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耽美小说>[聊斋+红楼]带领名著人物为人民服务>第181章 省亲别院?不盖!

  “表哥?”

  江停云刚从马车上下来,就看见贾宝玉一脸讪讪地站在自己家门口。

  他扫了一眼贾宝玉身旁的石阶,见上面有一块特别干净。

  很显然,在他没回来之前,贾宝玉就一直坐在那石阶上等他。

  “表弟什么时候来的?你怎么不进去啊?家里有人。”

  虽然母亲和妹妹都在城外的庄子上,但他姐夫宋后生,还有挚友江帆与江太阿都在他家里读书备考。

  若是家里没主人时又来了客人,他们三个无论哪一个,都能出面帮忙接待的。

  难道是门房有意怠慢?

  也不是不可能。

  毕竟宝玉这孩子性情烂漫,颇有些不通俗物,大约也想不起来要给门房赏钱。

  而江停云也不敢肯定,他们家在京数年,他家的门房有没有染上别家的恶习。

  “可是有人怠慢表弟?”

  宝玉不好意思地扯出一抹笑容,有些扭捏道:“表哥,是我不让他们通报的,我是专门在这里等你的。”

  生怕江停云不信,他还替那门房找补,“他还给我端了茶,只是刚才茶凉了,守门的去给我换了。”

  他话音刚落,就见守门的王伯端着一支青花盖碗走了出来,“表少爷,您的茶。要小人说,您还是……哟,大爷回来了!”

  王伯正劝贾宝玉进去坐坐呢,猛然看见自家主人,顿时也顾不得表少爷了。

  “大爷怎么在门口站着?快进去呀,外头太阳大。”

  忽又想起了贾宝玉,“对了大爷,表少爷已经来了好一会儿了,非要坐在门口等您。”

  又扭头对贾宝玉道:“表少爷,大爷回来了。您有什么事,可以和大爷进去说。”

  对于宝玉的来意,江停云大略也猜出来了。

  他上前拍了拍宝玉的肩膀,柔声道:“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咱们还是进去说吧。”

  而宝玉大概也觉得,自己今天的来意好说不好听,双手无措地搅在一起。跟着江亭云进去的时候,几乎是走了个同手同脚。

  进了家门之后,江停云先是询问了家里三个寄宿生的情况,确认他们健康状况良好,在学习上也没出什么问题之后,又叮嘱几句要好好照顾他们,这才带着宝玉进了书房。

  再有半个月,今年的科举就要开始了。

  此时江停云最怕的,就是三个考生突然生病。

  毕竟这个时代治病都是用草药,虽然容易根治,但治疗的过程相对缓慢。

  所以在这种节骨眼上,能不生病还是别生病的好。

  进了书房分主宾坐定,小厮送了茶来,江停云挥手让人都退下,这才问起了宝玉的来意。

  宝玉吭哧了半天,终究只是问道:“表哥,你知不知道林妹妹什么时候回京?”

  江停云诧异地看了他一眼,他还以为宝玉会直白表达对自己婚事的不满呢。

  不过仔细想想,宝玉虽然性子烂漫,有些不通俗物,却并不是半点世情都不懂。

  至少他祭奠晴雯的时候,还知道带着茗烟悄悄地出去,背着所有人。

  还有妙玉清高,嫌弃刘姥姥用过的茶盏要砸碎时,也是宝玉给拦下了,言说给刘刘姥姥带回去,卖了换钱也能用来过日子。

  湘云是他自小玩在一起的妹妹,就算不是他心里最想娶的那一个,他也不会在外面出言诋毁。

  想到这里,江停云伸手拍了拍宝玉的肩膀,劝道:“如今你已是有家室的人了,而表妹志向高远,并不愿意被困在四方后宅。

  你俩从今往后各自安好,不也很好吗?你又何必再纠结呢?

  到时候弄得史大姑娘也不高兴,表妹也徒增烦恼,以你的性子必然也不会高兴的。”

  宝玉一直低着头,许久都没说话。

  江停云说的这些,他都知道,也都明白。

  只是,知道明白是一回事,心头感情的冲动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从他第一眼看见林妹妹起,就觉得这个妹妹似曾相识,觉得两人就该在一块儿,一辈子都在一块儿,活着一处说笑,病了一处养着,死了还埋在一处。

  只可惜,林妹妹只当他是亲戚家的哥哥,虽然也不讨厌他,却也不怎么喜欢和他相处。

  他说的那些话,那些以为林妹妹会喜欢的东西,其实连妹妹都不怎么喜欢。

  宝玉不知道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也不知道出问题的,究竟是林妹妹还是他自己。

  冥冥之中,他总觉得一切不该是这样的,却又有另一个声音告诉他:如果是这样的话,也未尝不好。

  今天他来找江停云,实在是一时冲动。

  其实早在走到江家门口的时候,他就已经隐隐后悔了。

  所以他才踟躇着不敢进门,死拦着门房不让通报。

  但若让他就此离去,他心里却又总有几分不甘心。

  所以他终究是磨磨蹭蹭的,等到了江停云回来。

  可真正见到表哥之后,他又发现自己也不能怎样,再多的不甘心也只能咽下去。

  第一他不能闹,因为云妹妹女孩子的名声经不起;第二他也没本事退婚,因为贾史两家的关系容不得他胡闹。

  他倒是能哭一哭,也知道表哥不会笑话他。

  可是在没来之前,他暗地里已经洒过不止一场眼泪了,也早明白哭没有任何用处。

  既然如此,就不要在表哥面前丢人了。

  于是,宝玉就低头坐在江停云面前,自己胡思乱想了一阵,忽然就起身告辞了。

  江停云并不觉得自己那一席话起了多大作用,宝玉来得匆忙,去得也莫名其妙。

  他只能派人暗中跟着,不叫宝玉半路上出了什么事。

  等宝玉和史湘云成婚的时候,黛玉依旧没有回来,不过她却托人带回来一件贺礼。

  那是一副用羊毛线编织成的彩凤双飞图,羊毛虽然纺得略显粗糙,但编织的工艺却极为精湛。

  随着贺礼一起送回来的,还有一封给江停云的书信。

  在这封信里,黛玉告诉他,她和宝钗已经初步掌握了给羊毛脱脂的技术,只是这法子极伤工人的手,询问江停云有没有解决的法子。

  江停云当然有法子,无论是玄学还是科学的法子,他都有。

  只是科学的法子离得有点远,这件事情又比较急,他只能迅速画了一沓防护符,让工人们在作业的时候,把符揣在怀里。

  同时科学的法子他也在信里写了:海外有橡胶树,用树脂做成防护手套,可以免除脱脂原料对皮肤的侵蚀。

  当然了,防护手套虽然好用,却并不透气,体验感当然不如符篆。

  可江停云私心里还是更提倡这一种。

  他并不太希望普通人过多接触玄学,因为玄学带来的方便,必然会消磨大多数人的进取之心。

  这对推动世界科技发展来说,非常不好。

  再说宝玉收到黛玉专门托人带回来的贺礼之后,仿佛是放下了一桩心事,当真安下心来和史湘云一起过日子了。

  史湘云这姑娘,有着和宝玉类似的烂漫心性,两个人都不爱追求功名利禄,凑在一起倒也相得益彰。

  对此,贾母十分满意,王夫人就很不满意了。

  王夫人这一生,育有两子一女,长子贾珠早逝,长女元春在宫中做了贵妃,我有小儿子宝玉是长在身边的。

  她这个人一生要强,不但望子成龙,还望女成凤。

  如今女儿已经成凤了,她自然就把十成的心思都放在了宝玉身上,希望宝玉能好好读书,考取功名。

  而宝玉在某种程度上,也的确是不负王夫人的希望。他博览群书,对于杂学兼收并蓄。

  无论是琴棋书画,还是诗词歌赋,乃至文史游记,就没有宝玉接不上话的。

  只可惜,这些都是科举不考的。

  对于做八股文需要的四书五经,宝玉虽然也看,但学的方向却不适合应试制度。

  可以说,他从骨子里就厌恶八股,更厌恶官场上的绳营狗苟,尔虞我诈。

  他就像一个固守天真的孩子,觉得只要自己不踏入官场,那些乌七八糟的东西就沾染不到他。

  孰不知,生在钟鸣鼎食之家,家里有人在朝中做官,有人在后宫登高位,这些东西又岂能避得开?

  特别是当朝圣人不靠谱的时候,骚操作那是一个赛一个的多。

  话说山东及河北的叛乱虽然平定了,但国库也被打空了。

  向民间征税吧,百姓的日子也苦,就算敲碎了骨头,也没榨出几两油。

  就在圣人苦恼之际,心腹向他献计:可以施恩于外戚,允许家中有重宇别院者,上书请后宫嫔妃回家省亲。

  这道旨意一下,各嫔妃的娘家必然会争相建造别院。到时候木石古玩价格飞涨,若是操作得当,当可缓解国库空虚之患。

  圣人又自己琢磨了一番,觉得此计确实可行,便先暗中控制了几个大的木石商人。

  然后他就以老圣人的名义,给各家外戚施恩。

  结果也果然不出所料,凡在后宫有名位的,全都蠢蠢欲动。

  而后宫嫔妃多年未见家人,得知这道旨意之后,思念之情也再压抑不住,都盼望着家人能请旨。

  贾政得到消息之后,立刻回家找贾母商议,想借贾母的名义召集贾赦与贾珍,准备举全族之力,给贤德妃元春做脸。

  贾赦倒是有几分意动,但贾珍想到自己父亲的交代,犹豫再三,还是抗拒住了这个诱惑。

  他不但自己扛住了,还暗地里劝说贾赦:赦叔,咱家得低调,我爹说的。

  贾敬在贾赦心中,还是很有分量的。

  一听说是贾敬特意交代的,贾赦立刻就改口了。

  作者有话说:

  今天是元旦,新的一年,新的开始。

  啥也别说了,这两天身体好了点,今天晚上九点加更一章,庆祝元旦!

  我知道,你们最喜欢的都是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