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历史军事>重生陈玉成之再塑中华>第117章 末路悲歌

五月中旬以后的陕北骄阳似火,到处都充满着干热的空气。而对于两千里以外的皖北,却是阴雨连绵,湿热难耐。空气湿度极大,再加上燥热,浑身上下都难得有个干燥的时候。

对于驻扎在淮河北岸的陈得才部来说,是一个极大地考验。或许从皖省或江南出身的太平军老兵来说,这点湿热算不得什么。不过对于大部从河南或山西而来的新兵来说,却是一种极大的煎熬。

尤其是在粮草断绝以后,每天一口热水都是一种奢望。由于难以找到干燥的柴禾,淮河、颍河又被清妖水师巡控极严,许多将士不得不饮用那些水洼或池塘里污染严重的生水,以至于不少将士患上了痢疾一类的疾病,并且迅速蔓延起来,每日里都会有不少的将士因病死去。

自从在息县收降马融和部以后,胜保很快官复原职,顿时意气风发起来。收降马融和部以后,胜保本来还想将将梁成富部归师重新赶回到淮河沿岸,不过在见识到梁成富部的炮火以后,以及意识到从背后赶来接应的陈学礼部的威胁以后,胜保很快就明智地放弃这种打算。赶着马融和三部降兵沿着淮河而下,将仍不死心的陈得才、陈得隆、染显新等部完全合围起来。

最初胜保所部还驱使马融和等部降兵,对陈得才三部进行打打杀杀。不过在发现三部断粮以后,并且瘟症开始蔓延以后,胜保当下命令各部停止对陈得才三部的攻击,并且保持一定的距离。即使有太平军来投,也要隔离好几天后才准接受投降。

在前后无路,四周隔绝的情况下,陈得才不由想起陈玉成给自己讲起另一位面的自己,仿佛也是四周被围,仿佛也是粮械断绝,自己好像是在看不到任何希望的情况下,服毒自尽。只是这个位面,陈玉成逃过了被剐的命运,而且发展的相当不错。原本以为在这样的情况下,也绝对会改变原来的轨迹,辅助天王成就一番大事业。

所以即使在陈玉成的百般劝阻下,陈得才还是怀着远大的革命理想,率军南下勤王。只是没想到原来设想的光明大道,到了淮河却成了另外一条死路。本想着能够在佑王李远继的接应下,能够顺利渡过淮河。只是造化弄人,清妖轻而易举的就击败了李远继的水师,隔绝淮河,把下蔡变成那个位面的黑石渡。

莫非皇上帝真的不再保佑太平天国,真的要舍弃自己这帮臣民。为何自己百般努力,仍然改变不了自己的命运?不对,自己本来也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在梁成富他们撤回之时,自己完全可以以天王无德的借口跟随撤回。只是想起自己撤出晋南时的决绝,自己回去后又如何面对玉成?而且玉成又将如何看待自己?百般思索之下,自己还是拉不下脸面回去面对玉成。

总想着胜保那个废材能够被梁成富他们吸引,为自己渡过淮河争取到一些时间,只是没想到胜保这个家伙居然这般死心眼,很快就重新盯上了自己,而且还用太平军对付太平军。

马融和也是天国的败类,一个破游击居然会令他如此为清妖效忠,四处派人拉拢诱降。只是在生死抉择之下,太多的太平军将士受不住诱惑,一个一个离开自己。

即使如陈得隆和染显新这样的王爵,也有了投降清妖的念头,而且一再劝解自己,想让自己和他们一起投降清妖,也好在胜保面前立下大功。

“若是扶王能够投降朝廷,一省提督绝对不在话下。”陈得才想起倪隆怀劝降自己的话。

一省提督,官至一品,封疆大吏,职位确实令人羡慕。尤其是目前处境下,陈得才也确实有些投降的心思,只是想起陈玉成说起天国败亡后,那些投降清妖天国高官所受的待遇以后,陈得才就一阵子心寒。

再想起自己在陈玉成面前说过的话语,陈得才更是将投降的心思打消的一干二净。在那个位面在太平天国覆亡的情况下,自己尚且选择了自杀殉国。如今这个位面,太平天国未亡,陈玉成更是在江北把天国事业搞得风生水起,自己若是选择了投降,日后以何脸面去对阵天国的那些将士?

“还是选择老路吧!这样也算给手下得老弟兄一条生路。”陈得才自言自语说道。

他知道自己不降,手下的万余名太平军老战士绝对不会投降,只是每日里看着那些老兄弟们或饿或病一个个死去,陈得才心如刀绞。

自己唯有死去,手下的老兄弟们失去了主心骨,也就可以选择投降得到一条活路。想到这里,陈得才不由得的摸向胸口处那个药包。虽然坚信自己这次南下绝对会取得胜利,不过谨慎惯了的陈得才还是习惯性地带着药包。

将那个药包小心翼翼地捧在手中,陈得才正往嘴里送,忽然又想起一件事情。对,这三人不除去,日后将会为陈玉成的光复大业留下大患。既然自己就要走了,何不拉上三人一起上路,如此也算对得住玉成了。

“虎子。”陈得才对着帐外的亲卫喊了一声,亲卫徐明虎很快就露出脸来。“吩咐伙房煮上一些马肉,再去请遵王、从王和岐王过来,我要和他们商量一些要事。”

“是。”徐明虎应了一声,很快就下去了。

五月二十九日,太平天国扶王陈得才、遵王赖文光、从王陈得隆和岐王染显新一起服毒自尽,这就是后世历史上有名的“四王殉国”事件。

四王死后,四王部下十万太平军将士接受胜保招抚,投降了清军。驻于下蔡的孝王胡升文部,以及寿州的李远继部,也先后接受了胜保的招安,投降了清朝。至此,除了撤回的梁成富等部,北路勤王军三十余万人全军覆没。

六月初,在接到北路勤王军全军覆亡的消息以后,正在滁州、和州与李世忠以及湘军打生打死的李秀成,当下全部撤军回到江浦。

又在洪秀全的一再严令下,回军救援天京,6月20日,李秀成率部由九洑洲南渡抵京。南渡过程中太平军被湘军炮火打死和因饥饿而死者甚众,渡至南岸进入天京城内的太平军不到1.5万人。

6月25日,湘军又攻陷江浦、浦口,30日陷九洑洲,太平军又损失2万余人。

淮北捻军在胜保大举进入安徽时,在张宗禹、任化邦的率领下大部撤往山东、河南东部等地。余部在张乐行的率领下,先被同是捻军出身的刘天福和孙葵文追的无处藏身,后又被胜保诱歼于雉河集,张乐行等人全部被杀。至此,江淮一带基本为清军占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