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穿越重生>读心术:想摆烂?本王不答应!>第89章 以工代赈

  就在大家使劲夸云纺布庄的东家时,不知是谁突然大声说道:“我老家是山海镇的,这云纺布庄为我老家捐赠这么多银子,我无从报答,只能去他家买一两匹布匹,感谢他的慷慨解囊。”

  “大兄弟,你说的很对,云纺布庄为灾区捐赠这么多白银,我们应该感谢云纺布庄的慷慨解囊。”

  “是啊,我老家青石镇的,当得知青石镇死伤惨重,我心甚痛,但我力量微薄,帮不了什么忙,所以只能去云纺布庄买一匹布匹,感谢他的慷慨解囊。”

  人们的情绪被调动起来,大家伙跟着附和起来。

  “对,支持这样的良心商人,刚好快要过年了,就去他家买两匹布,给孩子们置身新衣裳。”

  “这云纺布庄在哪儿?我也去支持一下云纺布庄。”

  “我知道,我带你们去。”

  大家伙热情似火,风风火火组队前往云纺布庄。

  林京墨看着浩浩荡荡朝云纺布庄走去的百姓,懵逼了好一会儿的大脑才回过神来。

  他之前还不了解,为什么王妃公子要特意把云纺布庄捐款一事大肆宣扬,现在看着浩浩荡荡朝云纺布庄走去的百姓,才明白王妃公子为何要这么做。

  只有商城中的商人看到云纺布庄生意好后,唯利是图的他们,才会心甘情愿捐款,然后登报,趁机火一把。

  高!

  实在是高。

  沉闷了好些天的心情愉悦起来。

  只要商城的有钱人愿意慷慨解囊,那么这次灾难应该很快就会过去。

  周围的商人不是傻子,很快就看出其中猫腻,他们双目一转,立马想到什么,朝王府奔去。

  傅云起得知有商人拜访,就知道江清辞说的利益能让商人自愿捐款这办法成功了。

  他为了灾区的灾民们,并没有摆架子,亲自接见了这群商人。

  最先到来的几个商人都是商城中数一数二的商贾大佬,有的更是能富可敌国。

  但有钱的他们并不满足于现状。

  因为财富过剩的他们,金钱已经满足不了他们的精神欲望,所以他们也想登报一次,让扶水郡的百姓都歌颂他们这些“大善人”。

  都知道在场的人都是些老奸巨猾的老狐狸们,所以他们并没有拐弯抹角,直言向傅云起表明,他们要明天的头版头条。

  而且,还要把名字写在最醒目的位置,让买报纸的人一眼就看到他们的名字。

  傅云起望着五个人同时提出这个要求,有些为难。

  毕竟最醒目的位置就一个,五个人同时争这一个位置,这让他把这个位置让给谁都不合理。

  他沉吟起来。

  他学着江清辞的思维方式,不局限于这个时代固有的思维模式,放开思想,努力想着最好还不容易得罪人的办法。

  忽然,脑中灵光一闪,他嘴角勾起一抹笑容,看向下首的几个商人,淡淡道:“头版头条只有一个名额,想要这个名额,得靠各位自己争取。”

  想要最醒目的位置,当然是捐得越多才越有机会。

  下面几个,各个都是人精,立马明白傅云起话中的意思。

  他们低头沉吟,想着捐赠多少才能一口气拿下明日的头条?

  李员外率先表率,对着傅云起说道:“王爷,草民愿捐赠白银五十万两。”

  “李员外,你未免太小气了,妄想五十万两白银就想抢头版头条?”

  一位大腹便便的中年男子满眼不屑地看了一眼出价五十万白银的李员外,而后把目光落到傅云起身上,云淡风轻说道:“王爷,我捐赠五百万两白银。”

  嘶——

  倒吸凉气的声音接连响起,就连见过世面的傅云起都被狠狠震惊到了。

  五百万两白银?

  这是什么概念?

  差不多是整个扶水郡一年的税收。

  周围四个员外本来还想争一争的,哪知程员外不按套路出牌,一口气把价格提那么高,吓得他们都不敢叫价了。

  掉进“钱眼”里的傅云起哪里肯就这么“放过”这几个员外,笑吟吟道:“诸位,明日头条板块虽然没了,但是后天还有。”

  一听这话,剩下四人瞬间来了精神。

  程员外看着身旁四人,眸中闪过一抹不屑。

  谁都知道,只有明天的报纸最吸人眼球,也最让人乐道,就算往后几年,大家只要谈论起头条,第一个想到的不是云纺布庄,也不是身旁几位,而是他。

  往后不管谁提起这次海啸,众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为灾区捐赠了五百万两白银的他。

  届时,他将被所有人称作活神仙。

  如他所想的一样,次日报纸一出现,他的名字立马响彻整个商城。

  街头巷尾,无不在议论他。

  有的更是拖家带口,来到他家大门前,感谢他的慷慨解囊。

  因为这些逃难至此的百姓,吃上一碗热腾腾的稀饭,正是成员外捐赠的白银,而换来的食物。

  傅云起也没有抢程员外的光环,在各个施粥的地方,立了一块牌子,上写:真诚感谢程员外捐赠粮食。

  让所有人都知道,他们今天喝的粥,是程员外捐赠。

  一时间大家都在称赞程员外,令本就注重名声的程员外乐了好些天。

  而程员外在商城的铺子,也迎来了好生意,他的每家店铺,几乎都客满为患,这把周边的商铺东家眼馋坏了。

  之前还还犹豫着要不要捐钱的店铺东家们,这下是彻底不犹豫了,纷纷跑到王府门口,主动要求捐钱。

  已经不缺钱的傅云起十分明智的拒绝了这些人的“好意”,派管家打发走这群唯利是图的商人。

  没捞到好处的商人们一阵唉声叹气,心里竟然想着,等下次扶水郡再有灾难,一定要第一时间捐钱,争取也上一下头条。

  毕竟头条板块真的很吸引人,只要登上头条,整个商城的人都知道自己的大名。

  商人们都在幻想着下次再发生灾难,一定要抢先捐钱,争取上个头条,让商城的人都知道他这个“善人”。

  而王府中的傅云起,却依旧愁眉不展。

  之前因为没钱,他愁。

  现在有足够的资金度过这次危机,他还是愁。

  因为进入商城的灾民越来越多,若是再不想办法把这些灾民分散开来,要不了多久,商城必乱。

  主要是人多了,地就分配不均,到时候没住处的灾民,难免不会做出伤害原住人口的事情。

  还有,因为近段时间的免费救济粥,令商城的百姓心动不已,有的为了这救济粥,连脸都不要了,冒充灾民,前往救济站,领取救济粥。

  这无形中给救济站增加了许多开支。

  他也和扶水郡的官员们讨论过此事,但他们提出来的解决办法要么太过温和,起不到震慑作用,要么就是太过专横,失了人情味。

  唉!

  长叹一口气,他身子疲惫地靠在椅背上,偏头看向窗外。

  只见阴沉了好几天的夜空终于放晴,一轮明月高高悬挂在夜空中,皎洁的月光透过薄纱般的云层洒落大地,映出万物生机。

  “王爷,又为何事而发愁?”

  坐在他对面的江清辞一手翻烤着烤炉上方的烧烤,一边询问。

  自从他有辣椒后,就彻底放飞自我了。

  什么火锅、水煮肉片、烤鱼还是烧烤,只要是他怀念的美食,全部都凭着记忆做了一遍,狠狠地满足了他的口腹之欲。

  “发愁的事情太多了。”

  傅云起注视着一心扑在烧烤上的江清辞,嘴角微微上扬。

  他喜欢见江清辞一心扑在美食上的样子,感觉很诱人,令他有种想要将江清辞按在身下狠狠咬几口的欲望。

  “说说吧,说不定我能给点儿意见。”

  江清辞连眼皮都没抬一下,一手翻着烤串,一边漫不经心地询问。

  生活在拥有几千年文化沉淀的国家的他,总能在历史的长河中寻找到一两样相似的困境,为傅云起解决问题。

  既然江清辞都这么说了,傅云起也就不客气了,直言问道:“现在商城中的灾民越来越多,我应该找什么借口把这些灾民送回到他们原来的镇子里?”

  现在这些灾民,呆在商城里,有免费的吃,有免费的临时落脚处,肯定是不愿意回到刚被海啸“造访”过的镇子。

  但是,他不可能养这些灾民一辈子,所以这些灾民,迟早有一天,要回到他们原来的地方,发展当地经济。

  但现在他害怕就害怕在这些人习惯了吃嗟来之食,到时候不愿意回去,一直留在商城中,他哪有那么多钱,养这么多毫无作为的人?

  他又不是大冤种,当然不可能白白养这么多人。

  “这还不简单,一个以工代赈就搞定的事情。”

  江清辞回得漫不经心,却让傅云起醍醐灌顶,“以工代赈!”

  江清辞脑子里都装的什么,为什么很难的问题,在他面前,都能那么轻松的解决?

  是呀,以工代赈,把商城的灾民集中在一起,分批送到各个受灾严重的镇上,让他们清理海啸留下的垃圾,然后在建住房,既保证了灾民不饿肚子,还能尽快恢复这几个镇子的经济。

  江清辞以为他不懂,耐心科普起来,“这以工代赈就是把商城中的灾民组建起来,送到各个受灾区,让他们帮着士兵一起清理灾后垃圾。

  若是灾民够多,还可以让他们修路,最好是把扶水郡所有村镇县全部链接起来,这样各个村镇的特产就能互相流通。”

  这俗话说得好,要想富先修路,路修起来,整个扶水郡的经济将得到极大的改善。

  傅云起听得连连点头。

  这修路好,到时村镇县相通后,海边的海鲜就能更快的运到县里,让靠海的渔民能够靠卖海鲜发家致富。

  渔民们有钱了,就会拿钱出来购买粮食,这样不靠海而靠种地的农夫就可以拿出家里多余粮食,卖给靠海的渔民。

  如此循环,扶水郡的经济能在短短的时间里发生质的跳跃。

  他忍不住伸手揉了揉江清辞的脑袋,眼底掩藏不住的笑意,“王妃,你懂得真多。”

  他有时都忍不住埋怨,为什么自己的读心术觉醒得这么晚?

  明明他的王妃这么有才华,竟然在他面前藏拙了这么多年。

  他记得刚来扶水郡的时候,扶水郡乱的像一锅粥,处理不过来的他也曾请教过江清辞,可是江清辞一副‘我啥也不懂’的表情给忽悠过去了。

  以他现在对江清辞的了解,几年前的江清辞心里肯定是这么想的:我又不是王爷,我干嘛操这个心?等你挂了,我刚好就可以卷钱逃了。

  想到江清辞这般想,他就忍不住咬牙。

  毕竟当初他被雷劈后,醒来听到的第一句心声就是江清辞在说什么不符合科学,被雷劈了都没死等等心声。

  足以证明,那个时候的江清辞是多么希望他挂掉。

  手上力度加大,有些报复性地揉着江清辞的头。

  【这老傅又在抽什么风?】

  江清辞真服了这个老六了。

  好心帮他提供了解决方案,哪知傅云起还故意用力揉他的头。

  无视了在头上捣乱的手,他凑近烤串,见烤串熟了,直接拿起就吃。l

  望着一心扑在烧烤上的江清辞,傅云起哑然。

  他的王妃啥都好,就是太贪吃了。

  他收回手,目光如温柔的春风,轻柔地落在吃得津津有味的江清辞身上。

  望着江清辞满脸幸福的模样,他嘴角不自觉地扬起一个温暖的弧度,仿佛所有的烦恼在这一刻被遗忘,只剩下他们之间的甜蜜和温馨。

  *

  以工代赈,很快就被执行起来。

  本来每天免费蹭吃的灾民按照户籍,被分配回户籍所在地。

  虽然有很大一部分人想躺平,但一听到朝廷不仅要免费给他们建家园,还有免费的粥喝,令他们大为动摇。

  就在他们摇摆不定时,另一个重磅消息砸下来,把他们砸的晕头转向。

  什么,帮我们自己建家园,还有工钱拿?

  啊?多少?

  两枚铜板?

  嗯……虽然少,但是有总比没有强啊!

  在钱的诱惑下,本来就拖家带口的顶梁柱们,喜滋滋答应下来,回到镇上,帮助当地的士兵一起清理海啸留下的淤泥。

  有的运气极好,捡到蚌壳,里面竟还有珍珠,让他们发了一笔意外之财。

  这消息不胫而走,第二天,只见那些老弱妇孺们也加入到清理海啸留下的淤泥队伍里。

  他们美名其曰,是帮着共建家园,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就是为了找蚌壳,看有没有珍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