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历史军事>汉末三国:从扬州开始争霸>第62章 龚都、刘辟

过了许久,他才说出一句话来:“要杀便杀,何需多言?”

“你可愿降本太守否?”郑宝问道。

“太守大人不是最厌恶黄巾的胡作非为吗?”

“龚都、刘辟,我还是知道你们两个的一些故事,当年你们也是被迫才加入黄巾军中,并且也没有压迫当地的老百姓,所以我才网开一面,希望你可以效忠于我,报效国家!”郑宝胸有成竹的说道。

“多谢主公赏识,末将参见主公!”听完之后龚都没有任何犹豫,便立刻投降了郑宝。

郑宝也换了一副神色,连忙命令手下的人松开他身上的束缚,并且和蔼的说道:“现在本太守的兵马不足,我准备把俘虏你本部兵马一千两百余人精挑细选出一些人马,来加入到郡兵之中,不知你可愿意前去游说?”

“这是末将的本分,自然会答应太守大人!”龚都毫不犹豫的说道。

郑宝内心也是十分高兴,不仅仅是因为龚都选择投降,更重要的是,有了龚都的加入,他相信一路上收编的那些兵马一定会对他心悦诚服,不会发生什么大规模的叛乱。

龚都也不负众望,从这剩下的一千两百余人马里精挑细选了足足八百人加入到队伍之中,当然剩下的人郑宝也给予遣散费,让他们加入到豫章郡之中安家立业,获得更加和平的生活。

现在郑宝的队伍已经达到了两千五百余人,比刚出发时的两千人马还多出了五百人。

郑宝本来还想让龚都以他自己的名义向黄穰求援,如果能够再吸引一些援兵的到来,那就更好了。

没想到龚都却胸有成竹的说道:“主公不必担忧,现在自从我这支兵马调出来以后,整个鄂县的人马也绝对超不过六千人,并且我的结义兄弟刘辟如果听说我加入到了朝廷的队伍之后,也一定会前来投降,到时候我们里应外合,一定可以攻破黄穰!”

郑宝有些担忧的询问道:“不知道你有几成把握?”

“劝降我义兄刘辟末将有十成的把握,不过里应外合这件事还需要仔细谋划一番,毕竟现在城中什么情况我也不知道!”龚都胸有成竹的说道。

“如此甚好,那即刻起行前往鄂县,和九江太守陆康一起围攻黄穰!”

“喏!”营帐里的众人没有提出异议,他们也渴望建功立业,得到朝廷的赏识。

……

鄂县

黄穰现在头皮发麻,自己接连派出去的张曼和龚都两波援兵到达雉县竟然都全军覆没,他们的首领也不知所踪,这让他心急如焚,现在自己只剩下了不到六千兵马,而城外的九江太守陆康就拥有和自己相同的兵力。

“这可如何是好?是不是我们应该北上逃到中原!”黄穰不安的说道。

“稍安勿躁,鄂县我们已经在这里长达两三年的时间,拥有有利的地形,只要我们能够抵挡住他们的进攻,等到冬天的时候自然会退兵,到时候就给了我们喘息之机!”刘辟虽然神色焦急,但是他思维还是非常清晰。

不过让刘辟最为担心的就是他结义兄弟龚都的消息,因为自从战败之后,龚都已经没有任何消息传来,他甚至已经能够想象自己的兄弟可能死于乱兵之中。这个仇他一定要报,所以他才坚决不同意撤退。

在城下的九江太守陆康则是喜笑颜开,他没有想到郑宝竟然只带领两千人马就击溃了黄巾五千人马,并且自己还有实力前来支援。

营帐中的众将也都是松了一口气,他们没有想到这个新上任的豫章太守竟然如此凶悍,接二连三地击败了黄巾军的进攻,真是让他们没有想到。

……

第二天天一亮,郑宝又开始继续向鄂县进军,时间也已经到了十二月,本来冬天是最不适合用兵的,但现在已经没有办法,他也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北上。

雉县老百姓听闻朝廷军要前去作战的时候,都纷纷拿出了自己家的食物来犒赏大军,尽管这支队伍只是在他们这里驻扎了一个月的时间,但是他们却能够清楚的感觉到这支队伍和其他的朝廷军从本质上有着区别。

郑宝对于现在的情况非常感慨,他忍不住说了一句:“君和老百姓的关系就犹如水和船的关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啊!”

一旁的龚都却不知道他说的什么意思,他还以为主公有些担忧以后的战况,于是连忙说道:“主公放心,我那结拜兄弟差不多也已经收到了我的书信,等我们到达鄂县的时候,就一定可以取得胜利!”

郑宝并没有多做言语,他正在思考着这场战斗之后该如何搞好和九江太守陆康的关系,在他看来,既然有了刘辟的加入,这场战斗已经稳操胜券,根本不需要多加费心。

……

郑宝率军仅用了五天时间就已经到达了鄂县,并且成功的和陆康的军队会师。

“陆太守别来无恙,多谢六安县之情!”郑宝客气的说道。

“哪里哪里,郑太守才是少年出英才,没想到竟然接连击败了张曼和龚都派去的援兵,看来战胜黄穰真是不费吹灰之力啊!”陆康也不敢怠慢,毕竟正宝的功绩摆在那里,谁也无法否认。

两人客套了一会儿,双方就开始大摆宴席,虽然说现在正处于战争状态,但是小酌几杯还是可以的。

酒到正酣处,陆康带了几分醉意询问道:“不知道郑太守可有何良策?”

“实不相瞒,我已经有了击败黄穰的方法,十日之内必定见效!”郑宝故弄玄虚的说道。

“愿闻其详?”

“天机不可泄露!”郑宝故意卖了一个关子。看到郑宝这样,陆康也不好意思继续追问,于是众人又欢喜的在一起饮酒。

郑宝的到来让陆康更加放心,陆康只是在文学上颇有造诣,但对于军事指挥他真的可是一窍不通,能够和黄穰持平这么长时间已经是烧高香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