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耽美小说>[聊斋+红楼]带领名著人物为人民服务>第186章 探春番外(完)

  探春上前几步,问道:“你们是谁,怎么这时候从山上跑下来?”

  那女子抬头看了她一眼,神情很是镇定,解释道:“我们母子原是过路的客人,被这伙贼人掳上山。

  今夜大当家和二当家闹翻了,我儿子往大寨送酒时,正好看见他们火并,我们母子便趁乱跑了出来。”

  探春和真娘对视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惊诧。

  ——这年头的人,心理素质都这么好的吗?

  若说那男孩儿条理清晰也就罢了,毕竟总有人天生胆子大。

  但这母子两个都遇事不慌,可就不是胆子大能够解释的了。

  但如今事态紧急,她们也没功夫分辨,真娘道:“先得委屈你们母子一阵,等事情平息了,证明你们的确不是山贼,我们自会放了你们。”

  说完她就挥了挥手,示意底下人把他们绑起来,先拉到牲口棚里看管起来。

  这时候,几个斥候也陆陆续续都回来了。

  先前那对母子并没有说谎,山寨里的确是二当家不服大当家,带着一帮子人反了。

  如今双方正打得火热,大当家略占上风。

  其中一个女斥候,把一个绣着青鸾的旧荷包递给了真娘。

  “真姐,这是我在你说的那个大柳树上解下来的。”

  “哦?”真娘捏着笑了,“大当家可是咱们的好朋友,如今他遇难了,咱们又岂能袖手旁观?”

  她扭头看向探春,询问道:“三娘,敢杀人吗?”

  探春握剑的手一颤,却仍是坚定道:“敢!”

  生在乱世,这就是一道坎儿,她总要迈过去的。

  “好。那就提起你的剑,跟我走!”

  真娘大手一挥,吩咐道:“留二十个人在山脚下接应,剩下人跟我上山。”

  “喏!”

  立刻就有一个缠着藏蓝头巾的青年应诺,挥手分出十九个人,“你们跟着我,在山下接应真姐。”

  大家全都令行禁止,无论是上山拼杀的,还是在山下接应的,都没有半句抱怨。

  探春将这些都看在眼里,默默记在心里,深深地感慨:我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

  当她跟着真娘上山,冲入一片血火之中,真正将手中剑砍入另一个人的脖颈时,热血飙出喷洒在她的脸颊上。

  那一刻,她浑身颤抖。

  但很意外的,不是因为害怕,不是因为恶心,而是从心底生起了一股,近乎颤栗的兴奋。

  那一刻,探春突然明悟:或许,我天生便该过这样的日子。从前倒是我自误了。

  幸好她醒悟得并不算晚,终归是走上了最适合的道路。

  眼见真娘已经领着人杀到了前面,她赶紧拔出剑,又在那人心口上补了一下,这才追了上去。

  补刀这回事,自然是真娘教她的。

  今夜宝剑饮血,激起了探春的杀性。

  只可惜,她十几年养尊处优,体力远远比不上真娘等时常训练的。

  能坚持到和山寨大当家会合,她是全凭心头一口气吊着。

  真娘大喊一声,“大当家的,我带人来帮你了!”

  那二当家的既然敢反,必然是势力不小。大当家的虽然略占上风,但总体上是势均力敌,谁想要彻底赢了都不容易。

  此时真娘带人上来,这一股援兵就像是一块大石头压下来,二当家一伙人的士气立刻就下了一半。

  那大当家的也是满身浴血,神经极度紧绷。

  骤然得知有了援兵,他心神一松,当即哈哈大笑,“我道是谁,原来是真娘妹子。妹子来得正好,快随我一起杀了这贼子,咱们一起喝庆功酒!”

  “好说,好说,刘大哥太客气了!”真娘随手砍翻一个山贼,几个跨步就跃到了大当家身边。

  大当家的举着柴刀,朝对面面如土色的二当家冷笑,“赵独眼,你的死期到了!”

  他话音刚落,赵独眼胸口依然露出一截刀锋,赵独眼猛然瞪大了眼,眼珠子外突,口中鲜血直流。

  “是……是谁?”

  刺穿他的刀被拔了出去,一个脸上有刀疤的女人站了出来,冷声道:“我不想跟你一起死,只好送你去先死了。”

  这变故把大当家的惊得一愣神,就再也没机会回过神来了。

  因为真娘的剑很快,转瞬间便削掉了他的头颅。

  那脸带刀疤的女子立刻大声呼喝,“刘宏和赵独眼都死了,不想死的都把刀放下!”

  就在这片刻之间,她身后已经围拢了一群人,显然这些人都是听她的。

  眼见大势已去,其余山贼又群龙无首,纷纷丢下了武器,干脆利落地投降了。

  但也有不长眼的。

  一个穿灰色短褐的男人,指着刀疤脸女子愤怒地质问:“王氏,你这贱妇,竟然敢杀我大哥?”

  刀疤脸女子歪了歪头,二话不说就给了他一刀,直接劈下他半边身子。

  “你要是不出声,我都要把你给忘了。”刀疤脸女子随意地甩了甩刀上的血迹,皱着眉头有些不耐烦地问,“还有人要给赵独眼打抱不平吗?”

  赵独眼原本的手下都禁若寒蝉,一群大男人低着头,就没一个敢说话的。

  “一群软蛋!”刀疤脸女子不屑地吐了口吐沫,大声道,“你们都给我记住了,老娘姓王,叫王缨,红缨枪的缨。

  当初是赵独眼把老娘给抢上来的,老娘当天晚上就拿簪子划了脸。王缨活着不做他的人,死了也不做他家的鬼!”

  她提着刀,刀尖从一群人的脑门上掠过,冷声道:“从今天开始,羊头寨改名叫红缨寨,我王缨就是大当家。

  不服气的现在就站出来,我给他个机会过几招。若是今天过后,再有人敢闹腾的,王缨认识你,我手里的刀可不认识你。”

  说完,她右手握刀,在自己左掌心一抹,鲜血瞬间就淋漓而下。

  这股狠劲儿,一下子就把所有人都镇住了。

  虽然这些山贼大多数都没读过书,多年的摸爬滚打却让他们明白了一个道理:一个人能对自己这么狠,对别人只有更狠的。

  王缨这个大当家的威望,一下子就立住了。

  探春眼睛亮晶晶地看着她,就像是刘玄德看见了猛张飞。

  而真娘等王缨立完威了之后,才收刀迎了上去,“王大姐,恭喜恭喜呀。”

  王缨浑不在意自己手上的伤口,笑道:“同喜同喜。今天若不是妹子带人杀上来,我这里还有的磨呢。”

  两人寒暄了一阵,真娘赶紧把探春引荐了过来,“王大姐,我再给你介绍一位姐妹。这是贾家妹子,家里排行第三,你喊她三娘就是了。”

  探春赶紧上前施礼,“小妹贾探春,拜见王家姐姐。”

  她到底是大家闺秀出身,行止之间有股普通人没有的气质。

  王缨上下打量了她一番,挑眉道:“贾家妹子倒是个斯文人。”

  探春“嗐”了一声,真心实意地说:“我倒是佩服像两位姐姐这样的豪杰之士,斯文,斯文,斯文又不能当饭吃。”

  一句话把两人都给逗笑了。

  这时候,王缨的手下已经把刘宏和赵独眼的心腹都给绑了,她先命人把大寨收拾了出来,又叫人杀羊摆宴,给大家伙儿庆功。

  探春冷眼瞧着,见她先安排好了巡逻防守的人,并嘱咐他们轮流吃肉,少喝酒,行事颇有规制,不由更看重几分。

  从前她在家里虽然也读书认字,但学的都是闺阁学问。

  也是从家里出来之后,她才开始读兵书,如今时日尚浅,自觉没什么大进益。

  但这一路上看真娘排兵布阵,如今又旁观了王缨安营扎寨,那些兵书上的文字仿佛活了过来,一点一点具象化在她的脑子里。

  果然学以致用,才是做学问最大的捷径。

  因着真娘和王缨才是旧相识,庆功宴上探春并没有急着冒头,只是把握着度,给王缨留下了一个好印象。

  至少下一次,若是真娘不在,她独自带队,红缨寨的人不会为难她。

  酒宴过后,虽然王缨一再挽留,但真娘却没有留下来,以看守货物为借口,带着他们的人下了山。

  等回去之后,侍书早让人准备了醒酒汤,真娘和探春一人喝了一碗,便让人把那对母子带上来。

  仔细盘问之后,发现他们并没有说谎,真娘便有些心软了。

  对于老弱妇孺,真娘一向比较心软。

  这些年跑商的时候,她也没少救助这些弱者。

  看出她有助人之意,探春提议道:“这里离京城已经不远了,我有个表哥在京城做官,如今是四品侍读学士。不如先把他们安置在我表哥家里,等咱们回程的时候,再带他们一起回金陵。”

  “你表哥?”真娘愣了一下,立刻就反应了过来,“你说的是江停云江公子吧?”

  这可是她的救命恩人呢。

  探春点了点头,“正是江家表哥。怎么,你也认识他?”

  “怎么会不认识呢?”真娘感慨道,“当年若不是江公子相助,只怕世上早就没我这个人了。”

  两人都没有注意到,当真娘提起“江停云”这个名字时,那对母子中的母亲眼神微动,时刻注意着探春。

  等探春说出了肯定答案,那位母亲立刻抬起了头,问道:“你真是江停云的表妹?”

  探春愕然的和真娘对视了一眼,转头问道:“难不成,你也认识我表哥?”

  那女子点了点头,神色平静地说:“他也是我的救命恩人。当年若不是他,我怕是早就化为厉鬼了。”

  “娘!”她儿子猛然抱住了她的胳膊,脸上露出担忧之心。

  那女子温柔的拍了拍儿子的肩膀,安抚道:“你别怕,我当年也是境遇不佳,一时想岔了。这些年有你陪着我,我早就想开了。”

  而后,她头看向探春,“如果方便的话,请两位女侠一定要将我们母子送到江公子府上。

  只是不知,这么多年过去了,江公子还记不记得湖州宗家的姬妾庄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