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历史军事>陛下也不想自己的女子身份暴露吧>第70章 活下去不就行了?

郭药师在得到赵舒和林恒的承诺之后,离开了皇宫。

眼下,他的情况已然是不言而喻。

不止是他,便是自己手下那剩余的常胜军,也遭到武国内部排挤。

四州之地陷落,阻碍了慕容女帝吞并西夏的进程,武国若是插手对西夏战事,只会对两边不利。

出宫之后,手下的几个将领正在焦急地等待,在见到郭药师之后,总算是松了口气。

“郭将军,我等还以为那皇帝要把你扣押下来呢。”

郭药师布满阴霾的脸上,流露出些许轻松之意。

“武国的陛下说,愿意接纳我等,还愿意将我封为儒州指挥使,改编常胜军纳入武国编制。”

听得这话,众人大喜。

“武国虽说重文轻武,但军队的待遇要比辽国好上一倍不止啊!”

毕竟是经济繁荣富庶的武国,每年光是军费开支就占到了国库收入的三成。

不要小看这三成,武国每年的收支,少说都有千万两白银!

郭药师也是点了点头,眼中露出些许期许。

“我曾答应过你们,只要跟着我,一定让你们吃香的喝辣,每个人都能娶上媳妇!”

“现在,我们的荣华富贵,就要来了!”

........

与此同时,辽国。

辽国实行五京制,上都临潢府乃是国都,其余四都,皆是陪都。

几十年来,有着武国的岁币给养,辽国内部经济,格外富庶,皇宫也被修建的金碧辉煌。

内宫之内,一袭湛金龙袍的女子,端坐在椅上,正听着一旁的男子低声陈述。

“西夏国答应将灵州及附属几州的土地,割让给我国,并愿意承担此次战争的所有开支,只求能与我国和睦相处下去。”

“陛下,此时收手,约莫是最好的结果了,不知陛下意下如何?”

身为皇太子的耶律颂,甚至不敢抬头正视眼前的女子。

慕容女帝,出自辽国最富权势的慕容家族,文臣如繁星般耀眼,武将如日月般夺目。

二十岁那年,慕容女帝被皇室选为皇后之后,便独自策划了一场惊天密谋,大婚之夜刺杀皇帝,提着皇帝的头颅在朝堂上,宣布登基。

而后,在慕容家族的支持下,顺利扶持慕容女帝为辽国皇帝,再改国号为大统。

在成婚之前,耶律先帝已经三十余岁,留下了几个皇子,耶律颂便是其中之一。

为保名正言顺,女子以奉天承袭大辽国运而治的说法,立耶律颂为皇太子,而后只手遮天,掌管朝野上下,杀伐果断。

辽国不似中原受儒家礼数规范,一开始朝堂之上也是骂声一片,但被她清洗过几次,就再也没有任何敢去说这件事情的了。

而且在她登基之后,辽国的国力的确是强盛了一倍有余。

那大家也心服口服了,你女人想当皇帝,还留了耶律家族的正统,带着辽国更加繁荣,那他们就没什么话说了。

逐渐的,慕容女帝,便真正成为了帝国的支柱,无人不尊重。

然而耶律颂,却是提心吊胆的。

因为他知道,自己这皇太子只不过是为了名义上的名正言顺,他还有好几个弟弟,都可以做这个皇太子。

他生怕慕容一个念头,就把他拖出去砍了,毕竟这女人是的确做得出来的。

听得这番话,慕容女帝微微皱起眉头。

有点不甘心,毕竟已经谋划许久了,可此时武国非要插一脚进来。

还因为那武国人不知名的武器,被迫割让了四州之地,因此她的心情格外沉重。

耶律颂也是看出了这点,低着头一句话都不敢说。

而这背后,是因为武国突然发明了一种武器,格外克制辽国引以为傲的骑军。

一个叫林恒的太监?

女子站起身来,目光落到了耶律颂身上。

一瞬间,他只觉得头皮发麻,立刻跪下:“陛下,孩儿做错了什么吗?”

耶律颂,二十岁。

慕容女帝,二十八岁。

这话在外人眼里,是很奇怪的。

但只有耶律颂才知道,他们两个没有真正的母子亲情,这般说,也只是为了让慕容女帝念在名义上的儿子份上,别对他动死手。

女子微微一笑:“颂儿,朕册封你为太子,几年了?”

“回禀陛下,已有八年了。”

“你身为太子,朕从未让你插手国事,可有不满?”

耶律颂连忙把头埋在地上:“孩儿不敢,陛下文治武功天下第一,有陛下在的辽国,才是好的。”

慕容女帝轻声道:“朕这段时间,打算出去一趟。”

“国不可一日而无主,你身为皇太子,接手监国之权,最为合适。”

耶律颂这才抬起头,颤声询问:“敢问陛下,是要做什么?”

“那便不劳你操心了,朕离开后,你替朕主持朝政,宰相会辅佐你的。”

“退下吧。”

耶律颂虽然疑惑,但不敢多问。

监国之权?

他这辈子都没敢想过,只觉得自己能活下来,就是天大的幸事了。

他不明白陛下的意思到底是什么,但没敢去多想什么。

殿内,只剩女子一身。

她眼眸中古井无波,静静地望着远处的皇城。

武国实力孱弱,武国皇帝也格外软弱,她不清楚为何武国居然敢对辽国动手。

丧心病狂不成?

说来,也是多年未曾领略汴京风光了,倒是想去看看。

.......

翌日。

汴京城外,数十万流民被安置。

众人都为能吃上一口饭而感到庆幸。

能活下来,已经是殊为不易了,哪里敢奢求什么?

“林恒,突然喊我出来做什么,我在兵部还有事情呢。”

林恒与狄蓝,皆是一身男子打扮,出城巡视。

林恒笑了笑:“这不是想带着你领略一下,咱们户部尚书的赈灾情况嘛!”

放眼望去,一众灾民密密麻麻,数不胜数。

炊烟升起,多处官兵支起灶台,无数百姓排队领取食物。

狄蓝微微皱眉:“看着倒是挺正常的啊,有什么不对?”

走近之后,二人随即看到,锅里是厚厚的米粥,筷子插进去都不可能倒下的那种。

林恒没有说话,带着狄蓝往更深处走去。

这边的灾民,和靠近汴京城的,并无多少区别。

但粥已经稀薄了不少。

“再往前走走吧。”

狄蓝已经察觉到些许不对劲了。

一直深入,远离汴京十几里的位置。

灾民躁动不安,可也无可奈何。

“贱民,有东西吃就不错了,不吃滚!”

狄蓝立马皱起眉头。

上前一看,锅内煮着的,宛如浆糊一般,根本就是汴京城内百姓的猪食。

麸糠?

狄蓝顿时大怒,抽刀而出。

“尔等大胆,为何这边赈灾的粮食,是这种麸糠!”

“你让灾民,对陛下如何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