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耽美小说>[红楼同人] 林如海咸鱼摆烂日常【完结】>第六十章、“谁干的好事”

  前世这个时候林如海没在京城, 在江南也听过风声,今年会试传出泄题的事情,虽然朝廷在开考时候又换了题目, 但是这件事情引起了很多学子不满,闹得很大, 就连当年的进士都被质疑名次, 京中罢黜了好几名官员, 杀了几口人。

  不过现在没有什么风声, 一切如常。

  听见林如海这么问,朱谦纳罕,这是朝廷里面的惯例, 他怎么一个考过科举的人还问。

  朱谦答道:“历来都是礼部操持,圣上钦点那几位大人做主考。”

  林如海又问:“会试考题是哪位大人出的?”

  苏哲是礼部尚书的乘龙快婿, 对其间的安排更清楚, 垂下眼小声道:“大人们拟定,有些是圣上出, 最后再叫圣上钦点。”

  苏哲看见林如海脸色有点不正常,反问他:“你已考过这么多年,怎么还问这个?”

  林如海别过脸,笑道:“春风得意马蹄疾, 只是想再回味一番,难得黄大人, 操持礼部这么些年,没出过纰漏。”

  苏哲看着林如海的眼神别有意味,他知道林如海肯定又有事藏着, 但是林如海不说, 他也不好问。

  过了半个来月, 进京赶考的学子越来越多,各处文馆学子络绎,京城比往常热闹,处处都是弥漫着书香。

  眼看会试在即刻,忽而京中爆出一个惊天大雷。

  林如海刚到翰林院,当班的同僚都不在位置上,围在大厅里。

  “会试泄题!!”

  “此事是如何捅出来的!”

  “有几位大人收到的信件,里面写着今年拟定的考题,所以才知道泄题了。那个信,有些是半夜塞在大人家门缝,有些是混在下人采买的菜蔬里。”

  “要是查出来,可是要掉脑袋的事!”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翰林院里乱哄哄一片,大家都是从会试考出来的进士,对泄题一事十分敏感。

  侍讲大人从外面黑着一张脸进来,冲众人怒道:“回你们位置上,不许交头接耳!”

  大家纷纷回到位置上不再说话,侍讲大人随手拿了一本书,又走出去,临走前林如海发现侍讲大人深深看了一眼苏哲。

  黄大人是礼部尚书,会试泄题一事,肯定绕不过去礼部,不知是凶是吉。

  苏哲脸上倒是不见波澜,等侍讲大人走后才转过身来,问他:“如海,你是不是知道什么?”

  林如海不可能直说自己前世听过风声,只能敷衍道:“没有,只是那日问起忽而有感而发,好似有什么预感,哪里晓得我长了一张乌鸦嘴,竟然真的出事。”

  苏哲还想说什么,朱谦从他位置上走过来,和二人分析:“你们不觉,此事十分蹊跷,先前的泄题的事,那些买了题的人,恨不得藏着掖着,就算找代笔也是悄悄的怕人发现,怎么会往大人家中投信?”

  这才是诡异的地方,苏哲想了想,也说出自己的推测:“想来是有人检举泄题一事,怕被发现,只好弄这一出,只是这样的做派,耀武扬威,更像嘲弄。”

  林如海一时间也猜不出做出这件事的人是什么意图,神情凝重:“不知别处有没有书信,传扬出去,京中预备会试的举子那么多,朝廷要在读书人面前丢脸,将来榜单贴出来,肯定有人质疑公正与否。”

  其余二人点头。

  “正是如此。”

  忽而苏哲冷笑道:“这样的手法,弄得与陈胜起义一般,大楚兴,陈胜王,好在不是考后泄题,不然更不好收场。”

  几人议论一回,并没有得出多有价值的结论,外面又有户部的人来安排公务,只好暂时散开,苏哲仍旧去给皇孙讲课,林如海在位置上整理目录。

  天色将晚时候林如海从宫内出来,走到宫门处见苏哲等着自己,看那模样应该等了一段时间。

  春寒料峭,林如海见他冷得脸色发白,问他:“你怎么还不走?”

  苏哲没答应,二人间有些许的沉默,苏哲才开口:“如海兄,这样乖张的行事做派,会不会是那一位?”

  先前要把林如海绑走的义忠王前几日从皇陵回来了,马上京城就有这件事,叫人不得不多想。

  林如海看着护城河上春柳抚堤,安慰苏哲:“没什么证据咱们不必乱猜,天色不早,快些归家吧!现在朝廷里出事,你家小儿的满月宴怕是不能大办了。”

  苏哲沉默的点点头,科举大事,出了一丝半点纰漏礼部都兜不住,何况这样一件大事。

  虽然现在朝廷对外声称是有人的恶作剧,外面散播的并不是真考题,但苏哲心知肚明,这次散布的就是真考题,黄尚书十分重视这个女婿,私下与他谈过今年会试的安排,言语间透出来几题。

  就算林如海是他的挚友,苏哲也不敢言明,黄尚书肯定不会泄题,苏哲也没和旁人透露,他只能把这件事烂在肚子里。

  两人一前一后自宫门离去,沉沉夜色压在头上,叫人透不过气。

  林如海才回到家中,衣裳一换,进了内室,贾敏便悄悄问他:“我听说科举泄题,此事可真?”

  林如海眉头拧紧:“怎么你也知道了?谁传的消息?”

  不知是谁和贾敏说的,她为何要操心这种事。

  见林如海口气不太好,贾敏心里也有些烦躁:“又不关我们的事,我在宅子里,你还真把我关着,叫我两耳不闻窗外事。”

  贾敏委屈道:“外面说书的传的沸沸扬扬,嬷嬷说给我听见的。”

  她天天闷在家中,都快闷坏了。

  林如海缓和表情,安抚妻子:“若水有人像你打听,只说不知道,况且还没开考,谁知那是真考题,还是有人杜撰的。”

  贾敏闷闷道:“知道了,而今我也没什么去处,也不会叫人乱说。”

  林如海见贾敏脸色不太好,蜡黄蜡黄的,眼圈还有些红,扶着她的肩膀:“可是在家中呆着闷?要不要去找嫂嫂说话。”

  贾敏绞着怕帕子嗔道:“你倒是体贴,我也不太想出去,一会儿懒,一会儿烦,心里不舒坦。”

  林如海微微一笑,他想起来今天同僚说有些大人家收到的信件是夹在采买的蔬菜里,不知道自己家有没有收到,是不是下人们没发现。

  林如海问妻子:“咱们家的菜蔬一般是如何采买的?”

  贾敏笑道:“听说检举的人把信件藏到菜蔬里,还真有这么回事?”

  林如海心里一沉,看来外面已经传得有模有样,那些大人们收到信件,很快就控制住事态,不敢叫人乱说,立时和朝廷报告。

  民间能传得沸沸扬扬,明显有人造势。

  这时候贾敏身边的乳母喘着气跑进来,手里拿着一个封着红蜡的信封。

  “奶奶,大、大爷,这是灶房的老嬷嬷在木炭里捡到的!”

  林如海接过信封,使了个眼色让嬷嬷出去,才打开信件来看,里面果然就是今年抽取的几道考题。

  林如海无奈一笑,微微摇头:“看来不止放在菜蔬里。”

  贾敏也伸头过来看,“原来这就是今年的考题……我还是头一回见。”

  林如海索性把手中一页蝇头小楷都递给她:“大约就是这个样子,不知道是不是给每个官宦人家都送了一份。”

  贾敏捧着看了一会儿,又还给林如海。

  这件事情过去五六日,翰林院里已经没人谈论,似乎从来都没发生过,外面预备会试的学子们也都被安抚住。

  苏哲今日回来的早,听说是皇孙被叫去给皇后娘娘侍疾了,朱谦又被户部调去算账,傍晚时分林如海和他一起从翰林院回家。

  走出宫门,旁边无人,苏哲才悄声与林如海道:“刑部那边已经查了,收到信件的只有进士出身的大人,圣上发了好大一通火。”

  当礼部尚书的女婿,消息就是灵通,林如海默默听着,这样乖张的行事,真的像是那位义忠王能做出来的事。

  林如海关心道:“尚书大人可受到牵连?”

  苏哲摇头,“圣上并未责罚,只把各位大臣都乏了一月的俸禄。”

  一月俸禄,这样的惩罚在这件大事面前真的微不足道,他们已经可以肯定,犯事的人来头不小。

  林如海疑惑越深,见苏哲借着岳父礼部尚书的光,知道不少内情,继续问他:“这样大的一件事,有没有查出是谁泄题。”

  苏哲勾唇冷笑,“朝廷的说法是有人作恶,真正的考题不是这个,又怎么能查出泄题的人,就算查出来了,也是另外找个名头处置,反正罪名多得是。”

  确实如此,科举泄题一事到此为止,最要紧的是不要影响到后面的会试,朝中断然不会再提泄题。反正这题目没弄到考场,就不算考题。

  还没走过桥,后面一阵马蹄车铃声声,两人本能停住脚步,四马的车架从宫门出来。

  只有王爷能用的归置,如此精美奢华和招摇,肯定是那一位。

  他们是什么样的运气,偏偏在此处狭路相逢。

  林如海和苏哲,两人退到桥边,垂首立在一边,让出马车道。

  苏哲眯眯眼:“你看清了吗,那是谁的车架?”

  林如海颔首,垂下眼去,只愿马车上的义忠王,就这么过去,只当没看见二人。

  可是真实情况岂能让林如海和苏哲如愿。

  马车疾驰而来,腾起一阵尘土,只听见‘吁’的几声,驾车的马夫技术精湛,马车刚好停在二人身畔。

  内里的义忠亲王手指修长,挑开车窗上精美的织锦帘,看向二人,似笑非笑:

  “两位美探花,立在此处作何?”

  61 第六十一章

  ◎“是非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