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里寻他(六)

  陶景身子一顿,目光落在了电脑的显示器上。

  画面中正在放着监控录像,是岔路口那段。

  陶景修长的手指轻点桌面: “再把刚才的放一边。”

  骆峥闻言把进度往回倒,那辆熟悉的白色面包再一次闯入两人的视线。

  骆峥抬眼看他: “怎么了?”

  陶景抬起手指竖在唇边,示意他先不要讲话,往下看。

  骆峥的目光落回到屏幕上,只见大概在白色面包驶离十分钟之后,画面中又进来了一辆小型灰色厢货。

  那厢货平稳驶过岔路口,似乎与正常车辆并无异常。然而就在它要驶离监控范围时,骆峥忽然看见,有什么东西从车的后座窗户抛了下来。

  他拧了拧眉,立刻按了暂停。

  他随后将这片区域放大,身子微微前倾,仔细辨认。镜头一下子拉近,画面有些发虚,可认真观察之下,这东西的轮廓渐渐在眼前成形。

  形状细长,不大,颜色鲜艳……

  骆峥心中一动。

  “发卡?”

  陶景看着他,缓缓点了头。

  原来这被人从车窗抛下如此不起眼的小物件,竟然是之前那女人送给小敏的发卡。

  仿佛巨大的石头浮出水面,陶景只觉得心中那股阻塞豁然贯通。

  一切都能说得通了。

  原来,后面那辆厢货里,才真正坐的是那三人,之前的白色面包,竟然只是个幌子。

  这人贩子竟然还具备一定的反侦察能力。想必是他们为了摆脱警方的追击,事先安排同伙开着厢货停在中间缺少监控的那一路段。等白色面包出现时,双方进行互换。同伙驾着白色面包吸引警方注意力,把车开到越河市,之后逃之夭夭。而此时真正的嫌犯,早就带着小敏开着厢货驶向了相反方向的黑岭山。

  好一出移花接木的大戏。

  不过到底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他们估计万万都不会想到看起来如此周全的计划竟会毁在一个发卡手里。那小东西很可能就是小敏趁嫌疑人不注意,偷偷扔下车窗的。

  聪明的孩子,她在为寻找她的人留下线索。

  ***

  两个小时后,城南,岔路口。

  骆峥和陶景带人赶到监控地点。

  几人凭着视频记录的位置在小敏丢失发卡的路段寻找。没过几分钟,果然在马路上发现了那抹粉色的痕迹。

  经过和视频中的比对,这发卡正是之前女人送给小敏的那一个。

  至此,嫌犯的真正行踪,已经暴露无疑。

  他们真正的目标,恰恰是越河市的相反方向,位于阳城东南方向四十公里外的黑岭山。

  黑岭山和阳城同属A省。A省南部多山地,黑岭山只是其中不起眼的一个。但由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较为偏远,经济较为落后,故而平时鲜少有外人来。在黑岭山的半山腰有一个小村子,只零零散散住了几十户人,村民们靠山吃山,平时自给自足,几乎算得上与外界隔绝了。

  然而也是这样的环境,早就了其一定程度上与现代文明的脱节。村民们普遍思想较为落后,法律意识较低。有许多人至今认为,买卖孩子和女人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而此前失踪的小敏,很可能就是被卖到了山里。

  解了大概的方向,下一步警方要做的,便是怎样把人安全地救出来。

  根据在原来世界两人侦断此类案件的经验来看,一般存在这种人口贩卖行为的地区,暗地里必然有一个复杂地网络。即有人负责在城市里盗抢孩子,有人负责运输,有人负责联系买主。所以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警方要面对的,不只是两个犯罪嫌疑人那么简单,而是其背后强大的团伙。

  故而倘若警方要是大张旗鼓地去村里找人,必然会打草惊蛇,引起村民的警觉,到时候他们若是偷偷将孩子运到别处,这茫茫大山,再找到就难了。更何况村里必然不只有一家从外面买孩子,如果全村沆瀣一气与警方作对,很可能爆发不必要的流血冲突。

  所以关于解救小敏的事情,不能硬来,只能智取。

  掌握了嫌疑人位置信息后,公安局立刻成立了专案组。召开了多次紧急会议,终于制定出救人的方案。

  几个小时后,距黑岭山不到一公里的小路上,一个不起眼的灰色小货车行驶在土路上。

  车上一共有两个人,都是一身普通的长衣长裤打扮,衣服颜色洗的发白,裤脚处还有磨损,像是穿了很长时间。

  驾驶座上的男人,五官硬朗,短发干净利落。坐在他旁边的另一个人,身形偏瘦,肤色稍白。

  骆峥眼睛看着前方高耸的山尖: “准备好了吗?”

  陶景: “放心,小王他们已经在外面布置妥当了,只要我们一发信号,大队人马就会赶来。”

  “嗯。”骆峥应了一声,末了不忘嘱咐一句: “一会儿要加点小心,见机行事。”

  陶景点了点头: “明白。”

  ***

  山路蜿蜒崎岖,车子开上去不方便。骆峥和陶景两人下车步行。

  虽然这山不高,但爬到半山腰的位置,还是用了将近两个小时。

  陶景直起身子微微喘着气,抬手抹了把头上的汗,余光光却瞥见了远处走过的人影。

  那是几个男人,正扛着锄头走过,应该就是当地的村民了。

  骆峥和陶景悄悄跟上,不一会儿,果然望见了村口。

  村口很小,边上儿立了一根木头杆子,上面挂着一个破旧的牌子,不甚清晰地印着黑岭村几个字。

  陶景收回目光,正欲进村,背后忽然想起一道粗豪的声音。

  “喂,你们两个,干什么的?”

  ————————

  今天晚上还有一更对了,我想问亲们一个事儿。这篇文打算改文名,以下几个选项,大家觉得哪个好?A: 《破案,我们是认真的(快穿)》;B: 《疑案追踪(快穿)》C: 《攻受搭配,破案不累(快穿)》D: 《破案进行时(快穿)》E:《对方正在破案……(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