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耽美小说>坑文有赏【完结番外】>第24章 传道受业解惑

  “她想见她?”李琳琅听到李景修的这个请求时,颇为惊讶。二人正在桥上站着,湖水荡漾,池中的绿头鸭也甚是聒噪。

  “小六,可以吗?”李景修又问。

  “她为何想见她?”李琳琅没急着给出一个明确的回答,只是如此问着。

  李景修叹了口气:“她说,只有涵真道长能为她解惑。”

  李琳琅没有说话,她侧过身去,避开了李景修的目光,又低头瞧着池水中自己的身影,看起来是有些为难了。李景修见了,便又问道:“你可有顾虑吗?”

  “的确有些顾虑,”李琳琅回答道,“此事,还是要先问过涵真道长。”

  “是应该先问过涵真道长,只是,”李景修说着,有些迟疑,可最终还是将自己的真实想法说了出来,“只是涵真道长曾心仪武进侯,我担心……唉,我也是有些自私的念头的,并不希望她就这样嫁给武进侯。”

  “若你担心涵真道长会帮武进侯说情,便是多虑了,”李琳琅说,“涵真道长,是个公道的人,也是个,很真诚、很有想法的人。”她说着,看着湖水上的波澜,唇边勾起了一丝微笑。微风勾起了她的发丝,她连忙伸手按住,别到了耳后。

  李景修听了有些惊异:“很少听你这样夸赞一个人。”

  “不是夸赞,只是说出事实罢了,”李琳琅说着,看向李景修,面容上竟多出了几分骄傲和自信来,“她和这里的人,都不一样。”

  “怎么就不一样了?”李景修看着李琳琅这副模样,只觉得好笑。

  李琳琅闻言,却轻轻叹息了一声:“因为她……简单。”李琳琅顿了顿,又补了一句:“因为她只是一个有着人之常情的普通人。”

  “人之常情……”李景修似是被这四个字刺痛了,他苦笑一声,“是啊,这四个字对我们来说,太远了。”

  李琳琅最终还是向荀旖转达了冯晚晚想见她一面的意愿。荀旖听说冯晚晚在楚王府,不禁松了一口气:“还好是在楚王府。”说着,她又埋怨地看了李琳琅一眼:“这有什么不能和我说的呀,你还一直瞒着我。”

  李琳琅对这个话题避而不谈,只是又问:“你要去见她吗?”

  “去!她想见我,我当然要去,”荀旖说着,又问李琳琅,“你有想让我说的话吗?我可以帮你转达。”

  “为什么要这样问我?”李琳琅问。

  “因为我都不知道你在打什么算盘,怕说错话。”荀旖道。

  李琳琅闻言只是一笑:“你也太谨慎了。这情节又没出现在我的原文里,我也不知道会如何发展……又怎么好嘱咐你呢。你想说什么,便说什么,我们,就听天由命吧。”听天由命四个字,从她口中说出来,竟有些沉重。

  荀旖听了,知道李琳琅有心事,但也没好意思去问。她只是“嗯嗯啊啊”地应了几声,便没再说话。

  当夜,荀旖便被李琳琅以赴宴的由头,堂而皇之地带进了楚王府,与冯晚晚见面。

  楚王府和富丽华贵的虞安公主府比起来,实在是简朴了些。府中陈设一看就没有虞安公主府的贵重,花草树木也没有丰富到令人眼花缭乱的地步,但好歹能看出些文人雅致来……也是,这府邸还不及虞安公主府的一半,根本没有如撷芳园那般阔气的园子,只有一个小花园,一眼就能望遍了。

  荀旖一来到楚王府,便立即明白了为何有人说李琳琅僭越礼制。她的府邸比亲王的府邸好就算了,还好了这么多,怎么可能不招人骂呢?

  想到这里,荀旖又不解起来:李琳琅怎么敢?算算时间,她的虞安公主府也是在她穿书之后才有的,她都不知节俭一点吗?要知道,如今正是王朝末日,大魏皇室的铺张浪费也是他们日后被推翻的一大原因。而李琳琅,未免太嚣张了一点。这虽然只是一个虚拟世界,但能有法子少受些罪,为什么不呢?

  荀旖一时半会儿是想不明白的,她只是悄悄看了身侧的李琳琅一眼,又连忙目视前方,跟着引路的侍者向前走去。终于,一行人看到了一个小院,还没到跟前,便停了下来。

  李琳琅看了看院门,对荀旖道:“你过去吧,我就不跟着过去了。”

  “也好。”荀旖说着,便跟着侍者走了过去。刚走到院门口,便看见冯晚晚出门相迎了。

  “荀姑娘。”

  “冯姑娘。”

  “多谢你能来见我,”冯晚晚挤出了一个笑容,“我们进屋说吧。”

  荀旖点了点头,便被冯晚晚挽上了手臂,带进了屋里。李琳琅在不远处的树下阴影处站着,见荀旖被冯晚晚拉进了小院,不由得悄悄叹了口气。

  “她们进去了?”李景修的声音在身后响起。李琳琅回头看去,只见李景修正朝自己走来。

  “才进去。”李琳琅答道。

  李景修走到了李琳琅身侧,只望着那小院的木门,他似有些出神:“也不知她二人会说些什么。”

  “闺中私语,我们还是不要听了。”李琳琅说。

  两人皆是一阵沉默,心中同样的有些不安。今夜的天气不是很好,月光黯淡,凉风阵阵,吹得叶子簌簌作响,树上白鸽乱啼,更让人心里发慌。

  “五哥,”李琳琅就在这自然的喧闹中开了口,她望着那小门,犹疑了一下,还是问出了口,“你说,我们的命,当真会改变吗?若是,一切已经被写好了呢?”

  “可能会改变吧,”李景修收回了目光,只垂眼看着地上落叶,“和熙元年之前,我也未曾想过,今日的我会是这般模样。世事,难测啊。”

  李琳琅听了这话,欲言又止。正想说些什么来安慰李景修时,却听李景修又道:“只是,虽说世事难测,可我的命,多半是不会改变了。余生,也不过如此了。好在我身边还有你这个妹妹,不然……”他话还没说完,又是一阵猛咳。

  “哥……”李琳琅见了,忙扶住了李景修,又道,“如今风大,我们还是进屋说话吧。”

  李景修点了点头,又裹紧了衣服,自己扶着树转过了身去,然后便任由着李琳琅扶着他,向另一边的方向走去。李琳琅抬眼看着李景修,眼里尽是担忧。

  这是她亲自敲出来的情节。李景修本就文弱,又在元崇元年巡边时染了风寒,后因过度劳心,这病竟一直没好,只得常年吃药。直到元崇三年的那个秋天,这治疗风寒的药被人动了手脚,李景修七窍流血、惨死于毒杀。

  如今,李景修的每一声咳嗽,在李琳琅听来,都像是丧钟。她很后悔。

  “荀旖,”她想,“我想要改变。”

  “冯姑娘,你这些日子可还好吗?”坐在小几前,荀旖忙问着。

  冯晚晚叹了口气:“吃穿用度上自然是好的,只是这心中,总是纠结郁闷,并没有我所想的那般……松快、惬意。”

  “纠结?”荀旖眉头微蹙。

  冯晚晚张了张口,最终所有的话语都变成了一个微笑。这笑里带了几分凄惨的自嘲,却让荀旖感受到了深深的无力感。荀旖似是明白了什么,有时候,人一旦开始犹豫,便有答案了。

  “我本以为,我是个很果断的人……如今方知自己没用。”良久,冯晚晚叹了口气,道了一句。

  “不是谁都能果断抛下一切的。”荀旖安慰着。

  “可你就能果断抛下,”冯晚晚说着,眼里寻求答案的急迫已再难遮掩,“荀姑娘,我想问你,你是怎么有勇气,果断抛下这么多……才华,还有……武进侯。”

  荀旖一下子被问住了。她不施展,是因为她本身就不会,高考诗词默写白送的十分她都拿不全,至于周浦渊,她更是毫无感情。人怎么可能轻易舍弃自己没有的东西呢?想到此处,她看向冯晚晚的眼神里竟多了几分心虚。

  “荀姑娘……”冯晚晚又唤了一声。

  荀旖看着冯晚晚这渴求的眼神,想了想,终于如实回答道:“我只是想……活着。”她说着,想了想,又补了一句:“有尊严地活着。”

  她这话倒是肺腑之言。她穿书来此,只是把这里当成一个游戏在玩,最大的目标就是活到最后。但她也不想接受这书里情节强加给她、违背她本人意志的事情。所以她不愿进宫,也不愿草率地跟着周浦渊离开……虽然她知道,周浦渊最后会登基称帝,抱他的大腿肯定没错。

  但她不喜欢。

  “冯姑娘,”荀旖又开了口,说道,“我是个随性的人,不喜欢束缚。才华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尊严故,二者皆可抛。”还好她脑子里还有点名人名言作文素材。

  “好一个‘二者皆可抛’。”冯晚晚叹道。

  “冯姑娘,你想要的答案,我给不了你,各人所求不同,我也不能以我的追求来为你出谋划策,”荀旖说,“或者说,你应该先想明白,自己心中所求,到底是什么。”

  “济世安民!”荀旖话音刚落下,冯晚晚想都没想,便脱口而出,且说得掷地有声。

  这一次,是荀旖第二次被女主的格局震惊。

  冯晚晚难得不好意思地笑了:“说来惭愧,这原是外头男人们常用来搪塞问题的回答,可不瞒荀姑娘,这也的确是我心中志向。”她说着,又面带愁容,看向窗外,道:“当今天下,民不聊生。我看在眼里,却苦于无力搭救。每日出门行侠仗义,也只是救一人而已。我想要的,是救这天下。”

  她说着,也越发坚定,口中说出来的话也越来越“大逆不道”:“当今圣上荒淫无道,朝堂之上尽是谄媚之臣,忠良却被贬被害不得重用。边疆战乱频频,可京城中却是歌舞升平!百姓立无寸锥之地,流离失所,又逢天灾,饿殍遍野,易子而食……这样的大魏,已经烂透了!”她说着,狠狠拍了下案桌,把荀旖吓了一跳。

  而这发泄过后,冯晚晚动作一顿,似是下定了决心。只见她又转过身来,一把握住了荀旖的手,认真说道:“荀姑娘,我志在此,从未变过。”

  荀旖愣了一下,又想起了书里她的结局来:辅佐周浦渊起义推翻大魏,最后周浦渊称帝,她也自然而然地成了皇后。

  她走不了了。荀旖心想。

  “那,你想如何做?”荀旖问。

  冯晚晚想了想,答道:“当今圣上无道,那便换个皇帝。当今圣上子嗣稀薄,成年皇子只有晋王和楚王。晋王酷爱习武,手中管着巡防营,可未见他经手过其他事务,实在是不知他德才如何。而楚王,楚王本就是嫡长,又有一颗宽厚仁爱之心,于政事上也颇有见地。如今的天下需要一个英明仁君,依我看来,楚王最是合适。”

  荀旖听着,只是附和了一声:“有理。”可她看着冯晚晚,却是欲言又止:怎么就从辅佐男主变成了辅佐男二了?

  但她是万不敢将这些话说出口的。她只是又问:“所以,你想辅佐楚王?”

  冯晚晚点了点头,又道:“楚王仁厚贤德,在朝野上下也颇有美名,可不知为何,圣上竟不待见楚王,常常呵斥他……他是大魏最后的希望了。”冯晚晚说着,叹了口气:“我虽也不知该如何帮他,但我想着,我父亲在圣上面前有时还能说得上话,若是有我父亲帮扶,便好了。可那样……”她说着,竟有些哽咽了。

  “可那样,你便不能离开长安了。”荀旖替她补完了剩下的半句话。

  “是啊,若是那样,我便不能走了。我需要一个身份,一个能让我帮上忙的身份。”冯晚晚叹了口气,说。

  不仅不能走,一旦留下,所有的命运便都不由自己做主了。她还是会嫁给周浦渊,那个她现在还没爱上的男人。

  屋子里一时安静的出奇,两人的心中都有答案了。

  可荀旖心中总觉得憋屈。为什么,为什么她要为天下万民谋福利,代价却是她自己的自由——这是多么恐怖的牺牲。若是她连自己的命运都无法做主,又怎样改变众生的命运?

  而且冯晚晚这逻辑很不对,一看就是没有受过唯物史观的洗礼。在这样落后的社会历史背景中,“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大势所趋,无从改变,她一个人又怎么抵抗得了历史潮流?不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进行变革,换个皇帝,又能改变这个时代剥削压迫的本质吗?

  如果冯晚晚真的想救天下,她要做的绝不仅仅是换个皇帝。只是可惜了,书里的这些人被自己的认知所局限,根本认识不到问题的本质。

  此刻,荀旖第一次觉得自己没有对不起这个文科生的身份。

  思来想去,荀旖终于忍不住了,开口问道:“可你明知留下来会面临什么,你可能一不小心就搭进去了自己的余生……冯姑娘,值得吗?”

  冯晚晚轻轻一笑,坚定答道:“值得。”又道:“荀姑娘,多谢你,我想明白了。”

  荀旖无奈接下了这道谢,想了想,却还是没忍住说了一句:“既如此,我还有三句话要送给你……趁着我还没忘掉。”

  “请讲。”冯晚晚忙道。

  荀旖直起腰板,正襟危坐。“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第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第三,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她说。

  冯晚晚果然没听懂。她愣了愣,又忙问:“荀姑娘莫嫌我愚钝,可除了这最后一句,应是得民心者得天下之意,剩下的我都不太明白。还请荀姑娘明示!”

  荀旖其实也说不出个所以然,她只是机械地背诵着这些理论,根本未曾理解。于是,她只好用那句万能的回答搪塞道:“天机不可泄露。”又故作深沉地说道:“你还是得自己悟啊。”

  冯晚晚低下头去:“如此……也好。”

  --------------------

  看着大家在评论里的各种猜想,我真的好纠结,怕你们猜不对,又怕你们太早猜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