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历史军事>五胡屠夫>第427章 洛阳之盟

在战国之时,有两个闻名于世的纵横家,一为苏秦,二为张仪。二人乃是同门师兄弟,同时在鬼谷子门下学习纵横之术。

苏秦学艺成功之后,便出山游历。

当时,秦国强盛,对东方诸国形成压制。

于是,苏秦便游走各国,提出“合纵”之策共同对抗秦国,并组建合纵联盟,任“从约长”,兼佩六国相印,致使秦国十五年不敢出兵函谷关。

秦惠王面对六国合纵抗秦,甚为烦恼。

就在这时,张仪却出现在秦惠王的面前,提出连横之策。

于是,秦惠王按照张仪的办法,远交近攻,各个击破,拉拢盟友,成功瓦解对方的联盟。

此时高开所言的“合纵之术”,就是建议慕容恪联合秦国、姚襄等人,共同对抗冉闵的意思。

“先生高见!”

慕容恪心中甚是高兴,于是次日两令齐发。

第一条军令,就是命令1万骑兵暂驻蓟城,原地不动,开展为期三个月的强化训练。

第二条军令,就是命令慕容评坚守新乐城(今河南省新乡市),并同时砍伐树木,开始制造攻城武器。

为什么慕容恪命令1万骑兵暂不出发,那是因为参军高开道:

“太原王,此时尚未结盟完毕,您若进攻,冉闵必然会有防范;若是我们按兵不动,冉闵必然会放松懈怠。

待我们结盟完成之后,您再带兵前出,必然会打冉闵一个措手不及。”

慕容恪听罢,决定听从高开的意见,先按兵不动,而自己则亲自前往洛阳,会见姚襄和秦皇。

次日,慕容恪同时修书两封,一封给姚襄,一份给秦皇苻健,邀请三方共同在洛阳会晤,共同商讨围剿冉闵之策。

姚襄和秦皇苻健二人见到慕容恪的书信,都是高度重视。

姚襄令人开始修葺驿馆,打扫庭院。

而秦皇苻健则派出太师鱼遵,前往洛阳,由邓羌和吕光二人陪同。

次日,慕容恪在慕容尚德和慕舆长卿的陪同下,也骑马前往洛阳。

半个月后,慕容恪和秦国太师鱼遵二人先后到达洛阳。

为了隐蔽起见,防止消息走露,引起冉闵的注意,三方决定悄悄会晤,不举行盛大的欢迎仪式。

洛阳驿馆之中,慕容恪同时见到了姚襄和秦国太师鱼遵二人。

三人一番寒暄客气,而后分别就坐。

慕容恪道:

“众位,冉闵乃是晋人,乃是我们胡人共同的敌人。

当年他颁发杀胡令,不知道我们有多少的同胞惨死在他的刀矛之下,被世人称为五胡屠夫。

所以说,不消灭冉闵,我们胡人此后难有安宁之日。

不消灭冉闵,我们迟早都会被冉闵一一击破,最终成为他的刀下之鬼。

你们二人觉得了?”

姚襄和鱼遵听后,都是点头,深表同意。

此时,姚襄说道:

“冉闵嗜杀成性,对我们胡人恨之入骨。冉闵不死,我们胡人将难有立身之地。

我也同意我们集结三方力量,共同剿灭冉闵,以除后患。”

太师鱼遵听后,也是说道:

“此次联盟,共灭冉闵,这是我们共同的利益所在。我皇听说之后,特意交待我说,坚决支持我们三方联盟,共同消灭冉闵。”

慕容恪听后,心中高兴,不过他也早已料到了会有此种情形。

桓温北伐,冉闵助纣为虐,先后数次对抗秦国和姚襄,令秦国和姚襄两方损失惨重。

所以说,秦国和姚襄双方都是对冉闵恨之入骨。

如今三方结盟,也是符合三方的共同利益。

因而,三方一拍即合。

就在这时,只听得姚襄沉着脸说道:

“诸位,结盟容易,但是就怕有些人表面结盟,而心意不诚,总是怂恿他人出兵,却时刻想着保存自己的兵力。

如果这样结盟,又有何意义呢?”

慕容恪和鱼遵听后,都是略显惊讶。

“景国(姚襄的字),这是何意?”

姚襄冷哼一声,看向鱼遵,说道:

“就在不久前,太师(鱼遵)给我讲了一大堆‘唇亡齿寒’的道理,诱惑我率兵攻打武关。

我姚襄履行诺言,派出大军攻占了武关,却不想引得祸水东流,桓温率兵转头攻打我洛阳。

可是秦国的司空王堕却是狡猾奸诈,表面应和,暗地里却不出兵,致使我军损失3万余将士,陷些致我洛阳失陷,全军覆没。

与这样没有诚信的人联盟,有何意义,又有何诚信所言?”

鱼遵听罢,顿时满脸通红,羞愧难当。

慕容恪听罢,遂正色道:

“此事我早已想到,为了显示我们共同的诚意,我决定此次围剿冉闵,以我燕国为主,你们双方为辅。

可好?”

姚襄和太师鱼遵听后,皆都惊讶,没想到慕容恪竟然是如此的诚意满满。

慕容恪又道:

“此次围剿冉闵,我们将兵分三路:

东路,由我率兵主攻怀县,继而进攻野王;南路,由景国(姚襄)率兵渡过黄河,牵制冉闵;西路,由秦国兵出轵道,攻打轵关。”

姚襄和太师鱼遵听罢,都是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慕容恪再次看向二人,又道:

“另外,为了表示我们大家共同的诚意,我建议我们歃血为盟,立下誓言,共同讨伐冉闵,决不食言。可好?”

“好!”

姚襄和太师鱼遵同时答应道。

三人起身,拿来酒水,摆下香炉,而后跪拜于地,面对青天,而后割破手腕,将鲜血滴入酒中,共同起誓道:

“我(慕容恪、鱼遵、姚襄)三人对天发誓,将齐心协力、不留余力,共同剿灭冉闵。

苍天在上,厚土在下,若违背誓言,愿天诛地灭,人神共戮!”

说罢,三人同时饮下血酒,一干而尽。

起誓完毕,姚襄问道:

“太原王,我们何时讨伐冉闵?”

慕容恪笑道:“三个月后!”

太师鱼遵惊讶地问道:“为何这么久?”

慕容恪道:“三月时间,首先就是让我们有更多的时间集合人马,准备攻城器械。

其次,三个月后,正值寒冬,江河封冻,如此我们就不用准备渡河船只,只管踏过冰面,可以充分发挥我们骑兵的优势。

再次,三个月后,正是寒冬,大雪封路,桓温也无法派出大军前来支援。

如此,我们就可以一心一意地共同对付冉闵,而不用顾忌桓温大军了。”

姚襄和太师鱼遵二人听后,顿时心喜。

姚襄哈哈大笑道:

“太原王真不愧为燕国第一名将,考虑事情极为周全。

没有了黄河的阻拦,没有了桓温的支援,冉闵身处野王,便是一座孤城,犹如瓮中之鳖,任由我们摆弄了。”

慕容恪点了点头,意味深长地看向太师鱼遵,说道:

“所以说,这一次是留给我们最后的、也是唯一的一次机会,我们三方一定要不留余力,彻底消灭冉闵才是。

如若这一次我们三方仍然各怀心思,不能团结一心,那么以后可就真得没有机会了。”

姚襄和太师鱼遵二人听后,立即明白了慕容恪的意思,于是齐声答道:

“太原王请放心,这一次不消灭冉闵,我们绝不退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