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也没办法不怒。

刘赋不是圣人,也做不到佛祖割肉喂鹰,没办法让这些吸血鬼趴在身上不停的吸血而无动于衷。

他忍不了!

当萧何把整个辽东积压多年的户田税册,统计完成后报上来时,刘赋看到了整个辽东,自己封国的总数据。

人口一百二十六万,这其中壮年男丁只有二十万人左右。

土地两千三百六十万顷,但其中的一千八百万顷,都掌握在世家大户们手中,是不用缴税的,因为他们的祖上有功名,有税赋减免,绝大多数家族现在还有在朝中为官之人,更是不用交税。

不但如此,这次世家大户们不用缴税,却把田地租赁给百姓们耕种,反而要百姓们继续向朝廷交税,这交上来的税自然都落进了他们自己的腰包。

朝廷免了他们的税已经是天大的损失,他们竟然还反过来代替朝廷找百姓们收税。

此事真是士可忍孰不可忍!

刘赋心中很快便有了办法,他命手下人等四处去搜寻辽东世家大户们的亲笔书信,然后叫来杜如晦直接临摹笔迹伪造。

刘赋的道理很简单。

你依律法行事,我便也依照律法来对付你。

但你若是在律法里钻空子、得好处,也别怪我也在律法里钻空子整死你!

既然正面不好动你,那就换个侧面来搞你!

实际上,自从刘赋入主辽东以来,这辽东各地的士族门阀首领们,便已经聚在一起通过气了。

辽东最大的四个门阀士族,便是黄家、白家、郭家以及徐家。

黄家、徐家各有一名一品大员在京城坐镇,白家、郭家也是朝廷之中根深蒂固,甚至家族中有人执掌兵权,那可是真真正正的大权在握啊!

这几天,因为刘赋派人深入调查田亩之事,再加上土豆和红薯派发了下去,立即便引起了巨大轰动。

四大士族的掌舵人们齐聚一堂,又开始私下议论起来。

“老夫觉得土豆与红薯的种植,对于我等来说终究不是什么好事,诸位觉得呢?”

白家家主一发话,黄家家主立即也说出了自己心中的担忧之处:

“如今辽东的粮食,全都攥在咱们手里,且不说这辽东,江南号称最富饶之地,可咱们这辽东号称是天下的半个粮仓的,咱们辽东的粮食生意遍布中原各地,若真是如大王所说的那样,土豆和红薯都能亩产数千斤,那产出一多,我等的粮价必然下降,粮价大减,难道叫咱们贱卖粮食不成?”

黄家主的话,也正是其他家主所思所想的要害之处。

一亩地产一百二十斤小米,百姓们需要不停的耕种,空闲时出来卖苦力,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如此,才能勉强吃饱饭。

可一亩土豆和红薯的产量就能达到两三千斤,这可是同样一亩地小米产量的近二十倍啊!

百姓们若是都不缺粮食了,谁还来高价买自己手中的粮米?

当他们不再为了生计而拼命的时候,自己等人还上哪儿去找这么便宜的劳动力来做事?

再一换算过来,粮食的产量如果真的翻了二十倍,那粮价岂不是得跟着跌二十倍?

到那时做生意可就不是利润大减那么简单了,而是利润暴跌!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商人如同铁公鸡,要从他们手中掰下一根毛带走都是要了他们的命。

叫他们一下缩减如此之多的利润,举双手来赞同刘赋推广土豆跟红薯,这可能吗?

简直是做梦!

白家家主说着说着,已经气愤的咬起牙关子来了:

“诸位,诸位!”

“现在咱们只有团结一心,咱们手中的土地千万不能拿出来种土豆红薯,不但不能种,还不能叫那些百姓们种,咱们得想方设法将那些百姓们手中的土地,能收的全部收上来,他们要是不卖,那就逼他们卖!”

“对!”

“趁着现在刘赋这个王爷手里无兵,管不了这么多事儿的时候,咱们不下手更待何时?若是错失良机,再叫刘赋缓过劲儿来,手中招募了大量的兵卒,笼络到天下间的人才为他治理封地,到时候监察越发严格,咱们想做这些事都不可能了。”

此时徐家家主也站出来,坚定赞同道:

“几位老哥哥们说的都不错。”

“咱们必须团结一心,回去也各自管教好自己手下人,还有那些个小家族们,只能尽可能的把更多土地攥在咱们自己手里,才能稳操胜券,后汉刚刚建立,开国不足一年,此时正是笼络天下民心之际,咱们做的这一切都不违反律法,他们就拿咱们没办法,我就不信了,他刘赋现在就敢无视律法,直接对咱们不讲道理的下手?只要他不敢,咱们这么干就绝对没有问题,别看他是个王爷,最后也得乖乖过来屁颠屁颠的求咱们不可。”

几人商议定了,此时郭家家主又补充道:

“我觉得咱们回去之后,从明日开始便可以叫粮行罢市!”

“只要咱们一罢市,那些百姓们便没有粮食可吃,他刘赋不是从哪里弄来了土豆和红薯的种子吗?老百姓饿的没东西吃的时候,为了不饿死,肯定得吃这些种子啊,如此一来咱们双管齐下,既收拢土地,又罢市逼他们放弃种植土豆红薯,刘赋是个聪明人,年年风水轮流转,皇帝换了一轮又一轮,铁打的皇帝流水的世家,只要咱们坚定一心,难道还怕他不来求我等?”

“好主意!”

“不错,明日便罢市,老夫回去便做!”

这边四位家主商定之后,立即回去派人传话,连带所有亲戚、手下、小家族全部通知到位。

刘赋倒是没想到。

这帮士族们的胆子是真大啊!

自己正琢磨着抓不住他们的罪名,在想办法给他们往头上扣屎盆子呢,结果这帮人自己竟然就主动送上门来了。

这不是巧了么?

于此同时,刘赋拿起大哥送来的求救书信,立即挥笔回信一封:

“大哥,你所遇之难题弟最近刚好碰见,附上一封书信,大哥看过自会明白。”

说罢,刘赋将一份黄家公子的亲笔书信,和一封杜如晦仿造的黄家公子通敌造反书信,并在一起既给了大哥刘善。

你们不是钻律法的空子,朝廷的王法拿不住你们吗?

那我就说你通敌造反,咱们看谁玩得过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