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不分昼夜,只要不下雪,或者下得不大,就奔波在各个村子,帮大家把玻璃换掉。

  现在的家庭大多都是新建的房子,玻璃窗开得很大,为了换玻璃的人家也好,为了他们官方自己也好,窗户基本上用砖头砌墙改小了一些。

  窗户面积太大,上头生产太费劲,容易跟不上。

  现在最主要的就是把眼前的难关给过了。

  抢修工作告一段落后

  所有人的手表上就接收了一条通报批评思想教育通告。

  起因还是过早出去捡鱼货被卷走这件事。

  官方再次声明

  今非昔比,请珍爱生命,听劝保平安。

  所有人都沉默了,也为失去生命的人默哀。

  他们的初衷只是想为家里多扒拉点吃的而已,而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经过了这次后

  大家也都吸取了教训,官方没下通知,绝对不轻举妄动。

  生命只有一次,为了自己,为了家人,也为了不给国家添乱,他们一定好好地约束自己。

  磊石村这边

  在商量着线上教学问题

  之前村里办的学校,后面因为太热,停了下来,然后到现在太冷,一直没重新开起来。

  孩子的教育,不能耽误,天寒地冻的,猫着也是猫着,但让家长自己教孩子,他们试了,大部分是这么冷的天,脑子气得冒烟。

  为了自己不被气死,他们还是决定,专业的事,还是得交给专业的人。

  所以,他们就商量着,要不弄个线上教学。

  不然娃娃们在家闲着无聊,一个个的太话痨了,他们顶不住。

  村长自然是找上面反馈了。

  上面也高兴,磊石村的思想觉悟非常好,再苦不苦孩子,再穷不穷教育,非常好。

  娃娃们才是下一代的希望,从小教起,以后才不会有遗憾,而且,还能为国家增添很多新的人才。

  官方自然是没有不答应的。

  而且,顺便把这个线上教学,实施到了每家每户。

  爱学习的娃娃挺高兴的,至于不爱学习的,一到上课时间,就生无可恋的表情。

  而且,还不能不上,他们现在上学的考核奖励,是实打实的积分。

  虽然他们不喜欢上学,但是,他们也想为家里做贡献。

  好在,末世后的学习,因材施教,已经不全包括文化课了。

  还有各种手工科技制作课程,哪怕是编织刺绣,维修等等,还有种植养殖,只要你想学的,没开课,那你反馈,都可以很快就添加这一门课。大人孩子,愿意学的,都没问题,一律可以学。

  不管大人或者孩子,考试优秀,奖励的也都是实打实的积分。

  很快,所有人一改死气沉沉的气氛,情绪高昂地投入了学习的状态。

  沅家的双胞胎,还有沅钰,他们三人,学习的劲很足。

  沅钰对于文化学习,很吃力,但对于手工学习,他一学就会。

  这从他平时拼乐高积木就可以看出来了,他的动手能力不弱。

  也有一些年纪大的老人,心血来潮,要学认字,他们说,这辈子经历了战乱饥荒,日子好起来了,又来了这费解的末世,以前口口相传的老经验,都不管用了,看天色,也猜测不出下雨不下雨了,那他们就干脆随波逐流,学习新的东西。

  起码,他们认识字,和年轻人用手表联系,会方便很多,不需要时时刻刻,麻烦小辈了。

  既然活在当下,他们做长辈的,必须要撑住,他们不想拖家里的后腿,能为子孙后辈们最后尽一份力是最大的想法和心愿。

  窗玻璃修复得及时,温度一天比一天低。

  室内有空气能空调制暖再加上壁炉火盆之类的,温度还不错。

  而人们也终于知道这空气能空调有多牛了,制冷制热吸收空气做能量来完成作业就算了,它们居然还吸收空气中烟雾还有煤炭的一氧化碳,避免人们在室内造成煤炭嗝屁的情况。

  这个功能,实在是让人惊喜的同时,也更为自己的国家感到骄傲。

  同时,有一小部分的人,触景伤情了。

  想起了因为一氧化碳中毒没了的家人,感慨以前要是有这么好的东西就好了,哪怕贵点,他也要买。

  温暖问题,得到了解决,人们在室内盆栽种植,也跟大棚效果似的,长势还不错。

  可以说他们目前过的日子,属于末世后,过得很舒心的日子。

  家里的娃娃在家学知识,老人也打起精神气来学习认字,一家人,凝聚力又加强了不少。x

  这也间接地减少了很多的矛盾,一起在末世携手并进。

  有句老话说的虽然俗,但还是非常有道理的。

  猫冬没乐子打发的时候,两口子可不得探索生命的起源。

  这一探索,小生命自然是容易来的。

  有人高兴有人愁,各自的想法都不一样。

  一时之间,突然计生用品吃香了起来。

  尽管上面表示有娃娃后,可以有生娃大礼包,娃娃半岁之类的营养补贴等一系列福利,还奖励积分,但愿意生娃娃的,还是非常少。

  毕竟,今非昔比,虽然他们有国家做后盾,但他们也不想让娃娃生下来受苦。

  虽然需要计生用品的人很多,但官方的存货可不多,毕竟,这玩意目前还没投入生产中,现在主要生产的是吃食之类的。

  计生用品这一类,属于吃饱喝足幸福感爆棚才用的上的玩意,等他们缓过来后,再考虑生产的问题。

  因为产量跟不上,所以,人们能兑换到的有限。

  上次收获的鱼,那鱼漂被灵活的人已经利用起来了。

  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该来的还是来,这次的猫冬,为人口大计做了一些贡献。

  磊石村增加了三名孕妇。

  其中一名,是高龄产妇,一时之间,整个村里,都非常紧张。

  末世前,高龄产妇就不是很安全,更何况是末世后。

  村里家家户户拿了两斤末世前的稻谷给三个孕妇,让她们补补身体。

  众人拾柴火焰高,两斤看起来不多,但凑起来,就多了。

  村里的驻村医生都感叹他们村的团结友爱,也觉得挺好,自己运气不错,来了这么和谐的一个村做村医。

  驻村的村医,一男一女两个医生组合,这是避免村里人生孩子会抵触男医生而安排的。

  现在生孩子的话,送医院去,不现实了,只能就近送诊所生了。

  好在,分配的医生,能上手术台也能抓药打针,完全是全能那种,诊所也该有的设备,都配了,更好地保障民众的健康。

  沅家这边

  如果有人家路过的话,就会闻到一股甜蜜的味道。

  他们家把种盆里的五根紫皮甘蔗给处理熬红糖了。

  顺便从空间偷渡了几根加进去一起在外面熬一点。反正也没人知道他们家种了几根甘蔗。

  他们虽然不缺红糖,但明面上是缺的。

  之前和村里人一起囤东西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屯了很多糖的,但后面,温度太高,糖不太好保存,就一点点地消耗掉了。

  所以,经过这么久一段时间,家家户户有剩余的糖都是未知数,毕竟,村长家都熬红薯糖给孩子甜嘴了。

  这熬下来的糖,他们是打算回头村里那三个孕妇生了娃娃后,他们送礼就送一份红糖,补气血。

  还有就是,这甘蔗,过一下明路,村里有人要甘蔗尾种甘蔗,那就给换一下,回头村里家家户户都可以甜甜嘴,多余的熬糖,他们家两个双胞胎吃糖的话就没那么打眼了。

  毕竟,双胞胎,不可能一直待在家里的,他们随着年龄的增加,会越来越向往外面,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的。

  而差异过大的时候,往往容易产生很多不太好的影响。

  沅漾直接上群里说了一声他们家熬了红糖,还有可以种的甘蔗尾可以兑换,问一下有没有人要。

  这话一出,在群里就跟热油锅里滴落了一滴冷水似的,炸开了锅。

  一个个的,都积极地吼着他们家需要。

  沅漾直接说明,有孕妇家的优先,这话一出,所有人都不争了。

  后面的甘蔗尾,不够分,换谁家都不是,沅漾干脆就整了个小积分红包,抢到的就分甘蔗尾。

  还好官方贴心,可以用积分发红包,不然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至于没抢到的,回头种植的人收获了,甘蔗尾继续这样分下去。

  这样子弄,不容易得罪人,沅漾开了先河,后面,磊石村不能平均分的东西,通通都这样子整,村里所有人都和和气气的,也少怨气,团结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