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古代言情>夫郎靠竹筒奶茶发家>第113章 买地

  陆冬青和刘老汉驾着驴车往县衙去,半下午的,再晚县衙就没人值守了。

  乔穗满几人在镇郊附近四处走,小汤圆很少到外面,平时在街上逛的多些,现在看什么都好奇,睁着一双大眼睛,四处张望。

  “五亩地结的粮食够吃两年了。”苗莲花高兴道。

  “是啊,明年就不用再在粮油铺买米面了。”乔穗满笑道。

  且他还有个想法,原先家里吃用的米面都是买的,他舍不得用来做浆水,虽然有客人提出过这个需求,但是碍于原料贵,他试做出来以后没在铺子里卖,只给自家人喝过。

  等到买的这几亩地收成了,那就不成问题了,不管是浆水还是酿些米酒都成。

  乔成富死了两年多,以前的事想起来好像是上辈子发生的,他和乔瑞丰对酒这玩意不像以前一样排斥,逢年过节桌上都有酒水,到了冬下,时常和陆冬青一块小酌暖身。

  他们都不贪多,一两碗喝过,人暖和起来就成,且米酒甜滋滋的混着一丝辛辣,和香饮奶茶很不一样,是不同的体验。

  镇郊的地一大片望不到头,田里还有好些人在捉泥鳅黄鳝,他们看的有趣,小汤圆也挥舞着手,兴奋得很。

  走着走着,还遇见了熟人。

  “许婶子。”乔穗满笑着打了声招呼。

  “诶,远远就看见你们了。”

  许婶子显然是刚从地里上来,裤脚还滴着水,她看见小汤圆,笑道:“这乖乖,养得真好,一看就是有福气的!”

  乔穗满笑嘻嘻道:“婶子家里这么多地,秋收可忙了吧?”

  “是啊,有长工也放心不下。”

  许婶子拍手,虽忙累,但也不难看出她的高兴,“这几年天时好,粮食结的都更多,又能过个好年咯。”

  远处有人喊许婶子,她转身应了一声,和乔穗满说:“我去忙,你们逛。”

  抱汤圆抱久了乔穗满手发酸,便给苗莲花抱一会,家里人的气味汤圆都熟悉,没有抗拒乖乖的跟着他们到处看,时不时还咿咿呀呀的叫。

  没过多久,乔穗满听见驴车行驶的动静,往陆冬青离开的方向一看,果然是他们回来了。

  驴车很快到了他们面前,陆冬青拉紧缰绳,大乖便停下,刘老汉跳下来,笑道:“地契办好了,地界也和你们说过,老汉我先走了,家里还有事儿。”

  陆冬青颔首,“辛苦刘叔跑这一趟。”

  刘老汉摆摆手,胸前鼓鼓的,他笑道:“不辛苦不辛苦。”

  整整五十两银子一次性付清,也没讨价还价,这笔生意他做的高兴,背着手就回家去了。

  等人走了,陆冬青拿出地契,展开给乔穗满他们看,笑道:“这块地如今是我们的了。”

  乔穗满喜笑颜开,一字一句看过,除了特别难的字,大部分他都能认出来,看见他俩的名字,更是一下笑出声,高兴道:“嗯!”

  “回家去,秦雨哥说今儿做好饭菜等咱去吃呢。”唐果儿记得秦雨嘱咐的话,笑道。

  “成,上车,咱回家!”乔穗满把小汤圆抱回来,挥手笑着说。

  驴车摇摇晃晃,汤圆玩了一下午,现在眼皮子上下打架,乔穗满哼着小调哄他,没一会就睡着了。

  唐果儿把睡着的汤圆抱过去,笑得温柔,“小汤圆真好看,像乔哥哥又像大哥。”

  “眉眼和小满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鼻子嘴巴像老大。”苗莲花盯着大胖孙子,笑眯眯道。

  “汤圆笑起来眼睛和乔哥哥一样弯弯的。”唐果儿附和道。

  小汤圆回到乔穗满怀里,嘤咛了一声,乔穗满连忙拍拍他的背安抚,笑意盈盈,“张大姐和禾夫郎也这么说,一看就知道是哪家的孩子。”

  唐果儿摸摸自己的肚子,想着,不知道他和陆雪松的孩子会像谁多一些呢。

  回到下河村,他们直接奔向乔家,远远就看见炊烟升起,路过陈家时喊了周水芬和陈平一声,没看见陈夏生,估摸着找村里的同伴玩耍去了。

  院门没关,乔瑞丰在院子里锄草,小团子站在小木车里学走路,秦雨正好端了一坛子肉出来。

  “大哥,秦雨哥。”乔穗满欣喜喊人。

  “正好正好,再炒个菜蒸个蛋就能吃了。”秦雨笑道。

  乔穗满抱着孩子不好帮忙,苗莲花上前两步进了灶房,“成,我来就行。”

  “秦雨哥。”

  唐果儿笑着喊,两家都是好相处的人,时常一起送蛋去镇上,他和秦雨早早混熟了,接过秦雨手里的的砂锅,道:“我端进去。”

  “成。”

  秦雨没和他们客气,蹲下逗了一会团子,又回到灶房和苗莲花一块忙活。

  陆冬青陆雪松则在一边和乔瑞丰说着地里的事,乔瑞丰知道他们在镇郊买了地,很是高兴,让今儿吃饱了再走。

  几个人一起忙活,饭菜很快就好了,汤圆还没醒,乔穗满把他放进团子用的摇篮里,在侧间接着睡。

  共做了三样菜,菜式不多,但分量足够,自家人吃喝,简单就好。

  乔穗满给秦雨看过地契,磕磕绊绊念了一遍,秦雨笑眯眯听着,也说了个好消息:“我又有了,三个月了。”

  “真的?”乔穗满睁圆了眼,和汤圆好奇张望时一模一样,秦雨低笑:“前几天找刘爷爷把过脉,错不了。”

  “太好了,这下子汤圆也要做哥哥了。”

  接连的好消息让饭桌上很是热闹,唐果儿和陆雪松说着在竹林养鸡鸭羊的趣事,一桌子人笑声就没停下来过。

  那两头母羊栓了一段时间,性子渐渐温顺,他们预备过段时间就借只公羊回来配种,等母羊怀上,几个月后就能下小羊羔。

  日子越过越好,手头越来越富裕,连着人丁也兴旺起来,乔穗满回家的路上嘴角一直没下去过。

  汤圆醒了闹着要吃,陆冬青在屋里哄,乔穗满煮熟羊奶,把碗放进井水里凉一会,在汤圆扯开嗓子哭之前进了屋里。

  汤圆正要开始嚎,见阿姆进来了就吧嗒嘴,陆冬青轻笑:“雷声大雨点小。”

  “聪明着呢,”乔穗满也笑,坐到陆冬青旁边喂儿子,“喝奶咯。”

  汤圆别的不懂,但对于吃吃喝喝很醒目。有时乔穗满抱着他吃饭,一不留神就让他抓了一把菜在手里,几个月大的孩子,牙都没出来,虎头虎脑就往嘴里送。

  乔穗满边喂边说:“言姐差不多出双月子了,到时带些糕点和红糖去。”

  “嗯,”陆冬青逗逗儿子,“成婚时咱几家还只有羊羊一个娃娃,现在一下三四个了,时间过得可真快。”

  “是啊,今儿去镇郊,我就想起咱去府城那次,路上看见好多新奇事,不知不觉都已经一年多了。”

  “等汤圆大点,放家里让娘看几日,我们再去一趟府城。”陆冬青笑道。

  “当着儿子的面,你就说这话,”乔穗满嗔道,“就欺负他听不懂。”

  陆冬青不觉有愧,笑了两声说:“现在去了也不记得,等大些,五六岁能记事了,再带他一块去。”

  说着说着陆冬青想起一事:“找个时间,咱一大家子回一趟云台镇,几年没回去,不知村子现在如何了。”

  “如今在这边安了家,但爹的坟还在那头,娘的意思是,选个吉日,把坟迁回来,我和松子也觉得该这样,不能留爹一个人孤零零在那边。”

  “什么时候去算日子?”乔穗满问。

  “过完年吧,汤圆还小,等明年开春快一岁,就能走远路了。”

  汤圆喝完奶,陆冬青给他擦过身换了里衣,接着说:“还得去看看师傅,遭灾前他就搬去了原北府城儿子家,许久之前给他寄过信儿说在这边安顿,不知收到没有。”

  乔穗满点头,老竹匠把毕生所学都教给陆冬青了,怎么着也要让人知道他们如今过得很好,免得年纪大了还忧心。

  乔穗满捏捏儿子肉肉的小短手,“汤圆要跟着爹爹阿姆去好多地方,高不高兴呀。”

  汤圆吐了两个泡泡,咧着嘴笑,乔穗满给他盖上小被子,说道:“一会就睡着了,我先洗漱,你看着他。”

  陆冬青点头应下,“我把水提进来。”

  随即转身去了灶房。

  乔穗满哄了会儿子,陆冬青就把洗漱要用的东西都拿进来了。

  他俩已经许久没有在一间房里洗过,乔穗满久违地有些不好意思,磨蹭了一会儿才开始脱外衣。

  汤圆在陆冬青怀里背对着他,听见响动想转过身看,陆冬青拿了拨浪鼓在后面摇晃,汤圆的注意力一下就被引开。

  陆冬青把汤圆放回床上,眼神却转过盯着乔穗满,喉结上下滑动。

  乔穗满动作滞了一瞬,陆冬青的眼神如有实质,像是能把他剥光了般。

  他脱掉里衣,只穿着亵裤,脸上慢慢红润,好一阵才擦洗好上身。

  穿上里衣,脱掉裤子后他背过身去,动作迅速擦过身子就穿上新的亵裤,这才转过身道:“我把衣服放去外面,你快些洗漱。”

  “好。”陆冬青哑声道。

  乔穗满故意磨蹭了一阵,洁牙时动作也比平时慢,直到陆冬青洗好才回到里间。

  汤圆睡熟了,乔穗满把汤圆抱进摇篮,自己在床上躺下,陆冬青迫不及待就钻进被窝,在他嘴上啃了好几下,手也四处作乱。

  月份大了之后两人就没实实在在地亲近过,到现在已经大半年了,陆冬青眼睛发红,像是饿狼般,在乔穗满身上到处点火。

  许久没经过事,乔穗满身体颤抖,陌生又熟悉的快感将他包围,咬着唇露出几声哼叫。

  儿子在旁边,他俩都不敢闹出大动静,不过这样也足够了。

  行过房后,乔穗满还在平复呼吸,陆冬青便一把搂住他,一副心满意足的模样。

  秋天一过很快入冬,寒来暑往,时间就这么悠悠过着。

  他们的生活,也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