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千言,落笔难书一字!

旬日间,喜哀接踵而至!命运啊!这般无常。

………………………………

世间没有不透风的墙,沂水县和安东卫的变故没能隐瞒多久,在九月份的时候,终于还是被人捅了出来,情报紧急送往了京城。

“陛下有召!宣内阁首辅携全体内阁大臣,兵部左侍郎兼任兵部尚书舒应龙入宫觐见,不得有误!”

“臣!领旨。”

啪!御座上的万历皇帝,把一摞锦衣卫的密报扔在地上,看着三位内阁大臣和舒应龙,脸色阴沉。

锦衣卫都指挥使骆迅小心的站在大殿内的一角,大气也不敢出。

拖延了快一年的时间,才获得情报,说明他作为锦衣卫都指挥使已经失职了,虽然现在手下送来了沂水县和安东卫变故的情报,但是功不抵过,肯定要付出一些代价来平复皇帝的怒火。

“骆迅!你给他们读读这份密函,让他们知道,他们任命的安东卫守备是个什么东西!”

“是!”角落里的骆迅小声的应答,然后无声的走到堂下,捡起那份密函。

“臣,锦衣卫青州府百户秉奏,39年5月12日,沂水县阳都镇借故匪患之名,把县城守备康千户及大部分官兵骗出县城,到阳都镇平乱,结果5月13日在阳都镇中伏兵败。

匪军随后裹挟乱兵攻入沂水县城,沂水县县令张永忠未作抵抗直接降敌,同时发出公文期满青州府府尹和青州卫指挥使。

全县被匪军控制,欺压士绅,搜刮民财,破家者数百。”

念完这一本之后,骆迅拿起另外一本,继续读。

“臣,锦衣卫日照县总旗秉奏,安东卫从七月份之后,换任新指挥使,臣另外探查得知,全卫上下全部官员全部被替换,现任指挥使名为牛贤宽,之前未曾听闻此人履历。

自七月下旬开始,全卫上下开始清查田亩,并把原留任各级官员全部罢免。之后,对各地军户重新划分土地,并使用武力侵占周围州府民田数万亩。

地方民怨四起,破家者无数。”

“臣,锦衣卫鲁地暗探奏报,鲁中地区新出现一股叛匪,兵力超过五千,已经暗中控制沂水县和安东卫全部军户,并得到当地军户的支持。

先兵力合计三万余人,另外军户余丁也被招募,设为辅兵。

叛匪军中,甲胄齐全,训练不坠,军纪严明,未见私自劫掠发生。

经探查,安东卫卫城外面正在修建码头,有巨大冒烟钢铁器械协助,经臣等冒死探查发现此物类似自鸣钟,亦是用热气驱动。

另有海上战船数艘,火炮齐全。具体数量不明,类似佛郎机海船。

具体如何,请朝廷定夺。”

“好了!就念这些吧!兵部和吏部,安东卫原来官员的调遣可是经过尔等手笔?”万历皇帝圆润的脸色铁青,对还坐在那里的吏部和兵部尚书问道。

“臣不知!”吏部尚书于光站起来,躬身说道。

“最近官员升迁和改任,还是三年前的事情,陛下一直没有批复近三年来的任免奏疏。”于光继续说道。

意思就是正式的官员任免你还都没有批复呢,我哪还有心思整这些歪路子,此事跟我们吏部无关。

吏部尚书说完之后,躬身站在那里。

兵部左侍郎舒应龙现在还是兼任兵部尚书,这几个月了还没有得到皇帝的正式任命。“对于安东卫官员调整的事情,臣有所耳闻,是通过南直隶吏部的关系进行的例行调整。臣接手兵部之后已经把相关奏疏送到内廷,不过一直没有批复,按例此事算通过。

不过那个牛贤宽到任后,倒是上了一份奏疏,言说安东卫海防空虚,战船陈旧不堪使用,奏请朝廷拨付军费新造海船修缮军港码头!”

啪!

万历皇帝一拍桌案,对堂下大臣说道:“此事都是朕的错了!”

首辅于欢吉闻言站起来说道:“陛下!此事是乱匪作乱和地方官员不作为的错,非陛下之过,也不是吏部和兵部的过失,全是沂水县锦衣卫和县令欺瞒朝廷引起,不然凭借青州府守军,早已经平定乱匪。”

万历皇帝听后,也收起脸色,然后对于首辅问道:“于卿,此事此时当如何?”

“陛下!发莱、登两地水军,从海上封堵安东卫。然后陆上调集淮安府守军北上灵山卫南下进攻安东卫。沂水县的叛军就要青州府守军负责,兖州府守军严守蒙山各处关卡,防止匪军逃脱。”

等首辅说完之后,兵部舒应龙也出来说出自己的意见:“于大人之言确实是老成之言,深得兵法精髓,不过臣建议,既然匪军有佛郎机海船,那征调盘踞江浙地区的佛郎机商人携海船北上助战,如何?一来宣扬朝廷威严,让不安分的西夷之人领略一下大明的君威,另来还能节省部分军费。”

舒应龙说完之后,首辅和户部尚书意味深长的看了他一眼,然后闭口不言。

皇帝沉吟了一会儿,然后说道:“户部还能拿出多少钱粮?”

户部尚书钱广出声道:“回陛下!夏粮还没有押运入京,现在仓中可用钱粮之余百万担,白银五十万两。不过臣建议,鲁地夏粮可以暂留当地,用作剿匪之用。

淮安府的夏粮也可以直接拨付为军需,这样可以节省转运京师陆上的消耗。”

“既然钱粮都有着落了,那兵部发文调遣各地守军剿匪吧!舒爱卿,这次你就作为此事总督,全权负责平定鲁地之乱军,所有从贼者皆可先斩后奏。

至于,你想征募西夷海船参战的事情,暂可不必!

还有南直隶六部牵扯此事的官员,全部捉拿追问其责!此事由吏部尚书于光负责,大理寺和锦衣卫协助,一定要把这些蛀虫拿掉。

谁知道西夷和那些叛军有没有勾连,毕竟只凭借沂水县和安东卫,短时间内可铸造不出来火炮和如此多的甲胄。”

万历帝最后说道,他知道自己朝廷上的各个官吏,背后都有牵扯,比如兵部左侍郎就跟海商有很深的羁绊,首辅也是南方数个布政使司的代言人。

此次叛乱,看起来很简单,但是背后有没有朝廷大员的参与呢?谁知道!

等万历皇帝说完之后,让人当场书写了各式圣旨诏书,然后当场用印批复,下发到各地,完全没有之前的拖拉。

离开大殿之后,舒应龙跟在首辅于欢吉后面。

“舒大人,有事?”于欢吉后也不会的问道。

“此次平定叛乱,还要南方江浙之地多多支持,下官还有些事情,需要大人赐教。”

过了一会儿,眼看就到了岔路口,于欢吉才说道:“走吧!可以不再钱粮之事上使绊子,但是西方海商想绕开我们,还不行!

至于遣学子进入国子监之事,更是不行!但是江浙各地的书院可没有限制。

至于其他的舒大人就不要说了!”

说完也不等舒应龙回应,直接坐上软轿离开。

“罢了!罢了!该做的老夫都做了,也对得起那几对金发尤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