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总裁豪门>回到1973做暖男>第397章 老师招聘方案

田牧口中提到的黄副省长,正是那位始终关注着晋西白猪的培育工作,并致力于将其推广至全省范围内的省级高官。

早些时候,地委的秦书记曾亲自莅临此地展开深入调研,对向阳寨给予了极高期望。而今更有省部级别的大人物即将前来视察指导,这让方明深感责任重大、使命艰巨,他暗自发誓一定要全力以赴,务必将养猪场打造成为晋西省的标杆典范。

方明原打算安排刘运福及其两名随行学生入住知青点的砖瓦房,但刘运福却以不便实时观测晋西白猪生长状况为由,执意要留宿在养猪场内。

鉴于此种情况,同时考虑到刘运福一行三人还有开展相关研究工作的实际需求,方明最终决定将他们妥善安置在当初建设养猪场时额外增建的那排崭新房屋里。

这排增建的房屋不仅空间宽敞有余,就算接纳十多人亦绰绰有余;并且也完全不用担心各类研究设备无处安放的问题。

“到底还是你有远见啊,兄弟我真是钦佩至极!”对于方明在建造办公用房时毅然更改设计图纸的举动,刘运福给予了高度评价与赞赏。

对刘运福的夸赞,方明心中暗自接受。

实际上,他之所以决定要加盖这些房屋,其实内心深处有着十足的把握,他坚信农学院未来必定会派遣相关人员前来此地展开研究工作。毕竟,这项成果可是农学院耗费将近十年的时间培育出来的,岂会轻易放弃?

在征得刘运福同意后,方明还特意在此处增建了一间厨房,旨在为刘运福几个人以及日后学院前来见习的学生们提供饮食便利。

原本方明打算为厨房配一名厨师,但二嫂马寒月却表示目前没几个人吃饭,不需要大费周折,并毛遂自荐愿意亲自下厨掌勺。“等以后实习人数增多时再做考虑也不迟。”

“那就辛苦二嫂了!”方明佩服二嫂的工作热情。

将养猪场的各项事务妥善处理完毕后,方明便转身投入到小学校的繁忙事务之中。

在队委会会议上,方明详细地向众人阐述了自己关于小学发展的构想和计划。

方明向众人说道:“目前,咱们向阳寨小学仅有校长一人为公派身份,工资由教育局直接发放;其余三名老师,两人来自本村,还有一名则来自沙浴口村。”

“眼下我们正计划兴建全新的校舍,并打算招募两名老师。我的建议通过考试的方式,分别从清风寨和沙峪口村选拔合适人选。而我们本村的年轻人这回就不用参与了,现在已经有两名本村的老师,这样更为公正合理些。”

针对这个提议,在场所有人均表示赞同。要知道,先前无线电厂招工的时候,向阳寨的初中毕业生们无一例外全部进入了无线电厂的二车间工作。即便此刻允许他们报名去应聘教师岗位,恐怕他们也是断然不肯的。

毕竟这些要招聘的都是民办老师,他们的工作性质其实就跟在无线电厂上班差不多一样,得到的酬劳也都是全工分而已。

虽然当老师每个月还可以从教育局那里领到 3 块钱的补助金,但是无线电厂用的可是计件工分制,每个人每月超出规定数额的那部分工分说不定都会超过 10 块钱!

这样一比较,当老师的待遇明显比不过无线电厂里的那些员工,所以说,他们当然不想放弃高工分的工作去找那种低工分的活干。

然而对于方明提出来的通过考试来录取教师这个办法,一些人还是有意见的。任乃孝还有冯双也没有直接说出自己的想法,但还是能看出他们也是挺担心的。

其实方明自己心里也门儿清。大家之所以都不太乐意让考试成为录用的标准,那是因为每个人心里面或多或少地都有着一些自己的小心思。

这两个村落与向阳寨相距不过短短两里路,村民们彼此之间大多沾亲带故,不是七大姑就是八大姨。如今向阳寨的分红如此丰厚诱人,大家自然都盘算着如何将自己家的亲戚安插进村子里来分一杯羹。然而,如果仅仅依靠考试选拔录用,便都觉得希望渺茫。

“当下,国家的教育事业正逐步迈入正轨,学校教育亦已重新恢复秩序。去年甚至还举行了全国性的高考,足以说明学习成绩仍应被视作评判人才的重要尺度......”

方明的话音未落,二队队长王建军便迫不及待地插嘴道:“方副大队长啊,这些道理咱们都心知肚明,但去年最终的录取,考试成绩不也是仅供参考吗?说到底,不还是得看群众的推荐嘛!”

面对王建军的这番说辞,方明确实难以辩驳。毕竟事实摆在眼前,当初那场旨在通过考试选拔大学生的政策,却因“白卷英雄”在理化试卷背后所附的那封信引发起轩然大波,最终导致入学方式再度回归到推荐制的老路上去。

“你说得没错,可任何事情都需要经历一个过程嘛,我相信教育事业肯定会发展得越来越好!”

“我们只说我们村子的实际情况。哪个村民愿意将自己家的孩子托付给一个交白卷的老师呢?那可是咱们的亲生骨肉啊,是咱们的宝贝儿子、乖乖孙子哟!”

局面虽然陷入僵局,但众人仔细琢磨起方明所说的一番话,越想越觉得他所言甚是有理。

这毕竟不是工厂招聘工人那么简单,而是要培育我们自家的儿女后代呀,如果真让那些只有背景关系却毫无文化素养的人前来教书育人,那不是误人子弟吗!

想到此处,大家纷纷改变立场,表示赞同方明提出的方案,毕竟一切还得替子孙后代们的前途考虑啊。

此时,任乃孝和冯双全也都明确表示支持并认同方明的建议。最终,按照大多数人的意见决定:先在清风寨与沙峪口两村展开教师报名及考试工作,并从中择优录取两名合格的教师,然后呈报县教育局审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