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总裁豪门>歪兵正传>第1章 万家灯火(1)

代号“万家灯火”军事演习随即开始。

我当时一直没明白,为啥一个部队的演习,不选一个诸如“雷霆行动、铁血卫士、风暴突击、烈火打击、钢铁防线”这样硬朗的代号,反而弄一个温棉带软的名字。

后来,经过一整套的折腾,才明白了其中的含义,也知道这个代号,致敬的是什么?

这次演习的整体大的战略背景设计是:在一个初夏的深夜的时分,一颗颗信号弹升空,我军决定在东南方向发起决定性战役,因此北部某战区百战常胜军作为王牌重装集团军奉命南下,大部队集结于东南某省一线,准备随时渡海作战。

我们的暴风雨师也处于集结待命状态,拟定作为第二梯队,参加相关战役。

此时,全师所有的轻重型装备已经完成装运,正在等待铁路部门的列车调配和上级命令,各团营连乃至班排,全部进入了战斗状态。

我们9连炊事班以及第十班,14个战斗人员齐装满员,除了炊事器具之外,还配备了一个步兵加强班的火力,全班两挺轻机枪、两具120单兵火箭筒,一支85式狙击步枪,还有枪榴弹、导爆索、反步兵和反坦克地雷、炸药以及爆破筒、手榴弹和手雷,微型冲锋枪及五四式手枪等

三营是1团战略机动营,9连是战略机动连,10班是杀手锏,全班调整后全部是两年以上老兵组成,负责打最难打的卡子,锤最难锤的墩子,守最难守的山包子。

上级给我们师的最初命令,是做好登陆准备,以及后续的山地战和城市巷战准备。

因此,我们齐聚了大量的登录物资,做好了一切的战前演练,就等着关键时刻,发起雷霆攻击。

单我的班,就做好了进城后逐屋逐屋炸墙的装备,为了防止蓝色在街道上布设的各种火力点和爆炸区,打他们一个冷不防,因此我们根本不打算当人——不说人话、不走人道、不干人事。

一切以突然、快速、雷利为主,三连的伙食也提前做了更改,准备了秘密武器,就是我的掌灶信物,按原样找地方又制作了9套,每班一个,原炊事班人员疏散到各战斗班的,承担伙食主力。

这样,9连成了一个变态连,吃的也和别人不一样,我们还甚至做好了登陆后向大后方迂回打穿插的准备,所以一切的简便为主,尽量多带弹药,连里要求每人都学习老山前辈,脖子上挂上光荣弹。

因为谁都知道这次的蓝军是某战区有名的王牌部队,人家的装备本来就比我们好,信息化程度完全与我们不是一个水平,而且参训的科目也比我们多,和他们较量,得做好万全的准备。

最万全的方法,就是不做俘虏,打不过也得给他们造成最大的杀伤。

这是命令,也是相互的承诺,出发前我们对着连旗宣誓,为了荣誉,随时准备光荣。

而就在这个时候,新的威胁出现了,导演部突然调整了演习方案——作为敌对势力的蓝军,为了缓解东南压力,蓝军联合多方力量开始借助海空优势,对我国东部及北部沿海目标区域发起空袭。

同时,部分敌对势力分别在西南、西北两个方向牵制我西部战略大后方力量东援。

而mhRYF武装则快速进入北部邻国c国,企图再次以c国为跳板,背后捅一刀,实行南对夹击,以压减我方东南战力,逼迫我方放弃战略意图。

这一系列动作,完全颠覆了原先下达的方案,原计划要攻击的目标没了,原计划要配合的友邻部队也没有了。

换过来的,是崭新的一套完全不可预知的方案。

完全弄了我们一个措手不及,千军万马,箭在弦上,突然推倒重来。

据导演部敌情通报:邻国武装力量进行了顽强抵抗,但是由于装备差距较大,军力悬殊,面对着蓝军高强度的立体化打击,友军节节败退。

p、c、d三个防卫圈先后被击破,蓝军从L及J两个方向直插我北部战略大后方。

目前的情况,我们师按原计划参加演习已经不能实现。

而谁都知道,L地区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南部,该区域有一个天然走廊 ,历来是关内外联系的交通要道,兵家必争之地。早在解放战争时期,东北野战军就曾集中大量优势兵力,对该地区进行了封锁,对当时的国民党军队关门打狗。而建国之后,这个地区工业极为发达,而且铁路网密集,交通便利,绝对不能落入敌手。

为此 ,根据实际形势,红军指挥部要求暴风雨师临时调整作战计划,准备组织渡江作战,在边境之外堵住蓝军。

我们马上开始重新装卸,然后换上在新目标区域的作战装备,调整各团及营连的火力配置,制定新的北部地区气候条件下的山地作战计划。

就在不到一天内,全部调整完毕,准备按计划向目标区域攻击前进时,导演部这帮玩意又来了一个大换血,把整体的战争形势又加了一个催化剂。

根据他们的通报,由于蓝军进度太快,而友军防线彻底崩塌,蓝军有一个师的兵力已经空降至北部边境一线,作出了随时攻击的准备。

新形势要求,北部两个红军集团军立即集结顶住J方向蓝军压力,寸土必争。

而另一个集团军与暴风雨师、预备役部队顶住L方向蓝军空降师的压力。

其中,暴风雨师作为主力师,负责建立NJ防线,不惜一切代价,死守L地区南端,阻敌南下,等待来自国内其他军区兄弟部队的增援。

我们用了几个月的准备,然后在演习开始的前三天,一下子从之前通知的登陆战和城市巷战变成了北方气候条件下的山地战和城市攻坚战,又变成了防御战。

从主动一下子变成了被动,而且是完全的被动,一切的一切,所有的计划,全部推翻,就看你现有的部队能不能反应的过来,能不能转换的过来,能不能完成任务。

导演部给我们的要求是,坚守一个月就是胜利。

妈的,信他们是狗,我们做好了防御两至三个月的准备,这是极限。

事实上,在他们一次次变态的剧本调整中,最后这次演习我们坚持了五个月,仗打成了焦灼,根据导演部最后的裁定,全师上下及配属预备役部队,战损95%,暴风雨师基本上全部打光。

我们付出了最惨痛的代价,甚至连荣誉都没保住,最后反击的不是我们的部队。

原因很简单,我们的部队没了。

根据演习要求,所有的参演部队,要接受最接近实战的考验,不仅是实兵实弹,还要是最接近实际的残酷环境,只要不把参演士兵全部逼疯,就要演习到最后,战斗到最后。

大火、烈焰、浓烟......

阴暗、潮湿、蛆虫以及臭气熏天......

断水、断粮、断药......

等待,漫长的等待,有信心的等待、没信心的等待、绝望中的等待......

导演组在挑战着我们所有的极限,行军的极限、体能的极限、生存的极限、忍耐的极限......

从演习的第一天起,所有每一个参演官兵,都要时刻记住增援信号弹的样子,等待大部队的到来。

可是那个信号弹什么时候来呢?

当年没有《集结号》这部电影,如果有,我想我们当年的行为可能不会那么傻,像谷子地一样,守到了屁都不剩,还在坚持的等着信号弹升起的时候,反攻。

守到了一点希望都没有的时候,还要坚持的在那,衣不蔽体的,等着信号弹升起,反攻。

反攻个锤子,导演组的设想就是要给我们一个比格罗兹尼车臣部队那种绝境下,还要绝境的战斗场景,看看这支部队能抗的极限到底是啥。

看着这一群从小到大没吃过什么好的、没用过什么好的、学历也不怎么高的八零后,这群生来就听着南疆炮火长大的和平小青年,到底能扛到什么时候?

上面打了个赌,也有一个秘密的要求,只要我们提出要求退出战斗,或者主动打响求援信号弹退出战斗,就可以回到驻地,还像往常一样,该怎么当兵怎么当兵,该怎么退伍就怎么退伍。

但谁都知道,自己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爷们,自动放弃=投降,那是小妈养的,师娘教的,有血性的兵死了头都得朝着枪声密集的方向。

暴风雨师只有锤别人的份,蓝军要是想锤我们,那就让他们来试试,至少崩掉他们几颗牙。

演习的第一场较量,是一场陆战对抗之前的大考验——这是一场史为前列的大轰炸,蓝军不停的炸,好像要摧毁地表上的一切一样在,他们缺德的动用了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车臣战争学到的一切轰炸经验,开始在进攻前不停的倾泻各种听过或者没听过的炸弹。

炸城市、炸农村、炸工厂、炸交通线、炸煤电油粮.....

所有他们认为的、猜测的、感觉上有一点可能的,全部要炸一遍,烧光所有的一切,目的就是在地面战前给红军最大的重创。

面对着每天几十波的打击,每天24小时基本上我们空袭不断,各种防空火力不顾一切的朝天射击。

就是最原始的机械的双37高射炮,也已经踩冒了烟。

深夜的演习区域如同白昼,不是自己的灯光照的,而是无数的照明弹以及蓝军的空袭炸弹。

地对空导弹划着长长的线至下而上,空对地导弹也划着长线至上而下,相互交织着

中间补衬的是高射炮根据雷达判定,打出长长的一串炮弹。

南斯拉夫眼球,在这里也上演着悲情的一幕。

作为最早参演也是最早被裁掉的高炮部队,这群平时屌不拉基的炮兵,要在阵亡前打出自己的尊严。

导演组是不会留一点情面的,什么时候被判定阵亡谁都不知道,但是是早晚的事。

红军指挥部在动员中就已经强调了,蓝军在陆战前会不遗余力打掉的,就是我们的有生力量和一切重火力,这其中包括一切防空力量。

而能作为防护的,哪怕只是微不足道的,甚至还是淘汰了的高炮部队,首战即决战,他们朝着最猛烈的轰炸,战斗到最后一个炮位,最后一发炮弹。

大炮上刺刀,只要听到突袭,就不要留什么炮弹等着打第二轮,全部招呼出去,谁打的多谁贡献就大。

他们每一个人都明白,当第一颗炮弹打上天的时候,就意味着下一秒空对地导弹的降临。

甚至,有的时候,由于蓝军敌机炸弹和导弹倾斜完毕,看着已经哑火的高炮阵地,蓝军飞行员还得意的想用机炮对地扫射,这时候,会有偷偷隐藏的红军炮兵,和他们打出了对射的场景。

一方是惊呼,一方是叫骂,然后是互骂。

导调组不停的在用计算机计算着战损,压减着我们的物资。

我们从最初装运开始,紧急从火车上卸下火炮、坦克和各类轻重武器,然后冒着蓝军的轰炸,开始抢运。

好在头几天,红军指挥部用少的不能再少的歼八战斗机与蓝军的F16对抗,开始争夺制空权,为我们步兵赢得了一点喘息之机,我们得到了快速的疏散。

我们的歼八II战斗机和蓝军F-16战斗机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战斗机,它们在设计和性能上有许多不同之处。

歼八II战斗机是一款以雷达为主要武器的第三代战斗机,具有较高的空战机动性能和一定的对地攻击能力。它采用了大推力涡扇发动机,具有较高的飞行速度、机动性和敏捷性,同时配备了先进的雷达和电子战系统,可以有效地对抗敌方雷达和通信系统的干扰。

而F-16战斗机是一款以导弹为主要武器的第四代战斗机,具有较高的航电系统和信息化程度,可以进行高强度的空战和地面攻击任务。它采用了先进的航电系统和传感器,可以实时获取敌方雷达反射面积、飞行轨迹、武器发射等信息,并对其进行精确打击。

虽然,在性能方面,歼八II战斗机和F-16战斗机各有优势。歼八II战斗机具有较高的空战机动性,而F-16战斗机则具有更高的航电系统性能和信息化程度

但是两机相对,以三代打四代,弱势还是十分明显,红军为了尽量的掩护我们陆军转移,与蓝军反复缠斗,打出了以四敌一的悲壮场面,一架架红军战斗机就像流星一样从我们的头上划过。

我们躲在掩体里,就那么的看着,听着导演部的战损,以及红军空军兄弟们的呼叫,都知道真实的战争这将意味着什么?

制空权!制空权!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们还在发愁头顶上这片蓝天和制空权,不是我们的空军不英勇,只是隔代的武器不如人,现代战争与远程制导,已经没有了空军拼刺刀的机会。

抢时间,成了我们步兵现在的一切,我们多拖一分钟就是重大的伤亡,多拖一刻钟就意味着红军的空军和防空力量要付出更多的代价。

我们开始尽可能的构建伪装,挖各类的掩体,将包括坦克、装甲车在内的所有重装备全部深埋在地下。

接着,按照地图,开始不停的制造构建假阵地,包括防空部队、装甲部队、地表陆军阵地,我们用了大量的充气装备、木质装备,以及模拟的发动机等,尽量的做好防护,然后再略微的暴露一点破绽。

同时还联系了铁路部门、交通部门,将假装备装车,接着高炮部队配合,给蓝军造成我们反复兵力调动的错觉,让他们摸不清我们的防御重点到底是在哪里。

高炮的同志们,他们同样付出了重大的牺牲,有的甚至整团整营的被蓝军打掉,为的就是掩护我们的假装备,看起来更像真的,让蓝军尽可能的错误估算红军的损失。

而私底下,我们利用夜色,尽可能的多批次,或者是努力的拆卸装备化整为零,向主防御阵地前进。

地方的力量全部得到了调动,大量的军车出于迷惑蓝军需要,要吸引他们的火力打击,拼着命的给我们争取时间。他们四面八方的开始佯动,通信部队也组织出第二、第三指挥部,四处乱窜制造假情报迷惑蓝军。

一切的一切,就是让他们不敢轻意的进攻,多拖住一天是一天,为后面增援的主力部队争取时间。

蓝军指挥部内,所有的参谋人员都在反复的计算和比对各类的数据,他们明白红军的战法,但摸不清红军的具体路数,不敢轻意的孤军深入,他们必须要捕捉到这个目前仍然积极防御的红军主力师,只有打掉这个师,才能大胆的向中原的中心地带挺进。

而我们,发起了一切能运输的力量,包括民用汽车,甚至是牛车和马车全部派上了用场,尽可能的多走一步是一步。

我们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的,一会儿活跃在大路,一会儿混迹在山间小路,有的时候是柴火垛、有的时候是普通的民房,尽可能的伪装,尽可能的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