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穿越重生>山河永固>第41章 晚来雪

  活人祭祀的事情被禀报上去,瑞昌帝果然震怒,下旨加强全城巡防,甚至为此重启宵禁,同时告诫百姓们入夜以后紧闭门户,拒绝接触一切来路不明之人。

  不知是否是这些举措有了效果,自安怀元那一晚之后,红莲教便再也没有出现过。

  临近年关,眼看年末考核将至,若是放在往年,也不过是报上些并不属于自己的功绩,再在考课中混一个上等,便能安安稳稳地过一个好年。

  然而今岁有了都察院的加入,事情开始变得有些不同。

  地方官员的政绩考察原本是由吏部负责,晏谙以都察院的名义进行复审,查出不少侵占民田、欺压民众的官员,赶在年前便将他们一个个从官位上拖了下去。

  紧跟着户部的几个末流小官被查出贪墨,原本是可大可小的事情,却有数十人被牵扯其中。

  按理来说,大启从上到下根本没几个官员经得起彻查,只要晏谙想,能把绝大多数官员从现在的位置上拖下来。可事实上,却并没有多少人将晏谙和都察院放在眼里。

  官场之内波诡云谲,从地方乃至中央,各方势力盘根错节,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如今尚能在朝中屹立的官员,背后往往都有属于自己的“庇护伞”,根本不会轻易倒台,而越是位高权重者,越不是晏谙这种毫无根基之人能轻易动得了的。

  “衡王最近的行径,孩儿是越来越看不懂了。”孔修尧向父亲抱怨着,“之前以为他要将矛头对准御史台,可时至今日,御史台除了因监察不力而被训斥了两句,旁的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自始至终,衡王根本只敢在低品阶小官之中打转,就他闹出来的那点儿动静,连个水花都不见,满朝上下压根就没人在意他。”

  平了平心口堵着的那点气,孔修尧接着说,“我听您的吩咐,一直留意着他动的人,里里外外什么部门上的都有,毫无规律可言。而且因为品级不高,根本就不是处在什么重要的位置,就算空出来也影响不了什么。他莫不是……没胆量和父亲您唱反调吧?”

  “大冷天,这么大火气。”孔令行撇着茶沫一直没说话,只是听着他发牢骚,至此才轻飘飘地道:“你也觉得为父高看了他?”

  孔修尧一时语塞,没敢接话。

  “衡王才是真正看得分明。”孔令行没喝那口茶,放下茶盏不紧不慢地道。

  瑞昌帝将都察院放权给晏谙,这背后的深意谁都都明白,可他为何只干出这么点动静?

  “千里治水,声名大噪;寒门陈冤,力挽狂澜。你道这样的人会是个胆小怕事的懦夫?贸然与我或者整个御史台对着干,那叫莽夫!”

  且不论就凭晏谙现在手里能掌控的权力能不能做成他想要的效果,一旦牵扯到太多人的利益,用不着孔令行出手,他都会被搅入各方势力的漩涡,根本无力自保。

  “我把你送到如今的位置,”孔令行睨了儿子一眼,“不是要如太子那般捧着的。”

  孔修尧羞愧难当。

  孔令行觉得有必要给儿子敲一敲警钟了,大概是朝中这些年太安逸,才让小辈松懈至此。

  “我允许太子自大,允许他轻敌,因为他有储君的身份,背后有屹立不倒的势力。可你不行,我要你成为这个势力。”

  “我已经辅佐的一任君王,待到新君继任、朝中大定,为父便该老了。彼时,为父的位置会由你来接手,我想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孔令行望着儿子,眼神中寄予厚望,“孩子,朝中固若金汤,储君远比圣上信任你我,又有皇后娘娘在,你即将踏上的这条路要比为父当年走过的顺畅得多,不必害怕什么。但为父百年之后,孔家能否继续立于世家之首,长久地与君王同心,关键在你。”

  孔修尧重重颔首,“是,父亲。”

  “至于衡王,”孔令行揉了揉额角,“你怎么看?”

  “虽说掀不起什么大风浪,但也实在是扰得人心烦。”孔修尧分析道,“衡王想退一步避开咱们的眼睛,但孩儿以为,不必教他这般轻易地便如了愿。”

  “你别忘了,”孔令行慢条斯理地道,“衡王敢做出如今的阵仗,是谁给他的底气。”

  “父亲是指,今上?”

  “不错。衡王有心与我们打擂台,我们却不是在与他博弈,要紧的是今上的意思。咱们圣上想培养一个人,或者说培养一把刀,与咱们分庭抗礼,衡王如今的做法却未必是圣上想要的。拿不出魄力入不了圣上的眼,早晚是步废棋;若是得了圣上的青眼有意重用……”

  孔令行捏起茶盖,看茶水的热气腾起来,才松开指尖。那盖子“啪嗒”落下去,发出一道不轻不重的声响,“再断了这个念想也不迟。”

  要紧的是今上的意思?孔修尧想了想,“儿子愚钝,还请父亲明示。”

  “好。”孔令行道,“何学士不是有个女儿待字闺中吗?他既然想与咱们孔家交好,就让他女儿代咱们进宫给皇后娘娘问个安。”

  要说何家从前也是世家大族,只是三代以前没落了,到了如今这代凭着年纪和资历才勉强在翰林院混了个学士。何家倒是一直想攀附过来,然孔令行见他两个儿子都不学无术,一直晾着他。这何老爷膝下还有个女儿,据说生的模样极佳,如今到了年龄正张罗着说门亲事……

  孔修尧一时没回上话。

  “王爷,”故岑迈入书房,带着一身寒气,“父亲给您送来一封信。”

  “我看看,你去烤烤火,别受寒。”晏谙接了,展开来读完,抿了抿唇,“这可算不上什么好兆头啊。”

  故岑连忙道:“出什么事了?”

  “别紧张,也不是什么大事。我如今的行径,京中没人将我放在眼里,可在地方上倒是被不少官员忌惮了起来,都捂着自己那点龌龊怕被揭开呢。”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这些贪官都活该被揪出来,最好全清了才好。”

  “你倒是忿忿不平的哈,”晏谙失笑,“枪打出头鸟,我虽有把他们一锅端了的心,奈何暂时做不得。”

  “除掉一名贪官就算是造福一方,王爷做的是好事,也要畏手畏脚的。”故岑搓了搓手,替晏谙憋屈。

  “畏手畏脚,是因为没有‘势’,造势而已,本王实打实做的,还抵不上他们这些瞎编乱造的不成?”

  “造势,”故岑略一思索,“只要有人道明其中厉害缘由,百姓们自会感念着王爷的功德,容不得那些官员们胡乱攀咬,就从洹州府开始!”

  晏谙点点头,“倒也提醒了本王,是时候示好,拉拢一些人来了。”

  “属下还记得王爷那两摞名单,既然有仗着身份欺压手下的,自然也就有本本分分做事,出了力干了活,功劳却都被上边的人揽走的。”

  朝廷的确是孔令行的天下,越往上走越是如此,这也就压得许多有实力的人压根够不到上层,在末流底层徘徊了一年又一年,看不到半分晋升的希望。

  这些人是最容易被忽视和遗忘的,虽然没能力动摇高高在上的丞相,却也最想逃离顶上一层又一层盘剥和欺压。晏谙将一部分官员抽走,将这些人的功绩归还给他们,这个时候再稍稍展示拉拢之意,摆在面前两条路当如何抉择,一目了然。

  顿了顿,故岑又想起什么,“王爷这些日子空出来的官职,是打算给这些人留着吗?”

  “朝中不是只有现在这些官员,”晏谙终于说出了他筹划已久的打算,“本王和安怀元一样,都在等明年的春闱。”

  窗外,京城的第一场雪姗姗来迟,一切仿佛都在按照预料那般,按部就班地进行着。

  作者有话说:

  最近忙得晕头转向,下周应该就能恢复正常更新了

  另外,七夕当天有特别番外掉落哦~