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下冰雹那天后,一直到大年三十,冰雹还在陆陆续续地坠落。

  遮挡小麦树苗的三角形棚子,被落下的冰雹堆积掩埋起来了。

  看形状,应该是没塌。

  因为温度低,落下的冰雹基本上不化,老冰雹混合着新冰雹,很快就冻一起了。

  路面是一点也不好走,大家也不敢出去,毕竟,这冰雹下起来没有规律可言。

  有时候下一两个小时,停歇个十来分钟,有时候,下一两分钟,停五六分钟,又继续下。

  反正就是当你以为你摸清了下冰雹的规律后,现实就跟大耳巴子一样,啪啪啪地打脸。

  所以,哪怕大家都心里挂念着岩洞那边的稻田,但目前,所有的人,都得安分地在家待着。

  毕竟,外面天寒地冻的就不说,一个不小心被那大冰雹砸死了哭都没地方哭。

  活着才有希望,死了倒是一了百了,但能活着,谁想去死呢。

  有冰雹,收集空气中水分的机器最近的出水量杠杠的,家家户户除了每天必须消耗的,多出来的水,通通存起来。

  同时,经过这么久的缺水日子,他们觉得家里那种压缩蓄水桶可以再兑换点回来。

  那玩意比家里的其他储水容器装得多就不说了,存起来的水还不容易被污染,水存进去,就跟进了过滤器过了一遍似的,使得水不会因为放久了就发生了质变。

  虽然他们都这么想着,但是,一切打算的前提,都得在冰雹停了后,他们可以出门才能实施。

  沅家这边

  他们又拿了两斤姜出来做旧。

  加上原本的四斤姜,村里的人,一家一户,换一小份种是没问题的。

  不是他们不想多弄,主要是太多了打眼。

  因为冰雹,大家都不出门,也给了他们时间把比较新鲜的老姜做旧。

  而且,还专门找的比较短,结节多的老姜,这才符合缺水情况下,种出来的模样。

  大年三十的夜晚,冰雹跟放鞭炮似的,下个不停。

  近段时间听多了冰雹的动静,他们的耳朵,有一定的免疫力了,外面的冰雹动静再吵,他们都特别淡定。

  大年初一,不知道是不是错觉,天空没有再下起冰雹,灰蒙蒙的天,好像比往日亮堂了许多。

  人们宅在家,都在猜测着冰雹会什么时候再开始下。

  然而,他们等到了晚饭吃过后,冰雹都没动静。

  所有人顿时就想欢呼起来。

  而他们还没开始欢呼,夜幕降临后,刮风了,刺骨的寒风中,慢慢地夹带了雪花。

  从小小的雪,再到鹅毛大雪,也只是花了不到一个小时。

  落地的雪和之前的冰雹一样,接触了地方而不化开。

  很快,雪就把冰雹覆盖住了。

  【这雪会下多久啊,不会把家里的院子埋了吧。。】

  【去去去,好的灵坏的不灵。】

  【就是,楼上乌鸦嘴,婶子你教训他,冰雹我们没办法,会砸死人,雪我们还不能弄出去么,真是不带脑子说话。】

  【就是就是。】

  天冷出不了门,信号延迟,也不耽误大家在群里发消息。

  你来我往的,从拜年祝安,到后面的各种话题。

  还不到第二天,大家都坐不住了。

  哪怕雪盖不了屋顶,但是,半个院子的雪太厚了。

  他们如果不清理一下的话,出门都是个问题。

  但是,雪还非常大,大家都期待着雪等会停一下。

  就算不停歇,小一点也好。×

  这样他们就可以全护武装地出去清理雪了。

  或许是期望的人多了,终于在正月初二的时候,雪小了起来。

  家家户户要出来清理雪的人,把家里最暖和的装备穿上了,最外面还是套着防护服。

  这衣服其实最靠谱,结实又保暖。

  家里随时准备了几个燃烧得旺旺的火盆,里面燃烧着树桩,放在门口,先熏一下大门,用热度把被冻住的大门弄开。

  然后开出一条路,把火盆弄到院门去烤烤,把冰冻得特别结实的院门也弄开。

  院子里的雪,推出去外面,外面的雪,村里统一推石壁下,村里人轮流出来行动,觉得冷了,就去火堆边暖暖。

  花了大半天,终于把厚厚的积雪清理掉了。

  雪是清理了,但贴在地面的冰雹,很难铲下来。

  他们的作用,在雪地里除了硌脚,还有增加摩擦力的作用。

  暂时弄不掉,村里人也不纠结。

  小麦树没一点事,反而还长高了很多。

  利于它们头顶的棚子承重能力不错,村里人就没乱动了。

  雪除了后,天公作美,有个大半天不在继续下雪。他们都抓紧时间,和各家换之前说好的东西。

  最受欢迎的是沅家的姜块。

  天气寒冷,姜是驱寒的好东西,沅家也厚道,两斤稻谷换一块姜种。

  对外宣称,不忍心家里的牛没吃的饿死,拿稻谷兑水喂喂它们。

  村里人也觉得沅家厚道,没坐地起价。

  两斤稻谷,就可以换到驱寒调味必不可少的姜种,他们种活了,就有源源不断的姜了。

  之所以觉得两斤稻谷厚道,那是因为稻谷产量高,他们清理了雪后,去了岩洞那边的田里又收获了许多的稻谷。

  一段时间没去收了,再加上又不缺水分了,稻谷的禾苗植株也不怕冷,他们可不就迎来了大丰收。

  四舍五入一下,这姜等于不要钱好吧。

  不止是沅家这么做,其他有东西换的人家也一样,给人方便,就是给己方便。

  他们村,从古到今逃难过来,就是互相帮助才撑过来的。

  如今,又到了关键的时刻了。

  他们自然是不会干出掉链子的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