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历史军事>三国:开局不如狗,我无所谓>第84章 拉曹操做盟友

“多谢刘贤弟能够给操这个面子。”

李傕郭汜走后,曹操对着刘杞施了一礼,语气中颇有感激之情。

曹操跟刘杞算是老熟人了。

以他对刘杞的认知,清渊城董卓造孽,刘杞初出茅庐就敢攻打之,羌人作乱,为救百姓,更敢带着五百人直扑十万叛军,足可见为人之刚硬。

现在却因为曹操不想节外生枝,昨夜对刘杞进行劝告,刘杞便同意大事化小,自觉是承了刘杞不小的人情。

“刘贤弟,刘贤弟?”

刘杞心情不太好,曹操说话的时候,他正望着城外发呆,才回过神,赶紧对着曹操一笑,摆手道:“没什么,曹公言重了,应该的应该的。”

“呵呵……”

曹操很开心,邀请刘杞漫步,在城墙上边走边聊。

“刘贤弟,我知你为人刚正嫉恶如仇,但如今朝廷之形势,很多事情身不由己,李傕郭汜的背后是董卓,董卓背后是袁家,说起这袁家来……”

因为见刘杞心情不好,曹操以为刘杞仍对李傕郭汜的事情耿耿于怀,自觉心中愧疚,对刘杞讲解起了形势,顺便也算是为他自己做个辩解。

刘杞心情不好却并不是因为这个。

昨夜曹操已经传达了刘宏旨意,竟是要调刘杞回京!

刘杞哪还有心情再追究李傕郭汜,反正修潼关对刘杞自己也有好处,干脆就放李傕郭汜走了,倒是没什么好介意的。

“对了刘贤弟,今陛下期盼甚急,不知刘贤弟你,准备何时回京?”曹操想起自昨夜传旨后,刘杞一直还没有答复他,遂有了如此一问。

刘杞郁闷,看了曹操一眼。

又来了……

刘杞心情不好正是因为此事,一时间没有回答曹操,躲开目光,转身来到了城墙边,叹口气俯身箭垛,假装不经意地观看起了城外风景……

阳光普照,晴空万里,却因为冬季寒冷,天地尽显荒凉。

城外半棵枯树,昨日因战火焚毁,一只乌鸦无家可归,瑟缩着栖在枝头,地上散落着它曾经的鸟窝。

或许昨日这里还是乌鸦温暖的家,或许那鸟窝里还有它曾经的乌鸦亲人们都生活在这棵树上,现在却因为战火被毁,只剩下了乌鸦自己。

一阵风来,乌鸦抖了抖翅膀上的霜雪,张开鸟嘴,伸着脖子,“啊,啊!”地叫了两声,振翅飞向远处。

料想它这辈子也不会再回这个伤心地了吧……

正如此刻刘杞的心情。

当初刘杞刚刚穿越过来的时候,跟董家决裂,就是从洛阳走出来的,才一步一步走到今天拥有了玄甲营和无上威名。

结果现在又要回去?

现在是184年,眼看到年尾了,刘杞没记错的话,灵帝死于189年,也就是说顶多再有不到五年刘宏就会病死,接着就是皇权衰弱地方割据。

五年时间说短不短,留在关中,刘杞有足够的信心能够把霸陵打造成自己的装备生产基地,再依靠着这个基地发展势力最后占据整个关中。

他现在也正是这样做的,他都已经在霸陵县城内新成立了好几家工匠铺了。

到时候依托关中民心,一呼百应,再往西灭掉董卓,西凉也是他的,再南下攻取汉中得巴蜀,三州之地在手,这霸业可就成功了一小半了。

这他妈让我回去洛阳?

骂人了,就骂人了怎么滴,谁让老子心里不爽……

刘杞悻悻然。

何皇后跟董太后之争、宦官和大臣之争、皇帝和满朝文武之争,去了洛阳必然要卷入这些争斗,就意味着去了洛阳大概率要白白空耗五年。

一旦错过了这五年时间的窗口期,形势瞬息万变,以后再想补回来可就难了。

当然不排除另外一种可能,就是刘杞到了洛阳后,依靠着对历史的先知优势,摆平朝廷和宫廷争斗,然后扶保京师避免战乱,中兴大汉朝。

只是这太难了,至少在目前的刘杞看来,几乎不可能做到,还不如争霸容易。

而且从穿越后得知身世开始,他就并不认为自己跟皇帝是一家人,严格来说,还是刘宏杀了他这一世的家人,他对刘宏自然没抱什么好感。

否则当初出了董家后站在洛阳街头,望着京师那般的繁华景象,他最终也不会毅然选择还是要离开洛阳……

结果现在又要回去?

刘杞郁闷。

我回你奶奶的蛋!

“哦?”

旁边曹操盯着刘杞看了一阵,忽然惊问:“莫非刘贤弟你不愿回京?”

“嗯?”

刘杞一惊,看向曹操,心想可以啊,不愧是枭雄之姿,曹操看人果然是有一套的,自己还什么都没说,他居然就看出了自己的心思?

“哈哈。”刘杞一笑,道:“没有没有,陛下相召,焉能不去……”

曹操震惊地盯着刘杞:

“陛下期许、太后倚重、汉室宗亲,又有大臣爱护,一入京师必飞黄腾达,多少人梦寐以求而不可得,刘贤弟却不为所动,实是难以想象。”

刘杞心里揶揄了一下,心想少在这说风凉话吧,你刚刚还跟我分析说朝廷形势如何如何,京师那些破烂事你心里最清楚了……

“哪里哪里,曹兄不知,我这个人其实没什么理想,宁愿留在霸陵做个县令,造福一方便知足了。”心里虽然那样想,嘴上却不得不这样说。

“哦?”

曹操惊讶,望着刘杞:“没想到刘贤弟你果然非同一般……”

“哈哈。”闻听夸赞,刘杞大笑。

忽然灵机一动。

“咦?”

刘杞看着曹操。

不禁想到:既然曹操对自己如此欣赏,何不与曹操结盟?

是的,刘杞现在需要朋友,尤其是像曹操这样的既强大又聪明的朋友。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这是《三国演义》和《三国志》里记载的名士许劭对曹操的评价,得益于三国演义的传播,流传比较广泛。

另外还有一种记载,说曹操是:“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这是《后汉书:许劭传》里的记载,这种传播没那么广,知道的人不多。

两种说法完全相反,不能说哪个流传广泛刘杞就信那个,刘杞自己也不知道该信哪个。

但这些无关紧要,不管“治世之能臣”还是“清平之奸贼”,能臣和奸贼刘杞并不关心,反正从后来曹操的成就看,曹操的能力毋庸置疑。

皇帝要召刘杞去洛阳,不管刘杞愿不愿意都肯定要去,从皇帝的权威和态度来看,他今天要是敢硬说不去,明天刘宏就得派囚车来接他。

反正刘杞的身份和实力在这里摆着,从皇帝和董太后开始关注刘杞的那一刻起,刘杞都注定已经被卷入到了朝廷和宫廷争斗之中的漩涡里。

甚至锋芒已露,不管刘杞怎么选择,他去洛阳或者不去洛阳,此刻也恐怕都注定已经被某些人看成了肉中刺眼中钉。

没有后退可言。

所以刘杞现在迫切需要盟友,曹操有能力有心计,又难得的对刘杞如此赏识,自然便成为了刘杞想要结盟的不二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