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历史军事>异界帝国:小王崛起>第183章 通牒

在欧陆恐慌的这几天,倭军发动了数次进攻,一点点消耗鹰军。

罗伯茨在这段时间,将澳洲军团二十万人从南洋调到倭国战场。

生力军的加入,让鹰军情况好转,发动几次反攻,企图夺回被切断的地区,打破倭军分割包围计划。

每一天,两军有数万人伤亡。

两国继续血战,是李哲乐意看到的。

只要鹰国脱不了身,普鲁士国在欧陆的声音不会太大,有利于李哲实施计划,达到目标。

李哲想让鹰军速败,很简单的,给倭军送十艘潜艇,袭击运输线,断了鹰军补给,鹰军还怎么打下去。

倭国有夏国支持,弹药管够。

鹰军不敢袭击夏国的商船。

在夏国的持续输血下,倭军越战越强,各师团轮战练兵。

松本土坤带兵是有一套的,佐藤象甘愿当副手。

在这种情况下,罗伯茨请求国内支援,南洋和印度的本土士兵无法完全抽调,否则会引发灾难性后果。

想想看,若是人口密集的印尼各岛爆发了叛乱,将一举成功。

乔治七世本来就在扩军,答应本土五十万准备完成后,再向远东增兵五十万,一举拿下倭国。

这几乎是鹰国的极限了。

本土人口五千万,理论上可以征兵五百万,本土防御下,千万大军也可以。

但面对夏国,人多不存在优势。

倭国是一个反面教材,九州军民四百万伤亡。

两国不愿服输,继续僵持。

三月中旬,夏国第三分舰队和第二军抵达西非摩洛哥拉巴特,这里有高卢国的海军基地,直接开放给夏国海军,兵营还在扩建,第二军搭建野战帐篷。

夏军抵达,各国时刻关注着。

他们希望,夏军是来参加演练的,在西非溜达就好了。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李哲在军队到达后第三天,就让李昭启动针对伊比利亚国的行动。

在通知之前,李昭提前和文森打招呼,让高卢国提前准备。

一九零一年三月十八日,夏国外务部正式向伊利比亚国发出通牒,限期三天内,签署归还租界、废除不平等条约的文件,并赔偿夏国损失费五亿鹰镑,割让直布罗陀。

消息发布后,夏国警察正式收回伊比利亚国在津门、沪城等五城的租界,相关人员被扣押。

这一次,百姓和学生们除了欢庆,没有游行,他们理解了帝国的一切行动。

李哲看到民众越来越理智,还是很欣慰的。

民众理智,帝国政府压力少了很多。

夏国外务部的通牒传出去后,让欧陆各国松一口气。

夏国的通牒和驻军地点,证明这次高卢国和夏国的军事行动是针对伊比利亚国的。

只要不是针对自己的,一切好说。

可被动当事人伊比利亚国皇帝卡洛斯七世,五十六岁的他,本想六十岁退休,安享晚年,临老临了,夏国给他来一闷棍。

他很后悔。

明知道夏国会收回租界,当初就应该提前归还的。

现在好了,夏国军舰和陆军开到了家门口,不赔偿和割地,肯定要直接登陆。

晕倒在床上的卡洛斯七世,召集内阁大臣开会,由皇储主持。

伊比利亚国海军大臣莫雷诺无心开战,海军太弱了,目前为止,战列舰没有一艘,五十艘战舰是中小型战舰,护航还行,打仗别想。

看看西非的夏国海军,六十几艘战舰,一艘超战列舰,三艘重巡洋舰,这是何等强大的武力。

“陛下,臣建议,直接答应。”

他的话音一落,遭到其他大臣的反对。

外相巴罗斯站出来,“陛下,我们可以联合罗马国、奥利国、沙俄国,他们在夏国有租界,有割占的领土,若是各国联合起来,一定能对付夏国。”

卡洛斯七世听其他大臣说完开战的理由,将目光转向自己的儿子。

未来的帝国皇帝该怎么决策。

“父亲,若开战,帝国可能第一个国灭。”

杰里不受他人的想法影响,夏国陈兵海对面,摆明了要强吃。

“各位别忘了,我们的北面是高卢国,他们现在和夏国穿一条裤子,几个月前,两国狼狈为奸,敲诈了五个国家。”

“夏国海陆军驻扎在摩洛哥,想必和高卢国约定好了。”

杰里一番话,让殿内陷入沉默。

是啊,夏国怎么会打无准备战争。

高卢国一旦突破比利牛斯山,将长驱直入,杀入马德里。

伊比利亚将再次成为高卢国的属地。

想想太可怕了。

“殿下,若不打,帝国将怎么给臣民交代,你看看外面,全是游行的。”

首相卡贝略明白杰里的意思,可赔款割地,国内民众情绪无法安抚,轻则游行,重则暴乱。

伊比利亚不是铁板一块,整个帝国是几个王国强行吞并拼凑而成,强大时和平欢乐,一旦野心之人看到机会,岂会放过。

“不打,帝国能解决问题,若打了,打败了,帝国将分崩离析,首相怎么选?”

杰里的想法很简单,吞下这口恶果,寻找靠山,待时机报仇。

夏国得罪了鹰国、得罪了普鲁士,后面还会得罪罗马国、奥利国,到时候,整个欧陆会团结起来。

卡洛斯七世缓缓闭上眼睛,他很不想做这个决定。

在伊比利亚高层挣扎的时候,罗马国和奥利国纷纷派人找到鹰国和普鲁士国,请求两大国干预。

夏国成功拿到直布罗陀,对整个欧陆威胁很大,特别是罗马国和奥利国,若没有靠山,罗马国和奥利国将走上伊比利亚的结局。

乔治七世根本没空,鹰国本土力量薄弱,远东陷入僵局,他头疼来不及,怎么可能管别人的死活。

派人将两国特使打发了。

威廉三世没有鹰国的决绝,他认为,普鲁士帝国是欧陆第一陆军强国,该发出声音,保护欧陆

而且,普鲁士帝国已在备战,真打起来,他可以联合欧陆各国,先将高卢国横推了。

夏军很强大,但短期内,欧陆是占据上风的,高卢国战败,战场会转到远东。

威廉三世相信,整合的欧陆力量,强于夏国。

到那时,胜负难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