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古代言情>夫郎靠竹筒奶茶发家>第133章 终章

  “阿姆阿姆。”

  玩累了的小藕儿凑到乔穗满身边,好奇地看他编吉祥穗。

  乔穗满温和笑笑,“藕儿喜欢吗?”

  手下动作不停,手里的粗红绳弯弯绕绕,不一会就成了一个形状好看的穗子。

  小藕儿狂点头,“红红的,好看。”

  小孩子喜欢鲜亮的颜色,乔穗满便把手上这个给他,“拿去玩吧。”

  “阿姆最好了!”小藕儿大声夸道。

  坐在堂屋门边刻灯笼的陆冬青打趣道:“昨儿不还说爹爹最好?”

  核桃这时也过来,眼睛看看乔穗满,又看看陆冬青,说道:“藕儿是说爹爹阿姆都最好了。”

  乔穗满和陆冬青一下笑出声,小核桃这孩子还真是,一碗水端得平平的。

  “爹爹阿姆,我就是这个意思!”小藕儿鬼灵精道。

  苗莲花见状也笑,“好好好,咱藕儿和核桃都是好孩子。”

  今儿已经初七了,唐果儿和陆雪松带着元宝回河东村住两天,汤圆一大早就去找团子一块做功课了,只剩下他们几人在家。

  乔穗满一早喂过后院的鸡鸭和猪,陆冬青到竹林里瞅了几眼羊群,把苗莲花煮好的吃食倒进食盆,就回来刻灯笼,一会儿羊吃完了再去收拾。

  花云和长工初十才过来,明儿等陆雪松他们回家之后就得带小家伙们回镇上了。

  在村里日子总是慢悠悠的,不像在镇上,一大早起来吃了早食就送汤圆去私塾,然后做香饮做奶茶收钱算账,一直到傍晚才停下。

  有人劝过乔穗满,那些活都能雇人做,每个月花个几钱银子把活分出去,在家带带孩子做做饭,轻松又自在。

  乔穗满却从不这么想。

  他开铺子就是因为自己喜欢研究各种新式香饮奶茶,让他放下这些可比登天还难。

  忙是忙了些,但是每次推出的新饮子新奶茶都能得到客人的夸奖和捧场,乔穗满便更割舍不下。

  如今铺子里各色饮子奶茶已经有二十多种,慢慢的转变为客人来了再现做,味道更好,客人们也都乐意等待。

  如今他的铺子已经成了水青镇的特色了,连带着那条巷子别的铺子生意都比以前更好。

  小核桃小藕儿两个早上玩累了,吃过饭后一沾床就睡着了,苗莲花上了年纪,午间也得休息会,乔穗满和陆冬青依旧在堂屋生了火盆编穗子做灯笼。

  “竹筒该换一批了吧?”陆冬青道。

  “是该换了,竹器铺后院不还有挺多新的,够用呢。”

  “嗯,突然想起来这事儿,就同你说一声,后天吧,我都搬去饮子铺。”陆冬青笑道。

  香饮铺供客人在店里喝所用到的竹筒和竹碗每月都会换一批,年前那批虽没用到一个月,但过年这段时间放了这么久,也该换了。

  换下来的他们也没浪费,晒干以后能当柴火使,多少省下些柴火钱。张宁和禾夫郎在铺子里也做了好些年了,工钱一年涨一点,如今张宁每月是一两银子,禾夫郎则是七钱,自打在铺子做工之后,日子好过了很多。

  张宁和她相公都很拼,前年就在镇北买了一处小院,不大但是足够一家子生活。

  张宁夫家那几兄弟嫉妒得不行,还起了别的心思,觉着她一个月能挣这么多,铺子又忙,大家是一家人,怎么也该在乔穗满面前说说好话,多招一两个干活。

  张宁不肯,那几家人竟敢直接跑到铺子闹,乔穗满直接把他们轰了出去,指着铺子门上前任县令大人亲笔写的牌匾,扬言再敢上门就报到县衙去。

  陆冬青从竹器铺那边过来二话没说就给了他们一人一棍子,那几个屁滚尿流就跑了。

  乔穗满突然想起来这事,低声笑起来,道:“那次借着柳县令的名义教训了张大姐夫家那几个人以后,张大姐说他们再也不敢在她跟前晃悠了。”

  “真是活该,当初做得这么绝,连老人留下的银子都只给了张大姐他们一半,还好意思说一家人。”乔穗满紧接着忿忿道。

  陆冬青把做好的一个灯笼放到大竹筐里,笑呵呵道:“还得是你厉害。”

  “那是。”乔穗满挑挑眉道。

  陆冬青笑出声,凑过去在他脸上偷了个香。

  乔穗满眉眼弯弯没制止,笑着继续编穗子。

  黑金趴在火盆旁边,抬眼看了看两人,又耷拉下脑袋在棉垫子里拱了拱,似是习惯了。

  要是往常,它肯定也会凑过去闹着要乔穗满顺顺毛,可现在天冷,它实在舍不得离开火盆。

  一天时间很快过去,唐果儿回家住了两天很是高兴,回来后笑意盈盈的,还带了一大块鹿肉,是唐啸年前打的,一直留着半只等唐果儿回去才动。

  中午陆雪松学着唐啸的做法在鹿肉抹上些盐小火慢慢烤熟,只切了半块,足够大家过过嘴瘾了。

  汤圆更高兴,鹿肉可遇不可求,他这是第二次吃,上次也是唐果儿从娘家带回来的,大眼睛亮晶晶的,道:“小么,唐爷爷好厉害啊。”

  唐果儿乐得不行,笑道:“下次小么再做给你吃。”

  “小么真好!”

  乔穗满摇摇头,同样满脸笑意。

  屋里。

  乔穗满迭好床被放进大木箱里,一块厚实的棉布摊开在床上,苗莲花和他一快,把几个孩子的衣服折好放上去。

  苗莲花叹了一口气,“热闹了这么些天,又要回镇上了。”

  乔穗满安慰道:“娘,过不久又回来了,你要想我们,让松子驾上车就能过来啦。”

  苗莲花知道这个理,再者现在她去镇上也很方便,不管是陆雪松还是乔瑞丰,卖鸡蛋的时候喊上一声就能送她去铺子,只是分离的时候始终有点难受。

  汤圆聪明,一把抱住苗莲花的腿,仰起小脸道:“阿奶,等我下次小考完,就拿第一名回来给你看!”

  苗莲花一下笑开,汤圆现在很壮实,苗莲花已经抱不动他了,便弯下身摸摸汤圆的圆脑袋,“好,阿奶等着汤圆回来。”

  乔穗满低头笑笑,手上功夫也没停。

  孩子的衣物多,整整一个大包袱,他和陆冬青的就只几身,两个包袱装好,乔穗满便先放到车厢里。

  陆冬青做的灯笼金贵,几钱银子一个,占了将近一半的位置,秦雨让他们带去镇上吃的萝卜菘菜和各种菜干都只能放在车厢外面,和竹子挤在一起。

  鸡蛋贵些,乔穗满用篮子垫了稻草一同放进车厢,几个孩子和元宝依依不舍道了别之后爬上车,乔穗满这才跟着上去。

  “乔哥哥,我和大哥说了,家里的柿子林檎明儿就送过去。”唐果儿道。

  “好嘞。”

  “呜呜呜,哥哥,哥哥不走。”元宝小声哭起来。

  一起玩了快一个月,他这么一哭,藕儿也红了眼睛,但是爹爹阿姆都要回镇上的家,他自己留在这边的话,就见不到阿姆爹爹了,便带着哭腔道:“元宝,我们会回来找你玩儿的。”

  陆雪松看的好笑,捏了一把自己儿子瘪起来的小嘴,元宝登时哭得更大声了。

  “啧。”唐果儿没好气地瞪了陆雪松一眼,拍了拍元宝的背,安慰道:“好了好了,过几日爹爹去镇上送鸡蛋,就带你去找哥哥们玩好不好?”

  元宝这才慢慢安静,打了个哭嗝,小手前后晃,“那、哥哥们,再见。”

  “元宝再见。”

  “叔叔阿么再见。”

  “阿奶,我拿第一回 来!”

  “好好好,去吧。”苗莲花摆摆手,一脸欣慰不舍。

  陆冬青这才驾着驴车慢悠悠的走。

  车上东西太多,乔穗满坐着都不好动弹,还好几个孩子已经习惯了坐车的感觉,没闹着说难受。

  年已经算过完了,村里好些汉子开始四处找活干,聚在巷头巷尾说话的人都少了许多,大家又开始要为了新的一年忙碌了。

  慢慢出了下河村,乔穗满掀开帘子看了一眼外面,熟悉的风景越来越远,他放下帘子,低眉笑笑,每次离开都是为了更好地回来,不用伤感。

  官道上人不算多,三三两两的,一直进了水青镇,到了东市,才又热闹起来。

  听见小贩的叫喊声,汤圆一骨碌爬起来,期待地看着乔穗满。

  乔穗满从鼻子轻哼了一声,自己儿子在想什么他最清楚了,明明吃过午饭才出来的,又想吃零嘴了。

  “过年吃了这么多,这段时间先不买了。”乔穗满道。

  听回春堂的大夫说,不能给孩子吃太多零嘴糖糕,一是怕吃多了不吃饭,二则是对牙口不好。他家几个孩子倒不用担心第一点,但乔穗满怕他们吃坏牙,正好汤圆最近开始换牙了,每天都限制他吃零嘴的数量。

  汤圆抿抿嘴,右手食指伸出,左手握着右手手掌,软声软气撒娇:“阿姆,一点点,就一点点嘛。”

  乔穗满压住嘴角,努力让自己看上去严肃点,说道:“不行,你又不饿,晚上有饭给你吃。”

  陆冬青的声音也从外面传进来,“汤圆,不能这样啊。”

  求零嘴失败,汤圆撇撇嘴,“好吧,那晚上可不可以吃炒鸡?”

  唐果儿他们留了好些走地鸡过年吃,让他们带了一只杀好的去镇上,放进竹筐里的时候正好被汤圆儿瞧见了。

  乔穗满没忍住拍了一下汤圆的肉胳膊,笑道:“成成成,哪顿少了你肉吃了。”

  驴车突然停下,乔穗满问:“怎么了?”

  陆冬青咳了一声,大声道:“前边车多,堵住了,一会就好。”

  “行。”

  车多堵在路上是常有的事,连小藕儿和小核桃都知道,小核桃玩着七巧板,只微微抬头看了看外面,看不真切,就接着低头玩起来。

  而小藕儿,已经靠着车厢壁睡着了。

  乔穗满闲着无聊,拿出汤圆的功课慢慢看,别的不说,在学业上汤圆很让他们省心,放了这么久的假,每天都会写一会儿,夫子布置的功课也都按时完成,从不耽搁。

  汤圆才启蒙不久,学的是《三字经》,乔穗满也会,看着看着自己偷偷笑,他刚学写字时,写出来的字还没汤圆的规整。

  想到这,乔穗满盯着汤圆满意地点点头。

  过了一阵,驴车才渐渐又跑起来,大乖跟着他们这么久,已经很熟悉这条路了,驶离东市之后路很顺畅,没过多久就到了白杨弯巷。

  将近一个月不在,家里难免落灰,乔穗满和陆冬青先把卧室和灶房打扫了一遍,乔穗满着手做饭,陆冬青去卸车上的东西。

  藕儿睡醒了,正在和核桃玩七巧板,有汤圆看着,乔穗满很放心,只时不时去堂屋看一眼。

  一荤一素一道汤,都是家里带来的食材,清甜美味,吃过饭后,他和陆冬青给几个孩子洗了澡,由着他们玩一会,自己到旁边的净房去洗漱。

  等他俩都收拾好,孩子们都已经七歪八倒睡熟了,小藕儿的腿还压在汤圆肚子上。

  乔穗满笑着把他们摆好,掖好被角,才接着拾掇衣服。

  他正把衣服放进衣柜里呢,陆冬青就一脸神秘地把他拉到一边,手上不知什么时候多了一包糕点。

  “下午在东市买的,千层马蹄糕,只剩这么点,我都买了。”陆冬青低声道。

  乔穗满睁大了眼,没忍住笑出声,“你下午诓我们呢?”

  “他们最近在家里零嘴就没停过,你说不给他们买,当然不能让他们知道了。”

  乔穗满低声笑个不停,两人做了好几年爹姆了,没成想吃点东西还要偷偷摸摸来,实在好笑。

  陆冬青接着说:“今儿洗漱完了,放起来,明天吃。”

  乔穗满笑得眼睛都眯了起来,连连点头,“好,我锁进柜子里。”

  等把这包千层马蹄糕藏好,他俩才蹑手蹑脚躺下,想起来还是偷笑。

  不知是吃了鹿肉还是因为背着孩子偷藏糕点兴奋,乔穗满不由自主地在陆冬青胸膛四处作乱,腿也搭在他身上蹭。

  陆冬青的呼吸越发重,直接转身将人压在身下,一低头,咬住更甜的唇。

  被子盖着,乔穗满紧咬着唇,一点声音都不敢泄出来,爽意持续许久,才渐渐平息。

  那包糕点最后他和陆冬青吃了几天,没让任何一个孩子发现。

  东市旁边的古罗大巷的第三家铺子前一长串鞭炮噼里啪啦响。

  乔穗满和陆冬青在铺子前高高兴兴招呼客人,汤圆和小同窗们在铺子里四处跑动,小藕儿小核桃捂着耳朵咯咯笑。

  吉时一到,一大批客人涌进店里,新买的小工和李恒熟练地记下客人要的香饮,一份一份打个不停。

  这间铺子铺面不大,但位置好,和以前一样,香饮和奶茶在北德路那边先做好带过来,客人要就立马打,为的就是做东市这边的快生意,和老铺子生意不冲突。

  陆冬青的竹器也摆了些到这边,两人的第三间铺子顺顺利利开业,许多老客都来捧场,许婶子更是高兴,在东市这边开了铺子,她想喝奶茶就不用跑到北德路那块了。

  过了最热闹的一阵,汤圆的同窗们陆陆续续回了家,乔穗满和陆冬青也带着孩子离开。

  东市香饮铺的两个人原先都在北德路那边做过许久,乔穗满没什么不放心的,每日进项他心里有数,偶尔来看看就行了。

  近来家里农活多,陆雪松和乔瑞丰他们便没过来,这没啥,日后有时间再来看也一样的。

  驾着车去到肉市,乔穗满下了车,让陆冬青他们在外面等,自己熟门熟路到了一家小摊,笑着道:“雪生,王奇哥,来三斤五花。”

  “小满!”

  正在数钱的陈雪生眼睛一亮,“铺子忙完了?”

  乔穗满点点头,“现在人没半上午多,就回去北德路吃饭了。”

  王奇很利落割好了一大块肉,称重的时候秤杆高高的,一看就不止三斤,他笑道:“恭喜恭喜,多的就当咱送你的开业礼了。”

  知道他们的好意,乔穗满笑着接过,陈雪生收了三斤肉的铜板,笑呵呵道:“夏生前不久接了好几个竹桌竹床的单,近来忙得很。”

  “天热了,大家都贪凉,这时候生意最好做了。”乔穗满道。

  “是啊。”

  和陈雪生唠了会,乔穗满拎着肉回到车上,继续往北德路走。

  吃过饭,陆冬青也没闲下来,又去看镇郊的地,这关系到一年的吃食,时常盯着才能放下心。

  核桃藕儿两个去秦小幺那边玩了,乔穗满没拘着,孩子多一块玩才高兴,街上孩子多,大家都混熟了。

  估摸着陆冬青快回来,乔穗满做了一份紫苏饮,放到井里冰了冰。

  外面热,陆冬青去地里肯定免不了自己上手,回来时经常满头大汗,得喝点解暑的才行。

  果不其然,陆冬青顶着烈日回来,刚进铺子就咕咚咕咚喝完了满满一碗紫苏饮。

  乔穗满拿帕子给他擦掉脸上的汗,又用竹扇扇风,等他缓过热劲儿了,才问道:“地里如何?”

  陆冬青拿过扇子,自己使劲扇了几下,让乔穗满也能吹到风,回答道:“还行,没有去年多,和大前年一样吧。”

  “那还不错,今年过年雪就下的不算大,能有大前年的收成挺好了。”

  陆冬青点点头,地里的长工老实本分,知道收成越多,他们能分到的粮食也越多,一直勤勤恳恳的,陆冬青前两年就给他们加了工钱。

  晚上是少有的凉快些的时候,白杨弯巷的家里有好几张摇椅和竹床,乔穗满和陆冬青一人躺了张摇椅,汤圆和核桃藕儿在竹床上玩。

  边上的桌子摆着一盘甜瓜,甜瓜在井里冰过,入口冰冰凉凉,味道甜滋滋的,水又多,时不时戳一块吃,惬意的很。

  乔穗满手搭在摇椅边自然垂下,陆冬青便顺势牵起来把玩。

  乔穗满由着他,另一只手用细签子戳了一块甜瓜,递到陆冬青嘴边。

  汤圆玩一会吃一会,看见了便嚷嚷道:“阿姆,我也要喂。”

  “去。”

  陆冬青没好气道:“多大了还要阿姆喂,羞不羞。”

  “爹爹比我大,爹爹更羞。”

  “你小子,”陆冬青笑道,“爹爹和阿姆成婚了,不一样。”

  “那我也要成婚!”

  眼瞧着话题越来越偏,乔穗满打了一下陆冬青,眼神嗔怪,和孩子胡诌什么呢。随即戳了一块给汤圆吃,大的高兴了,俩小的也吵着要,只好一人喂了一块。

  孩子们心满意足接着玩,乔穗满和陆冬青对视一眼,眼里都是细碎的笑意。

  摇椅晃晃悠悠,乔穗满和陆冬青手牵着手跟着晃动,微风拂过,是再好不过的日子。

  ——全文完——

  故事就停在这里啦,文章虽完,但是小满和冬青平和美好的日子依旧在继续着~

  半年前就想写这个故事,构思了很久,9月5日开始连载,一直到今天已经三个半月啦,成功完成了自己的第一本小说!

  故事的完成度我已经很满意了,想到要完结还是忍不住有点鼻酸,当我敲下“乔穗满”和“陆冬青”这两个名字时,我知道,我和他们的羁绊开始了。

  小满和冬青,我真的很爱他们。

  看着我笔下的他们凭借着努力,一点点把日子过好,我仿佛也跟着他们经历了一遍。摆摊、给酒楼当小工、存钱买铺子、开铺子、生娃娃,一件件大事,我边写边替他们高兴。

  他俩是我的初心,我想我会永远记得这段时间,每天码字的时候都很快乐,前期看的人少些,我也曾为此烦恼,但从没有想过不写了。我创造了他们,就一定要给他们一个圆满的结局。

  我很高兴,因为我做到了。

  包括其他很多角色,都倾注了我对他们的爱,所以在前几章写了一起过大年的的番外,家人们、朋友们、友邻们,都有很好的结局。

  故事到这里,非常感谢大家一路以来的支持~

  *专栏有一本小满和冬青的现代ABO线的文(和网恋对象结婚后),算是番外篇,三万字左右吧,我写完直接放上去,大概春节的时候放~是免费回馈大家哒

  *下一本《穿成酒楼小掌柜》/《屠户的泼辣夫郎》求一下预收哟(不确定先开哪本咧,所以厚脸皮拜托大家都收藏一下啦嘿嘿),依旧会好好构思好好写哒!

  最后,再次感谢大家的陪伴,许多小伙伴我都记得哒,还有默默看文的小可爱们,爱你们,我们下本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