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耽美小说>[综]拆CP专家【完结番外】>第54章 战场琴声

  “三娘, 你老实说,怎的有这般怪力?” 宝银问。

  魏虎也等着李明明回答。

  “昨天夜里,梦中一位金甲神人跟我说了薛平贵的事, 他可怜我是被错待的苦命女子, 便借予我这神力,待事了了, 便会收回去的。”如今李明明说个瞎话真是张嘴就来,而且说得要多真有多真, 估计用测谎仪都测不出来。

  宝银捂着嘴, 眼泪又流了出来。

  “阿姊, 这是神人的指示,违之,不祥。”李明明拉住宝银的手。

  宝银看看魏虎, 又看李明明,“刀剑不长眼,那战场岂是你一个小娘子能去的?再说,怎么跟阿爷阿娘交代?”

  魏虎对李明明道, “你先在这里安心住着,其余事情我们再议。”

  魏虎出了门,就吩咐得力的属下明日去武家坡探问。

  这个三娘是真的三娘吗?果真有金甲神赋予神力这种事?背后有没有什么隐情?今日殿上圣人刚点了自己为“征西元帅”, 她便上门来说要去西凉,怎么那么巧呢?魏虎摇摇头。

  经历的阴谋诡计多了,便难相信巧合这种事了。

  然而魏虎一个政客的脑洞只在朝堂、政治这方面,怎么会想到世界上还有一种现象叫穿越?

  拿着呈上来的王二郎、邻人、里正、沿途茶水摊老板等多人的证词, 听属下报告翻检土窑的结果,一点疑点都没有。

  魏虎不死心地探问宝银。宝银一个“傻白甜”,都不用魏虎耍什么心眼儿,便有问必答了。

  “原来每逢这个时候,家父总要带着我们姐妹去终南山青霭院住几天,登高赏菊、临溪垂钓。刚才阿钏还在吹嘘自己钓技厉害,每年最大的那一条,都是她钓到的。简直扎人心——”宝银拉拉魏虎的袖子,一脸的委屈,“郎君,每年都是我钓的最少,也最小,鱼都欺负我。”

  这样的事连自己都不知道,外人就更不可能了。魏虎笑着安慰妻子,“下次我为卿卿置办一张大网,把溪里的鱼都网上来,让你在姐妹中长脸。”

  “郎君——”宝银娇嗔地拧魏虎一把。

  这边满室春光,那边院子里,李明明一把剑舞出漫天霜雪。

  一个体育渣,靠着金大腿,终于体验了一把小脑发达的乐趣。

  两日后,魏虎书房。

  魏虎用手敲着桌子,朝中党争不断,各方势力相互掣肘,号称十万大军,其实只有两万,其余要沿途藩镇补齐。呵,藩镇!

  兵还可以后招,将呢?自己手底下几个人,除了草包、来混资历的,就是不一条心的,真正能干活儿的自己人太少了。

  魏虎叹口气。

  外面传来敲门声。

  “进来吧。”

  李明明一身暗红色胡服,头上勒着红抹额,让人看见就精神一振。

  魏虎笑着指指旁边的椅子,“坐吧。”

  李明明大大方方地坐下——然后后知后觉地发现,这个时候椅子已经普及了,曾几何时,崔莺莺还用“胡坐”表示叛逆呢。

  “从军很苦,而且危险,你想好了吗?”

  李明明点点头。

  “既然如此,你就在我身边做个亲兵吧。”

  李明明露出大大的笑脸,“多谢姊夫。”至此,去西凉的事总算是敲实了。自己没资历,身份又不能言说,当魏虎的亲兵是最合适的,李明明很感谢这种安排。

  魏虎一笑,倒是个懂事的。但愿一直懂事才好。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就到了出征的日子。

  长安金光门外,先是宫使宣读了骈四俪六的敕旨,然后宰相王允充当符节使,给魏虎授了鱼符和钺。

  魏虎一身重甲,黑面红里的披风在秋风中猎猎作响,“虎必不负圣人所托,守关卫民,扬我国威,不退西凉之兵,誓不回还。”

  王允亲自递上送行酒。

  魏虎双手接过,一仰头喝了,“岳父保重。”

  王允点点头,“家里不用担心,有我。”

  翁婿对望一眼,魏虎重重地点一下头。

  军乐奏响,战鼓擂起,“大军出征——”

  李明明一直老老实实缩在亲卫队伍的后面,万一被“亲爹”发现,就走不了了好吗?

  到王允上车走了,李明明才敢抬头。

  若说刚才的场面是“壮”,这会儿光剩了“悲”了。场面整个儿就是一首杜甫的《兵车行》:“……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李明明轻轻地叹一口气。

  出了长安,军队以每天七八十里的速度向西进发。

  作为亲卫,李明明有马骑,不用像小兵一样用腿跑。然而只走了两天,大腿内侧就都磨破了。第三天,李明明几乎上不去马。

  怎么办?开弓没有回头箭,只能咬牙死扛!

  魏虎坐车,手里拿着一卷兵书在看。

  坐在他对面的是门客黄叔敏。

  “令妻妹倒是个傲气人儿。”

  魏虎抬起头看他一眼,顺着他的目光看窗外,不远处,“王宝钏”咬着嘴唇,姿势僵硬地坐在马上。

  常在军中的一看就知道怎么回事,魏虎不为所动地重新把目光落在书上。

  到李明明大腿内侧的伤好了并磨出一层薄茧的时候,西凉终于在望了。

  夜宿一道无名山梁间。

  李明明跟在魏虎后面巡营回来,一行人踩在沾满霜花的枯草上,“擦擦”的脚步声都透着冷气。

  忽然大帐中传来呜呜咽咽的箫声,苍凉悲壮,透着关外的寒意。

  魏虎笑了,掀开大帐的帘子,走了进去,“学文好雅兴。”

  黄叔敏放下箫,笑道,“来到这种地方,总要感怀那么一下子。”

  黄叔敏目光一转,“王三郎要不要来一曲?”

  李明明在军中的称呼是“王三郎”。军中参将们都以为李明明是魏虎的侍妾——此时,纲纪松散,大将带着一二婢子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众人又觉得,把侍妾掩人耳目,扮成男装,还算懂规矩的。谁也不愿因为这点小事与魏虎对着干,既然魏虎说她是“王三郎”,众人也便称呼她王三郎。

  “某不擅掩藏心计,怕一个荒腔走板,坏了元帅和先生的大事。”

  魏虎斜眼看李明明,“坏我什么大事?”

  “在泉林时,元帅分兵,人马没了大半儿,倒是粮草好像多了。自昨日过了关隘,我们就慢慢悠悠地走,驻扎的地方就像个明晃晃的靶子……今晚月黑风高,元帅的鱼该上钩了。”

  黄叔敏先笑了。

  魏虎庶几有点姐夫的样子了,温声道,“阿银说你擅钓,看来果真是。”

  李明明也只是笑笑。

  休息号吹响了,李明明去熄了灯,三人各自坐着闭目养神。

  三更时分,外面号角吹响,接着传来喊杀声、哀嚎声、马鸣声。

  魏虎不动,李明明走去点燃灯烛。

  “报——”传令兵来到帐前,“有敌军袭营,约两千人,中王芳参将埋伏。”

  “报——”又一传令兵到,“周祝部已到位,奉将令与王芳部夹击敌人。”

  魏虎道,“传令高蔷,护好粮草,以防对方狗急跳墙;传令司徒广深,继续埋伏,以防有变;传令赵元庆和李绅,守好了自己的地方,以防敌人声东击西之计。”

  传令兵都走了,三人静静地坐着。

  李明明突然笑道,“某为元帅和先生弹奏一曲《楚汉》。”

  魏虎看她一眼,点点头。

  李明明取下墙上魏虎的琴,略调两下,便进入到金戈铁马的正曲中。

  《楚汉》之曲,说的是刘邦项羽垓下之战,在明朝一度很盛行。杜十娘是琵琶名家,这支曲子虽然不合风月,但因为流行,又与其激烈的性子相合,所以弹得很好。李明明继承了几位“音乐家”的天赋和技巧,把这支有名的琵琶曲用古琴来弹,激烈外又增加两份苍凉的古意。

  这样的边塞,这样的夜晚,外面的人声马鸣,铿锵激烈的琴声,便如一轴古战场画卷,刻画在活下来的人心里,终生不忘。

  “锵——”最后一个调子弹完。

  “报——王芳部与周祝部已合歼敌人,大获全胜。”

  “好!”魏虎道,“其余各部继续警戒,王芳、周祝打扫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