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玄幻奇幻>三更夜话:猫奴捉鬼日常>第125章 幺蛾子

  这又是什么幺蛾子?丁宁茫然地看向赵逸,通话的声音足够大,他确认对方已经听到聊天的内容。

  赵逸一想,说:“鬼胎的一种,还有可能就是在场还有别人把胎儿接走了。”这种操作实际并不难,用障眼法就能搞定。

  苦主石焕生此时正坐在店铺里的太师椅上焦急地往门里看,脸上一圈胡茬,眼下的黑眼圈重到还以为他是被人打了两拳,丁宁毫不怀疑要是把这个坏消息告诉对方,他能撞死在店铺门口。

  “你难道都不觉得奇怪吗?你们的名字里都有和那对基佬君臣一样的字,呼延策的尸身不见了,这会儿又有个疑似慕容宁的婴儿也消失了,或许那个冥冥之中的黑手就是为了取你们性命,用来完成这两人的复活大计。”

  丁宁觉得有道理,但又十分奇怪,“你说他那么有能耐复活哪一位千古帝王不行,翩翩要搞这一对。”

  “那不是这一对条件相对简单吗?要是活祭一千人才能复活秦始皇,你干不干?”赵逸挤挤丁宁,很快被丁宁挤回去,“我吃好喝好,弄这个干啥,你这个假设不成立。”

  “那万一对方有复活这两人的必要呢?”赵逸摸摸下巴,“我们换个角度看看,现在除了昆仑长白,还有东南西南方一带深山老林,其他地方的风穴灵气已经不足以养出一条这么大的大蟒了。我怀疑这大蟒根本就是南山古墓的镇墓神兽,不是后来自己进去的。”

  呼延策因为李策的原因错杀了慕容宁和乐宁,怨气极重,被李策封在南山古墓里不得转世,日日夜夜都在寻找突围之法,正巧古墓被发觉,导致镇墓大蟒脱出,破坏了原有的封印,李策也就是那时候发觉事情不妙,于是有了必须单独回古墓的理由。

  李策下墓之后另一个李策出现,把盗洞给封起来了,还袭击了他,最后两人打了一架,自己家的大猫落了下风,虽然销掉自己的悬赏,但也被另一位李策悬赏,不得不暂时躲避一段时间。

  在这一段时间里,另一个李策就开始用古墓里的东西来试探他的记忆,不仅带走了呼延策的尸骨,还来到S市带走了疑似慕容宁的转世。

  于是梦里李策和那两人和平相处的情形,还有之后呼延策留书和李策决裂,川文星之前对大猫下手的事情,阿鉴说大猫要杀自己的事情,都有了解释——冥冥之中还有另一人在从中作梗,推波助澜。

  那个人和李策长得一模一样,会是梦境里那只由李策辛勤哺育长大,两者一脉同源,叫“乐宁”白虎幼崽吗?

  赵逸丝毫不知道丁宁误会事情的走向,他发现自己没法和对方透露乐宁的真实身份,每次要说的时候就下意识地安静,后来尝试几次,才确定这条信息被人施加言灵之类的书法,默认成禁忌。

  只有天机才不可泄露,这条信息被默认等同天机的存在,他要是强制说出来,恐怕下场就是一道惊雷劈面。

  丁宁最后还是和石焕生说了这个情况,孩子找到的机会很渺茫,一是道上的人出手,一定是做了障眼法的,监控什么的一定是少之又少,二是小孩被拿去一定是有用的,不管是祭品还是容器,都不会留到他长大,那种寻子多年得以相认的剧情基本没法上演。

  失子的男人沉默起身,朝他鞠躬,“那也要找,要多少钱都可以。”

  旁边陶知听着有些眼红,可怜兮兮地看向丁宁,被陶纱赶去写作业。

  丁宁心想,或许找回那孩子能影响到事情的发展也说不定,“赵逸你行吗?”

  “男人最忌讳的就是问行吗。”赵逸在一湖斋里走动,看到墙上的墨宝,眉心微皱,又去看对方落款,就像是证明了什么似的,精神百倍地恢复。

  干这一行符箓咒纹见识得多了,每一笔画都会藏着属于作画之人独有的精气神,行家一看就能判断得八九不离十,墙上的字对比竹简的字明显就是出自同一人之手,何况作画的宣纸那么新,不是古董,百分之百两者都是出自李策之手。

  自己真是接了个要命的委托,怪不得那人掏卡都不带迟疑的。赵逸压住因为激动而微微抽搐的嘴角,李策这家伙,到底是个什么角色啊!

  “有我在这事妥妥的,你回家等消息吧。”他靠在书桌上拍板。

  石焕生激动得都要哭出来,丁宁让他好好照顾老婆,这件事发,叶柳芽受的惊吓不比男人的少,稍不注意就会出事,他又道了几次谢,这才离开一湖斋。

  店铺里,陶纱看看丁宁,又看看在店里转悠的赵逸,好奇地凑过来问:“丁宁,李老板呢?”

  正在茶室里写作业的陶知也抬头来关注这个问题,这两人许久都没出现,一出现丁宁身边破天荒地没有李策的身影,还多了个陌生男人,脑洞大一些的都能想出一处电视连续剧了。

  “李策有事要办,最近我的搭档兼保镖换成这位。”丁宁向两人介绍赵逸。相比李策气势堂皇慑人,赵逸的模样少了很多攻击性,又是好脾气能说会道,聊天时气氛意外地好。

  丁宁问两人过年的打算,陶家姐弟面面相觑,都在对方眼里看出不情愿,丁宁说不想回没关系,看好店就行,过节期间S市人少,注意安全。

  两人和他道谢,丁宁一看左右没什么事情,带着赵逸离开,打算找家店尽地主之谊招待对方,顺便解决自己的晚饭。

  赵逸却提出自己想去个地方,丁宁一听,是之前自己去接李策的酒吧,不由得好奇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