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古代言情>夫郎靠竹筒奶茶发家>第103章 银簪

  “好香啊。”

  陆冬青切了许多肉片码在面上,还卧了两个鸡蛋,乔穗满拿起筷子,把面搅散开,一口接一口吃得很香。

  陆冬青赶早煮了两碗面,他自己的加了个鸡蛋已经吃完了,便坐在一边看乔穗满吃,笑道:“风筝做好了,今天风大,肯定能飞得高。”

  乔穗满双眼发亮,抬头边吃面条边亮晶晶的看着陆冬青,陆冬青哪有不明白的,当下就去拿了来。

  香饮奶茶铺那边的屋子宽敞不少,但他们在竹器铺这边睡惯了,便没搬过去。

  陆冬青很快把风筝拿来了,共三个,一个是普通的燕子形状,一个四尖角的是陈夏生落下的,还有一个......

  乔穗满看了看,“是狐狸?”

  陆冬青点点头,浅笑道:“像你这只小狐狸。”

  “你才是狐狸呢。”乔穗满嘟嘴道,还是只公狐狸。

  陆冬青哈哈大笑,“那咱就是狐狸两口子。”

  乔穗满也“噗嗤”一声笑出来,哪有人这么说自己的。

  陆冬青喂过黑金了,乔穗满吃完歇了会,两人便带上黑金驾着驴车去镇郊。

  水青镇顾名思义,山清水秀,郊外有一片连绵草地,有一二十丈高的山坡叫情人坡,边上是承亭湖,湖边还有许多树,镇上人家踏青郊游最喜欢去那里。

  他们在镇上也半年多了,平时白天没空,得空了就赶着回村里,竟一直到现在才找到机会去玩一趟。

  黑金在铺子里也憋闷,到了湖边便撒丫子跑了,乔穗满在后边喊:“别跑远了!”

  回应他的是黑金几声兴奋的吠叫。

  “它聪明,一会就回来了,憋十几天了,由它跑跑。”

  陆冬青把风筝拿下来,递了小狐狸的给乔穗满,笑道:“咱也跑跑。”

  乔穗满很多年没放过风筝了,小时候和陈雪生一块放过,自己用大草叶子做的,风特别大的时候才飞得起来。

  陆冬青做的则是用竹条编的,糊的纸张也厚,这几个月卖得还挺好,不过他做的不多,教会陈夏生之后就让他接手了。

  那个四方的便是陈夏生做了预备带回家的,但昨天陈平接他回去时走得急落下了,他们便一起带回去。

  乔穗满先放了一小节线,入秋了风挺大,刚放线风筝就飘了起来,乔穗满迈步小跑,边把线放长。

  陆冬青给小狐狸风筝上了色,周围也有人在放风筝,但是他的最为显眼,乔穗满的笑声随着风一起飘扬,一直到线快放完,风筝飞的很高很高。

  陆冬青在他附近放燕子风筝,两人脚步一前一后,风筝也被线牵引着一前一后,黑金跑了一圈回来,见他俩放弃风筝了,跟在后头追,笑声和黑金的汪叫声一直没停。

  放过瘾了,乔穗满和陆冬青在附近树荫下走了一圈,湖边有妇人夫郎在洗衣服,也有小孩在捉鱼。

  乔穗满刚想感叹这儿的鱼还挺大条的,就见黑金一个箭步冲进湖里,四脚并用扒拉着往前游,瞅准了时机,一把含住一条手臂长的鲤鱼。

  乔穗满睁圆了眼,周围不少孩子看见也纷纷“哇”出声。

  鲤鱼尾巴狂甩,黑金始终虚咬得紧紧的,没让到嘴的猎物逃开,上了岸,又往前跑几步,离湖边远了才把鱼甩到地上,随即左右甩毛,那叫一个威风。

  乔穗满赶进把鱼抓起来放到驴车上的竹篓里,免得被别人顺手捡走了。

  几个八九岁的孩子围着黑金,你一言我一语的说个不停。

  “好厉害啊。”

  “这只狗竟然会抓鱼!我家里的都不会。”一个孩子说完还摸摸黑金的脑袋。

  黑金显然很是享受,甚至还仰起头来给他摸。

  “都说了你家的是笨狗,只会吃饭,耗子都不会抓。”另一个小男孩道。

  “才不是,你不许说小黄是笨狗!”

  “就是笨狗,笨狗笨狗。”

  说着说着两个孩子就吵起架来,黑金见没人摸自己了,甩甩尾巴,屁颠颠跑回乔穗满身旁。

  那俩孩子推搡了几下,有别的孩子劝架,没真打起来。

  乔穗满看得好笑,弯腰在黑金头上拍打两下,“真是能耐了!”

  黑金仰头高兴叫了几声,显然以为乔穗满在夸它。

  陆冬青笑出声,“都湿了,没带布巾给它擦,一会回去路上晒晒太阳,别着凉了。”

  “嗯,我们现在回去。”

  他们今天醒的迟,早食吃得多,都不饿,就没找午饭吃,现在往家里赶,回到就差不多吃晚饭了。

  “今晚把鱼烤了,给黑金吃一节。”

  玩了一趟,乔穗满心情很好,说话语气都露着高兴,“之前带回家的香料还有,抹上再烤肯定不错。”

  黑金像听懂了般,连着叫了好几声,嘴角还流下口水,惹得乔穗满和陆冬青都笑个不停。

  秦雨抱了团子在村西玩,团子戴着虎头帽,小脑袋圆圆的,认出来乔穗满,便伸出双手咿咿呀呀要抱抱。

  秦雨笑着把团子放到乔穗满手上,道:“玩开心了?”

  乔穗满笑得见牙不见眼,先在团子脸上亲了亲,才说:“嗯,好玩。”

  他又问:“大哥呢?”

  秦雨笑眯眯回答:“还在打草,鸡鸭多,快入冬了,得多备点。知道你们快到了,我和莲婶儿才先回来。”

  “家里养了四十只母鸡和四十五只母鸭,都下蛋了,每天光是摸鸡蛋鸭蛋都要一个时辰,你大哥一早就出门打草,我在家里摸蛋,到了下午我也一块去打草挖地龙,鸡鸭养得可好了。”

  听着这话,乔穗满也美得不行,照这么算,一天就有将近一百枚蛋了,现在镇上的蛋价已经要六七文一枚,要是都能卖出去,一天就有四五钱银子的收入,在村子里都是头前的收入了。

  “秋收那阵,还好你们把大乖放在家里了,不然真要忙不过来了。”苗莲花也道。

  陆雪松没乔瑞丰养的多,又是生手,生怕鸡鸭出问题,一有风吹草动就跑到乔家问,乔瑞丰见多了别人养,知道一些事儿,没完没了的叮嘱。

  乔穗满笑笑,他哥要真说起话来,和雪松不相上下,笑着笑着又叹了口气,“人手确实不够。”

  抢收时他们正好回家,到地里劳累了两天,才把两家的地都收完,没带大乖回镇上,花了十文钱坐牛车回去的,后来撵好谷子了,乔瑞丰才把驴车驾去北德路。

  今年天时和去年一样好,收的粮食还多了些,苗莲花眯着眼笑道:“现在忙得过来,粮食也都收了,后头多打些草就行。”

  晚上乔穗满把鱼烤了,除了给黑金留的,别的都撕下来放到碗里,配着馒头和荠菜炒蛋吃得有滋有味。

  自从两家鸡鸭开始生蛋,乔穗满就没缺过鸡蛋吃,每次回来要么秦雨要么苗莲花,总让他带些去镇上。

  洗漱后乔穗满靠在窗边看星星,陆冬青进来笑了笑,从怀里掏出来一个小布包,放到乔穗满手里。

  “这是?”乔穗满先是疑惑,然后瞬间明了,“给我的生辰礼?”

  “嗯,真聪明。”

  陆冬青凑近在乔穗满唇上偷香,随后打开对折起来的绢布,是一支竹节状的银簪子,簪尾还有一个小字,“满”。

  “喜欢么?”陆冬青低声问。

  乔穗满过了一会才哑声回答:“喜欢,很喜欢。”

  陆冬青眼底温柔地能溢出水来,“簪上看看。”说罢拉着乔穗满到铜镜前,伸手取下他正簪着的竹簪。

  成婚后他时常给乔穗满刻竹簪,乔穗满也喜欢用,但是镇上许多富裕些的双儿小姐都是用的银簪,他便起了这心思,去先前给团子打手镯的那间银器铺,给掌柜画了样式,等了小半个月才拿到。

  陆冬青把乔穗满散落的头发挽起,簪子绕着头发一下就簪住了,簪尾的竹节状正好露在外面,很是精致。

  “这也太好看了。”乔穗满喃喃道,伸手摸了摸银簪。

  “嗯,”陆冬青看着镜子里两人的倒影,在乔穗满发上抚摸几下,“你簪什么都好看。”

  乔穗满低声笑,要是别人这么说,他只当是恭维,但陆冬青每次说这些话时眼神都诚恳又热烈,乔穗满想起那句话,“情人眼里出西施”,说的确实有理,陆冬青在他眼里也比别的人都要帅气。

  簪子再好看,睡觉也要取下。乔穗满小心翼翼把簪子包回去,放进镜子下的抽屉里,便脱了外衣钻进被窝。

  陆冬青也进来了,动作却不收敛,火热的呼吸一路向下,直到那个让乔穗满如登极乐的地方。

  乔穗满两手抓紧了身下的床单,拳头紧紧攥起,从未感受过的热意将他包裹,直到他发出一声抑制不住的嘤咛,颤抖着泄出。

  陆冬青从被子里钻出来,没停下,顺手拿了床边的一碗水漱口,便揽住乔穗满换了姿势,动作变得强势。

  等动静平息,月亮也已经高高悬起,乔穗满身子还在发抖,今天的一切都太美好了,他睁着眼睛微微出神,小口小口喘气。

  陆冬青打了水来,乔穗满如往常一般,张开腿摊着身子任他擦洗,等陆冬青收拾好抱着他才渐渐睡去。

  日子悠悠过,入冬后奶茶的生意就越来越好,天冷,大家都想喝热乎的。到小年这天更是,乔穗满一天到晚都在做奶茶,心道还好雇了禾夫郎,不然哪里转得过来呢。

  陆冬青铺子那也很多人,前不久他做的竹雕听泉烹茶图笔筒被人送去给新任监察御史做贺礼,得了极高的赞赏,一下就出了名。现在他手里竹雕竹刻的单子都排到年后了,依旧天天有人上门找他定做。

  过了小年,街上年味一天比一天重,乔穗满收拾好铺子,布告早早就在门口贴上了,年二十五到年初五都不开门。

  两间铺子门一关,便要回家过年了。

  晚点二更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