不舍的继续靠着,甚至卑劣地拿脸颊蹭了蹭脖颈。

  -

  李方潜正接着周柯的话头,准备说研会的讲座,感受到温热的气息在脖子边散开,突然就忘记了下文。

  大脑一片空白,只能听见湿热的呼吸在耳边轰鸣,不知为何,李方潜的脸也开始发烫。

  “方潜?”周柯迟迟听不到下文,提醒了一句。

  “哦,没事。”李方潜抬起头,朝对面笑了笑。身边没人发现他的异常,照旧聊着礼堂的灯光、新上的电影。

  李方潜默默低下头,鼻尖几乎能碰到沈拙清的头发。

  好像是和自己同一款的洗发水。

  李方潜鬼使神差地抬起手,摸了摸沈拙清的头,见对方没反应,更放肆地伸向脸颊。

  沈拙清心里一惊,冰凉的手触到滚烫的脸颊,条件反射一般躲开了。

  ——是无意碰到的吧?可为什么,能听到如此快速的心跳声?是自己的心跳吗?

  李方潜也被这反应吓了一跳,赶忙收回手。食指和拇指在桌子底下揉搓,仿佛在消化刚刚的温度,心跳如战鼓。

  ——沈拙清,你真的这么害怕被我触碰,以至于在酒醉时,都有这么大的反应?

  而隔着一整张桌子,隔着菜肴觥筹、推杯换盏,周柯在一众吹嘘和侃谈声中,望向对面两个人。

  作者有话说:

  嗐,想摸就摸,你俩能不能麻溜点(bu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