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古代言情>夫郎靠竹筒奶茶发家>第21章 他会愿意吗

  四月初。

  距乔成富丧事已过去半个多月,乔穗满每天帮着秦雨打理菜地,初一时赶集又得了不少铜板,出去吃喝花用的,现在他自个还有六钱并六十六文,其中四钱是碎银,余下的都是铜板。

  秦雨的菜地开始大收成,除了赶集时卖掉,也偶尔让乔瑞丰到镇上上工时顺路卖掉一些,如此也不用总劳烦陈平。

  丧事还没过一个月,乔穗满不好上陈家,陈雪生也不能上他家里玩,两人只能在外头说话或是约着一起上山采野菜。

  陈雪生日日被周水芬催着缝嫁衣,每每和乔穗满一块时总有倒不尽的苦水,不是被针扎了就是线缝歪了,把乔穗满惹得闷笑不已。

  水田那头乔瑞丰在照看,旱地的小麦长势喜人,颗粒饱满,到月底收割完就能吃上新麦了,他们商量了,今年的留些磨成精面,留着端午过节吃。

  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日子越过越有盼头,只可惜银钱还是不多。

  赶集时饮子虽依旧卖得好,但一次也只能得三五十文,要想凑回原先那一两,还得花上许久。

  陆冬青那些玩具竹簪都卖得好,乔穗满赶集时留意过,连上次没卖出去的笔挂也被几个得闲逛集市的书生买去了。

  他心里隐隐有些想法,但还没成型,最近没事就琢磨这个。

  割完麦子过几天就是端午,水青镇近青龙河,往年都会在沿河边的村子办龙舟赛,前年便是在下河村办的,今年该到河西村了。

  县令喜欢这些与民同乐的活动,人也开明,组织了好些镇上的富商出资筹划,每个村组上一队参加,拔得头筹的队伍每人还能得一两银子,其他的多多少少也能得些好处,不管吃的还是用的,总归都让人高兴。

  前年在下河村办时他和秦雨趁热闹卖饮子,虽也卖完了,但是镇上来观赛的老爷夫人夫郎和少爷小姐双儿们都觉得他们的饮子太便宜不乐意买,竹筒也粗糙,都是附近村子的乡亲光顾。

  因此,他便想用手里头的钱买些糖,正好后院的桃树开花了,还能做几种不同的饮子,价格也能上去,同时再做些不加糖的,乡亲们也能喝得起。

  至于竹筒,他细细思索,想来想去还是只能想到一个办法。

  找陆冬青合作。

  他见过陆冬青刻的竹筒,精致也更好用,要是能刻些端午有关的花纹,到时候肯定不愁卖。

  镇上来观赛的人多,他对自己做的饮子有信心,加上如此精致的竹筒杯,肯定能吸引不少人,不愁挣不回那一两银子。

  只是,他想到这又开始愁眉苦脸,陆冬青他......愿意一块合作吗。

  秦雨回来就见他脸皱成包子似的,好笑道:“想什么呢,愁成这样。”还顺带捏了一把包子脸。

  乔穗满嘟起嘴,不知怎么开口说,许多细节他自个还没想好,便轻轻摇头,“没想啥,就想挣钱呢。”

  “这事急不来,”秦雨看着远方,轻轻吸一口气,仰起头,这大半个月可谓是他有记忆以来最舒坦的日子,“钱吶,肯定越攒越多,咱的日子肯定也越过越好。”。

  “可惜山上菌子不多了,不然还能挣点。”乔穗满遗憾道,语气颇为懊恼。

  “如今这日子,靠咱自己种的粮食菜瓜都够过活,挣钱的事,不必太强求了,啊。”

  “嗯,知道了。”

  乔穗满应声,却依旧在琢磨该怎么和陆冬青提合作的事儿,若是竹筒卖的钱都归他,自己只借竹筒宣传一番,且香饮也能带动他的竹筒一起卖,如此对大家都有好处,他应该不会拒绝。

  那接下来便该想想做什么饮子好,还有竹筒上刻什么呢?问题接踵而来,乔穗满又陷入思考,秦雨摇头轻笑,没准备打断他,便起身去灶房做饭。

  ——

  是夜。

  乔穗满在床上翻来覆去,脑子里仍在想龙舟赛卖饮子的事儿,想到这就避免不了的想起陆冬青,想到陆冬青就更睡不着,他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这样,只以为商议好合作便可解。

  迷迷糊糊躺到后半夜,定下了主意,他才慢慢睡去。

  ——

  “你要同他订竹筒?”

  面对着乔瑞丰和秦雨同样不可思议的神情,乔穗满坚定地点了点头。

  他细想过,他再有信心也好,如果只提合作陆冬青未必愿意,竹筒不一定比竹簪那些小玩意好卖,让人花时间做不确定的事,想也知道不会轻易答应,所以才想着先付订。

  刻什么样式他也想好了,不用刻得像他自用的那么细致,有个吸引人的花样便足够,乔穗满莫名觉得,简单的样式他也能刻的好看。

  照着十文的价,他至多能拿出四百文,也就是能订四十个,即便没卖完以后赶集时也能用上。

  乔瑞丰和秦雨听乔穗满细细说来,都觉得可行,尤其是秦雨,他看过陆冬青刻的东西,手艺没得说,便是单卖都不愁,小满做的饮子又好喝,如此一来镇上富家小姐太太的生意都能做得。

  “不知他刻那些东西需花多少时间,得早些找人商量才是,”乔穗满向他哥投去希冀的目光:“哥,下午带我去一趟陆家吧。”

  他自己一个人去肯定不成,但乔成富办丧的时候陆冬青帮了不少忙,最近两家偶尔有点往来,都是乔瑞丰和秦雨出面,带上他哥别人就算瞧见了也没什么可说的。

  ”成,他想来会答应。”

  “为何?我都没同他说呢,难道他也有做竹筒的想法?”

  乔穗满疑惑道,他哥怎么知道陆冬青会应下,他自己还怕人不答应呢。

  乔瑞丰和秦雨对视一眼,得,还是不开窍。

  ——

  村西。

  乔瑞丰轻扣陆家院门,陆家院子围墙和院门都是竹篱笆,乔穗满第一次来这边,有些好奇地往周围望了望。

  这边近另一座山,平时少有人过来,倒是十分静谧。

  没过一会儿,门前的篱笆门从里头打开,是个妇人,应当是陆冬青的娘,乔瑞丰和乔穗满先后喊了声“苗大娘”。

  苗莲花一时有些惊诧,乔瑞丰她记得,可这个小双儿也不是前段时间一起来道谢的,那估计就是......

  “苗大娘,冬青兄弟在家吗,这是我弟弟小满,想和他订竹筒来的。”

  果然是乔家的满哥儿,她多少听说过,约摸二十多天前到陈家买采种时还撞上林秀华那档子事,不过她没跟着去凑热闹,也是个可怜孩子。

  “在,在后院呢,”苗莲花侧身让他俩进去,朝后头喊:“老大,有人找。”

  话音落下,又招呼二人到堂屋,刚坐下陆冬青便过来了,身上还有些木屑竹屑,应当是正在打磨东西。

  他没想到乔穗满也在,怔愣一瞬,连忙掸干净身上碎屑,“你们找我?”

  “对,”乔穗满搓搓手,“我想同你订四十个竹筒,我上次瞧见你那个刻的花样好看,下个月便是端午,你能否做些那样的竹筒,再刻些别的样式?我到时候卖饮子,竹筒好看些能吸引人。”

  陆冬青万万没想到乔穗满会主动找他谈事,还是生意上的事,水青镇每年都举行龙舟竞渡的风俗他知道,还答应了余平参加今年下河村的赛事。

  还有一个月时间,初十开始要跟着队伍训练,月底去年冬种下的小麦也该收了,虽收成不大好,但也不能只让娘和老二忙活,若是应下了便太多时间刻旁的东西,不过......

  “好,我应下了。”陆冬青没再犹豫,一口答应。

  “啊。”

  这下轮到乔穗满愣了,他还没说价钱和样式呢,还准备了好一套说辞,怎么这么轻易就说定了?

  “你要刻什么样式?”陆冬青问道。

  提起正事,乔穗满正色道:“粽子和龙船两种样式,你识字,能否在旁边再刻上端午安康的字样?不必像你那个那么精细,每个十文钱,你看如何?”

  “可是想趁这次打点名气出来?”这么细致的决定,不是一时半会能想出来的,愿意费这么多心思琢磨,除了挣钱,便是立住名气。

  乔穗满眼睛一亮,实际这才是他最想的,不仅是挣回那一两,他还要让别人记住他的手艺,记得他做的饮子!

  他哥和秦雨都没看出来他这个想法,现在却被陆冬青一眼看穿,乔穗满既惊讶又兴奋,“对,如果这次吸引到镇上人家,以后不管在集市还是沿街叫卖都比现在好。”

  “还有你的竹筒,你手艺好,别人看见了也会记住你的。”

  乔穗满不满足于每月只大集那两日卖香饮,平时活不多的日子也是机会,不管是在码头还是沿街叫卖,只要有人认识记得他们,肯定能赚的比往日多。

  “那时想必人多,四十个恐怕不够。”陆冬青思索后道。

  确实不够,往年那日人山人海,但是,乔穗满小声道:“我只四百文钱了。”

  乔瑞丰正欲开口,却被陆冬青抢先一步,他说:“样式简单,不用十文,你既说是为了打出名气,于我也有好处,六文一个便够,但我会在底部刻上一个陆字,可以么?”

  竹筒打磨他熟得很,不费多少功夫,而刻画样式,更不算难,他跟着师傅学手艺时整日整日都在刻,速度早已练出来了,因此确实不用十文钱,况且,这是乔穗满第一次这么直接找他合伙,无论如何也得给人留下好印象。

  “当然可以。”不仅谈成了事,还数量还远超他的预期,只要再加二十文,就能得六十个竹筒呢!

  “那我先做两个,好了拿去给你,你看成了再商量别的。”陆冬青注视着乔穗满,语气柔和道。

  “嗯,好。”

  在这样的注视下,乔穗满没由来地红了脸,直到跟着乔瑞丰出了村西才缓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