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历史军事>宣和轶事>第183章 刑罚治安辩论急(四)

第二天赵佶早早起来,参加大朝会。不同于常朝,今天可是大朝会,在京的所有京朝官都能参加,主要是台谏的打手们会全部会到,这帮人全都是持证上岗的专业喷子,赵佶自问肯定是喷不过他们的。

赵佶在大庆殿升坐后,诸位臣子们按部就班的站好,梁师成说道:“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御史陈次升立马站出来奏道:“官家,臣劾大理寺卿蔡卞草菅人命,请官家将之罢黜!”

赵佶有点懵逼,这么猛的吗?上来就弹劾九卿之一的大理寺卿吗?一旁被弹劾的蔡卞已经出班待参了。

赵佶问道:“既弹劾蔡寺卿,可有凭证?”

陈次升说道:“官家,日前无忧洞里拿获的贼人,大理寺未经详鞫,即已定谳,国家自立国以来,还从未有过一次大辟二百余人的先例,蔡卞这不是草菅人命还是什么?”

赵佶还没想好说什么,御史陈瓘也弹劾蔡卞,说道:“官家,蔡卞劣迹昭彰,非人臣之所为。诬罔宣仁圣烈保佑之功,欲行追废,一也;凡绍圣以来窜逐臣僚,皆由卞启齿之后施行,二也;宫中厌胜事作,哲宗方疑未知所处,惇欲礼法通议,卞云:“既犯法矣,何用议为”。皇后以是得罪,三也;编排元佑章牍,萋菲语言、被罪者数千人,议自卞出,四也;邹浩以言忤旨,卞激怒哲宗,致之遭远谪,又请治其亲故送别之罪,五也;蹇序辰建看详诉理之议,惇迟疑未应,卞即以二心之言迫之,惇默言不敢反对,即日置局,士大夫得罪者八百三十家,凡此皆由卞谋之,而惇行之,六也。凡此六罪,皆可杀卞!请官家将卞下台谏!”

陈瓘说完,一片御史言官都跪下来,大有赵佶要是不同意他们,今天就要跟赵佶死磕到底的节奏。

赵佶冷着脸问道:“还有谁要弹劾蔡卞的,都一道出来吧!”

赵佶并不介意台谏弹劾大臣,本朝本来就对台谏采取的是纵容的态度,台谏官吏弹劾宰执都是常事,还不要说弹劾蔡卞一个大理寺卿了。但是让赵佶有些不开心的就是,弹劾蔡卞也就罢了,按照台谏这次弹劾的说法,不光蔡卞要下台谏,恐怕章惇也要罢相。这是赵佶所不能容忍的。

赵佶好不容易刚刚把政事堂稳定下来,又来搞这一套,这让赵佶十分不快。半晌都不说话,殿内的气氛十分凝重,赵佶就这么坐在殿上,一言不发,闭目养神。

曾布、章惇、吕惠卿等人都是老神在在,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押班的首相韩忠彦赶紧示意苏辙上前。作为御史中丞的苏辙也不得不上前,苏辙在心中长叹一声,才上前说道:“官家,台谏既然已经弹劾蔡寺卿,官家允与不允,即当告知!”

赵佶这才睁开眼睛说道:“朕不允!处决这批人犯,出自朕意,若是有什么话说,自来寻朕。至于前朝之事,朕早已说过,之前党争之事,皆不予追究,又何来弹劾?”

赵佶摆出这个造型来,让下面的谏官们有些愤怒了,这狗皇帝不纳谏啊!今天得让他见识一下什么是文人风骨才行。

陈瓘当即说道:“陛下,此言,岂无道乎?国家设法以治民,纵有罪,亦应法司鞠问审断,何得径直指令廷尉,处决人犯,严刑峻法,非圣人所以治民也!请陛下收回成命!”

一众言官都是一个声音:请陛下收回成命!

赵佶内心飘过三个字:圣母婊!圣人得仁恕之道,可不是这么用的。

赵佶嘿嘿一笑,说道:“诸卿说圣人该怎么治民啊?”

陈瓘说道:“子贡问治民于孔子。子曰:“懔懔焉若持腐索之扞马。”子贡曰:“何其畏也?”孔子曰:“夫通达之御皆人也,以道导之,则吾畜也;不以道导之,则雠也。如之何其无畏也?”圣人治民,犹凛凛然,官家能不畏之!”

陈次升也说道:“子曰古之刑省。今之刑繁。其为教。古有礼。然后有刑。是以刑省。今无礼以教。而齐之以刑。刑是以繁。书曰:伯夷降典。折民维刑。谓先礼以教之。然后继以刑折之也。夫无礼则民无耻。而正之以刑。故民苟免。官家,礼教不兴,而滥施刑戮,岂人君之所为。”

听到这帮言官这么说,韩忠彦不由得无奈的摇头,曾布他们倒是很轻松的在一旁吃瓜。赵佶见他们说得口若悬河,引经据典的,不由的火起,问道:“诸位看来都是有一颗仁心的,且不知阿云之狱时,诸卿作何看法?”

赵佶说出这句话后,在场的臣子们都是一愣,一众老臣心头都是一震,心里想着官家怎么又提起这该死的案子了。阿云之狱,可谓神宗朝大案,离奇而又简单。

登州的阿云只是一个平民女子,母亲去世后,在为母亲守孝期间,被狠心的叔叔被迫指婚给一个阿云不喜欢的又丑又穷的老光棍。阿云心里不同意,紧接着做出了一个大胆的举动,她深夜来到老光棍家中,想要拿刀将他杀死,无奈阿云只是一个弱女子,没有足够的力量,只是在老光棍反抗的过程中被阿云砍掉了一根手指。阿云惊慌失措地逃走,被官府知晓后顺藤摸瓜还是被抓到了。

登州知府许遵认为此案期间阿云正在为母亲守孝,守孝期间本是不可以婚嫁的,所以阿云和老光棍并不算夫妻,加上阿云是被叔叔逼婚的,也就是说这门婚事本来就是不合法的,所以阿云不能算是谋杀亲夫,罪不至死。

登州将此案上报刑部、大理寺和审刑院后,被审刑院和大理寺却驳回 并坚持“违律为婚,谋杀亲夫”为由,对她判处绞刑。

许遵不服,直接将此案打到御前,恰逢许遵被调任大理寺卿,这下乐子大了,本来是登州和大理寺、刑部、审刑院不和,现在是大理寺和审刑院、刑部不合。神宗令王安石、司马光评议此案。阿云的生死成为新旧两党党争的风向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