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历史军事>破晓之舞>第133章 以古非今

刘征猛然推开那扇略显陈旧的房门,只见屋内的李文,浑身汗如雨下,正紧握长剑,以一股近乎疯狂的劲头在练剑。

公子元的修为犹如旭日东升,愈发耀眼,让李文心生惶恐,如今连与其过上十招都显得力不从心。无奈之下,他只能痛下苦功,日夜练剑。

刘征目光微微一闪,轻声说道:“主人,丁大人已经等候多时了。”

李文闻言,身形一顿,长剑归鞘,那满脸的汗水与肃杀之气瞬间收敛。他匆匆整了整衣衫,疾步向书房走去。只见那身材高瘦的丁韶正在屋内悠闲地踱着步子。

李文一进门,便哈哈大笑道:“丁兄,多日不见,真是越来越精神了!”

丁韶转过头,细长的眼睛微微一瞪,佯怒道:“你这家伙,可是在嘲笑为兄身材瘦弱?”

他顿了顿,嘴角勾起一抹戏谑的笑容,继续说道:“告诉你,我刚在路上碰到一群肥头大耳的蠢猪在嘲笑一只骨瘦如柴的小猪。那群蠢猪说:‘你看你,瘦得跟个竹竿似的,哪里像猪?’你猜那小猪怎么回答?”

李文一愣,下意识地摇头。丁韶眼中闪过一丝得意之色,模仿着小猪的语气说道:“它说:‘你们倒是肥得流油,可惜离进锅炖肉不远了!’所以为兄虽瘦也有瘦的妙处,最少不会挨刀。”

李文闻言,忍不住捧腹大笑起来。他一边笑着一边拱手道:“丁兄真是妙语连珠、辩才无碍啊!在下佩服、佩服!”

丁韶此刻才露出满意的笑容,他朝门外轻轻一招手。只见一个年纪约莫十六七岁的少年,略显拘谨地低着头,缓缓走了进来。那少年虽看似谦卑,但举手投足间却难掩其出身的高贵。

丁韶目光威严地扫过少年,沉声道:“还不快拜见你的新主人,从今以后,你便归李先生管辖了。”

少年闻言,赶忙双膝跪地,恭敬地磕了一个头。李文则细细打量着这少年,只见他星眉剑目,皮肤白皙如玉,身穿一身华丽的锦绣衣裳,相貌俊美得近乎妖异。更难得的是,他身上那股子与生俱来的高贵气质,显然是出自官宦之家的子弟。

李文微微点头,表示满意:“你且退下吧。”

少年应声而起,转身退出了房间。待他离去后,李文这才转向丁韶,似笑非笑地说道:“丁兄,这般俊美的少年郎,怕是不好寻吧?”

丁韶嘿嘿一笑,摸了摸自己那秃亮的大脑门:“李老弟说得哪里话?你的事情,为兄怎能不上心?这少年名叫俊雄,可是我从上百名奴隶中精心挑选出来的。你看如何?”

“甚好。”李文点头称赞,“凉王苏异定会喜欢他这般模样的。不过……这少年明明出身官宦之家,怎会成为奴隶呢?”

“嘿嘿,李老弟,这少年可是出身于一个清白的书香门第。他爹,曾经是天启城内有名的文士,饱读诗书,才华横溢。但去年,他却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丁韶说起这事,脸上竟然浮现出一抹难以掩饰的戏谑笑容。

他顿了顿,继续道:“那文士竟然斗胆上书大王,指责乾国不施仁义、不遵先贤、不敬古训,企图以霸权横行天下。他甚至大放厥词,说自古以来,没有哪个国家能够不效法先人而长久兴盛。这等大逆不道的言论,自然惹恼了大王。”

李文闻言,眉头微微一皱:“虽是文人妄言,但也不至于因此获罪吧?这乾国的律法,何时变得如此严苛了?”

丁韶笑了笑,露出一丝狡黠之色:“嘿嘿,李老弟有所不知。这罪名嘛,叫做‘以古非今’!是咱们的朋友程纪大人精心构想的。你觉得如何?”

李文叹了口气,摇头道:“文人之言,即便是有所偏颇,也不过是一家之言罢了。为了这等言论便治人重罪,实在让人心寒。长此以往,只怕天下之人再也不敢直言进谏了。”

“贤弟啊,程纪此人虽然为人刻薄、心思阴狠,但咱们也得承认,他的才华确实是横溢难挡。”丁韶缓缓开口,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之色,“他提出的五帝之制不重复、三代之法不抄袭的理念,可不是简单地反对复古。你想想看,现在我们做的这些事情,可是那些古人们想都不敢想的壮举啊!”

说到这里,丁韶的语气突然变得激昂起来:“那些文人墨客,整天就知道抱着他们的古籍经典不放,嘴里念叨着什么古代先贤。可他们哪里知道,时代在变,社会在进步!他们那些陈词滥调、虚伪言辞,除了能扰乱民心、阻碍发展之外,还能有什么用?”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使命和价值,我们不能总是活在过去的影子里。当今大王英明神武,就是要带领我们开创一个前所未有的新时代!让那些只会膜拜古人、固步自封的文人见鬼去吧!”

这番话听得李文是目瞪口呆,他没想到丁韶对程纪的评价竟然如此之高。不过仔细一想,似乎也确实有些道理。于是他忍不住问道:“这些话……都是程纪说的?”

“哈哈,大意如此!”丁韶大笑道,“不过要是我在场的话,我还会劝大王做得更绝一些。把那些妄议朝政、扰乱民心的文人统统活埋了,省得他们继续祸害后世子孙!”

李文闻言吓了一跳,赶紧摆手道:“先生此言差矣!虽然文人中确实有些酸腐之徒,但也不能一概而论啊。毕竟文化和知识还是需要传承和发展的。”

“哼,反正我就是看不惯那些文人当权!”丁韶冷哼道,“他们除了会写几篇酸溜溜的文章之外,还能干什么实事?要是让他们掌握了实权,这天下迟早得被他们搞得乌烟瘴气、民不聊生!”

“罢了,此事就此打住。”李文挥了挥手,决定紧查此事的线索,让这个俊雄去成为凉王苏异的隐患。他话锋一转,眉头微皱,又向丁韶询问起国事来,“丁兄,近日来国事可有新的进展?”

丁韶闻言,脸上顿时浮现出一抹得意之色,仿佛一只刚刚捕获猎物的雄鹰:“李老弟,你尽管放心。有你师徒的巧妙计谋,再加上为兄的奔走效劳,朝国便乖乖献上了两座城池作为太后的寿礼,而砀国也献上了三座城池作为太后的沐浴之资。如今,杨和和徐雷已经前去接管这些城池,我们未费一兵一卒,便轻松取得了如此辉煌的战果!”

李文听后,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淡淡地说道:“如此看来,朝国已经如同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了。只要我们找到一个合适的借口,便能一举将其覆灭。”

说到此处,他忽然想起了班莺,不知道她现在是否安好。

而丁韶则陷入了短暂的沉思之中,他感到一种莫名的遗憾涌上心头。诸国纷争的时代即将结束,天下一统的大势已然不可阻挡。然而,对于他这样的人来说,这却意味着他们将失去用武之地。想到这里,他不禁感到一阵深深的失落和惆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