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罢,汉斯拉开了墙上的布帘。

一张兵工厂剖面图,呈现在众人眼前。

张大炮抬首瞧去:根据剖面图显示,这座兵工厂规模并不大,只有几个车间和仓库。

生产的武器,也以轻武器及弹药为主。

“这位亨利先生,也曾经是克鲁勃的员工!”汉斯的目光,落在了费德奇的身上。

费德奇象征性地点了点头。

“这的确是一个线索!”海因茨微微颔首道,“按照惯例,我们应该派出侦查人员,详细了解一下情况!”

向山也说道:“那可以请费德奇先生帮忙联系,这样以来,调查更加顺利一些!”

张大炮闻言,心如明镜:这调查小组只有六人,海因茨和向山,都是高官,自然不适合做这些小事。

费德奇是克鲁勃的总经理,与亨利认识,自然要避嫌。

那么,只能自己与海军工程师克莱门斯,去调查最为适合。

“井下先生,那就劳烦你辛苦一趟了!”海因茨瞅了张大炮一眼。

张大炮装模作样地看了一下向山,向山则面无表情。

他知道向山这家伙,算是默许了。

“市长阁下命令,在下定当执行!”张大炮起身应道。

“那就请井下先生领队!克莱门斯先生,还有汉斯,你们配合井下先生行动!”海因茨沉声道。

克莱门斯、汉斯也应道。

会议散后,张大炮与两人一起商谈行动。

克莱门斯有点不高兴地发起了牢骚:“这当上了师长,连跑腿的事情,都让我去了?”

张大炮开启系统工具,克莱门斯的相关介绍,迅速出现在眼帘上。

原来,克莱门斯与海因茨是大学同学,一个从事武器制造,一个从政。

十余年后,海因茨傍上元首心腹葛林,顺利晋升为档卫军师长。

克莱门斯则从事武器动力开发工作,也是d国新型潜水艇的专家,特别是他在发动机制造上,颇有造诣。

看完这些信息,张大炮心想:难道向山已经做通了海因茨的工作,特意安排他与克莱门斯见面接触?

不过这确实是一次增进感情的机会。

“克莱门斯先生,您的大名,在我国都是家喻户晓!”张大炮故意“抬起轿子”,对克莱门斯夸赞道。

克莱门斯四十多岁,长得有些矮小,头发凌乱,与d国科学家倒是风格迥异。

“井下先生,这番话说的,我在贵国就像马克一样,人人都爱?”克莱门斯眨巴着眼睛,阴阳怪气地答道。

张大炮知道这些科学家,多多少少有些性格,他毫不在意哈哈一笑:“在我们看来,您比马克,甚至我国货币,都值钱!”

随后,他意味深长地说:“无论是权力,还是经济,都不能改变科学的真理,更不能凌驾于上!”

克莱门斯闻言,眼睛一亮,微笑着点了点头道:“你这个岛国人,还有些机灵劲啊!”

“两位先生,我看我们是不是该商讨一下,如何去卢森兵工厂打探情报吧?”汉斯见两人扯得有些远,急忙问道。

“汉斯,你负责与费德奇联系,准备三个身份,以供货商的名义,前往卢森兵工厂!”张大炮沉声道,“这件事,最好现在就去办!”

张大炮突然变得严肃起来,倒让汉斯先是一愣,然后很快应道,起身离去。

“克莱门斯先生,我会准备一个详细方案,每一个人都有新的身份,包括要说话,准备的物品,均会详细列出来!”张大炮说道。

“那请问我需要做什么?”克莱门斯问道。

“您暂时什么都不要做,您是武器专家,届时与亨利交谈的时候,需要您的专业知识。”

张大炮继续说道,他似乎又想起了什么,问道,“克莱门斯先生,这次前往兵工厂,你需要什么物品,请尽管和我说。”

克莱门斯摸了摸胡子,想说什么,却打了一饱嗝。

他尴尬地笑了笑说道:“没什么……”

张大炮的鼻腔中 ,钻进去一股浓郁的酒气。

原来如此!张大炮暗暗思忖道。

柏灵郊外,一家乡村啤酒馆。

烟雾缭绕,灯火晦暗。

乡村音乐的伴奏下,性感的啤酒女郎,扭着露脐的腰身。

一群壮汉手舞足蹈,举着酒杯,大口大口地痛饮啤酒。

口哨声,此起彼伏。

一名面容瘦削、面色冷峻的男人,穿过嘈杂的人群,转到了后堂。

他进入了一间杂货间,轻轻地带上了门。

杂货间里,堆着各种啤酒,角落里,摆放着一个大木箱。

男人走到木箱旁,掀开盖子,敲了敲木箱底的木板。

咚咚咚……

咔嚓……

木箱底陷下去一块,露出了一个黑油油的洞口。

一级级台阶,赫然出现。

男人钻入洞里,拉上了木箱盖子,顺着台阶走了下去。

密道越走越宽,空气中,也传来了发报机的声音。

嘀嗒嘀嗒嘀……

随着“嘎吱”一声,男人推开了面前一道木门,步入了一个房间。

“上校同志!”一个身材婀娜的金发女人,端着一杯啤酒,迎了上来。

原来,这里是R国在d国特工组织总部,代号“A组织”。

这个冷峻的男人,则是A组织负责人索科夫上校。

“莎拉波娃同志,有什么最新消息吗?”索科夫喝了一口啤酒,眉头一皱。

他一直认为这d国啤酒,远不如伏特加有味道。

“内务委员会发来密电,贝尔曼已经死亡!”莎拉波娃从口袋里,掏出一份电文,递给了索科夫。

索科夫闻言,有些半信半疑,他接过电文一看,满面疑惑地说:“你不是已经失手了吗?那是谁干掉了贝尔曼?”

莎拉波娃摇了摇头,答道:“这也是让我不解的,上级没有说明情况,难道那天晚上,我们还有同志在暗中行动?”

“很有这种可能!”索科夫用手撑着下巴,若有所思地说,“他会是谁呢?”

“为什么远在万里之外的内务委员会,这么快知晓了消息?”莎拉波娃不解地说,“肯定是那位同志,及时报告了内务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