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历史军事>异界帝国:小王崛起>第80章 军政安排

岭南战争结束,李哲给军队放假,轮流休整一周。

岭南各地恢复了正常,李哲召开军政会议,做下一步的规划。

与会的有司令部、政务院、都察院、司法院主要官员。

“诸位,我军即将北上,有些工作要做在前面,本王先说一下我的大体规划,细节上后面进行讨论。

第一,土地政策要坚决执行下去,各地驻防军、情报部门会配合农业司接管其他的省份,当然,为了保持乡村稳定,可以免配合的地主十年的商税,鼓励他们投资办厂。

第二,教育尤为重要,这次赔款,划归政务院的部分,在教育经费上适当加一些,文教司要做好各级学校的规划以及教师的培养,未来每个省最少拥有一个大学,这件事教育司要做好规划。

第三,商业上,我军大胜世界三大强国,安全不是问题,问题在于营商环境,李昭这边要因地制宜,借鉴国外的一些经验,制定有吸引力的商业政策,吸引国内国外的投资者,工商业作为未来的工作重心,工业司和商业司要密切配合。

第四,工业司趁着北上的这段时间,计划好未来的工业发展规划,不懂的就去咨询和借鉴,我们和高卢国关系不错,未来该国应该会是重要的合作伙伴,特殊的工业设备可以交给王府商会去筹办。

第五,想致富先修路,交通司要肩负起这个重任,同样要做好铁路、公路、港口等的修建计划。

第六,各行各业税务方面,税务司要实际考察规定,和商业司商讨,不可制定过重的税收。

第七,珠江城继续按照制定的模式走,三年内本王要看到一定的效果,并逐步推广到其他地区。

第八,司令部兵务署和后勤处保证大军后勤,政务院要配合好。都察院和司法院这边要紧盯各地官员,维护百姓的权益,谁敢在乱世中浑水摸鱼,鱼肉百姓,抄家流放到边疆建设帝国。

第九,外交方面,要招募更多的人才,当然要做好监督,不是谁都要放进来,宁缺毋滥,本王不需要双心人。

第十,宣传司着手筹备国家的宣传机构,并制定好管控措施,根据时局变化有对应的政策。

以上就是一统全国后本王需要重点关注的地方,你们消化思考关于本部门的问题,一会儿在会上一一讨论。”

李哲停下喝水,部门越来越多,人越来越多,问题自然越来越多。

李哲需要一次性给他们解释清楚一些规划的方向,输出一些超前的经验,当然,这是李哲前世看到的,细节需要实践中论证。

会议持续一整天,将政策框架细化出来,直到下班点,李哲才主动结束会议,规划中有不明白的地方,各司可以直接来找他。

李哲召开军政会议的事情没有隐瞒,高卢国领事文森得知消息,将消息传回巴黎。

休息一晚上,第二天一早,李哲召开军事会议。

各军军长和第一副军长到会。

会议两个议题,一个是战后总结,一个是北上计划。

这次战役各军打得可圈可点,但也暴露出后勤运输困难等原因,这暂时没法解决,火车汽车未普及,后勤效率上不去,军队越多越难。

战后总结由各军军长分别进行,将自己在战争中的心得分享出来,暂时看不到问题也没关系,李哲并不会逼迫他们必须想出问题。

战后分享是有利于高级军官及以下指挥官积累经验,增强战时应变能力,少犯错。

这个环节占用时间并不多,军人不需要侃侃而谈,长篇大论。

休息二十分钟后,军事会议进入下一个环节。

李志安负责主持。

“各位,一周后,军队将北上,我军这次主力战损不大,就不用进行长时间的休整,朝廷军强弩之末,不是我们的对手。”

“所以,根据我和王爷昨晚初步沟通的结果,将分三路进行北伐。”

“第一路,出闽海,拿下钱杭省、苏扬省江南地区,之后跨江北上,占领江北、齐鲁地区,在北河边上待命。”

“第二路,走赣江省,拿下安淮省,汴州地区。”

“第三路,打荆湖省,北上占领河洛省,控制洛州。”

“我们现有九个军,有一个军要留守岭南,不知道你们谁愿意担当重任?”

这是李志安和李哲商量好的环节。

北上是立功,没人想留下,他们先给各军军长选择的空间,若没人,只能点名。

各军军长互相看着,没人愿意开口。

李哲不着急,用手转笔,他相信有人会主动的。

果然,第一军军长梁玉泽主动站起来。

“王爷,岭南留我来守吧,第一军在两次战役中立功够多了,北上这苦哈哈的活,留给其他军长。”

李哲很满意,心底里,他是倾向留下第一军。

“好,留守同样有功劳。”

岭南不需要太多军队,一个军够了。

留守军队定下来,那北伐的各军热闹起来。

张景瑞和赵奎站起来,张景瑞代表请战,“王爷,第一路由第八军和第九军担任吧,我们能圆满完成。”

李哲看向两人,第八军和第九军是镇东军旧部,他们去很合适,而且,有张景瑞和张景胜兄弟在,张大帅应该会手下留情。

“行,那进入金陵的任务交给你们,给你们两个重炮营。”

两人高兴,“谢王爷!”

李哲挥手让两人坐下,“这次我和李大人亲自主持北伐战事,第三路军由李志安副司令任总指挥,辖第三军、第六军、第七军及五个重炮营,第六军为先锋。”

“本王负责指挥第一路和第二路,第二路辖第二军、第四军、第五军及剩下的重炮营。”

“朝廷军在南江二十万人,帝京和北方一带估计也就二十万人,其他的军队伪帝调不动。”

“无论怎么讲,二十万对四十万,优势在我。”

“没有洋人干涉,本王这一次直击帝京。”

各军军长站起来,“北上帝京,重振帝国。”

李哲很满意,具体作战细节由李志安带领参谋人员制定,李哲不管。

不过,李哲将兵务署张学兵和后勤处张亮叫来,交代关于后勤运输的细节,让他们尽量安排人勘察水路陆路,提升效率。

军政会议开完,珠江府繁忙起来。

到这时,三国的赔款交齐,同步进行交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